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退位后,唯有一人痛哭不止,那个人是谁?

武则天退位后,唯有一人痛哭不止,那个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3 更新时间:2024/1/7 21:49:21

大家好,说起姚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700年,一代名臣狄仁杰溘然长逝,一生忠心为国为大唐劳心劳神的他终究不能帮助太子李显复兴大唐,其国号始终还是周,而当时天下的皇帝还是那个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不过狄仁杰虽然无法帮助李显复兴大唐,可是狄仁杰却在当时武则天的身边安插了一张王牌,那就是当时担任宰相一职的张柬之,狄仁杰曾经预言此人有“相邦”的才能,并且狄仁杰也意识到复兴大唐果然还是靠他。

果不其然,在武则天晚年由于其心力已然憔悴,根本无心国事,所以这个时候就是张柬之等人的良好时机,为此当时张柬之联合了太子李显,最终在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五人的操作下,他们占领了洛阳并发动了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

至此被武则天篡权的李唐江山终于恢复了李姓,而大唐江山至此落到了李显的手里。

李显是武则天和李治的第三个儿子,论嫡是够了,可是论长原本是轮不到他的,但是他幸运的是有了这么一个母亲武则天,不幸的是也是因为他的母亲武则天,什么意思呢?

因为李显原本有两个哥哥,而且这两个哥哥都很有才能,可是他的大哥李弘在二十三岁时突然猝死,二哥李贤也因为才能被武则天所猜忌,所以被武则天赐死,可以说也正是因为他的母亲武则天李贤才能够登上皇位;而不幸的地方就在于李贤摊上这么个母亲其处境可想而知了,武则天本人狠起来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痛下下手,可见李贤的日子有多难过。

所以李显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一生当了好几次皇帝,被武则天是废了又立,立了又废。

而当李显重新登基那一刻,李显终于是扬眉吐气了,可是此时的李显并不高兴,因为摆他面前的有这么几根“刺”,而这些“刺”恰恰就是张柬之等人。

在“神龙政变”之后,李显为了表彰这几人的功绩对他们大加封赏,本来按照李唐的传统,很少封异性王爷,李显将这个几人后来都封王,因而“神龙政变”又叫“五王之变”。

可是这几个人当时掌握的权力太大了,同时他们敢将一手提拔他们的武则天拉下马,那么换做哪天是不是同样可以以这个手段来对付他?

所以在事后,虽然李显褒奖了他们的功绩,可是一颗刺已经深深埋在了李显的心里,这就为之后张柬之等人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而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当时还有一个人也参加了神龙政变,那就是开元时期的名相姚崇,只不过当时姚崇的职位比不上当时的五王,所以便不为人所熟知。

而当群臣在因为武则天的退位而欢呼之时,当时只有姚崇开始大声哭泣了起来,而姚崇的这一哭可把张柬之等人吓了一跳,因为担心姚崇会带来灾祸,而姚崇却说:“杀二张是不得不为,可是逼迫武皇退位则是愧对旧主,作为臣子则是最大的不忠,就算死也是心甘情愿。”

因为当年将姚崇提拔上来的人正是武则天。

而张柬之等人却因为姚崇这一番话担心被牵连而走开了,而事实证明却是,姚崇比这五个人都要精明,他这一哭反而没哭出灾祸,相反反而保其平安,一个是当时姚崇的地位跟五王等人没法比,对于李显来说,他的地位还无法危急他,而他在金殿之上哭故主固然是有些不妥,可是却也证明了此人对于故主尚且念旧,说明此人是忠厚老实,可以放心大胆的任用,所以姚崇这一哭不但没有哭出灾祸,相反让自己加官进爵。

可是张柬之等5人虽然看似当时是权势滔天,可是他们忘记了“鸟尽弓藏”的道理,外加上唐朝上承的是北朝,因为北朝权臣作乱的事屡屡可见,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也是一步步欺负幼主最后才登基的,而其祖父李世民更是直接杀兄夺位,所以张柬之等五人的所作所为怎么不让李显忌惮呢?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姚崇高超的政治眼光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张柬之等5人的下场凄惨,在一年后死于武三思和韦后的栽赃之中,张柬之和崔玄暐倒比较幸运,在发配之前就已经死了,可是另外三人却被活生生折磨而死,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何正确的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他为何一直被人抨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始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做到客观、公正,这是对待历史人物的正确态度。像秦始皇这样一位影响巨大的历史人物,对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开创,对今后中国历史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秦始皇的许多作为,也为后人所抨击,后世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站在

  • 陈友谅之子陈理为何会被流放?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陈理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元朝末年,被朱元璋流放到朝鲜的除了大汉皇帝陈友谅之子陈理,还有大夏国皇帝明玉珍之子明升,本文就单独讲讲陈理被流放到朝鲜的情况和最终结局。陈理是元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大汉政权皇帝陈友谅次子。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汉皇帝

  • 曹操杀华佗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代枭雄,从弱小一直走向强大,占据兖州、挟天子以令诸侯掌天下之柄,直到统一了北方和中原。我们知道曹操曾经犯有头风之病,多次苦寻良医无解,直到遇到了神医华佗,此人传言与扁鹊齐名,医术精湛,曾经为曹操针灸了几下,便能缓解头风之痛,这样的人能够治愈曹操

  • 尉缭曾是秦始皇的重要谋士,为何在六国统一后不告而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尉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丞相李斯功不可没,李斯为秦始皇制定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战策。我们都知道,李斯只是一个文官,文官出出主意动动嘴还行,要想让李斯上阵指挥有点强人所难。秦始皇是一国之君,要坐镇后方统筹全局,脱不开身,再说也不能让

  • 三国将领周鲂是什么人?用一缕头发打败曹魏的第一号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将领周鲂是什么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逊在夷陵打败刘备之后,孙权的腰杆子一下子硬了起来。看着老对手曹家和刘家都已经建国称帝。孙权自己也动了这个心思。蜀汉此时已经元气大伤无法理会孙权,孙权想称帝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实力最大的曹魏。说实话,孙权对于曹丕还是有点轻视的

  • 刘秀请来一老臣当宰相,老人差点吓晕过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不杀开国功臣这件事,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一位皇帝,他就是东汉的光武帝刘秀!光武帝在位时期,善待功臣,以“柔道”治国,实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可是刘秀毕竟是封建王朝的帝王,他也有着血腥、残暴的一面,不过人们对此了解并不多。那么,光武帝刘秀到底怎么怎么血腥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 唐朝中后期,公主们为何都跑去当道姑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公主是帝王的女儿,出身高贵,谁能娶到公主,身价自然也会提升。可是,唐朝时期却出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许多公主没有嫁人,而是出家做了道姑。根据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一共有13位公主出家,其中唐朝中后期的有9位。这些公主为何放弃要荣华富贵,过起清心寡欲的修道生活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汉文帝登基后为何把恩人周勃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原本被封为代王,他本人既不得父皇的喜爱,母亲也受到刘邦的冷遇,根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可是,吕后死后,爆发了诸吕之乱,以太尉周勃为首的大臣们,诛杀了吕后的侄子,将代王刘恒推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汉文帝即位后,却恩将仇报,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

  • 明孝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一位吃百家饭长大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孝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曾经说过:“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从帝王的个人能力来说,政绩上不如唐宗宋祖,军事上不如秦皇汉武,艺术上也不如南唐后主,但明孝宗却拥有一颗仁厚的心。和他对比

  • 刘邦知道刘家子孙的后果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杀吕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刘邦死后,吕后杀死了戚夫人和刘邦的三个儿子,严重威胁了刘氏的统治。吕后杀韩信、彭越何等果毅,刘邦也知道留着危险的吕后对刘家子孙是什么后果,但为什么刘邦没有杀掉吕后呢?吕雉在项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