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的用兵能力在此一战,灭匈奴如打小孩

曹操的用兵能力在此一战,灭匈奴如打小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8 更新时间:2024/2/4 11:00:50

官渡之战是河北战场的重要转折点,袁绍虽然地广人多,但是官渡一战中粮草被烧,数万军士阵亡。其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数万将士的抚恤问题便成了摆在袁绍面前的一大难题,自此,袁绍便无力南下,没有充足的财力物力再大量集结军队。而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大获全胜,虽然曹操此时不具备进击袁绍的兵力,但是胜利的天秤已经完全倒向曹操。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绍病死,袁绍的溺爱幼子,立袁尚为世子,长子袁谭不服,与袁尚发生火拼。

网络配图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二月,袁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曹操应允,并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河南安阳北)。袁尚率军回救,依滏水(今滏阳河)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袁尚害怕,请求投降,曹操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县)。曹操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斗志崩溃。邺城遂被曹操攻破。从这一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邺城,政令军队此后皆从此出,而汉献帝的都城许昌则只留些许官吏。

公元204年距离官渡之战已经三年之久,在这三年时间里,曹操可算得上是风调雨顺,连年征战的曹军得到了完完全全的修养生息。在这期间,曹操充分扩编了在官渡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虎豹骑兵队与虎贲步兵,比如,虎豹骑兵队总数约为五千余人,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作战部队,这支部队在河北战役中开始展露锋芒,在隔年正月的南皮之战中,在战场上歼灭袁谭的部队并杀死袁谭。第二支部队则是虎贲禁军,总数约两万五千人。这两支部队的总和约三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曹操已经由官渡之战时期的五千快速反应部队编成了三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单单这样一支部队在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强的作战力量了,这是一支集机动性、装备精良与人员齐整为一身的强大战斗力量。

除了对军队的扩编外,曹操的屯田战略也初现成效,那就是,曹操的军粮不再成为负担,自此,曹操从来不需为粮草的募集操心。

网络配图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为南下扫除障碍,决定肃清袁氏残余势力,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

这年五月,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无终(今蓟县)。时正雨季,道路积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曹操听从田畴之议,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的路线进军。在田畴的引导下,曹操大军登徐无山(今河北玉田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直指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

八月,曹军进至离柳城不足二百里时,乌桓才发现,于是蹋顿与袁尚、袁熙等人率数万骑兵迎击。

二军相遇,时曹军辎重在后,“被甲者少,”而乌桓军军势甚盛。曹操登高瞭望,见乌桓军虽多,但阵势不整,遂命大将张辽为前锋(率领的是虎豹骑兵队),乘乌桓军阵稍动之机,向乌桓军发动猛攻。乌桓军大乱,曹军阵斩蹋顿,大获全胜,胡、汉降者二十余万,袁尚等人逃奔割据平州的公孙康。这时,有人劝曹操乘势进击公孙康,曹操说:“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也。”遂率军还师。不久,公孙康果然斩杀袁尚、袁熙,并将其首级献与曹操。诸将不明所以,曹操说:“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于是,曹操攻破三郡乌桓,也彻底肃清了袁氏势力。

网络配图

关于乌恒骑兵,乌恒骑兵其实整体的战力不弱,在之前,时常与匈奴骑兵合兵南下攻打汉庭。但是,乌恒骑兵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草原民兵,这些人,战时为兵,和平时则为民,所以,乌恒骑兵不能算是一支正规的部队,这样一来,这些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虽然强,但平时却互相不统属,也少有操练演习,所以才会让曹操发现其阵势不整。

注:乌恒骑兵是典型草原骑兵,从战力组成上与匈奴时期或者后来的成吉思汗时期的骑兵其实都一样,但是乌恒的经济实力弱,在袁绍掌权期间,乌恒与汉军友善,而且乌恒首领蹋顿自190年接任乌恒首领来,乌恒一直无战事,这些骑兵生疏于战事,又是一战便遭遇虎豹骑兵队,自然显得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最弱智的间谍 不止一次坑惨了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智慧、演技、胆量是一个间谍的必备要素。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间谍都只会谋事不成,败事有余,有时甚至还会丢了性命。三国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归结起来就是间谍大战。蒋干这个三国时期第一弱智间谍,他第一次坑曹操是在赤壁大战前夕,当时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

  • 三让天下的他为何能赢得司马迁的赞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太伯乃勾吴国之始君王、吴文化之始祖。司马迁借用孔子的话赞曰:“太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为何称颂太伯为“至德”?太伯三让天下!网络配图《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

  • 揭秘:秦国名将白起是“杀神”还是“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白起善于用兵,史书记载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但却因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40万降卒,而被正统史家永远打入“冷宫”,不得立于名将之列。

  • 明朝最大的太监: 手握重权却一生正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到三十一年(1603)十一月甲子日凌晨,从朝房到各个勋戚大臣的门口,都有一封匿名信,名叫《续忧危..议》,说贵妃与大学士朱赓、兵部尚书王世扬、三边总督李汶、保定巡抚孙玮、少卿张养志、锦衣卫都督王之桢、千户王名世、王承恩等人相勾结,图谋更换太子,语言更加荒诞不经。网络配图陈矩把这封信交给皇上,大学士朱

  • 隋炀帝做了所有正确的决定,但最后为何却变千古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两个二世为王的大一统王朝,一个是大秦帝国,还有一个就是隋朝。虽说这两个朝代非常短暂,但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非常重要的印记。秦朝和隋朝在历史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秦二世和隋二世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突破了帝国的下限,一个突破了帝国的上限,但最后却将自己父亲奋斗一生的帝国付之一炬。

  • 历史上五位草根出身的皇帝,个个都是计谋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我中国封建社会当中,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拥有人世间的一切大权,是一个神与人的结合体,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皇帝是全国最高的教主,通过“封禅”、“祭祀”等仪式,维护着自己“天子”、“真龙”的身份。下面就分别列举出我国古代历史上十位草根出身的皇帝:一、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汉高帝刘邦绝对是一

  • 最好命的皇帝: 明明是历史罪人但被捧为圣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影视作品中,乾隆这个皇帝可是被人捧成了“千古圣君”,2000年左右最火的两部系列电视剧当属《还珠格格》和《铁齿铜牙纪晓岚》,那在电视剧里的乾隆,那绝对是英明神武、宽容大方、聪明睿智、帅气潇洒……反正是样样都好。实际上的乾隆要说历史贡献嘛,也是有的,今日之中国版图,基本上就是在乾隆时期奠定的,他在位

  • 出身江贼的甘宁是如何成为三国顶级武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甘宁原本是江贼,用虎皮包裹船身身系铃铛,人称锦帆贼,试问没有实力敢这样显摆吗?地方政府没有能制服的,水战他们来去如风,甘宁是首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图片来源于网络甘宁也想走正途,当时孙策还没有统领江东,孙坚还是袁术的部将,甘宁就投了黄祖,但是出身的问题没有被重用。黄祖和孙坚打仗,居然被追着打,而甘宁

  • 揭秘《后庭花》的荒淫生活真给这个皇帝跪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杜牧有句非常著名的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这个词,始终富有暧昧、色情的意味,它出于南陈后主陈叔宝的一首“同名诗”,南陈的后宫生活,奢靡、荒淫,确是一个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陈叔宝有文采,爱女人。他曾亲自捉刀,作了一首《玉树后庭花》,猛拍自己的宠妃——张丽华。诗里极为肉

  • 宋江是如何摧毁晁盖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骨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初识时,宋江在人们眼中无疑是一位义薄云天的好汉,但是随着我们慢慢的深入了解,发现他实际心肠狠毒,所表现出的仗义,都不过是伪装而已,可是为什么他后来又提拔卢俊义作为梁山上的二当家呢?卢俊义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但宋江却不是因此而重用他的,至于真正原因是为何,且听我慢慢道来。网络配图宋江在被逼无奈而登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