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治皇帝驾崩 慈禧太后为何力挺光绪当皇帝

同治皇帝驾崩 慈禧太后为何力挺光绪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821 更新时间:2024/1/5 20:35:27

同治皇帝驾崩仅仅两个小时,事关清朝国运的紧急会议就在养心殿西暖阁按时召开了。

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拿今天的标准来看,不算深夜,但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社会里,这时的中国人大多已经进入了梦乡。然而,养心殿西暖阁却点着明晃晃的蜡烛,公大臣济济一堂,室内一切色彩鲜艳的器物均被移走或遮盖,所有人一律一身重孝,一脸哀戚。然而,此时每个人的心中都在翻江倒海,都在苦思冥想着一个问题:到底谁会是皇位继承人呢?

网络配图

两宫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啜泣着走进西暖阁,皇太后当然不用穿孝,但国有大丧,也卸去首饰,不染铅华,一人一身黑色棉袍。两宫太后坐到宝座上,当初垂帘听政时候的那面半透明的帘子也顾不上挂了。慈安哭得神情恍惚,慈禧抹了把眼泪,露出炯炯目光,扫视着跪在脚下的群臣。

择立新君,是家事更是国事,所以,这五类人中,近支宗室和军机大臣均有发言权;如果出现骑虎难下的争执,远支宗室也有居中调和的机会。比较而言,内务府官员是皇家的奴才,只是负责决策的落实执行;至于上书房的师傅被请到这个场合,是皇家尊师的表示,师傅们纯属列席旁听,没有发言权。

据罗惇曧的《德宗承统私记》记载,首先有人请为同治皇帝立嗣,并且提到了溥侃、溥伦两位人选。还没等慈禧表态,心直口快的惇亲王奕就抢着发言反对,他说了四个字:“疏属不可”。就是说溥侃、溥伦血脉疏远不能继位。奕的失礼反而给慈禧提供了个“台阶”,慈禧不失时机地表示首肯,说:“溥字辈无当立者。”

慈禧话音刚落,人群一阵骚动。确实像慈禧说的那样,溥字辈里面没有很合适的人选,但是,如果不立溥字辈的人为帝,自然只能从同治皇帝的平辈——载字辈里面选择了,要是这样的话,清朝的皇帝系不仅将改为“兄终弟及”,而且将由“从兄弟”——叔伯兄弟继承皇位,这真是一个大胆的思路。按这一思路设想一下的话,可供选择的范围比较广泛,比如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都有儿子可供选择。其中恭亲王的儿子载澂已经成年,年纪跟同治皇帝差不多,爵位是贝勒;醇亲王的儿子载湉年仅四岁,前几天同治皇帝病重,搞了一次加恩亲贵的“冲喜”活动,载湉得了个公爵,是辅国公,还没办正式的册封手续。

网络配图

对于这次会议的具体情况,清官方没有记载,一些野史虽不乏附会,但多为猜测之词,比较而言,最权威的记载是《翁同龢日记》。翁同龢作为皇室教师列席会议,冷眼旁观,把会议情况记录到自己的日记中。后来,台湾学者高阳先生评价这一记载是“有不尽,无不实”,也就是说,翁同龢没有记全,但记下来的内容没有不真实的。

根据《翁同龢日记》记载,此时军机大臣跟慈禧太后发生了争执。请注意日记中的这样一句话:“(慈禧说)此后垂帘如何?枢臣中有言,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

这句话怎么就能看出争执呢?慈禧提出要垂帘听政,而太后垂帘的前提是皇帝幼小,可见,慈禧要立小皇帝。

相反,枢臣——军机大臣请立贤者。显然,贤者一定是长者,因为对于年纪幼小的孩子来说,不能用“贤”与“不贤”来评价,可见,军机大臣不同意立小皇帝。这就是中国政治的表达方式,双方均未直说,但彼此全听得懂。当然,考虑到慈禧太后的权力欲,军机大臣也跟她讨价还价,表示虽然建议立个年纪稍大的皇帝,但依然请她垂帘听政。

网络配图

在此,军机大臣的用意可能是为奕的儿子载澂争取机会,因为奕是权倾朝野的人物,是军机处的领导者,军机大臣均为奕的亲信。但作为政治对手,慈禧对他早有戒心,肯定不愿意由奕的儿子继承皇位;更何况载澂是个不争气到家的纨绔子弟,欺男霸女的龌龊事儿没少干,因为霸占了一个有夫之妇,被关进了宗人府的大牢,要不是慈禧网开一面,估计现在还在牢里押着呢。同治皇帝微服出宫,寻花问柳,载澂就是“领路人”之一,这样的人怎能入承大统,做万民仰视的皇帝?但军机大臣振振有词地强调,国家多事,有赖长君。面对这种情况,慈禧如何说服众人,扭转乾坤呢?

人们不得不佩服慈禧的机警善辩。根据《翁同龢日记》记载,慈禧没有纠缠载澂是否适合做继承人,而是话锋一转,沉痛地说:“文宗(笔者按:咸丰帝)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这一句话说得军机大臣哑口无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最厌恶儒生 为何独对他高看一眼?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自从得怀王西征军令后,有着“先入关者王之”的激励,虽说手下兵力不足,但也是兴冲冲偏向虎山行了。他由砀郡出发,先北上收集陈胜、项梁的散兵,到成阳,在杠里王离所率秦军对垒,大破王离,王离遂败走巨鹿,最后为项羽所俘。刘邦败王离后,随即进攻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大谢湖镇昌邑村),守将据城坚守,攻城不下。这时

  • 横扫天下的汉武帝:竟坐视朝鲜独立出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直至汉惠、汉文、汉景三帝时代,朝鲜都归辽东郡管辖。卫满及其子孙虽然世代袭官,但说到底只不过是辽东太守的下级。故而,朝鲜根本谈不上是属国。可有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此人便是卫满的孙子卫右渠。汉武帝即位后,卫右渠继承父职,替汉廷治理朝鲜。但身为汉臣的卫右渠却是个名副其实的野心家,他昼夜垂涎,幻想当上

  • 北周政权的君主宇文毓和独孤皇后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北周明帝宇文毓是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的第二位继承者。北周明帝宇文毓生于公元534年,卒于公元560年,享年27岁。宇文毓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长子,母亲是姚夫人。公元549年,因父亲宇文泰功绩显著,所以宇文毓被封为宁都郡公,并且封食邑三千户。公元551年,宇文毓代行华州政事。不久之后,宇文毓被任命为宜州诸

  • 嘉庆如何登上皇位又为何刚上位就要杀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皇帝,是清朝第七个皇上,也是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五位皇上。嘉庆皇帝,在位时间一七九六年到一八贰零年,在位二十五年。嘉庆二十五年去世,终年六十一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庆帝名字是爱新觉罗·颙琰,原名为永琰。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皇子,母后是孝

  • 汉景帝的出生是场误会:宦官错放窦太后名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窦太后,是赵国清河观津人。吕太后当政时期,她以良家女的身份被选入宫中服侍太后。后来,吕太后遣出宫女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分给了五个美女,窦氏就在这次出宫的行列中。窦氏家在清河,她认为去赵国会离家近一点,她请求主管遣送事宜的宦官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宫女的行列中。但是,这个宦官却把这件事忘记了,误把窦氏的

  • 揭秘谁才是历史上多情而又无情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过有大气魄的君主往往是铁腕情怀,抓钢治国,用兵打仗,运筹帷幄。比如汉武帝,在多次对匈奴交战中,始终以铁腕著称。而且手下名将辈出,比如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人。有关汉武帝的故事很多,甚至有人认为汉武帝也是诗人,汉武帝写了很多诗歌。网络配图最著名的就是

  • 刘邦打仗屡战屡败?为什么最后却能够击败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项羽打仗是什么战争,项羽给刘邦的封地是哪里,项羽怎么输给刘邦的

    楚汉的竞争,以西楚的失败而告终,这教训已经总结两千年了,结论一大堆。例如,刘邦认为项羽败于不会用人,有人才而不用,像范增为这样的老谋深算之辈,却最终被边缘化,甚至退出。另外,韩信早就从项羽的性格上看出他的失败结局。韩信对刘邦说,项羽这人吝啬,手下立功,却舍不得赏赐,官印拿在手里都磨坏了,还是“忍不能

  • 顺治掘其坟墓恨之入骨 乾隆却为之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咱们说说今天的这个人,看到题目之后大家应该对这个人有所猜想了,对,他就是爱新觉罗.多尔衮,1650年(庚寅年)的今天中国清代摄政王多尔衮逝世,咱们今儿就说他!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的弟弟,清军入关后真正的统治者。顺治继位后,他辅佐幼帝,先后被封摄政王、叔父摄政王、皇叔摄政王、皇父摄政王。3

  • 历史上的虞姬真的如我们所想的那么漂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虞姬,一个中国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传奇女子。有关于她的传说和故事不可谓不丰富,称颂虞姬的诗词歌赋也不在少数。人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女子如此念念不忘,当然是因为这个女子身上有他们钦慕的品格或者说满足了人们内心的某种期盼。图片来源于网络相传虞姬长得惊艳动人,用一句诗词来形容就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当然仅

  • 汉朝草根皇帝刘病已最爱的女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从刘病已的生平来看,他无疑是一位草根皇帝。虽然他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自从太子一族被杀害后,刘病已命运注定颠沛流离。接下来,我们便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草根皇帝刘病已的生平经历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刘病已出生后,便已是位囚徒。在掖庭令张贺的保护照顾下,刘病已得以健康成长。从刘病已居住和生活环境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