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能够轻松掌控曹魏大权靠的是什么?因为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能够轻松掌控曹魏大权靠的是什么?因为高平陵之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26 更新时间:2024/1/16 15:05:30

对为何司马懿能够轻松掌控曹魏大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49年正月,因少帝曹芳思念父亲魏明帝曹叡,遂与大将军曹爽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与此同时,不甘被日益边缘化的司马懿悍然发动了政变,一举控制洛阳城。而后,又派遣太尉蒋济将曹爽诓骗回了洛阳,将其一党悉数诛杀。

从此之后,曹魏大权落入了司马氏手中,魏少帝曹芳也成为了司马懿手中的傀儡。其实,当笔者在《三国志》中读这一段的时候,总会想起一个问题——高平陵之变使得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可是司马氏是如何得到曹魏百姓的人心,以至于只用了十余年时间便完成了代魏建晋的过程呢?

在翻阅了一些资料再联系当时的政治环境后,笔者突然就能理解为何西晋也是个短命王朝了。

不知道大家在读《三国志》或者是《三国演义》中注意到了没有,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又或是刘备,在他们的麾下,谋士大多都是出身于门阀大族,如荀彧、荀攸叔侄出身于颍川荀氏,陈群出身于颍川陈氏,司马懿出身于河内司马氏,杨修出身于弘农杨氏等等。不仅如此,在最开始割据一方的那一票诸侯之中,大多要么是皇室宗亲,要么是地方豪强,如刘焉刘璋父子,刘表等人皆是皇室宗亲,而袁绍、袁术兄弟出身于汝南袁氏。

大家是否发现了什么?没错,在当时的群雄之中,无论是哪个集团,其实都代表着一批门阀世家的利益。在曹操起兵之初,受门阀世家的影响并不算大,直到后面从一个小小的东郡太守,成为了兖州牧之时,兖州的世家大族开始把手伸进了曹操的势力之中。

曹操深知自东汉建立以来形成的“累世公卿”局面,其实就是造成东汉君王大权旁落的一大原因,他自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在自己身上重演。于是,曹操很快便清洗了一批投机的兖州世家,引起了兖州世家的集体不满,结果就是兖州世家曾曹操进攻徐州之际,引吕布入驻兖州,使得曹操腹背受敌。

从这时开始,曹操开始意识到自己想要迅速扩张势力,以期称霸天下,就必然绕不开这些门阀大族,从此曹操改变了对门阀世家的态度,开始借助这些门阀世家的力量迅速扩张,继而得以顺利统一北方。

在此同时,为了牵制门阀世家,曹操重用自己本家曹氏和姻亲夏侯氏的子弟,又将出身寒门或是庶族的郭嘉、戏志才等人委以重任,直到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

在这一年里,曹操输掉了赤壁之战,深知统一天下暂时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曹操开始审视曹魏集团的内部问题,开始全面抑制门阀大族。

不久,在深思熟虑后,曹操向天下广发了那道“唯才是举”的求贤令,在此次求贤令之中,曹操强调了对人才不讲究出身,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便就会委以重任。

到了曹操晚年,曹魏集团之中寒门、庶族之中官员的比例不断提高,朝廷开始出现士庶并用的局面。而后,曹操为了压制世家大族,又先后颁布了清查土地、人口,打击土地兼并等法令,再加上位高权重、出身门阀的荀彧、崔琰等人先后被杀,门阀世家的势力遭受严重打击。

其实不仅是曹操,刘备、孙权也在此时对各自的势力范围内的世家大族进行了压制,如刘备、诸葛亮先后借荆州派之手压制益州本土的门阀大族,孙权多次提拔寒门子弟,甚至在“二宫之争”中,直接对江东大族举起了屠刀。

与东吴、蜀汉不同的是,在曹操死后,继任的曹丕为了加速代汉建魏的过程,一度向门阀大族妥协。结果就是曹丕顺利完成了篡汉建魏的过程,但是作为交换,曹丕也将选官用官的权力交给了门阀大族,如此一来,“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而在“九品中正制”诞生的过程之中,因为早年的遭遇,曹丕始终都对宗室十分忌惮,于是将曹魏集团内部的曹氏、夏侯氏宗亲清洗了一遍,曹魏宗室受到了重创。

与此同时,曹操早年选拔的那批寒门、庶族士人,又成长成为了新的门阀。如此一来,在曹魏集团内部,门阀大族几乎把控了朝堂内外。而到了魏明帝晚年,随着曹休、曹真等曹魏宗室的逝去,曹叡竟然找不到一位能力出众又忠心耿耿的宗室子弟托孤,同时制衡日益做大的门阀世家,最后只能在矮个子里选了个高的,这个人就是志大才疏的曹爽。

在那个门阀大族控制天下的年代里,家法大于国法,家族大于国家,面对着代表着门阀大族利益的司马懿许下的利益,门阀大族二话不说便背叛了曹魏,加入了司马氏这一边。

在门阀大族的支持下,司马氏仅仅只用了十余年的时间,便迅速完成了代魏建晋的全部准备。而新生的西晋政权,又是一个充斥着门阀大族的政权,这样的政权又岂会长久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的几位皇后分别是谁?她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刘彻有过几个女人,刘彻前面几个皇帝,刘彻之后是哪个皇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刘彻一生有多少位皇后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刘彻一生中有6位宠幸的女人,可是人们对其到底有多少皇后也是比较关心,那我们今天就说一下汉武帝到底有几位皇后,她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太子妃升任皇后:陈皇后看过《大汉天子》的想必都知道,在刘彻当太子的

  • 比和珅跟贪的贪官,北宋宰相王黼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北宋宰相王黼。熟悉历史的人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指的就是清朝著名的贪官和珅,当时他死后,嘉庆让手底下人抄了他的家,总计共查抄白银8亿多两,而这还不包括他下辖的字画、庄园等,而当时清朝乾隆时期的税收每年也就7000万两,和珅一人的钱足可以供养15

  • 为匡扶刘氏统治,立下汗马功劳的汉朝绛候周勃,为何会下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论功行封,周勃杀齐王,立下汗马功劳的意思

    你真的了解绛候周勃诛杀诸吕后,为何会入狱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汉朝绛候周勃,诛杀吕氏家族,为匡扶刘氏统治,立下汗马功劳,为何就入狱了?下面一起来看。据《史记》记载绛侯周勃沛县人。他的祖先是卷县人,后来迁到的沛县。周勃靠编蚕箔维持生活,还常在人家办丧时事吹箫奏挽歌,后来又成为能拉

  • 乾隆的生母是谁?她的一生是如何渡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的生母是谁啊,林韦辰她的一生,清朝乾隆的母亲是谁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乾隆皇帝无疑是一位颇负盛名的帝王,他和祖父康熙开创的“康乾盛世”更是为世人所称道,几百年来围绕着这个晚年自称“十全武功”的皇帝,他的一些事迹也更多的为人所知。最为扑朔迷离的就是他的生母是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他的生母熹妃钮钴禄氏。历史上真正的熹贵妃钮祜禄氏,也就是现在荧屏上

  • 帝王的生活是怎样的?看看乾隆的一天如何渡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和乾隆哪个更优秀,乾隆最喜欢的妃子是谁,乾隆聪明过人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黄沾的这一首《江湖行》,写出了很多人将皇图霸业当作一切的雄心,付出所有的努力也只是想要让自己成为皇帝,过上帝王的生活,甚至不惜为此而夺取他人财物。然而若是人们知道了,帝王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还会有这种皇图霸业的向往吗?历史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不会被人们记住的,

  • 刘备称帝时,张飞和赵云为何不肯签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称帝张飞还在吗,刘备兵败后张飞和赵云去哪了,赵云为什么跟随刘备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劝刘备称帝,三人反对一人被杀,张飞和赵云为何不肯签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曹操想进爵魏国公、加九锡,荀彧荀文若坚决反对,最后被曹操送了一个空盒子,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又想称帝,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权、少府王谋等积极劝进,

  • 廉颇的晚年过得不好真的是因为被郭开陷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郭开为什么陷害廉颇,吕布遭李,郭之乱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战国名将廉颇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朝汉文帝时期,匈奴持续给汉朝压力,汉文帝刘恒望着满朝文武,感叹曰:“若得到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战国有四大名将,汉文帝为何只提廉颇和李牧呢?因为汉文帝之前被封为代王,代地属

  • 梁山山寨之主的位置林冲难道不想要吗?他为何不去拿下史文恭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梁山真正的老大隐藏很深,梁山山寨大厅称为,在梁山占据山寨

    林冲为何不去拿下史文恭,坐了这个山寨之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晁盖率军攻打曾头市,却中了暗箭,重伤死去,不擒住史文恭,洗了曾头市,梁山过不了这个坎!晁盖临死前留下遗命:谁能擒住史文恭,就是山寨之主!在梁山一众英雄中,最有可能战胜史文恭的,当属“豹子头”林冲。但是自始

  • 水浒中卢俊义为什么会遭到自己妻子的背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水浒传卢俊义被诬陷,水浒传卢俊义,新水浒传卢俊义

    关于卢俊义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本文要介绍的这位《水浒传》女性角色,看似出自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丈夫家财万贯,是大名府的首富,同时还是一位长相英俊的中年汉子,是一位典型的高富帅。尽管如此,妻子依然做出令人难以想象之事,与府中的管家发生了私情,最终也因此结局悲惨。此人有姓

  • 曲线入仕的姚广孝,他的野心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从儿格婚姻,善荫朝纲格很穷的格局,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

    每当一提起姚广孝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古代造反起家的阴谋家中,姚广孝的结局很不错,可以称得上是“安享晚年”。不过,在临死前的一个举动,也许体现出长期以来他的内心并不那么坦然:据《明史》记载,公元1418年,84岁的姚广孝病重在床,朱棣亲自前去庆寿寺探望这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