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可怜的太子:有这样一个亲妈就够了

史上最可怜的太子:有这样一个亲妈就够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30 更新时间:2024/1/23 8:51:58

说起史上最可怜的太子,杨勇无疑是可以排到其中前几名,他没有对父亲进行逼宫,也没有重大的失职行为,甚至在父亲派人去抓捕他时,他还心存侥幸,但是他特别倒霉,不仅因为他有一个喜欢猜疑的父亲,还因为他有一个特别强悍的奉行女权主义的母亲。

女权主义这东西,是直到近代才有的,在咱中国,来得特别的晚。咱历史悠远,长久以来三妻四妾的思想,不仅存在于男人心中,就连绝大部分女人也把它奉为圭臬,就如汉代著名女才子班昭,还特特地写书,告诫天下女子,该如何当好一个妻子。如何当?最重要的就当她的丈夫有了新欢之后,得笑脸盈盈地把她迎进家门,和她共享一个丈夫,丈夫越有权势,她越得忍着。

网络配图

但独孤皇后没有接受汉家这所谓优秀品德的东西。她对儿子,对丈夫,对臣子,全都一个标准,那就是必须一夫一妻,必须一心一意,只可惜有些事情不受她左右。

独孤皇后和杨坚少年夫妻,一起渡过了惊心动魄的人生,从最初的保命、到最后的夺权上位阶段,二人相互扶持。她有大功于大隋,不但为杨坚生了五个儿子,壮大声威,甚至是在建国后,她依然参与朝政,被人称道,她的能力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她的某些主张,却与当时完全不相融合。

她无法容忍杨坚等男人身边美女如云的场面。

她十四岁嫁给杨坚,那会儿杨坚的父亲还是独孤信的部下,两家人关系亲密。二人自然是极为熟悉,少年夫妻,如胶似漆,此时独孤就与杨坚约定,不让自己的孩子有异母兄弟。杨坚也曾得意地对百官们说:“从前的帝,偏爱小老婆,嫡庶子之争互相争斗,最终使国家灭亡,我没有小老婆,五个儿子都是一个娘生的,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承诺这东西是没什么法定效应的,就算是律法,也是可以更改的嘛。果然,仁寿宫修建完毕后,在精美无比的宫殿里,杨坚遇上了另一个美女尉迟氏,她年轻貌美,和人老珠黄的独孤皇后比,那是天上地下,杨坚心动了,一夜风雨过后,把当初对妻子的承诺什么的,早就扔了。独孤皇后在得到通报后,心里万分痛苦,但是她毕竟历经风浪,知道怎么处置这个夺爱的小贱婢。据说是趁杨坚上朝把美妇的手剁掉,也有说杀掉的,总之,这美女是没法和杨坚有什么再续前缘的机会了,而杨坚也深觉自己受到了侮辱,堂堂皇帝没有任何威严,于是选择离家出走。

网络配图

二人和好如初,但是独孤皇后防得更严了。看起来放开了对后宫的管制,文帝也可以自由地出入后宫,但是事实上有些苗头早就被扼杀了。可以想象,为什么独孤皇后一死,杨坚就深入花丛的原因吧?

杨坚自是清楚自己妻子的脾气,也没办法。太子杨勇可管不了那么多。他不喜欢他的正妻元氏,这种政治婚姻有什么感情可言?他爱的是云昭训。这个姑娘虽然出身不怎么样,甚至连亲妈是谁都不知道,但是她善解人意,她给他生了三个儿子,而且还鼓励其他妾室生儿育女,在她的主持下,杨勇的小老婆们一连给他生了七八个儿子。

为皇室开枝散叶本是好事,皇后也不好多说什么。但是她心里就是过不去。

长得狐媚的小妖精,竟然敢架空正妻元妃,这是活得不耐烦!元妃因为和杨勇感情不和,心脏病突发死了,独孤皇后深恨云昭训,认为就是她害的,说不定还是下毒了,可是她也没证据,不能明说,只能是把太子叫来狠狠骂一顿,然后回宫生生闷气。但是从此,杨勇身边就多了很多暗探,哪怕细小的过失,皇后都全数收到,以后就成了他被废的利器。

网络配图

当初杨坚和皇后吵架,尚书右仆射高熲好心劝慰,说不能因为一个妇人而看轻天下,让杨坚回宫。劝皇帝回来了,皇后是很开心的,但是说皇后是一妇人,皇后不乐意了,她把这份恨意留在心中。后来一并还给高大人。高夫人去世后,独孤皇后向杨坚提议,要给他娶一房媳妇,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但是高熲拒绝了。帝后二人本以为他是真的对夫人情深意重,不忍再娶,但没想到高熲的小老婆不久就生了个儿子,一切真相大白:什么情深,什么年迈,统统是假的,真正的原因是宠爱小妾!高大人一把年纪了,小老婆还能生儿子,掐指算算时间,这高大人典型的老不正经,妻子病重,他竟然还能和小老婆造人?想起这些,皇后气就不打一处来,再想想当初他说自己是一妇人,再加上他又宠爱小老婆,于是,她主动派人去寻找高大人的过失,最终让他离开了朝堂。

丈夫喜欢小老婆,她要杀掉情敌,儿子喜欢小老婆,她要责骂,甚至最终废了他的大位;大臣喜欢小老婆,她要想办法整治,赶出朝堂;这个女人真不简单。用男人的话来讲,她是妒得出奇。在我看来,她却很可怜,为了维护那名存实亡的爱情,她与整个社会制度作斗争,最终被打得遍体鳞伤,白白成为他人的笑料,可惜她生错了年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南宋第二战神:先祖追随岳飞征战 多次击退蒙古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南宋初期,岳飞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岳飞无疑当得起南宋第一战神的荣誉。对于岳飞来说,其率领的岳家军训练有素,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在岳飞去世后,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很多就是岳家军子孙。其中,对于南宋第二战神孟珙,就是岳家军的

  • 千古奇冤:揭刘备借荆州的背后真相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借荆州为什么不还,关羽失荆州为什么没人帮他,为什么刘备大意失荆州

    正史记载中,是否真的像世人流传的歇后语一样: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而事实上,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我们就来看看刘备借荆州背后的真相。东汉时期的荆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的部分,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时的荆州分为七个郡,以长江为界,南阳郡在江北,南郡、江

  • 上厕所淹死在粪池的君王 历史上的真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为名叫姬獳的君主,史称晋景公。在春秋时期天下已经开始争霸了,即使在封国的内部,公室对卿族也要争利的矛盾。晋景公在位期间被楚国打败,争夺霸主失利,在当时看来是他政治上的一大败笔。到了晚年的晋景公已经失去了逐鹿中原争夺天下霸主的雄心,开始寄情于生活享乐。寄情于生活的晋景公过的却并不顺

  • 魏武帝曹操为何强征全国寡妇送给前线战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一生做的最缺德的一件事,为何又跟寡妇有关系曹操可以说是三国中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人,在三国那个历史个大舞台上,导演多、演员多、道具多、场面大,你方唱罢我登场,你不唱罢我同样也要登场,以至于这个舞台乱成了一锅粥。只有曹操一人,既能导戏,又会演戏,许多时候还会干干“道具师”的工作。图片来源于网络当然,曹

  • 揭秘:楚霸王项羽与刘邦争斗为何输得精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翻开司马迁的《史记》,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有着截然不同面孔的两个项羽:一个是叱咤风云、勇往直前、横扫天下无敌手的项羽,一个是刚愎自用、狂妄残暴、一步步走向失败灭亡的项羽。当我们看完这两个不同面目的项羽,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演之后,你就会明白,谁才是项羽真正的最大敌人,是谁打败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又是

  • 隋唐历史单兵作战第一人:一人干翻三十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12年,大隋倾百万大军,出征高丽,可是最后输得颜面无存,因为隋炀帝的决策失误,大隋的将军们都被高丽人耍得团团转,不但丢兵丢钱,更丢了不少猛将。其中一个就是麦铁杖。麦铁杖虽不如杨素出名,但也是非常有血性的一个人。虽然在人世间只活了39岁,却也过得轰轰烈烈。网络配图那些大人物,一出场就是才华横溢啊

  • 揭秘:曹操为何对二手女人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赤壁大战前夕诸葛亮智激周瑜的精彩情节。曹操率八十三万大军饮马长江,全线压境。东吴上下人心惶惶,议论纷纷。文臣言和,武将请战,孙权一时犹豫不决,只好让大都督周瑜决策。就在这关键时刻,诸葛亮星夜前来拜访周瑜。《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写的就是这段精彩情

  • 北宋五鬼之一王钦若为朝廷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王钦若是北宋年间,著名的五鬼之一,在《宋史》一书中,记录了王钦若的生平,王钦若为了取悦宋真宗做了很多大兴土木之事,而为了自己的利益,又不惜陷害他人。但是后人在评价王钦若的时候,认为他既有功劳,又有过错。图片来源于网络所谓过错就是,王钦若为了取悦宋真宗,和丁谓商量在泰山修筑庙宇。期间,花费了很多钱财,

  • 揭秘关羽或死于谋杀:攻襄阳腹背受敌 刘备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后来总算明白,其实刘备看明白了,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就连曹操和孙权也都看明白了。关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关羽死了,

  • 曹操为什么不选大才子曹植做为魏国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生性多疑,就算选个继承人也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曹植做为曹操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写的一首好诗。可是就这样的一个才子最后却没有被曹操选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曹操为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看法。崔琰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