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易京之战的结果如何?袁绍成为汉末最强大的诸侯!

易京之战的结果如何?袁绍成为汉末最强大的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68 更新时间:2024/2/16 18:42:0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易京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公孙瓒袁绍来说,是当时比较强大的两个诸侯。对于公孙瓒来说,地盘主要在幽州地区,而就袁绍来说,所在的冀州正好位于幽州的南部一带。因此,双方可谓唇齿相依,相对应的冲突和较量自然是在所难免了。在界桥之战后,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爆发了易京之战。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易京之战是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场战役不仅关系到公孙瓒和袁绍两个诸侯的兴衰,也对东汉末年的诸侯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易京之战的历史背景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公孙瓒败走勃海还蓟(今北京西南)后,虽有反击幽州牧的胜利,被朝廷封为易侯,但受袁绍及刘虞旧将的合击,屡战屡败。对于公孙瓒来说,原本是幽州牧刘虞的部下。当然,二人最终爆发了冲突,结果是公孙瓒除掉了刘虞,夺取了幽州之地。

公元195年(兴平二年),公孙瓒退至易县,屯田稍得自支。一年之后,击破袁绍部将麴义。易地南临易水,公孙瓒令挖壕沟十道环绕,堆积山丘(称“京”)高各五六丈,上筑营驻兵。中心山丘高达十丈,其上建楼,公孙瓒自居,置铁门,呈送文书系绳引上。城内储谷300万斛。公孙瓒欲长期固守再相机出击。袁绍致书劝和,公孙瓒置之不理。袁绍又遣将进攻,连年不能克。

在此背景下,袁绍就写信给公孙瓒,想与他解开过去的仇怨,互相联合。公孙瓒不予理睬,反而增强防备,他对长史、太原人关靖说:“如今四方龙争虎斗,显然没有人能连年坐在我的城下相守,袁绍能对我怎么样!”袁绍于是大举增兵,向公孙瓒进攻。在此之前,公孙瓒据守各地的将领中,有人被敌军围困,公孙瓒不肯救援,他说:“如果救了这一个人,会使其他将领以后依赖救援,不肯努力奋战。”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孙瓒这种自私自利的想法,自然为他最终覆灭埋下了伏笔。

二、易京之战的经过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在公孙瓒拒绝谈和,一点也不退让的背景下,袁绍派遣大军进攻对方,想要彻底攻占公孙瓒的地盘。公孙瓒派到南境营寨防守的将领,自知坚守不住,又知必定不会有人援救,于是有的投降,有的溃散。袁绍大军长驱直入,到达易京城门。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孙瓒除掉之前的幽州牧刘虞,已经是不得人心了。而在和袁绍的作战过程中,公孙瓒又没有体恤部下,这更让他众叛亲离。

在自己被袁绍包围的基础上,公孙瓒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东汉末年河北的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们求援,并准备自己率领精锐骑兵出城,奔往西山,带领黑山军反攻冀州,切断袁绍的退路。

对此,关靖劝阻公孙瓒说:“如今将军部下将士无不怀着离散之心,所以还能坚守,只是因为顾念全家老少都在这里,而且依赖将军在此主持大局。继续坚守,拖延时日,或许能使袁绍知难自退。如果将军舍弃他们,率兵出城,后方无人作主,易京的陷落,便指日可待。”在关靖的劝说下,公孙瓒于是放弃出城打算。袁绍大军逐渐进逼,公孙瓒部众日益窘迫。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孙瓒此举,实际上就是坐以待毙。当然,如果曹操等诸侯能够在公元198年攻打袁绍的后方,确实可以帮助公孙瓒解围。不过,当时的曹操还需要消灭吕布袁术等诸侯,暂时没有和袁绍交战的打算。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春天,黑山军首领张燕与公孙续率领十万大军,分三路援救公孙瓒,张燕的援军还未到,公孙瓒秘密派使者送信给公孙续,让他率五千铁骑到北方低洼地区埋伏,点火作为信号,公孙瓒打算自己出城夹击袁绍围城部队。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孙瓒的这个计划,确实有可能打破僵局,甚至转败为胜。但是,让公孙瓒没有想到的是,袁绍提前截获了这封书信。

于是,袁绍将计就计,按期举火,公孙瓒以为援军已到,就率军出战。袁绍的伏兵发动进攻,公孙瓒大败,回城继续坚守。袁绍围城部队挖掘地道,挖到公孙瓒部队固守的城楼下,用木柱撑住,估计已挖到城楼的一半,便纵火烧毁木柱,城楼就倒塌了。袁绍用这种方法逐渐攻到公孙瓒所住的城池。换而言之,虽然公孙瓒提前布置了防守准备,但是,这依然阻挡不了袁绍的进攻步伐。

三、易京之战的结果和评价

公孙瓒自料必定不能幸免,就选择了自尽。换而言之,公孙瓒显然不愿意被袁绍俘获。袁绍催促士兵登上高台,拿下了公孙瓒的首级。在易京之战中,刘备曾经的上司——青州此时田楷战死。关靖叹息说:“以前,如果不是我阻止将军自己出城,未必没有希望。我听说君子使别人陷入危难时,自己一定与他分担患难,怎么能自己独自逃生呢!”就骑马冲入袁绍军中而死。

在消灭公孙瓒之后,袁绍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东汉末年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并开始了大举南进的准备。在易京之战后,袁绍的地盘和兵力,几乎是无人可以相提并论了。当然,对于曹操来说,也在易京之战期间消灭了吕布、袁术等诸侯,从而做好了和袁绍决战的准备。

对于易京之战来说,不少历史学者认为,公孙瓒“筑京屯田”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形式也有所创新,但是,公孙瓒不能主动出击,僵板固守是战略上错误,对被困士卒不欲援助,造成外围阵地丢失,削弱了战斗力。在反击袁军地道进攻战中乏术,袁绍则采用挖地道至楼底,再放火烧木造成楼坍塌,其法之妙是攻防战中的成功之处。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易京之战中,袁绍则展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公孙瓒在给张燕的求救信中曾说:“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日穷月蹴,无所聊赖。”换而言之,虽然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屡屡犯错,但是,在易京之战中,袁绍却还是比较果断英明的,这成为他能够击败公孙瓒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代开国谋臣朱升,谋略不在刘伯温之下,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败家子方景隆结局,明朝第一谋臣刘伯温,李善长和朱升是一个人吗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代开国谋臣朱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元璋曾有七言两句御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朱元璋出生贫困,一步步的努力,最后完成了逆转,由乞讨者僧人变成了趾高气昂的开国帝王。朱元璋的逆转靠的是啥?只是是靠的他自己的一己之力,依靠自己的本事吗?明显并不

  • 水浒传中二龙山上三位当家分别是谁?他们是如何达到和谐相处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水浒传中三位有关联的人物思维导图,风雪山神庙两个主要人物,水浒传主张招安的头领是哪两位

    二龙山上三位当家的,鲁智深杨志以及武松,如何达到和谐相处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无论是历史也好,还是现实的社会也罢,任何的一个机构团体都是有着一个说一不二的话语人,在面对重要决策的时候,做出相应的决定,即便是小到一个家庭都是如此,对于这一点,在水浒中更是表现的

  • 赵云追随刘备长达30年时间 期间为何一直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云因为什么跟随刘备,赵云何时追随了刘备,赵云跟随刘备是多少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云不被重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前言在中国历史中,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也是不断出现各种战乱的事情。在那样一个时代,各方势力纷纷占据一方,他们逐鹿中原,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在这样动乱不堪的时代,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常胜将军赵云。赵云的

  • 男宠薛怀义,从恃宠而骄到自取灭亡,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个被嫌弃的受的一生黑翼,薛怀义简介,对我爱而不得的他重生后剧透

    千古第一女帝武则天在唐高宗病逝后,开始独揽朝政,在此之前,武则天已经用太后的名义,掌握了唐朝大权十年之久。她登基称帝后“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一切礼仪,规制均仿照男性皇帝。在开设后宫之间事情上,武则天也没有例外,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讲讲武则天第一个南宠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在洛阳坊间混迹市井

  • 白居易为什么到了三十七岁才结婚?他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白居易的七言律诗大全,白居易的人生经历阶段,白居易有哪些诗是七言

    大家好,说起白居易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说到白居易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个人吧,简直就是大文豪了,而且写的诗词也非常的值得我们去学习了,但是在白居易的身上有这样一件事情,那就是白居易竟然到了37岁才结婚,我的个天啊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白居易为什么这么晚结

  • 郭子仪为唐朝做出过哪些贡献?面对帝王的猜忌他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古代最有作为的帝王,郭子仪简介,唐太宗与魏征的典故

    大家好,说起郭子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在古代封建王朝中,什么职业是出最大的力,获得最高的风险?这个职业一定非“功臣”莫属。当初打天下时,领导者少不了拉拢各方势力,依靠文臣武将共谋天下;但由于自己的皇位本就是通过改朝换代得来的,因此等天下平定后,许

  • 慈禧生前珍宝无数 慈禧为何对一支玉藕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太后爱玉的故事,慈禧最爱的玉石种类,慈禧太后的玉藕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和玉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慈禧的一生,始终不离荣华富贵,就连死后的陪葬品也是一件件价值连城。不过慈禧在生前的珍玩宝贝无数,却对一件小小的玉藕情有独钟,爱不释手。为何慈禧独爱一支玉藕呢?下面姑且分析一下,以博看官一乐。一、玉藕自然雅观,造型巧夺天工玉器,在我国古代

  • 晋武帝司马炎明知儿子是白痴为何立他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炎的傻儿子,司马炎杀了司马昭,司马炎为什么立司马衷

    司马炎,生于236年,卒于290年,晋朝的开国皇帝,在皇位25年,为司马懿的孙子。咸熙二年,司马炎魏元帝曹奂让位,建立晋国,定都洛阳。司马炎于280年灭掉吴国,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太康时期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图片来源于网络司马炎是曹魏重臣司马昭的长子,他的爷爷司马

  • 宁死不肯做官 曹操北征乌丸的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乌丸首领,将张郃一路引至埋伏处射死的是何将,刘备败走白帝城

    田畴,字子泰,喜欢读书,擅长击剑。二十二岁的时候,被幽州牧刘虞召为从事,替刘虞出使长安,完成使命。朝廷封他为骑都尉,田畴认为天子还在外没有安定下来,自己不敢受这种荣宠,因此坚辞不受。207年,曹操北征乌丸,派使者召田畴。网络配图当时正当夏季,雨水多,路上低洼难以行军,而敌人又谨守要塞,曹操很烦恼。田

  • 揭秘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获得了哪些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的开国六王,皇帝谥号褒贬,朱元璋有哪些开国功臣

    朱元璋逝世后的谥为“钦明启运峻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此后后人又为其增添了谥“圣神文武”。历代皇帝在死后基本上都被封谥号,几乎都是用他们的一生所作所为来决定逝去的皇帝的谥号,或褒或贬,全在于这个皇帝或是臣子生前所为,明清时期大多是使用年号作为谥号。朱元璋谥号其实也是有讲究的,谥号里面的“钦明”二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