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三国新论:关羽是蜀国灭亡的大罪人?

揭秘三国新论:关羽是蜀国灭亡的大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16 更新时间:2024/1/15 17:33:43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他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以肯定。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

诸葛亮怕关羽什么?是怕他身在汉营心在曹?证据不足。他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但据此认为他卖国通敌,恐怕不妥。是怕他武艺不精,不能在两军阵前斩将夺旗?也不是。他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是怕他轻举妄动,不堪军国大任?还不是。不能谋而后动,并不是他的主要缺点。到底怕他什么?怕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怕他使自己的《隆中对》毁于一旦。怕他终究会变成一块暗礁,撞沉联吴抗曹的联合舰队。而联吴抗曹,则是诸葛亮三国鼎立的根本大计。此计不成,蜀国难保,诸葛孔明的殷殷心血将付诸东流。

网络配图

说到底,是怕他搞不好与东吴的关系。荆州与东吴接壤,又是一块借而未还的有争议的地方。作为这个地方的守臣,最难处理的是保住荆州与维护孙刘联盟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策是既不伤害吴蜀联盟,又长借荆州不还。这正是诸葛亮处理这个难题的一贯方针。但诸葛亮害怕关羽不能贯彻这个方针。

他深知关羽其人,识小义而未必明大义,尽小忠而可能害大忠,逞小勇而未能奋大勇。关羽浓厚桃园之义,却淡泊天下大义。否则,他不会再三阻挠刘备三顾茅庐,也不会刁难诸葛亮初行军令。他只知道诸葛避见乃兄,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乃兄如果见不到诸葛,会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会在瓜分国土的军事竞赛中被淘汰出局,连最后一勺残山剩水也得不到。

关羽降曹,曹操善待于他,此“义”(其实是计)不忘,故有华容放曹,遗祸国家之举。联吴抗曹,对关羽来说,似乎是联疏(吴)抗亲(曹),此“义”(国家大义)不记,故有拒亲辱吴、丧盟失地之举。这正是诸葛亮最怕的。怕关公守荆州,荆州与孙刘联盟不可兼得,却可能俱失。

网络配图

既如此,换个人守荆州行不行?不行。荆州重地,非至亲之人,非文武双全之臣不能守。刘备至亲之人唯关张,关张之中,文武兼备是关公。诸葛亮怎能不怕?在刘备看来,非关公不能守荆州;而在诸葛亮看来,关公最不能守荆州。但疏不间亲,此话怎好对刘备直说?尽管诸葛费尽心机,但关公有他自己的行为逻辑。逻辑的结果是腹背受敌:腹受国家之敌曹军,背受自己制造的敌人吴军。结局是丧师失地,败走麦城,穷途末路,军没身死。

这就造成了刘备的大不幸,逼着他面对自己一生最困难的选择:要顾孙刘联盟的大局,就不能为关羽报仇。不报仇,结义誓言(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便不能遵守,便会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人和;要报仇,就要伤害自己的立国之本??孙刘联盟。也许比较好的选择是做做样子的报仇。

网络配图

刘备痛哭了几场,便决定为义弟报仇。也许开始是演戏,但开场的精彩误了他。连胜过几战之后,真的进入了角色,以为甩掉军师这根拐杖,也能顺水推舟地灭了吴国。结果自然是自误误国。有了诸葛,才有联吴抗曹;有了孙刘联盟,才有赤壁之胜,才有吴国转危为安蜀国从无到有,才有三国鼎立之势。

因为关公,才有荆州之失;有荆州之失义弟之死,才有蜀国伤筋动骨大流血,从此一蹶不振,卒为司马氏所灭。有诸葛,才有三国,所以说三国成于诸葛;因关公,盟友相攻,蜀国败亡,所以说三国毁于关羽。

那么,这事真的可以算到关羽头上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并非落弱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唐高宗继位之初,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把持朝政大

  • 精忠报国的岳飞为何在上级眼中就是个“刺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是一代抗金名将,战功赫赫,这个无人可以否认。不过,岳飞不是神,他身上也有一些缺点,有些甚至是致命的缺点。当秦桧谋害岳飞时,除了韩世忠,绝大多数将领都选择了沉默。这是为什么?岳飞在高级将领中的人缘为啥就那么差呢?我们可以从岳飞与另一位抗金名将王彦的交往中得到启示。网络配图靖康二年,岳飞很快又到了河

  • 此女平生只打过一次仗 却被后人称作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姽婳将军”,看到这个称呼,还真是有点瘆的慌。不过也真是瘆的慌,《聊斋志异》里面有她。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也有写到她。在此,又要遥想当年。网络配图祟祯年间,林四娘成为了秦淮河畔的一名歌妓。虽在青楼,但她卖艺不卖身,还时不时的有功夫表演。长的漂亮,多才多艺的她,很快便成为了秦淮河畔的红人。至于她

  • 揭秘谁是历史上最富有人情味的唐朝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傻子王爷李忱大智若愚,韬光养晦,在唐帝国舆论一片哗然中,不声不响,出人意料的登上了皇位,是为唐帝国第十八任CEO。这位低调王爷上任以后却成为了强势帝王,唐朝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并开创了为后世史学家所赞誉的“大中之治”。网络配图 李忱属于历史上严重被低估的帝王,我们且不说他的政治成就,单就其作为领导

  • 正德皇帝朱厚照 人生为何被称作一场玩笑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君无戏言”的说法,作为君王,是没有开玩笑的权力的。西周时周成王跟他年幼的弟弟叔虞玩耍时,拿着一片梧桐叶开玩笑说:“送你片树叶,封你为诸侯。”成王很快便将这事忘了,周公却提醒他说君无戏言,天子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载入史册。于是成王只好把形似一片树叶的唐国封给了叔虞,史称“一叶封唐”。网络配图然

  • 为何说李儒是三国里最被忽略的顶级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里,李儒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识人看人都是一流的。尽管董卓死后被人杀害,可是也不失为一个很有作为的谋士。不过历史上的李儒却没有那么有本事,不仅没有大的治国方略,就是政治思想路线也很有问题。网络配图据历史记载,李儒本来是当时有名的做学问的行家里手,当时称为博士。因为很有名气,汉少帝刘辩即位,被

  • 汉景帝的母后窦太后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位窦姓的皇后以及太后,但是其中最为知名的窦太后就属西汉时期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后。窦太后相关简介:窦太后名为窦漪房,出生在汉高祖初年,出生地为清河郡观津县。窦氏出生贫寒,她的父亲为了躲避战乱,隐居河边却不幸坠河而死,留下了她和两个兄弟。窦太后关于窦太后的介绍:汉初,朝廷到清河来招

  • 李自成身边第一谋臣是谁?本有机会成为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牛金星,河南宝丰人,先祖系书香门 第,父亲当过鲁府纪善。金星幼年,天资聪颖,读书甚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兼涉孙武兵法,20余岁中秀才,天启七年中举人。因事与乡里豪绅纷争,被诬革去举人,充军后当差服役。网络配图牛金星本来设馆授徒,遭此横祸后衣食不周,心生愤世之念,郁郁不得其志。此时正逢李自成率军抵达

  • 汉献帝皇后伏寿一介女流为何密谋诛杀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2012年的电影《铜雀台》中,有这样一段剧情: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的曹操权倾天下。曹操的儿子曹丕暗中勾搭上了汉献帝的皇后伏寿。当两人苟合的时候,被汉献帝在暗中撞见。但是懦弱的汉献帝却将此事隐忍下来,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后来伏后事发,曹丕为伏后求情,汉献帝却不为所动,坚持让曹丕亲手杀死

  • 孙亮暗养了三千勇士 为何没能扳倒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暗养勇士,智擒鳌拜,是康熙皇帝的成名之作。时间上溯到太平三年(258年),东吴皇帝孙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