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戴铎对于雍正的登基有哪些帮助?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戴铎对于雍正的登基有哪些帮助?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48 更新时间:2024/1/24 11:10:13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戴铎,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说当时所有人的生命都可以由他决定,因此即使是皇帝身边的人,皇帝都不一定会信任于他,因为人心叵测,何况皇帝手中掌握重权,很多人都会凯歔他的位置,因此皇帝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一般开国帝王尤为多疑,而且喜欢杀功臣,这也是人性的无奈之处。

不过这也是矛盾的,都杀光了,皇帝依靠谁呢?作为皇帝要想更好的坐稳地位,就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他,而在这么多的力量之中,宫廷里那些资深又有能力者,他们就更被重视。

因为皇帝需要他们才能巩固自己的位置,而如何能让他们去做事情,却不会脱离自己的控制,就一直是很多皇帝都在关注的事情。

而从古至今,帝王们都会培养一批忠于自己的谋臣,而雍正皇帝也不例外。雍正相对于其他皇帝来说,深谙帝王心术,所以活该他最终当上皇帝,太有心机了,也太会伪装了。

他暗地撺掇谋臣对他畅所欲言,而当这些谋臣对他进言时,他不但不采纳,而且还会予以训诫,以此来显示自己权力的高威。

每当雍正训诫这些谋臣时,经常会摆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势,就好像是天神下凡一般,是寻常人等所不可比拟的,而这也正是他聪明的地方,在皇宫这种尔我诈的深宫里,能够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就可以让他的名声更好。

比如说他手下有一位叫作戴铎的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并不高,所以很少有历史研究者来研究他的事迹。戴铎是雍正还在王府时的一个策士,甚至在雍正还为等上皇位时,为其提供了很多如何登上皇位的点子,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一直为雍正登基而出谋划策。

在他即位之前,各个皇子为了争夺皇子之位,闹得非常大,而戴铎也是为此十分担忧,一直为雍正出谋划策,因此为雍正献上了一份争夺储位的折子,并将这份折子秘密的给了雍正,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自己拍马屁表忠心。

之后,他向雍正提了几条建议来:首先是要雍正搞好自己和父亲,兄弟之间的关系,接下来,要与朝中的大臣搞好关系,然后不要参与争夺,也别在乎其中的得失,最后,就是要从朝廷中笼络人才,以此来为自己日后的登基铺路。

都知道,雍正对于皇位来说是非常向往的,然而,他对于戴铎的建议表现的十分平淡。之后,再批复秘折时,雍正回复道,你说的这些虽然是金口玉言,但是这对于我来说,却毫无意义。因为对我来说,当皇帝并不是什么美差事,我躲都躲不掉,又怎么会去争夺皇位呢?雍正的虚伪可见一斑。

这话说得十分有水平,天下的人一听,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品德很高的人,又没有野心的人,这样支持他的人自然就多了,而且也不容易被别人忌惮。

四年后,随着康熙日渐年迈,身体逐渐虚弱,众多儿子争储都进入到了白热化的进程,这时,戴铎再次向雍正进言,如果雍正想要争夺皇位,首要任务就是找一块练兵的地方,用以培养属于自己的亲兵,而戴铎也愿意接下此重担,去台湾给雍正培养属于他的亲兵。但是雍正看完之后,不但没有采用,反而将戴铎训斥了一番,认为戴铎是不安好心,想要将他害死,他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其实雍正提早就安排了年羹在西北地区为自己秘密练兵,跟过分的是,他是瞒着戴铎偷偷进行的,也就是说戴泽无功,反而有过……

在雍正57年期间,宫中传出了要立储的消息,戴铎觉得这个时候非常关键,于是,他开始想尽办法去查探情况,并且偷偷的找到宫里的红人,希望他能够在皇帝面前替自己的主子好好美言一番,这样雍正登基之后,也定然不会亏待他的,更许诺给李光地,以后他们定会富贵与共。

随后,戴铎将自己的这一行为告诉了雍正,并且趁此机会,他还向雍正分析了几个皇子的优势及继承君位的可能性,而戴铎的这一份心意,也自然是想要雍正能够继承王位,然而却没想到,他却表错了情,雍正又狠狠地批评了一番戴铎,说你怎么能如此狠毒?也不替我的名声着想,竟让我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说得戴泽哑口无言。

雍正的帝王之术可见一斑,其人的城府之深,也是不可想象的。

这种手段,堪称一道妙计,既为了自己以后能够顺利登基铺好了道路,也早早找好了替罪羊,还成全了“孝名”,赢得众人的称赞,为他顺利登基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他还有一招——将自己的儿子留在皇帝身边。

这个戴铎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一直想着的主子,最后直接让自己当了替罪羊。在雍正成功继承皇位后,戴泽也没有获得任何好处,首先被雍正将他发配到年羹尧的部下,然后还被雍正指责为贪官,还列出了很多的罪证,行为举止超出臣子的本分,甚至捏造罪名来坏他的名声,最后将戴铎狠狠地处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爱新觉罗·杰书战功赫赫,为何要求岳父弹劾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爱新觉罗·杰书,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时期,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其中,亲王爵位最高。在整个清朝,有6个人被称为“清代六大亲王”,他们分别是努尔哈赤时期的代善(礼亲王),皇太极时期的多尔衮(睿亲王),顺治时期的岳乐(安亲王),康熙时期的杰

  • 雍正正值盛年却突然暴毙 雍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雍正之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正之死,不是中毒,也不是吕四娘,罪魁祸首竟然是它就像他的登基充满了种种疑点一样,雍正帝的死亡同样迷雾重重。雍正十三年(1735年)阴历八月二十三日子时,御极天下十三年的雍正皇帝突然暴死在圆明园离宫。雍正帝像“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

  • 为何说袁绍才是开启汉末乱世的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袁绍。有人认为是残暴贪婪的董卓,有人认为是提议废史立牧促使豪强坐大的刘焉,也有人认为是黄巾军首领张角……但事实上以上这些答案都不正确,或者说,不完全正确!并州军阀董卓入京其实也是受人算计;刘焉废史立牧在民心动荡的乱世确实是一方良策;就算是张角,也不过是顺应天时而

  • 历史上三阿哥弘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电视剧里面都是被毒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弘时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雍正的三阿哥弘时并非《雍正王朝》里被赐酒毒杀,而是郁郁而终,跟他的太爷爷顺治帝一样死在24岁的年纪,这就是“可怜生在帝王家”。弘时落得如此下场主要犯了两大忌讳:一是意图夺嫡,威胁到弘历的地位雍正的儿子数量相比康熙来说实在少得

  • 为何会爆发宁锦之战?袁崇焕又是如何击败皇太极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宁锦之战时,袁崇焕是如何击败皇太极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宁锦之战发生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是在明与后金(清朝)的战争中,明辽东巡抚袁崇焕等率军击退后金大汗皇太极围攻锦州(今属辽宁)、宁远(今辽宁兴城)的作战。公元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五月

  • 年羹尧为什么会被雍正处死 年羹尧死后家人又是怎么被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年羹尧死后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起年羹尧大家都不陌生,他的结局和《甄嬛传》中所演绎的一样都是被赐死的。年羹尧机智英勇,用兵如神,带兵打仗百战百胜,为康熙立下赫赫战功,为什么雍正却要处死他呢?年羹尧虽然是个好将军,有许多功劳,但他似乎并不会做皇帝的臣子。雍正一开始也是

  • 东吴著名的二张之一:张纮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里,东吴有著名的二张。二张,一指张昭,另外一张,即是张纮。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张纮的名气,在小说里,没有张昭大,岁数却比他大。张昭生于公元156年,张纮生于153年。仔细比较历史上的二张,有一个惊奇的发现,年龄相仿的二张,其实张纮的名气比张昭大。这有什么证据呢?证据

  • 雍正的儿子那么多 雍正为什么会选择乾隆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雍正和弘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古代,皇帝传位有先传长子的讲究,长子没了再传次子,这样依次轮下来,所以,在古代自己老妈的身份地位很重要不说,谁先生也是一件超级重要的事情,如果,谁先当老大,这优势可谓得天独厚,不过,大清朝皇帝的继承者就不是都按谁先出生来决

  • 年贵妃被雍正宠爱多年 年贵妃为何没有留下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雍正和年贵妃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康熙不仅在政绩是翘楚,就连在子嗣上,也是清朝皇帝中的佼佼者,只不过他的儿子雍正却没有他这么好的运气,子嗣却很凋零,就像是被雍正宠爱多年的年贵妃,都没能留下一儿半女。事实上,年贵妃不是不能生育,她也曾经为雍正生下4个孩子。年氏在康熙年间

  • 雍正和乾隆在位时间互换的话 清朝的发展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雍正和乾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众所周知,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在大部分的印象中,清朝似乎出现了许多雄主,比如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后面的“康雍乾”等,除了后面几任皇帝外,别的几乎挑不出毛病。可是,事实果真如此么?就拿乾隆皇帝来说,他执政时,大清的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