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将章邯是如何被一步步被逼到投降项羽的?

秦将章邯是如何被一步步被逼到投降项羽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03 更新时间:2024/3/5 12:45:34

项羽在巨鹿败章邯、捉王离之后,各诸侯军将领在坐山观虎斗的时候早已惊出数身冷汗,都对项羽佩服得五体投地,战事稍歇,他们便纷纷赶到楚营争相拜见项羽。项羽孤军深入、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们悠闲地旁观,如今胜券在握才假惺惺来献媚,项羽那心里的感觉可想而知,便让他们在营外候着。

及至项羽同意他们进山,却恰遇英布的蒲将军挑着张角的人头向项羽报捷,诸侯军将领被楚军的英雄豪迈彻底征服,惶恐中腿脚发软,不由跪倒在项羽营前,用膝盖走路,移进项羽帐内,匍匐在地,不敢抬头仰视,战战兢兢地各报姓名属国,请求加入下面的战斗,愿听调遣。项羽还在气头上,稍作敷衍说,诸位既然看得起蒇某,那先回营稍息,一有战事,自当烦劳诸位。期间,项羽也没给他们好脸色看,话语中间或有鄙夷奚落之意,诸将脸上也挂不住,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也只好唯唯诺诺,各自归营。

网络配图

随后,赵王赵歇和丞相张耳也来感谢项羽的救援之恩。就在告别项羽之后,张耳顺路到了陈余军营,责怪陈余拥兵不救主,还让张黡的陈泽二人仅领五千人挑战秦军数十万军队,无疑送死。陈余争辩,说他二人执意如此,只好拨兵五千,不想全军覆没。张耳仍对此事怀疑,不断唠叨、追问,最后问得陈余动了气,说既然丞相怪罪如此,那你干脆收去我的印绶吧。说完,就将印绶交给张耳。张耳没有接,陈余便气愤地将印绶放在桌上。恰好他要上厕所,在他上厕所时,张耳手下劝他接受印绶,说天意如此。张耳被说动了,果然将印绶佩戴到自己的身上。等陈余上完厕所回来,发现印绶已经佩戴在张耳身上了,气得浑身直抖,随即一言不发地出营,带领数百手下,翻身上马,绝尘而去了。从此,相忘于江湖经年。而张耳取得将军印绶后,文武一肩挑,便将赵歇护送回信都安顿,自己带领赵国兵马跟随项羽攻秦了。

此时,项羽的楚军加上各诸侯军,兵力约有三四十万,这时候的项羽就不是当年的项羽了,手下精兵众多,军中威望如日中天,项羽想趁热打铁,进攻章邯,以报杀叔之仇。范增却劝项羽暂缓进攻,不必太性急,如今已经截断秦军粮道,大可待他粮少兵慌之时下手,那样则稳操胜券。项羽觉得有理,便在漳河南面扎营,与位于棘原的章邯秦军对垒。章邯畏惧,加强戒备,据垒固守。

章邯既不敢战,又不敢撤,两难之时,只能派人快马加鞭将情况报告京城的二世胡亥。赵高当权,内外一把抓,听说章邯有奏报,他对章邯颇为忌惮,便拦截下来,不送二世,让二世蒙在鼓里。后来二世不知从哪得到消息,向赵高问起章邯军的情况,赵高便捏造事实,说章邯手握重兵而对付不了几股盗贼,是纵盗玩寇的行为,建议颁诏向章邯严格问责。二世一个深宫里的糊涂虫,凡事赵高说一不二,就依其言。

网络配图

章邯接到二世的诏书后,这个气啊,人家前线浴血奋战,朝廷还疑神疑鬼胡乱问罪,简直是前面挨打、后面受气呀。不过,章邯怕项羽,但他更怕胡亥、赵高,前有白起、蒙恬、李斯的前车之鉴,他不得不防啊。于是,他接诏书后,又派长史司马欣火速进京,面见二世,向他当面说明情况。然而,司马欣进京后,却怎么也无法见到二世,何解?原来,忌惮章邯的赵高故意不让司马欣见到二世,凡来朝见,赵高就使人推脱,借此使章邯的军情不达上闻,消息封锁得铁桶一般。司马欣一等数日,老不得皇帝召见,后来一打听,原来是赵高使诈,司马欣惊惧,担心受牵连,赶快逃出了京城,奔回棘原。章邯一听到司马欣回报,更是如同跌到冰窖里,浑身上下冷透了。

章邯无奈之时,又听报告蒲将军率楚军杀将过来,只得派偏将出去迎击。不到半天,偏将败退,章邯只能亲自披挂上阵,迎战蒲将军所率楚军,战到一二时辰,难分胜负。正在此时,忽然楚军后面飞尘扬起,杀声震天,原来项羽亲自前来增援了。秦军一孟惊呼,慌忙退却,章邯压不住阵,也只得退却,楚军追了一段,才鸣金收兵。章邯逃回大营,才松了一口气。

网络配图

和不成,战又败,章邯真是进退无据,忧惧更深。这时,都尉董翳向章邯进言,劝他投降楚军。章邯说,项羽记着杀叔之仇,终是不肯纳降的。董翳建议派司马欣前去,准成。章邯召来司马欣,一番说词后,司马欣同意接受此项任务,他拟好降书,前往楚营而去。谁知司马欣此去楚营,项羽竟然一说便通,不念旧仇,同意纳降。原来,司马欣曾任栎阳狱掾,当年项梁犯事,司马欣曾予以搭救,与项家叔侄有些交情,加上范增从旁劝导,不要以一私仇影响灭秦大事,因此他一去便成了。所以,办事还是要关系,陌生人办事,即使是投降这样的事,那都不一定能办成!于是,章邯终于实现了投降这一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而,章邯为何手握二十几万军队而投降起义军,这是颇令人费解的。章邯作为秦末秦朝的顶梁柱级的大将,他的指向直接影响着朝廷的命运,章邯不降,秦朝不一定会亡,至少不会那么早灭亡。但是,要使一个章邯这样威震天下而又肯定爱惜羽毛的大将投降,只可能是被逼至绝路了,才会选择如此的下策,那么可以想像,胡亥和赵高给章邯的压力有多大,其威胁恐怕比投降还让他更屈辱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春秋最后的霸主越王勾践到底做了哪些无耻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想毕很多人都听说过。在我国,卧薪尝胆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它是励志的经典典范。但是,当我们把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全部展示出来时,我们却发现其中充满了尔虞我诈,阴险怨毒,不少地方甚至还冲破了人伦道德的底线。这个故事的主角勾践,实则是一个阴谋诡计的集大成者,是名符其实的阴谋家的鼻祖。

  • 同治皇帝驾崩 慈禧太后为何力挺光绪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皇帝驾崩仅仅两个小时,事关清朝国运的紧急会议就在养心殿西暖阁按时召开了。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拿今天的标准来看,不算深夜,但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社会里,这时的中国人大多已经进入了梦乡。然而,养心殿西暖阁却点着明晃晃的蜡烛,王公大臣济济一堂,室内一切色彩鲜艳的器物均被移走或遮盖,所有人一律一身

  • 刘邦最厌恶儒生 为何独对他高看一眼?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自从得怀王西征军令后,有着“先入关者王之”的激励,虽说手下兵力不足,但也是兴冲冲偏向虎山行了。他由砀郡出发,先北上收集陈胜、项梁的散兵,到成阳,在杠里王离所率秦军对垒,大破王离,王离遂败走巨鹿,最后为项羽所俘。刘邦败王离后,随即进攻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大谢湖镇昌邑村),守将据城坚守,攻城不下。这时

  • 横扫天下的汉武帝:竟坐视朝鲜独立出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直至汉惠、汉文、汉景三帝时代,朝鲜都归辽东郡管辖。卫满及其子孙虽然世代袭官,但说到底只不过是辽东太守的下级。故而,朝鲜根本谈不上是属国。可有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此人便是卫满的孙子卫右渠。汉武帝即位后,卫右渠继承父职,替汉廷治理朝鲜。但身为汉臣的卫右渠却是个名副其实的野心家,他昼夜垂涎,幻想当上

  • 北周政权的君主宇文毓和独孤皇后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北周明帝宇文毓是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的第二位继承者。北周明帝宇文毓生于公元534年,卒于公元560年,享年27岁。宇文毓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长子,母亲是姚夫人。公元549年,因父亲宇文泰功绩显著,所以宇文毓被封为宁都郡公,并且封食邑三千户。公元551年,宇文毓代行华州政事。不久之后,宇文毓被任命为宜州诸

  • 嘉庆如何登上皇位又为何刚上位就要杀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皇帝,是清朝第七个皇上,也是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五位皇上。嘉庆皇帝,在位时间一七九六年到一八贰零年,在位二十五年。嘉庆二十五年去世,终年六十一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庆帝名字是爱新觉罗·颙琰,原名为永琰。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皇子,母后是孝

  • 汉景帝的出生是场误会:宦官错放窦太后名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窦太后,是赵国清河观津人。吕太后当政时期,她以良家女的身份被选入宫中服侍太后。后来,吕太后遣出宫女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分给了五个美女,窦氏就在这次出宫的行列中。窦氏家在清河,她认为去赵国会离家近一点,她请求主管遣送事宜的宦官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宫女的行列中。但是,这个宦官却把这件事忘记了,误把窦氏的

  • 揭秘谁才是历史上多情而又无情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过有大气魄的君主往往是铁腕情怀,抓钢治国,用兵打仗,运筹帷幄。比如汉武帝,在多次对匈奴交战中,始终以铁腕著称。而且手下名将辈出,比如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人。有关汉武帝的故事很多,甚至有人认为汉武帝也是诗人,汉武帝写了很多诗歌。网络配图最著名的就是

  • 刘邦打仗屡战屡败?为什么最后却能够击败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项羽打仗是什么战争,项羽给刘邦的封地是哪里,项羽怎么输给刘邦的

    楚汉的竞争,以西楚的失败而告终,这教训已经总结两千年了,结论一大堆。例如,刘邦认为项羽败于不会用人,有人才而不用,像范增为这样的老谋深算之辈,却最终被边缘化,甚至退出。另外,韩信早就从项羽的性格上看出他的失败结局。韩信对刘邦说,项羽这人吝啬,手下立功,却舍不得赏赐,官印拿在手里都磨坏了,还是“忍不能

  • 顺治掘其坟墓恨之入骨 乾隆却为之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咱们说说今天的这个人,看到题目之后大家应该对这个人有所猜想了,对,他就是爱新觉罗.多尔衮,1650年(庚寅年)的今天中国清代摄政王多尔衮逝世,咱们今儿就说他!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的弟弟,清军入关后真正的统治者。顺治继位后,他辅佐幼帝,先后被封摄政王、叔父摄政王、皇叔摄政王、皇父摄政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