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修秦直道?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修秦直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080 更新时间:2024/1/19 12:35:19

千古一帝秦始皇修建秦直道不是一时兴起,仅为自己巡游而随心所欲修建的工程。

对于秦始皇来说,统一六国后国家的唯一强敌就是雄踞北方朔漠的少数民族匈奴。他们举族为兵,逐水草而居,骑术精湛,彪悍灵动,来得快去得也快,经驰入秦北边境内俘掠人口,“利则进,不利则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极难防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对付这些强悍的胡人上了。

网络配图

因此,就在完成统一事业的第七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征,把匈奴势力驱逐到阴山山脉以北。秦军渡过黄河,控制了阴山山脉的高阙要塞(今内蒙古自治区锦后旗北)。秦朝在新取得的这一地区建立了三十四座县城,由内地迁徙人民到这些新设置的县城从事农业种植。为了很好地管理这些新县,又设置了一个九原郡,郡治就在今包头市西。

网络配图

但这不等于胡人就从此安稳了,他们如同梦魇,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秦始皇在对付胡人骑兵的问题上丝毫不敢松懈,于是是命令蒙恬修缮长城,防御他们的突然袭击。

网络配图

尽管北有长城防护,但在大一统国家形成后,由被动防御转积极打击,才是对抗匈奴的最有效的战略方针。秦始皇出于积极防御的需要,在驱逐匈奴后的几年里,始终没敢松懈,一边加紧修缮长城,一边下令修筑直道。最初修直道的目的在于如果匈奴出兵侵扰,秦军可由咸阳循着直道直抵九原郡,切断匈奴后路,还可登上阴山山脉,进行抗击,变被动为主动。

因此,从军事意义而言,秦直道的修建,是为帝国的军事战车插上了灵动的翅膀,可以更加从容对付劲敌匈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宫廷秘史:唐肃宗李亨的儿子死的太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隆基与李亨之死,唐庄宗救赵,唐肃宗李亨简介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李亨有十四个儿子,但是死得都太悲惨。网络配图越王李系,出生于开元年间,李光弼带兵打仗,为了让皇帝放心,于是请求皇帝派亲王监军,唐肃宗就派了李系,当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其实你别看这个名号牛逼,真正能够完全统辖的没有几个人。唐肃宗

  • 名将阿史那社尔和唐太宗的情谊竟深到同日死的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军臣单于和伊稚斜单于的关系,直言进谏被杀的大臣,李世民白马盟约

    阿史那社尔突厥人,同时也是唐朝名将,生于404年,死于655年,归顺唐朝后多次出征,战功累累,获封将军。那么阿史那社尔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阿史那社尔十一岁时就相当聪明,并且别任命为突厥的首领,社尔担任突厥首领十年从不征收赋税,老百姓很是爱戴他,为他为什么不收税,让自己的生活更富足一点

  • 隋朝将领贺若弼用兵真假难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隋炀帝时期的大臣,隋朝真实名将,唐朝辅国大将军

    贺若弼,字辅伯,公元544年出生于河南洛阳。我们来看一看贺若弼传。贺若弼的父亲名叫贺敦,以勇武刚烈而出名,当时在北周为金州总管,遭受了宇文护的嫉妒被陷害。临行刑前,叫贺若弼到跟前,对他说:“我一生都想要平定江南,但是无奈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你要将这个愿望当成你自己的志向。还有我是因为说话不小心,遭人

  • 隋唐名将史万岁:一生征战沙场却死于朝堂阴谋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第一名将,唐朝24名将排名,明朝三十大名将

    史万岁生平上介绍史万岁生于公元549年,祖籍在京兆的杜陵即今天的陕西西安,是隋朝著名的武将,官至左领军将领、柱国,为隋朝立下不少功劳,后来被封为太平县公。图片来源于网络史万岁的父亲是史静,其父亲也是在朝廷做官,官至沧州刺史。史万岁从小就非常擅长骑射,而且身手敏捷,熟读兵书,可以说是个十足的武将胚子。

  • 刘邦项羽结拜两人暗藏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与项羽结拜了吗,项羽刘邦结拜为什么自相残杀,项羽结拜兄弟有几人

    刘邦项羽在共同反秦时结拜过,不过项羽只是刘邦结拜的众多兄弟中的一个,带有明显的政治性。要说刘邦和项羽的结拜,还要从两人的相遇说起。当年刘邦攻取丰邑不成,听说项梁在附近,就前去拜见,并获得了五千兵马攻下了丰邑。图片来源于网络刘邦在还兵的时候见到了项羽,后来成为了项羽的部下。双方带领的分别是薄弱的农民兵

  • 秦朝的丞相李斯遗药杀韩非是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和吕不韦都是丞相吗,李斯用什么计谋害死了韩非,谁杀了李斯

    李斯,我国秦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秦朝的丞相,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臣。图片来源于网络李斯师承荀子,从荀子那里学习了“帝王之术”分析各诸侯的情况,决定为秦效力,李斯到了秦国之后,他的思想很快得到了秦国宰相的认可,在秦国做了官,这让他有机会接近了秦王,他对秦王说起了统一六国的策略,离间

  • 昌平君反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燕国禅让之后的下场,秦王绝口不提15座城的事的原因是,秦始皇感情史

    昌平君作为大秦帝国中的一名相国大人,其权利和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有着无比高的地位,但是最终还是成为了秦王嬴政的政敌。图片来源于网络昌平君反秦在中国的历史上面相当于一个忠臣突然走到了政治的对立面,不仅成为了秦国的无穷祸患,还为别的国家如虎添翼了。对于一个寻常人而言,能够成为相国大人基本上可

  • 清朝的宰相除了刘墉之外,还有哪位位气量大的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墉做过最大的官,刘墉为什么是宰相,刘墉是乾隆皇帝的宰相

    清朝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官员都不是特别出名,出名的官员都是跟皇帝有故事的,就好比说索额图、隆科多、年羹尧、和珅等,这些官员还都不是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的宰相除了刘墉之外,康熙时期也有一位气量大的忠臣,曾经康熙对百官出了一个问题,只有他答出了标准答案。

  • 壬寅宫变:让嘉靖差一点成为历史上被宫女勒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壬寅宫变凌迟,大明王朝1566壬寅宫变,壬寅宫变告密的宫女

    还不知道壬寅宫变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嘉靖二十一年,即1542年十月,以杨金英为首的十余名宫女,夜半发动,企图谋杀嘉靖皇帝,史称“壬寅宫变”。在封建王朝时代,皇权至上,皇帝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更是高不可攀,是谁给了这些宫女这么大的胆子,冒着杀头的危险,居然敢谋害皇

  • 鲁智深和武松在梁山是什么排名?为啥进不了前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武松是为何上梁山的,梁山武松排第几位,武松的武功在梁山排第几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鲁智深和武松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排在鲁智深、武松前面的都有谁?他们分别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在鲁智深、武松二人前面的宋江是首领;卢俊义因为有为前头领报仇的功劳和梁山第一武力的名头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