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何没有先解决契丹问题?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何没有先解决契丹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840 更新时间:2024/1/22 17:00:43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柴荣张先解决契丹,为何赵匡胤不跟随柴荣的步伐,而是先南后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历史有时候对于有些人来说真的是一个莫大的玩笑,对于周武帝宇文邕来说是如此,对于周世宗柴荣来说也是如此,宇文邕时期他早已平定北方,此时只剩下南方偏安东南的南陈,宇文邕死前想要先打垮突厥再统一天下,可是上天不给他时间了,在北征突厥时候就病死了,死后杨坚篡位夺取了他的江山。

周世宗柴荣也是一个如此可惜的人,他采纳了王朴的《平边策》并放出豪言:“十年平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他在位期间北挫契丹夺取十六州其中三州,往南又进一步打击南唐的势力,可以说赵匡胤之后的一切也是在柴荣的基础上打造的。

可惜的是柴荣也仅仅在位六年就病逝了,死后赵匡胤又夺取了后周的江山,而且赵匡胤之后就推翻了上司柴荣定下的决策,主张先南后北,先是平定南方再逐步解决契丹问题。

柴荣的计划有多大的可行性,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不过赵匡胤的计划却是失败了,因为最后他统一了中原,可却是一个“阉割”的宋朝,宋朝的幽云十六州一直在契丹手里,唐朝时期的河西一带在西夏手里,西南诸地又是大理的地盘,比起汉唐就算是比起明朝来说其国土也是远远不如。

那么赵匡胤为什么要拒绝柴荣曾经定下的主张,而是同意赵普的先南后北呢?

其实从形势上来看,如果赵匡胤真的采用柴荣的主张是真的机会不大,因为柴荣时期的契丹是大辽最为衰弱的两个时期,此时的契丹是由辽穆宗主持大局的,他在历史上被称为“睡皇帝”。

这个人爱喝酒不爱女色,一喝酒就爱撒酒疯然后睡觉,导致辽国的朝政日益衰败,所以就有了睡皇帝的称号,要不是后来继位的辽景宗有几把刷子那么辽国可能会提前一百多年就灭亡了。

周世宗柴荣意识到此时的睡皇帝根本无心政事,摊上这么个活宝只需趁你病要你命就能一举夺下幽云十六州,而一旦有了幽云十六州这块屏障就不需要再惧怕辽国的铁骑,周世宗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想到就干。

于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周世宗柴荣发动了北伐战争,夺得了幽云十六州的三州之地,而事实上柴荣的主张是有一部分正确的,因为辽国君臣确实来不及防御,至于之后的结局如何,由于没有后续只能是各抒己见了,这终归是历史。

可惜的是,周世宗在北伐之时后就病逝了,他的北伐计划暂停,不久后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兵变”。

此时由于赵匡胤是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上的位,所以也有点不光彩,一方面他需要迅速平复后周旧臣,另一方面他需要建立功勋来证明自己来显得其名正言顺。

但是赵匡胤的性格和柴荣来说也不相同,柴荣有点李世民的影子。高平之战面对敌军居然敢身先士卒,就如同当年李世民“虎牢关大战”三千玄甲精骑对阵三十万窦建德的大军。

有人会说这柴荣就是运气好,可是运气确实是运气,可是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历史上哪一次奇迹不都是豪赌来赢得胜利的?

所以对于柴荣来说,他主张先解决契丹再解决南唐,就如同后来朱元璋决定先对付张士诚还是陈友谅一般。

不过赵匡胤的性格则相对柴荣来说更为稳重,我们看到北宋灭国之战都是需要经过精心策划的,直到万无一失才实施,比如当时南唐名将林仁肇,对于当时的南唐来说就好比赵国之李牧。

赵匡胤意识到想要消灭南唐就必须先解决林仁肇,于是赵匡胤不惜用反间计除掉了林仁肇,让南唐后主李煜自毁长城,林仁肇一死,南唐唾手可得。

在两者性格之下,赵匡胤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挑硬骨头打,相反他在经过一番抉择之后还是选择先挑软柿子捏,这对于他和当时新兴的北宋来说都是最好的抉择。

所以赵匡胤先用了几年时间平定了南方,等到他想回过头来再解决契丹之时,已经来不及了,为什么?此时的契丹出了一个明主,辽景宗耶律贤,更可怕的是他的老婆萧燕燕。

他们在位期间一改辽穆宗时期的弊政,使辽国国力得以恢复,同时对内又提拔贤才,让宋朝君臣闻之丧胆的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叔侄就是这个时候被挖掘出来的。

而国有明君,就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决策权不会耽搁,这和辽穆宗时期是不一样的,所以赵匡胤想要在君明臣强的时候拿下幽云十六州是明显不明智的,就有了后来想用钱赎回幽云十六州,还没来得及实施也挂了。

而之后的赵太宗就是“高粱河车神”,两次北伐让宋朝精锐损失殆尽,所以北宋之后的被动挨打就从这注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最后一名大将,奈何崇祯不信任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是明朝大家首先想起的是什么,朱元璋,魏忠贤,郑和下西洋,还是它废除的旧政建立的新政。不管是什么明朝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朝代,它不仅仅是在中国历史上由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大统一王朝,更重要的事这个朝代涌现的杰出人才太多太多,他们用着自己的一生去谱写明朝这个传奇。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便是一位名叫孙传庭的儒生

  • 常遇春戎马一生,死后老婆却没被善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张廷玉编纂的《明史》曾写到“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其智勇不在中山(徐达)下,而公忠谦逊,善持其功名,永为元勋之冠。身衣日月剖符锡土若王者,可谓极盛矣!”文中提到的“开平”指的是常遇春,能得到清朝史官的高度称赞,可见常遇春之不凡。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说徐达智勇双全,那么常遇

  • 征讨方腊成功后,武松没有一起回朝受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梁山征讨方腊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部《水浒传》虽然讲述的是嫉恶如仇的好汉,聚义梁山替天行道的故事,然而,细细的品读这部水浒之后,就会发现这可以说是一部异常现实的厚黑史,至于这么说的原因也是很简单,在一众好汉聚义梁山之后,整个水泊梁山看似是兵强马壮、犹如铁桶一般,

  • 萧淑妃当初可以说是宠冠六宫 萧淑妃最后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妃为啥被赐死,令妃的最后十年很惨,乾隆令妃历史上结局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萧淑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看过《武则天秘史》或者是了解唐朝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萧淑妃这个人,她本是李治的宠妃,而且独得李治独宠,可以说是宠冠六宫,就连当时的王皇后,她都不放在眼里。但后来,在武则天进宫后,她因为和武则天争宠,最终被贬为庶人,不仅如此,她还被

  • 历史上唯一一个靠吃白水肉当上皇帝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白水煮肉煮多久,历史上谁割肉给君王吃,大肉怎样靠油

    自古以来立储一直都是皇帝最头疼的事,因为这涉及到自家的江上是否能够千秋万代延续下去。一旦立的储君不好,那么自家的江山可能很快就会被取代。所以自古立储不仅是皇子门关心。更是皇帝心中的头等大事。而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个很特别的立储故事。这个皇子呢就是凭吃了一碗白水肉而当上皇帝的。是不是很奇特,感兴趣的

  • 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蒋琬是个怎样的人,诸葛亮为什么选姜维,诸葛亮的继承人

    刘备集团多多少少带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刘备从颠沛流离,到割据一方,始终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刘备集团由盛转衰的过程非常迅速。关羽北伐襄阳、樊城失败,被孙权偷袭荆州,“隆中对”破产;刘备发动对孙权的战争,结果在夷道、猇亭惨败,损失大批将士,让孙权彻底消化荆州;诸葛亮接手这个烂摊子,

  •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何要多次发动了对魏国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不篡位,诸葛亮为什么除掉刘封,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深层原因

    你们知道三国时期,为什么总是蜀国攻打魏国?而不是魏国主动攻打蜀国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翻看三国的历史,太多的英雄人物的出现,让那段不足百年的历史有了活力和生机,同时在三国的序列当中,不得不说的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后来的发展,很大程度都和刘备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成也刘备,败也刘备。之所

  • 从私生子到西汉名将,霍去病到底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卫青霍去病哪里人,大汉战神霍去病,西汉六大名将

    私生子这个词汇,无论在古今中外,都是让大家讳莫如深的。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出生是不光彩的,没有人希望在别人奇怪的目光中成长,他们活得小心翼翼,不敢亮出自己的身份,甚至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生父生母。有这样一个人,他是虽然是人人厌恶的私生子,但他却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使所有和自己有关系的人

  • 车千秋一开始是个守墓侍卫,为何后来能成为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孙止和裘千尺,共车千秋分一字,一开始就很强的小说

    大家好,说起车千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说到汉朝事情的“车千秋”应该大家听说过这位啊,他做得最高的权位的时候其实就是丞相了,说以说这个人其实还挺有才华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必须要告诉大家,那就是这个人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一位守墓侍卫,但是他只对皇

  • 赵云的妻子是谁?赵云有后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的妻子是谁,刘备的后代现在都在哪里?,吕布的妻子是谁

    在刘备眼中,赵云“一身皆是胆”。这位三国英雄,更是赢得了后人的无限尊敬。有人盛赞赵云:“忠义不输关羽,严谨不输孔明,虎胆不输吕布。”然而,正史中却鲜有对赵云妻子的记载。不过,在蜀地流传着这样一则趣事:据说,不少人都说赵云刀枪不入,但赵云夫人却不相信。她觉得身经百战的丈夫,不可能身上没有一点伤痕,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