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胤褆:《康熙王朝》里悲剧的皇子

胤褆:《康熙王朝》里悲剧的皇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2 更新时间:2024/2/12 1:06:49

陈道明版的《康熙王朝》虽然热播期已经过去,但回头细细品味,这部电视剧确实缔造了很多经典的艺术形象,比如“千古一帝”康熙、“大清第一才女”孝庄皇太后、“满蒙第一勇士”鳌拜、古今第一汉奸吴三桂和大才子伍次友、高级参谋周培公、官场“另类”姚圣等等大大小小的人物,个个鲜活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网络配图

除过这些,还有一个有着非常浓厚的悲剧色彩的艺术形象,那就是爱新觉罗·胤禔。他一生所有的悲剧,并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基本都是自掘坟墓、自取灭亡,一步步将自己逼上了绝路。特别是这三件事,更是他悲剧人生浓墨重彩的大手笔。

一、争夺皇储

胤禔是皇长子,但他是庶出,不是嫡长子。“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这句话有道理,若用在群雄并起,逐鹿天下的时期,非常有鼓舞性和煽动力。但在他面临的时期,政权已经基本明确和稳定,“传嫡不传庶”,奉正统、尊嫡亲的血统宗法观念就会立马占了上风。胤禔因为出身的关系,在思想基础上就首先没有优势。

网络配图

其二,他缺乏雄厚的母系方面的背景。普通百姓婚配嫁娶都讲究门当户对,皇家的联姻更加重视政治因素。而胤禔的生母慧妃偏偏出身寒微,娘舅方根本没有任何势力可言。地位不显赫,引发不了重视;没有相应的势力,也无法为外甥争夺皇储提供力量支撑。其他人如果面临这两个劣势,一定会心灰意懒,放弃各种野心和梦想,心甘情愿做一个平庸而富足的亲王,只要能自保,就已经是福泽深厚、谢天谢地了。但面临这样的劣势,胤禔终于还是起心动念了。

当然,也不是说胤禔不应该动心思,毕竟九五之尊的宝座,天下人都垂涎。有的人相差十万八千里,都敢于谋求、敢于争取,更何况这个位置对于胤禔只有一步之遥,甚至就在眼前,似乎伸伸手就可以攥住,何不一搏呢?心思是可以动的,胤禔本人也有一定的才干么?皇太子的位置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么?历史上庶出的、非长子的继承大业的大有人在,为什么胤禔就不能试试?

网络配图

胤禔也清楚,能够促成废长立幼或者夺嫡得逞的,只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采取非常手段,谋反或者逼宫;一种是常规路径,拥有其他候选人无法比拟的品德、才干、声望、功绩,造成一种非我莫属的格局,让选择的人有充足的理由打破常规、排除众议;第三种方式具备第二种条件,目标依然没有达成,又回头实行第一种方式,例如秦王李世民

第一种方式对于胤禔太冒险了,他的父皇康熙精明强干、皇权稳固、无懈可击,他被动也是主动地选择了第二种,当然第三种方式他没有机会选择。他凭借自己的武力和勇猛,选择建功立业,提升声望,以获得父皇的赏识和众人的尊崇。这条路子或许是对的,是有希望成功的,可惜他走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轮奸建文忠臣妻子 活剐三千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是一个好皇帝同时也是一位暴君,说他是好皇帝因为是他派遣了郑和下西洋,为传播中华文明做出来卓越贡献。也是他修撰《永乐大典》,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得许多失传的书籍得以保存并从中辑录出来。他还数度主动出击蒙古,打的边界是无比宁静和平,为中华文明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

  • 探秘:杨业鲜为人知的亲弟弟与他的后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自元代以来,杨家将的故事流传甚广,主要讲的是杨业与他的后代们的故事。其实在历史上杨业还有一个亲弟弟,比杨业更早归降宋朝,官做的也比杨业更大,他的后代继续活跃在宋中期的政治舞台上。杨重勋,是后周麟州刺史杨信次子,宋云州观察使杨业之弟。杨重勋原名杨重训,后因避周恭帝柴宗训名讳改。杨信去世的时候,杨业远在

  • 朱元璋没文化?竟用白话文发圣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而且是贫下中农,小时候朱元璋给地主放牛,根本无法读书,他的人生第一堂课基本就是苦难和凄惨。那时候大家都叫他“朱重八”,整天跟在老牛的屁股后头抢着捡粪蛋,就连如此情形也没坚持几年。网络配图没多久,他家那里干旱得连蛤蟆也死了,遭遇了大灾之后,又来了严重的瘟疫,这次他的父、母、兄、姐、先

  • 趣闻:明朝这位皇帝贿赂群臣真荒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押往蒙古囚禁,忠厚善良的朱祁钰“很不情愿”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事实上,朱祁镇从俘虏到囚犯,一路走来吃尽了苦头,已经元气大伤,翻盘的几率几乎为零。网络配图朱祁钰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有件事还是让他睡不着觉。原来,早在朱祁钰“很不情愿”地当上皇帝之前,老谋深算的孙太后就已经立朱祁镇的

  • 汉末枭雄董卓为什么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开始大张旗鼓地兴建自己的陵墓,到公元前87年,其逝世后葬于此,前后修建茂陵用了五十三年,其陵寝比秦始皇陵有过之而无不及。陵周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墓葬陪葬。茂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各方面之最的茂陵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 史学家司马迁是如何在受到宫刑后写出史记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统治时期吏法非常的严酷,加之汉武帝生性残酷,因此在统治上也多用严刑惩罚犯错之人。严刑拷打必多冤狱,就连司马迁这样的清官也没能幸免。图片来源于网络司马迁之所以被处以宫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太耿直。当时李陵因为被单于围困而导致弹尽粮绝,无奈之下只好投降匈奴,成为了战俘。汉武帝为此大怒,墙头草般的群臣

  • 慈禧和顺治为何感动这两位铁帽子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铁帽子王”, 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大清开国之后,皇太极为了重赏那些个跟他一块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们,就设立了铁帽子王这么一说,把世袭递降,改成了世袭罔替。网络配图铁帽子王和其他亲王相比,享有的特权一是“世袭罔替”, 而“世袭罔替”是指始王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其后代总有一人袭封

  • 揭秘:曹操四面受敌为何很少两面作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四面受敌为何很少两面作战曹操早期不过是一个泛泛诸侯,袁绍、袁术、刘表这些人看不起他,就连属下陈宫也看不起他,认为他成功的几率还不如一个屡投屡叛的吕布。只不过他在迎接了汉献帝以后,这才让人对他重视了起来,人们除了看重他所拥有的地盘,还突然发现,原来曾经被人认为没有用处的皇帝,在他手里竟然变成了宝贝

  • 一傻36年的人一朝登位 却成了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再没有比唐宣宗更富有传奇色彩的了。他的经历,可以说几乎秒杀一切电视连续剧的胡编乱造。其励志与坚韧,更实在是我们当今青年人努力学习的好榜样。唐宣宗为什么传奇?因为他在当天子前的36年里,一直被人认为是傻子。但当了天子以后,却一下变得睿智气魄,雷厉风行,创造了晚唐历史上著名的“小贞观”

  • 趣闻:崇祯一手葬送了明朝翻盘的希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思宗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执政期间勤勉勤政,勤勤恳恳,但却落了一个亡国的下场。但是仔细想想崇祯并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即使内有农民军四起,外有清军铁骑扰边,但在朱由检和朝臣兢兢业业维护王朝的治理下,崇祯中期甚至一度出现中兴迹象,然而这好不容易才攒出的一手好牌最终却被打烂,其主要原因便是“攘内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