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著名的二张之一:张纮是个怎样的人?

东吴著名的二张之一:张纮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34 更新时间:2024/1/19 10:08:48

《三国演义》里,东吴有著名的二张。二张,一指张昭,另外一张,即是张纮。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张纮的名气,在小说里,没有张昭大,岁数却比他大。张昭生于公元156年,张纮生于153年。

仔细比较历史上的二张,有一个惊奇的发现,年龄相仿的二张,其实张纮的名气比张昭大。

这有什么证据呢?

证据1,张昭曾被举为孝廉,但他没有的接受。张纮曾被举为茂才。孝廉,是郡推举的,茂才是州推举的。州比郡大得多,因此,茂才比孝廉少得多,起点要高一些。

证据2,后来,徐州刺史陶谦想举张昭为茂才,被张昭拒绝。而张纮呢,朝廷大将军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想辟他为掾属,张纮拒绝应召。张纮,让除了皇帝之外的掌权之人都耳闻,名气之大,可见一斑。

证据3,孙策派人去朝廷,怕北方士大夫嘲笑江南没有博学之士,于是派张纮出面。张纮到许昌后,和大牛人孔融陈琳等彼此欣赏。陈琳还谦虚地说:“我和王朗在这,足下和张昭在那(江东),相比而言,是小巫见大巫啊。”曹操还任命张纮为会稽东部校尉。

此外,张纮对于孙策,还有着诸葛亮一般的作用,他曾给孙策献过类似隆中对的大策划。

当时是公元191年至193年之间,孙策守孝,全家搬到江都——现在的苏州,见到张纮。

孙策向张纮请教,如何实现为父亲报仇雪恨,为朝廷平定天下。

张纮起初并未应承,找了个借口推辞。孙策再次诚恳表白,张纮被打动,给他出了如下计划——

1,近期,发挥骁勇善战的特点,投奔孙策的舅舅吴景,招兵买马,积蓄和发展自己的力量。

2,中期,向扬州和荆州方向发展,占领两州,成为自己的根据地。

3,远期,凭借长江天险,平定各地叛乱,匡扶汉室,成就一番伟业。

这个为孙策量身打造的策略,后来成为孙策和孙权发展的既定方针。

那么,问题来了。

张纮名气这么大,这样受朝廷待见,又有大谋略,怎么在孙家使用的时候,还排在张昭之后?

原因有两个:

第一,张纮,只是儒士,并不像张昭那样是士族。张昭能调动的人脉和资源,要远远超过张纮。

第二,张纮被曹操任命会稽郡东部校尉,这个正式职务,在带来荣誉的同时,也带来戒心。孙权称呼张纮,不直呼其名,而是称东部。孙权潜在担心,这个张东部会不会死心踏地效忠东汉朝廷,而不是他孙家王朝?

这个担心,确实有道理。

从张纮给孙策、孙权的出谋划策和劝告中,张纮的言行,始终围绕儒家正名和善恶。

他在分别劝告孙策和孙权不要亲自冲锋陷阵时,明确主将和主帅的职责,不能把将和帅混为一团。

公元212年,临死前,张纮给孙权留下信件。信中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要如饥似渴地寻求贤才,不厌其烦地接受忠谏。

张纮留下一首诗,《杂曲歌辞 行路难》

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

君不见相如绿绮琴,一抚一拍凤凰音。

人生意气须及早, 莫负当年行乐心。

荆王奏曲楚妃叹,曲尽欢终夜将半。

朱楼银阁正平生,碧草青苔坐芜漫。

当春对酒不须疑,视目相看能几时。

春风吹尽燕初至,此时自谓称君意。

秋露萎草鸿始归,此时衰暮与君违。

人生翻覆何常足,谁保容颜无是非。

诗里,有及时行乐的浪漫,又有春光易逝的感叹。

60年里,从153年,看到212年,历经外戚、宦官争斗,黄巾乱世,诸侯争霸,张纮最后的结论,也许是世事无常,无人永生,是非功过,秋风掠过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的儿子那么多 雍正为什么会选择乾隆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雍正和弘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古代,皇帝传位有先传长子的讲究,长子没了再传次子,这样依次轮下来,所以,在古代自己老妈的身份地位很重要不说,谁先生也是一件超级重要的事情,如果,谁先当老大,这优势可谓得天独厚,不过,大清朝皇帝的继承者就不是都按谁先出生来决

  • 年贵妃被雍正宠爱多年 年贵妃为何没有留下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雍正和年贵妃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康熙不仅在政绩是翘楚,就连在子嗣上,也是清朝皇帝中的佼佼者,只不过他的儿子雍正却没有他这么好的运气,子嗣却很凋零,就像是被雍正宠爱多年的年贵妃,都没能留下一儿半女。事实上,年贵妃不是不能生育,她也曾经为雍正生下4个孩子。年氏在康熙年间

  • 雍正和乾隆在位时间互换的话 清朝的发展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雍正和乾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众所周知,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在大部分的印象中,清朝似乎出现了许多雄主,比如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后面的“康雍乾”等,除了后面几任皇帝外,别的几乎挑不出毛病。可是,事实果真如此么?就拿乾隆皇帝来说,他执政时,大清的国力

  • 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真的是如鱼得水的情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王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都知道,东汉末年的三国乱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动荡乱世,在这个乱世之中,涌现出来诸多的英雄豪杰,纷纷希望在这乱世之中建功立业,在青史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这种想法是好的,不过天下只能是一个人做主,一众的诸侯也是想方设法的壮大

  • 战国时期的十大名将分别是谁?排名第一的是哪一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战国十大名将,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割据的朝代,那时候群雄并起,各大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各小国则夹在中间瑟瑟发抖。当然,时势造英雄,割据的朝代自然涌现了无数名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

  • 清朝到底亡在谁的手里 这事情和慈禧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和慈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清朝到底亡于谁手?现在人都说是慈禧太后,其实究其原因不是她。很多人觉得清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慈禧太后,可是纵观清朝的整个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清朝的衰败是一点一点,的。在慈禧太后掌管政权的时候,就已经在不断的衰退了,只能说慈禧太后的掌管,

  • 李继勋:赵匡胤的义兄,他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古今欲成大事者,总要有几个过命的兄弟两肋插刀,患难与共,强如北宋太祖皇帝赵匡胤,也是有自己的一个小圈子的——“义社十兄弟”。正是在这几位老哥们儿的鼎力协助下,赵匡胤才开创了一番伟业。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这十兄弟里最初的老大

  • 蜀汉灭亡时,站出来殉国的为何不是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为何是刘禅的儿子站出来殉国而不是刘禅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三国的历史,想必大家也都十分的熟悉。可是很多人所关注的焦点,都是集中在三国的前半段。当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不断的退场,很多人也便失去了兴趣。但是这个历史的结局想必大家也都是十分熟悉的。那就是三国统一归

  • 揭秘:关羽张飞的盖世武功是跟谁学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三国时期著名的武将,可谓是人才辈出,曹操帐下的五子良将,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以及孙权统掌的四大神将,单列出来一位其实力都是不容小觑的。不过,很多亲们小时候在耳濡目染之下,最先熟悉的应该是非刘、关、张三人莫属了。尤其是关羽和张飞二人,一人忠义当先令曹操“恨不能为己所有”,另一个则有万夫不当之勇,可“

  • 李鸿章有哪些功绩?他又有哪些过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鸿章,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今的国人对于李鸿章是褒贬不一,多数情况下是贬多过褒义。但在国外,他可是被认为是十九世纪世界的三大伟人之一,与美国的格兰特,德国的俾斯麦并列的人物。他这一生功过并驾齐驱,但不得不说单论功的话,中国变革的进步有他带头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