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灭亡时,站出来殉国的为何不是刘禅?

蜀汉灭亡时,站出来殉国的为何不是刘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97 更新时间:2024/2/7 0:12:26

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为何是刘禅的儿子站出来殉国而不是刘禅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三国的历史,想必大家也都十分的熟悉。可是很多人所关注的焦点,都是集中在三国的前半段。当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不断的退场,很多人也便失去了兴趣。但是这个历史的结局想必大家也都是十分熟悉的。那就是三国统一归属晋,最终蜀汉和东吴还是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但是在这里有一个历史的点,那就是在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为何刘禅的儿子站出来殉国而不是刘禅呢?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蜀汉灭亡时所发生事情

公元263年,曹魏发动了五路大军攻打蜀国。姜维率兵在剑阁与钟会对峙,邓艾率兵走小道偷渡绵竹,最终蜀汉无奈投降。其实蜀汉的灭亡可以说在刘禅的身上,并没有多少的反抗。从刘禅执政以来,到最终蜀汉的灭亡,刘禅对于战争,一直都是相对于反感的情绪。诸葛亮的北伐,是因为所有的大权都在诸葛亮这边,并且按照诸葛亮的想法,虽然在各种条件都逊色于曹魏,但是蜀汉依然有着可以和曹魏相抗衡的实力。如果能够通过赌一把的心态,还是有可以完成恢复中原的想法。但是随着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手中的大权渐渐开始回归到了刘禅的手里。

刘禅真正开始执政之后,并没有发动太多的战争。通过宦官黄皓前来制约手握兵权的姜维。因为六次北伐,对于蜀汉的拖累还是相当严重,这也在后来姜维北伐之中总有所体现。类似于诸葛亮北伐那样的大型的战争,在蜀汉的后期几乎很少有发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了刘禅,对于战争,自然也是不认同的。在刘禅执政期间,就有过多次的大赦天下。所以刘禅的思想当中,与民休息,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他的认同点。儒家对于战争的看法,虽然有“义战”和“不义之战”,但是更多的还是实行“仁政”。之所以在后来选择投降也就可以理解了。

蜀汉的灭亡已经是历史注定的事情,但是对于这对父子的选择,说白了也是价值观的不同。刘禅作为一国之主,如果说自己选择赴死,那么作为刘备的子嗣来说,后面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因为在这之前姜维联合钟会的谋反,已经造成了十分大的影响。但是刘禅想要保住刘姓的血脉的话,忍辱偷生又有何不可呢?

二、出来殉国的并非刘禅

虽然自古以来都有着,“君王死社稷”的观点,但是这对于刘禅来说,显然是不成立的。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刘禅不想死。刘禅在兵临城下,甚至说是灭国的同时,他想到的也大都是大局观念。为什么一定要自杀殉国呢?这一点从刘禅身上的成语就可以看得出,那就是乐不思蜀。其实再换言之,就是刘禅个人来说就是比较看的开。

刘禅之所以能够作为一名皇帝,多年来的政治修养,让他没必要去奉献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此时的蜀汉来说,早已经大势已去。就算自己自杀身亡,对于蜀汉来说根本没有多大的影响。好死不如赖活着,对于刘禅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那么作为殉葬的儿子刘谌,之所以殉国,最重要得原因还是因为性格的缘故。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记载当中可以探寻究竟。汉晋春秋曰: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北地王刘谌本身就有着极为刚烈的性格,虽然说蜀汉的大势已去,但是刘谌的自杀,说白了就是为了自己自尊,从而选择了在刘备的庙宇前选择自杀。极强的自尊心,让刘谌不愿因选择忍辱偷生,这才是最终刘谌选择自杀的原因。但是一人的自杀并不能给蜀汉带来什么结局,这完全就是为了自己的气节而赴死的。

其实不论如何,历史的结局来说,刘禅的选择绝对是正确的。蜀汉既然已经灭亡了,也就没必要再做无畏的反抗。虽然说一死来壮烈殉国,但是自己的百姓会怎么样。出生于战乱年代的刘禅来说,刘备当年多次的失败,也没有让其选择自杀。依然选择在自己的道路上而努力,那么从刘禅的做法来看,是否有着自己先父刘备的作风呢?既可以让刘姓血脉的延续,同时也让蜀汉的百姓不再遭受生灵涂炭和担心受怕。而刘谌的自杀,只能够说是人生的一种选择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关羽张飞的盖世武功是跟谁学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三国时期著名的武将,可谓是人才辈出,曹操帐下的五子良将,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以及孙权统掌的四大神将,单列出来一位其实力都是不容小觑的。不过,很多亲们小时候在耳濡目染之下,最先熟悉的应该是非刘、关、张三人莫属了。尤其是关羽和张飞二人,一人忠义当先令曹操“恨不能为己所有”,另一个则有万夫不当之勇,可“

  • 李鸿章有哪些功绩?他又有哪些过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鸿章,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今的国人对于李鸿章是褒贬不一,多数情况下是贬多过褒义。但在国外,他可是被认为是十九世纪世界的三大伟人之一,与美国的格兰特,德国的俾斯麦并列的人物。他这一生功过并驾齐驱,但不得不说单论功的话,中国变革的进步有他带头的一

  • 三国最可怜的两个美女,她们的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以三国历史为背景而创作,整部书的氛围,都如同那段历史一般恢弘大气,主要描写群雄争霸,谋士斗智,武将拼杀,很少提及儿女情长。可是如果细细品读作品,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可悲可叹的女性,境遇非常可怜——有人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有人,有人数度被自己的丈夫抛弃,有人死不瞑目,甚至有人成为了他人

  • 年近八十还上场杀敌的猛将,廖化最后啥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两军对垒,站立停当。只见一将,整盔贯甲,罩袍束带,周身上下,紧陈利落。手握一柄三尖两刃刀,森森透着胆寒。眼角眉梢带着千层的杀气,身后呼啦啦站着数万的威风。真是趾高气昂威风抖擞,凛凛杀气胆将豪迈。」说到这儿,诸位客官会想小二要说哪个五虎将。这么想也没错,三国时期是一个靠着自身实力说话的年代。不止自身

  • 三国真正完美的人是谁?他就是刘备的老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被誉为奸雄的曹操,还有雄踞江东的孙权,更不说他们手下的良将雄兵了。这些人物都有缺点,咱们就不提吕布董卓,但是三国偏偏就有那么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那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人就是刘备的老师卢植。卢植,涿郡涿县人,跟刘备是老乡,但是家庭条件就

  • 公孙胜逃离梁山的原因是什么?怕被吴用杀人灭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公孙胜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高手无疑是入云龙公孙胜,要是按照《水浒传》的说法,他要想推倒宋徽宗赵佶,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师父罗真人有一千多个能腾云驾雾的黄巾力士,这些人神不知鬼不觉地飞进汴梁城,把皇帝和满朝文武抓起来丢进东洋大海就行了。但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都已经弑兄杀弟了 李世民为何不杀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和李渊,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唐初期的玄武门之变,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大唐的走向。太子李建成以及兄弟李元吉被李世民在诛杀,自己取而代之,做了太子,没多久就做了皇帝。可是,当初很多人还是有些不太理解,那就是李世民是先做了太子,再做皇帝。这主要是因为李渊当时并没

  • 子婴刚刚登基不久 子婴为什么不抵抗就直接投降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子婴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三世是子婴,自然就是秦朝的第三位皇帝了,不过他其实也就刚刚登基是皇帝,后来就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如果要弄明白秦三世当时不抵抗直接就投降的原因,恐怕就得从秦始皇说起了。秦始皇一统天下,他也是第一位皇帝,不过到了统治后期他开始

  • 诸葛亮为何会认为姜维,是最优秀的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姜维真的是诸葛亮最优秀的接班人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他本来是曹魏天水郡参军,被郡守马遵怀疑有异心,于是归顺诸葛亮。姜维归顺蜀汉后,受到诸葛亮的器重,被称之为“凉州上士”,后成为蜀汉大将军。然而却有人说姜维其实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为

  • 徐达到底是怎么死的 被朱元璋害死的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徐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这个问题必须要分两部分来看,第一部分徐达是正常病逝,不是朱元璋毒死的,第二部分徐家因为一个人成为大明最辉煌的家族,也是大明开国六公之中唯一一个将国公爵位传下去的!先来看徐达为什么不是朱元璋害死的!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点:正史对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