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是怎样击垮“太子党”与地方侯王的?

汉武帝是怎样击垮“太子党”与地方侯王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639 更新时间:2024/1/5 13:44:58

刘邦建立汉朝时,总结秦亡教训,认为亡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搞分封。就像淳于越说的:“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所以我得搞分封,万一打起来了有人挺我。

他搞分封是分封同姓王,皇上的兄弟子侄叔伯,这些人可以封王。妹夫不行,舅舅不行,姨父也不行,因为是外姓。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来,所以刘肥封到山东做齐王,刘长封为淮南王。王国相当于一个郡那么大,实际上跟割据没有区别。王国的军队是自己招募,官吏自己委任,甚至可以铸钱。那会儿的钱是铜钱,没有防伪标志,只要开出矿来就能做。你们王国有矿山,你就做吧,结果可能比中央还有钱。刘邦临死的时候,让大臣们斩白马盟誓(马是很珍贵的,何况白马):“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刘邦说,姓刘的才能有邦,不姓刘的敢封王建邦,大伙儿群殴他!

网络配图

刘邦活着的时候这事不显,死了就麻烦了。吴王刘濞论辈分就是汉景帝的叔叔,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当然汉景帝仨月就平定了,看着齐国军队挺多,但多是拿木头棒子的乌合之众,不如朝廷的正规军,一下就给它灭了。但靠武力手段镇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时,才彻底解决了这事儿。

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主父偃给汉武帝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众建,多建的意思,多封几个诸侯,诸侯的力量就被平均掉了。具体操作原理,我来解释一下。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就是正妻生的长子,可以立为太子,将来继皇帝位。生个傻子怎么办?也一样。立国立嫡,不立贤。只立大的,不立能干的。除了皇后生的长子立为太子之外,其他的孩子和庶子可以分封为王。港台的电视剧里面有什么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扯吧!太子只能有一个,有那么多太子还不相互掐?太子有一三五,皇帝就能有二四六。太子不是尊称,并非皇上的儿子都是太子,否则在大学教书的都是教授。同理,诸王的正妻生的长子叫世子,将来继承王位。其他的孩子可以封为侯,侯之后就变成老百姓了。你看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大汉皇叔,但在街上编草鞋,皇叔怎么惨到卖草鞋的份上了?就因为他的直系祖先不是嫡长子,没继承中山靖王的王位,被封为侯,侯完了就没戏了,卖草鞋。

网络配图

汉武帝的意思就是,你嫡长子继承了你爸爸的王位了,让你弟弟卖鞋去,这多不合适。所以把你的王国分给你的这些弟弟,建立侯国,你做你的王,然后有几个弟分几块地,让你弟弟做侯。别忘了,侯国归所在郡管辖,只能享衣食租税,无治民权,更无统兵权,因此王国越分越小,权力也被平均,这样就没能力对抗中央了。弟弟做了侯,对皇上感恩戴德,皇上给的侯,没皇上我卖鞋去了,我怎么会造反呢?汉武帝的推恩令让诸侯王有苦说不出,王国突然分成了若干个小侯国,这就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操作原理。

推恩令颁布后,皇上开始下刀子了,又出了酎金律。祭祀祖先时交来的黄金成色不足,就要酎金夺爵。祭祀祖先应该交24K的黄金,你们交18K的,对祖宗不敬还配当王侯?一百多个王侯的爵位就被撤了,已经分得那么小了,本就无力反抗,这一撤一百多,剩下的都是乖宝宝。

然后颁布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结交宾客,限制诸侯王活动,只能享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楚王封在那儿,可以享受那儿的衣食租税,可以是那儿最大的财主,整个郡的财富都给你,但你不能干预朝政。

还有私出界罪。规定诸侯国王不经中央同意不得擅自离开封地,违者降为侯爵。甚至发展到明朝的时候,诸侯王不奉圣旨不许进京,随便进京就是大逆不道。妈死了,回去奔丧,你哥不待见你,不让你去,你就没辙!清朝更神,王爷不奉圣旨不许出京,都在北京圈着。皇上不给你派差,你一辈子离不开北京城,想上云南旅游去,门儿都没有,你到那儿造反怎么办?身为亲王,看着是尊贵无比,也只能当宅男,胆战心惊地跟坐牢没什么区别。

汉武帝的另一个法令——非正与乱妻妾位之律,就让很多诸侯国被除国,变成了郡县。

网络配图

汉律规定只有正妻的长子能立为世子,如果正妻不能生育,就要除国为郡。小老婆生的庶子再多,生个足球队也不能继承。谁敢以庶继位,就是“非正”,贬为庶民。以庶充嫡,就叫“乱妻妾位”。这个法令和推恩令结合得很好,一边给正妻有子的诸侯小孩推恩,一边把正妻无子的诸侯小孩除名。有权的给你找个牵制,无权的一贬到底,导致所有的王国后来都被郡县给包围,想造反也没辙。

这样一来,汉武帝就把地方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扼杀在摇篮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帝王的童年:光绪儿时忍饥挨饿 常跪地哀求乞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据说光绪刚进宫的时候,身边没有亲人,日

  • 汉高祖刘邦: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一场向皇帝宝座发起冲击的比赛中,汉高祖刘邦,一个近乎流氓的家伙,居然干翻了能征善战的项羽,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让人大跌眼镜。但是,刘邦在对待妻子儿女、对待老爸方面,实在是很自私,很没有人性。当年,项羽狂殴刘邦的时候,刘邦落荒而逃,路上碰到自己的一双儿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上车一起逃吧!

  • 梁武帝生活俭朴清廉:可为何梁朝官场腐败丛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梁武帝生活俭朴,“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食而已……身衣布衣”。在他的影响下,朝中出现了一些清官,如宰相范云、徐勉等。但是,梁朝却没因梁武帝和他身边极少数人的清廉垂范而保持住清新的社会风气,国家反而越来越腐败,到处都是贪官污吏。网络配图这是什么原因呢?梁武帝生活俭朴,“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

  • 文人评明崇祯帝:性愎自用 不能辞亡国之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灭亡,崇祯帝有多少责任,如何评价崇祯?朱允炆是自焚而死,还是出宫逃亡,其生死之谜何解?如何评价“贰臣”洪承畴?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做客澎湃?问吧,为读者解答相关疑惑。摘要部分精彩回答,以飨读者。13信高宣传委员:樊教授你好,请问从客观来讲崇祯皇帝的性格是不是导致明朝灭国的一项原因呢?如果

  • 情欲世界的女皇鱼玄机为何会变得性情暴烈又纵欲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鱼玄机五岁的时候,便在父亲的教导之下饱读诗书,等到七岁的时候,她便能够自己作诗。在当时,是一位小小年纪名声便已经在外的才女。但是根据历史上书籍的记载和评价,鱼玄机除了有“一代才女”的美称之外,还有“情欲世界的女皇”,“唐代淫欲心最强的女性”等等这样的称号。情欲女皇鱼玄机看起来这些称号似乎与才女的身份

  • 皇帝被臣子指着鼻子骂造反 还被奴才扇耳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一朝蓬勃的国运,随着小太监宗爱的背后一刀以及太武帝的咽气,开始拐了道弯,颤颤悠悠直往下掉,阉党、后宫、外戚、权臣全悉数登上了前台,交替上演了滑稽故事,其间虽也有献文帝、孝文帝等,也想着力挽狂澜,但终究气数已定,奄奄一息过了数朝,终于分成了东、西魏两个短命王朝了。而我们这篇,主要讲东魏。东魏的开国

  • 宋江为什么想要做一场盛大的罗天大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宋江,字公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经过一系列的运作,宋江终于光明正大的坐上了寨主之位。宋江在忠义堂上说道:【我等弟兄,自从上山相聚,但到处并无疏失,皆是上天护佑。】宋江说了,梁山兄弟自从上山相聚以来,就没死过人,这都是上天保佑。可仔细想想,却不对。梁山兄弟没死过人吗?当然不是

  • 元朝著名将领汝阳王之子王保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王保保哪个朝代的这一问题毫无争议,王保保是元朝的人。史料记载王保保是北元著名将领,曾经率领元军成功的平定了元朝末年的红巾军起义,为元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图片来源于网络身为元朝大将的王保保,在身世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王保保的蒙古名字是扩廊帖木儿,有人称这是北元当时的皇帝元惠帝赐给王保保的名字,即王保保实

  • 揭秘明朝最大贪官刘瑾升官发财的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瑾五十岁之前的生活非常坎坷,他自小入宫,一直循规蹈矩、勤勤恳恳的工作,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流芳百世的大太监,然而一次工作上的失误,让他不但丢了自己奋斗三十年才获得的九品小官,还险些被处以死刑,最终被打发到皇陵去守陵,十年的守陵生活漫长而又痛苦,如果不出意外,刘瑾只能守在皇陵边了却残生,他的当大太监理想

  • 屈原因偷情被人谋杀?与屈原暧昧的女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屈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据说屈原的死是因为偷情被人谋杀,并非是自杀的,这是真的吗?下面小编为您代理屈原死因的多种说法。说法一:以死谏楚王话说当年屈原看到楚国“党人”横行,朝堂之上没有忠臣良将,国家没有了抵抗外敌的力量,百姓完全看不到希望,楚国即将面临亡国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