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双枪将董平是个另类?他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说双枪将董平是个另类?他做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10 更新时间:2023/12/15 23:39:28

为何说双枪将董平是个另类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梁山上聚集了108位好汉,虽然每位好汉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他们却有很多共性,比如梁山好汉大多仇视女性,只是他们这种心理病有轻有重而已。

李逵、武松就是这种病的重度患者。扈三娘、狄小姐、李师师这些娇花软玉般的女子,李逵见到她们就像看到怪物一样,恨不得砍死她们。李逵不懂什么是美。武松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女人。武松只找女人的错,看不见女人的好。武松若在意金莲、玉兰,她们也不会死呀。

轻度患者就太多了。宋江、卢俊义、张顺、杨雄石秀、史进、雷横等。卢俊义、宋江让他们的娇妻、美妾独守空房。张顺跟李巧奴无冤无仇,就因为李巧奴不搭理他,对安道全好,张顺就把李巧奴结果了。杨雄妻子跟了别人,压根不关石秀的事,石秀偏要杨雄跟妻子潘巧云做个了断,还亲手把刀递到杨雄手中。

林冲休林娘子,也让我们看到他催花一面。林娘子正是不堪打击,才会走上绝路。燕青对李师师也很无情,在他达成招安目的后,就把李师师忘得一干二净。梁山上那些有妻室的好汉,也并不见的就尊重女性。他们把妻子当成生活“调剂品”。

梁山好汉中绝大部分人都厌恶女性,但也有两个另类。一个就是鲁智深。鲁智深打心眼里爱女性,鲁智深帮助过的人大多都是女子,金翠莲、刘小姐、林娘子等。可鲁智深没有想过要得到她们,鲁智深就想保护她们。

现在我们来看另一个另类。此好汉对女性的态度跟上面我们例子中的好汉是没有差别的。这个好汉究竟另类在什么地方呢?此好汉占有欲太强。他喜欢的女人,不管用多卑鄙的手段都要得到。

宋江知道其养的外宅阎婆惜跟了别人。宋江甘愿成全阎婆惜跟张文远,而不是继续纠缠阎婆惜。书里说,却有些风声吹到宋江耳朵里,宋江想他若无心恋我,我没来由惹气做什么。我只不上门便了。要不是阎婆惜得寸进尺,她跟张文远早就双宿双飞了,根本用不着死。宋江想娶扈三娘,只因认为他跟扈三娘不般配而自动放弃。

张都监要把玉兰嫁给武松。武松听说后是乐得睡不着。这事定了后,武松几次跟玉兰近在咫尺,可都没有对玉兰有过非分之想。张都监死后,武松明明可以带走玉兰,最后还是没有勇气这样做。

今天我们说的这个好汉,才不像宋江、武松这样扭扭捏捏、畏畏缩缩。这个好汉看上了一个姑娘,就发誓说此生非她不娶。这个好汉就是双枪将董平。

董平是燕青一类人物,品竹调弦、三教九流无有不会。董平武功比燕青高。像董平这样的男子,就是女子心中理想型的男朋友。可人家董平风流,但不花心,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董平只喜欢程太守女儿程小姐。

按理说以董平的武功、样貌去向程太守提亲,程太守应该一口答应。可读者万万没想到,程太守不想让董平做他未来女婿。董平并不气馁,他屡次让人去求亲。即使董平用东平府的存亡来威胁程太守,程太守也不把女儿程小姐给董平做妻子。董平万般无奈只有杀了程太守,把程小姐抢过来。

董平确实不地道,老丈人都下得了手。为这事,只要读《水浒传》,没有不恨董平的。什么话难听就用什么话骂董平。梁山没有人比董平黑、比董平坏的好汉了。

试问一下,董平不杀程太守,程太守就不用死?可以肯定的说,程太守还是会死在梁山好汉手上。这是梁山攻城后的一贯做法。梁山打下华州,贺太守被解珍解宝割了头。贺太守小妾玉娇枝也被梁山好汉逼得投井自杀。

梁山军进了大名府,刘唐、杨雄把王太守全家干了。梁中书因没在城里而没被梁山好汉拿来处死,可梁中书的家人就遭殃了,十损八九。梁中书还是公认的好人,其家都被梁山人洗劫一空。程太守是童贯门馆先生,读者说,宋江会让他活下去么?

平当然知道东平府一破,程太守必然会死。如果让梁山头领想要争功,来个捷足先登,先到程太守家,那么程家就不会有一个活口,程小姐也得死。至于程小姐怎么个死法,我们是可以想到的,被梁山人折磨而死。借用一句台词“草寇能干什么好事。”程小姐是个柔弱小姐,不像扈三娘一样会武功,还能征善战,梁山人是不会留着程小姐,因为程小姐对梁山没有任何价值。

董平去处理程家事就不一样了,他能护程小姐周全。读者说,董平也可以在宋江面前为程太守求情,真要等到那时候,程小姐早死在乱军中了。

总之,此人,董平是梁山好汉中的另类,别的梁山好汉不敢大胆追求自己所爱,董平敢。董平为救心爱姑娘程小姐一命,不惜对程家痛下杀手,董平为此也背上了千古骂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芈八子是如何除掉义渠国,让秦国变成强大的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芈八子是什么位分,芈月为什么杀义渠王,魏冉

    对芈八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花儿当有绿叶陪衬,方能衬托出美丽,女子美丽娇弱,自当为花;而男子健壮威猛,保卫国家,自为绿叶。在古时候,三从四德对女子有着极多的要求和束缚,这让女性不得不从娇嫩的花朵转变为了绿叶的附属。但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总会有一些人不甘心一辈

  • 诸葛亮对刘禅多有教导,为何到最后也无法感化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禅恨不恨诸葛亮,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诸葛亮北伐打到哪里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诸葛亮对刘禅多有教导,却依旧无法感化刘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23年,在夷陵之战中战败而退守白帝城的刘备愈发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只好将身在成都的诸葛亮叫到了白帝城,就此开始了他的托孤之事。但是刘备称诸葛亮的才学是曹

  • 为什么说金宣宗才是导致金国灭亡的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宋灭金复仇,后金为什么要打明朝,金国灭亡的惨景

    为什么说金宣宗才是导致金国灭亡的罪魁祸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208年十一月,金章宗病逝,因其膝下无子,卫绍王完颜永济登基即位,是为金朝第七位皇帝。此前完成了蒙古各部统一的成吉思汗得知雄才大略的金章宗死后,竟然是极其平庸的卫绍王完颜永济即位,极度蔑视,声称:“我谓中原皇

  • 拓跋丕:他是拓跋嗣文武双全的儿子,最后却忧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拓跋弘的儿子有哪些,文武双全的解释,文武双全前一句

    他是明元帝拓跋嗣的第二子,最后却抑郁而终。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这位皇子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拓跋丕,明元帝拓跋嗣的第二子,母亲是大慕容夫人,他自幼聪明机智深得父亲喜爱,最后却没能善终。拓跋丕年轻时颇有能力被世人称赞,父亲拓跋嗣也对其欣赏有加。拓跋丕出生年月无记载,只知道他最初是被封为乐平王,官拜

  • 溥仪去世后,为何能葬入皇家陵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溥仪死后为什么不能埋进皇陵,末代皇帝溥仪安葬在哪里,溥仪死后葬入皇陵了吗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溥仪。溥仪葬住皇家陵园,这消息一出,妥妥的成为了新闻头条,很多人都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并且很多人都质疑到,溥仪去世的时候,清朝陵园都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什么他还能够葬入皇家陵园呢?病逝入葬溥仪可谓一生坎坷,仅仅3岁的溥仪被选择继承人,成为了已经摇摇欲

  •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真的是赵括的锅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括兵败的根本原因,赵括战死赵军惨败的战争,赵括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

    你真的了解长平之战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韩国使了一个祸水东流之计,那就是:把上党送给对其早已垂涎已久的赵国。借此,让秦赵两国鹬蚌相争,那么,他们就可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这一战使得赵国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加快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那么说到这场战

  • 功高震主的郭子仪,能得以善终,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子罕辞玉的道理,郭子仪为何封王,郭子仪是哪个皇帝的大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郭子仪手握重兵,功高震主,为何最后能够善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来就是铁律,尤其是对于武将来说更是噩梦,历史上很多的武将都因为君主的无端猜忌而被赐死,比如秦之白起,赵之李牧,宋之狄青,明之戚继光都不外乎如是。这些人都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

  • 祁奚辞官前,为何要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庄贾为什么会无视军法,如何巧妙辞官,射雕中牛家村两家受难是谁的阴谋

    春秋时代的祁奚为什么能推荐自己的仇人做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祁奚,又称祁黄羊(前620(壬申年)——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周简王十四年(前572年),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命为中军尉

  • 甄宓被赐死之后,口中为何会被污秽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军师联盟为什么赐死甄宓,历史上甄宓为什么赐死,曹丕为什么恨甄宓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美人甄宓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在《洛神赋》中表达了自己对洛神的无限爱慕——洛神形象美丽绝伦,然而人神殊途不能结合,徒留无限悲伤和怅然。野史传言曹植的这首诗原名《感甄赋》,作于公元222年,恰好是曹丕登基后,

  • 三国史上蜀汉丞相诸葛亮:千古传诵的智慧化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汉四相,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诸葛亮智谋三十六计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网络配图 公元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