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三国历史中被人忽略的十大将领

盘点:三国历史中被人忽略的十大将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55 更新时间:2024/1/16 19:43:31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后来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情况。同时三国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提到三国将领,人们往往只记得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张辽、徐晃、甘宁、邓艾等描写精彩的人物,实际上,三国时代以下这些将领也绝对不该被忽略:

网络配图

1、皇甫嵩:用兵如神的良将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东南)人,是东汉名将度辽将军皇甫规的侄儿。皇甫嵩少有大志,好诗书,习弓马,后官至太尉。虽然曹操、刘备都曾讨伐过黄巾军,但真正剿灭黄巾军的却是皇甫嵩。平定黄巾后,皇甫嵩奏请冀州一年田租,用以赡养饥民,百姓作歌:“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董卓未发迹时曾在皇甫嵩部下做事,对皇甫嵩用兵如神是既惭愧又忌恨。

2、张郃:以巧变著称的魏国名将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在无奈之下由袁绍归曹操时,曹操说的第一句话是:韩信归汉了。定军山之战中黄忠杀了夏侯渊,刘备认为夏侯渊不足为惧,而张郃实在是心腹大患。陈寿评论: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3、庞德:悲剧英雄

庞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因骁勇善战被关羽军称为白马将军。原为马超部将,前半生辗转漂泊。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定汉中,庞德才遇明主。为报知遇之恩,庞德领军解樊城之围,但却因其兄在蜀汉效力遭到众将猜疑。庞德遂奋力死战,深为关羽军所忌惮。然壮志难酬,终被关羽水淹七军后擒杀。

4、黄盖:名垂赤壁的老将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零陵)人,能征善战,有谋有勇,一生立过无数战功。赤壁大战向周瑜献火攻之策,以苦肉计诈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黄盖当官决断,受百姓爱戴,死后吴人思其恩义,画下他的形貌四时祠祭。

5、曹仁:临危之时 方显英雄本色

在曹操集团里,曹氏家族成员战功赫赫,曹仁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官渡之战时,袁绍派刘备等人屡次骚扰曹操后方,搅得曹操寝食不安。正是曹仁挺身而出,率兵一举平定后方,才让曹操专心致志对付袁绍。赤壁之战后,如惊弓之鸟的曹操溜回北方,派曹仁镇守江陵来对抗东吴名将周瑜,足见对曹仁的器重。219年,曹仁在樊城经受了最为严重的一次考验:关羽擒于禁、杀庞德,水淹樊城。被重兵和洪水包围的曹仁靠坚韧不屈的精神坚守城池,终于等来了徐晃的救兵,击败关羽。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一句话:临危方显英雄本色。

网络配图

6、乐进:真正的果敢者

如果一个人天生条件不好却不气馁,靠自己的意志克服缺点并取得成功。对武将来说,“容貌短小”几乎是致命的一个缺点,但乐文谦将军对此不以为然,靠着他的勇气和胆识,在多次战役中他都成为最先登上敌人城门的人。合肥之战时,他与张辽、李典的配合曾让孙权损兵折将。

7、王平:不识字的儒将

如果把王平认识的字都加在一起,恐怕不会超过十个。但这位目不识丁的王平将军却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原因是满腹经纶的马谡忽视了副将王平的劝告而招致街亭大败,幸亏王平的疑兵阻止了张郃,否则蜀军主力必会遭受重创。虽然不识几个字,但王平经常口授书信,而文理颇佳。诸葛亮死后,王平镇守蜀北边境,成为蜀国为数不多的能征擅战的将领之一,号称“东邓芝、南马忠、北王平”。

8、徐盛:江东的擅守者

在讨伐黄祖时,徐盛就显示了他的勇气和胆略,以少胜多成为了他作战的特点。在破刘备、敌曹休的战役中,徐盛将军创造性地将防守与进攻融为一体,取得了成功。特别是在曹丕率大军进攻建业时,徐盛坚持己见修筑的防御工事也让曹丕无功而返。

网络配图

9、丁奉:能断大事的猛将

丁奉少年时曾跟随甘宁和陆逊,既锻炼了他的勇猛,又增长了他的智谋。每次作战时都能勇冠三军。在与魏将诸葛诞作战中,他的名言“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颇得孙子兵法之道,并在冰天雪地中以短兵大破敌军。在政治斗争中,丁奉诛杀权臣孙綝显示了他的冷静和果断,成为吴国后期少数“计略过人,能断大事”的将领之一。

10、郭淮:抗蜀专家

郭淮是三国时期魏名将,以擅于谋划且行事精密而著称。早年曾任夏侯渊军的司马,后来一直留在魏国西方负责防守西部边境,并且多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在诸葛亮北伐及姜维北伐初期,郭淮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对蜀的抵御战争,并因功不断被提升,最后受命总督雍、凉两州军事,官位升至车骑将军,死后被追封为大将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众多武将中活的最长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长寿一直是古人所最求的事情,古人的平均年龄都不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时期各位猛将中谁的寿命最长。网络配图猛将赵云长坂坡救主,年近六旬力斩五将。老将黄忠,七旬亦能上阵杀敌。但都不是最长寿的。此人曾经参与黄巾起义,后又救了刘玄德的两位夫人。辗转反侧跟了关羽,荆州失守后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后又参与诸

  • 趣闻:女皇武则天竟然创造了四项记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但是肯定不知道武则天还创造的四项世界纪录。武则天一人就创造了四项皇帝中的世界纪录,不仅国内没有一位皇帝能破,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依然称得上第一。这四项纪录分别如下:网络配图一、任用宰相最多唐朝能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左右仆射及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

  • 飞将军李广:史上最厉害的神射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飞将军李广是史上赫赫扬名的大名将,关于它的故事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这位举世无双的飞将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成语,我们现在一般用来赞美老师的高尚品质,其实这句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论》,是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他的。这句话的原意是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

  • 揭秘中国历史上因为自焚而死的两位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关于帝王的死法,可谓各式各样均有,不一而足。但是要说到自焚而死的帝王,那就比较少见了,历史上仅有两位:一位是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另一位就是后唐末帝李从珂。网络配图一、商纣王商纣王,即帝辛(?—公元前1046年),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 穷奢极欲的纣王帝辛:纣王是在哪里自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纣王,也称商纣王,我国古代商朝时期第三十二位君主,名字为受,姓氏为子。后世称他为“帝辛”。他一生约活了六十五载,在商朝的首都朝歌被攻克后,商纣王殷受自焚而死。商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这个暴虐无情,穷奢极欲的帝辛,自焚结束了他的一生。图片来源于网络商纣王帝辛的名字很多,纣王是后世因他暴行而对他的称呼之一。

  • 明朝朱元璋对待贪官 只用一招群臣皆惊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中国史上最草根的皇帝,完全穷苦人出身,从小吃过的苦不计其数,还经常被贪官污吏打压欺负,所以他曾立誓长大后要扫清天下所有贪官。后来朱元璋成了皇帝,果然并没有违背自己当初的承诺,登基后的朱元璋开始实施自己的肃清运动,在全国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贪污”运动,直接针对全国各地贪官,朝中大臣

  • 揭秘中国历史上被扒墓掘尸遭施刑的四位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帝王乃万民之主,一国首领,拥有至高无上的生杀大权,金口一开,无人敢违逆。即便他们在百年入藏陵墓后,也没人敢去骚扰,因为这都是株连的大罪。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历史上遭骚扰的帝王陵墓还是有的,而且也不少,但是其间被扒墓掘尸遭施刑的帝王却为数不多,历史上共出现了以下四位:网络配图一、楚平王楚平王

  • 揭秘:西汉大将韩信和德国数学家的成功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其实他的成功和中国的一个定理有很大关系。这个定理是什么呢?网络配图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

  • 史上的大唐第一猛将苏定方竟一人灭掉三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盛世,名将如云,要评选第一猛将,很多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尉迟恭、秦叔宝、薛仁贵,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人,即苏定方。但就苏定方一个人,就灭掉个三个国家,可谓是真正的大唐第一猛将。历史上的苏定方历史上的苏定方,可是名副其实的名将、猛将,一生征战万里,东至朝鲜,西至乌兹别克斯坦,北到蒙古草原,南到青

  • 明朝开国名将 朱元璋不嘉奖却要他的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说的是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1394年),朱元璋曾说:“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故傅友德为明朝开国第一大将,功高盖世。可到最后,朱元璋却因屁大点事要了他三颗脑袋,他又成了明朝开国最冤大将。清顺治十五年进士王士祯说:“古来功臣之冤,未有如颍公之甚者!”从开国第一大将,到开国第一冤将,如此落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