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露清圣祖康熙阴暗背面 霸占臣妻药迷太子

揭露清圣祖康熙阴暗背面 霸占臣妻药迷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94 更新时间:2024/1/25 23:25:26

和硕公主是孝庄太后的女儿,在名分上应该算是康熙的姑姑,当年为了笼络吴三桂,后来和硕公主被指派嫁给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虽然是包办婚姻,但两人在京城居住时,关系也还融洽,并育有一子。可惜世事难料,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举兵叛乱,康熙随即便将其子吴应熊下狱为质。在叛乱开始的时候,吴三桂这边的形势还不错,一度占领了大半个江山,于是便向康熙提出,释放自己的儿子,并要求和大清划江共治。康熙得报后大怒,昭示全国,要在次日午门立即处死吴应熊及儿子,以表明朝廷平叛的决心。

消息传来,和硕公主方寸大乱,想到自己的丈夫和无辜的儿子马上要一命归天,不觉心如刀绞,肝肠俱断。为了挽救丈夫和儿子的性命,和硕公主急忙换上黑衣丧服,哭天抢地赶到畅春园慈宁宫后,跪拜不起,向孝庄太后苦苦求情,要孝庄太后看在自己和外孙的面上,去求康熙放他们父子一条生路,孝庄太后见和硕公主哭成这个样子,也是老泪纵横,心有不忍,心想一边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公主和外孙,另一边是自己的孙子和朝廷威严,正当她左右为难的时候,来慈宁宫向太后请安的康熙在门外已经看到了刚才所发生的一幕。

网络配图

康熙听后不觉长叹一声,也只好心一硬,走进屋,便跪在孝庄太后面前道:“皇祖母,现在前线将士们正在流血流汗,吴三桂的气焰嚣张,不杀吴应熊就不能够鼓舞士气,这件事恐怕我不能答应你!”随后,他又对悲痛万分的和硕公主说;“姑姑,您的心情和苦处我不是不知道,但是,不杀吴应熊,吴三桂一定会更加猖狂,到时候,岂不是会有更多的人死于非命?侄儿孝义不能两全,也只能请姑姑体谅了!”次日午时,吴应熊和儿子便被绞死,并昭告全国。还算看在皇亲国戚的分上,吴氏父子给留了个全尸。眼见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做了政治的牺牲品,和硕公主对此也只能是欲哭无泪。政治是残酷的,康熙的铁石心肠和不徇私情,可见一斑。

遇此大祸的和硕公主从此也就心灰意冷,一心向佛,后来她路过五台山殊像寺,见寺后西北角有个偏僻的客堂,便将它改名为“善静室”,并留下来作为自己的修习之所。但是,没过多久,有人密报和硕公主和寺内一和尚经常在一起研讨经文,两人之间似乎有些暧昧,万一传出去,恐怕会对皇室声誉不利。康熙听后非常生气,便偷偷的派人去五台山殊像寺放火,想把寺庙全部烧毁,也乘机把和硕公主和那和尚一起处理掉。

但令人惊讶的是,熊熊大火烧了三天,殊像寺被烧得片瓦无存,唯独“善静室”却丝毫未损,和硕公主和和尚们也安然无恙。康熙得报后,认为这是天意,想必和硕公主也没有所谓的“爱恋”绯闻,便下令重建殊像寺。后来为了纪念这段故事,有人便提议把殊像寺改成“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和硕公主的清白。不过,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网络配图

满人本是关外的游牧民族,入关前尚处于奴隶社会的晚期,风俗粗蛮未开化。尽管在皇太极的时候曾经颁布过禁令,禁止皇族内部乱伦婚娶的事情发生。但是,风俗的改变并非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譬如在皇太极死后就发生了皇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盗嫂)的乱伦事件,而当时皇族视之当然,并不为耻。一直到康熙时期,还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清代外史》中记载,康熙年间有位格格是皇太极的幼女,顺治的妹妹,辈分上算是康熙的姑母。顺治遁入空门时,这位格格因为年幼,尚未出嫁。康熙即位后,此女也一直留在宫中,后来,有大臣请求为之遣嫁。康熙听后,说:“现在还谈什么嫁不嫁的,我早已纳为妃媵了。”

臣属们大吃一惊,说:“宫闱之类乃王化所基,伦常不能紊乱。今公主于皇上乃是父亲一辈,皇上怎么能娶自己的同姓之姑为妃呢?”康熙颇不以为然的说:“未必。所谓同姓不婚,指的是母与姊妹及自己所生之子女,若是姑母辈,既非我母,又非我女,也不是我同生的姊妹,就算纳之为妃,也没什么。”大臣盟听后极为惶恐,力谏不可,但康熙终究还是不听。电视剧《康熙大帝》里有个苏嘛剌姑,恐怕就是由这个事情演绎来的。

在历史上的皇帝中,康熙的生育能力是最强的,一生中养育了五十二个子女,实属罕见。康熙一生身体强健,即使到晚年,也是雄风不减当年,其好色之名,时人也偶有语及。据说在康熙年间,名臣张廷玉的弟弟张某在京为官,当时还有另一汉人官宦世家姚氏,两家世代通婚,张某的老婆姚氏,当时号称国色天香,在京中汉人朝官中,其美色在这些人的妻妾中公推第一,张某心里也好不得意。

不料有一年皇太后祝寿,诏令汉官命妇也同满人官命妇一同进宫叩祝。后来张家和姚家的女眷便精心打扮,盛装朝服的跟随众人进宫为老太后贺寿。到了之后,康熙也在那里,皇太后很高兴,便在内廷中赐宴,让这些人在宫里好吃好喝,随便游玩,玩了一天才散。出宫后,这些女眷们散后便仍旧乘坐原先的肩舆回家,其他人都安然无恙,只有一家出了问题。当时传闻说某京卿张某的老婆,回来的时候衣服虽然仍旧是原来的衣服,但人却已经面目全非,根本不是原来那个人。张家和姚家虽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却畏祸不敢声张。由此,汉官命妇入宫之例,便从此停止。

网络配图

康熙一生中总共有52个子女(32子20女,其中12子9女幼殇),是中国历史上子女最多的皇帝。皇帝不用实行计划生育,不过,女儿多点无所谓,但儿子多了就不好办了,毕竟皇位只有一个。清朝前期奉行“有德者即登大位”,而不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有德”这个评价标准在现实中不好操作,远不如血缘关系来得固定可靠。正因为如此,各皇子才为争夺皇位而打得不可开交。本在康熙十四年的时候,皇后所生的皇次子胤礽被册立为皇太子。事实上,在胤礽之前还有一个哥哥,即皇长子胤褆,但由于他的母亲只是一般的嫔妃,而皇次子胤礽的母亲是皇后且年纪轻轻又死了,皇后临死前,康熙十分痛惜,为了满足她的最后愿望,便决定立其子胤礽为皇太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风流的乾隆最宠爱的妃子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乾隆最宠的妃子是哪个,乾隆有多少个妃子?,康熙最喜欢的妃子是谁

    乾隆虽然不是中国拥有妃嫔数目最多的皇帝,但是在历史上他的妃嫔数目也不少,据史料的记载,除了三位皇后之位,乾隆还有近四十个妃嫔,但是他并没有沉浸在美色之中,相反他为中国清朝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那么乾隆皇帝的那三个皇后是谁呢,在众多的妃嫔里他最宠爱的妃子是哪个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乾隆的首个皇后是富察氏

  • 和珅相貌大揭秘:貌比潘安的美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潘安的容貌记载于,美男子潘安简介,和珅相貌复原

    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所以在大多影视剧中,和珅被刻画成马屁精、不学无术的丑角形象。而真实的和珅是个貌比潘安的美男子,再加上武艺高超,是当时少有的文武全才。古有对潘安貌美的描写:“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亦或是:“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这些

  • 揭秘:和珅富可敌国全因乾隆宠幸 究竟如何做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富可敌国的四个人,中国历史富可敌国的人,和珅为什么怕嘉庆

    和珅富可敌国全因乾隆宠幸,和珅究竟如何做到?和珅被抄家之时查出价值两亿两白银,价值数百亿人民币,而和珅收集财富也是依仗乾隆的喜爱,那么和事实如何获得乾隆独爱的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和珅的前世今生吧!和珅,字致斋,姓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和珅的家世虽不显赫,但也是军功之家

  • 历史上死的最窝囊的英雄们:薛仁贵被自己儿子误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罗通和薛仁贵谁厉害,隋唐英雄薛仁贵扮演者,薛仁贵的后代怎么灭亡

    1、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薛仁贵作战勇猛,并且善用奇兵,屡败北方各族,还曾任安东都护数年管理朝鲜一带,理政才能也是不错的,不过杀戮过多,做官又玩忽职守,纵容手下,与演义中的人物相比武功并无多少夸大,人品则显不足。不过他在演义中的结局更是窝囊,居然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不仅死不得其所,还让他儿

  • 如果诸葛亮不斩马谡马谡经过战场厉练必成大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不该斩马谡,老版三国演义斩马谡,诸葛亮斩马谡的原因

    马谡不杀,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肯定的。一种则是可能会的。肯定的是,比较好的谋士。这有南中献策为证。另一种则是可能的。马谡吃了败仗,不等于他就不是“当将军的料”。他指挥街亭战役前熟读兵法,看着很不错。可实战经验却为零。这样的素质,是“瘸子优秀人才”,失败是正常。他要战胜,我还觉得“不正常”了呢!要是多经

  • 揭秘千古一帝秦始皇惊人身世:竟是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千古一帝秦始皇,无疑是中华民族统一的大英雄,其严刑峻法、焚书坑儒,也需要放在历史的现实环境下去评价。但是他的雄才大略,是无法掩盖和抹杀的。然而秦始皇的身世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 射雕英雄:揭成吉思汗的血腥王道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征战草原,统一蒙古部落,成吉思汗威名远播。他从一个被部落抛弃的弃儿,凭靠自己的势力最终成长为一代草原的霸主。成吉思汗射杀兄弟,逼死义父。那么,成吉思汗究竟是一个暴虐君王还是时代的伟大开创者?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射雕英雄的前世今生,以及他是如何成为一位能够占据整个蒙古的最高统治者的。《射雕英雄

  • 蜀汉后期诸葛亮手握大权却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基本上掌握了蜀国的大权,然而蜀国的灭亡,原因最重要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做君主,既然刘禅这么无能,那大权在握的诸葛亮为何不取而代之?为何不敢自己去称帝呢?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名相之一,杜甫诗赞曰:“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伊尹是商汤时代的大臣,协助商汤治理国家,成就商

  • 三国一代名相诸葛亮:真能借来东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赤壁之战最终以曹操的惨败而收场,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东风则起了很大作用,传说东风是三国时期蜀方的丞相孔明设坛借来的,事实果真如此吗?网络配图唐朝诗人杜牧有两句名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多亏老天爷把东风借给了周瑜,使他能方便行事,否则孙策的老婆大乔和周瑜的老婆小乔

  • 揭秘多尔衮死后为何会遭到顺治帝的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多尔衮在摄政时期用强权压制下去的各种矛盾在他死后不久便一下子暴露出来。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相互冲突,相互利用,清王朝的政局在多尔衮死后一个多月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何死后遭到顺治帝的清算?顺治七年秋天,多尔衮患病。据说是膝盖受了伤,他用了不该使用的石膏敷治,结果使病情加剧(《北游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