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何洪武30年的科举会试结束后,要杀掉主考官刘三吾?

朱元璋为何洪武30年的科举会试结束后,要杀掉主考官刘三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39 更新时间:2024/1/2 10:15:19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

公元1397年,朱元璋选85岁的刘三吾当科举主考官,可放榜后,录取的51人皆为南方人,民间十分不满。未免事端,朱元璋命他换几个北方人,他却拒绝。朱元璋不禁大怒:朕让你改黄榜,你改还是不改?

明太祖洪武30年举行的开国第9次科举会试,朱元璋很是重视。于是,他亲自选定刚直不阿的刘三吾来当主考官。

可谁知道,就因为这个决定,改写了刘三吾以及许多人的命运。甚至让从隋朝时期开始,一向尊崇考试公正的科举制度,也会被朱元璋亲自重新审阅。

而朱元璋审完后,不仅推翻了此前的结果,重新选出61位皆是北方人的贡生,还杀害了当时维护考试公正的一大批主考官。

虽然朱元璋本人也确有自己的苦衷和深远的考虑,但其所作所为却为后世埋下隐患。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明朝时期,科举会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往往能够参加考试的都是通过乡试选拔的举人。他们将会获得殿试的机会,一旦殿试入选就能够获得进士的尊称。所以能够在科举会试当中被选中,对于全天下的举人来说绝对是仕途发达的一次大好机会。

在黄榜公布那天,所有参加了科举会试的考生都聚在辕门外,举人们一同上前,争相观看黄榜上是否有自己的名字。

可这时,突然有一位落选的学子高喊道,“为何这黄榜竟如此奇怪?51名贡士都是南方人,难道我们北方人没有一个合格吗?”

大家听到他的喊话后,也纷纷注意到这个榜单,发现竟然真的都是南方人。

于是,落榜学子想到主考官和副主考官都是南方人,他们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认为这之间存在徇私舞弊的情况。

高悬在辕门上的黄榜也被不少激动的考生用泥团给砸得看不清字迹,这些不甘心的考生们将事情越闹越大。

礼部的官员见到这样的情况之后,赶忙汇报给了朱元璋。

此时的朱元璋正在为北方的统治尚未稳固而操心,看到这黄榜选出的51位贡士,竟然都是南方人,心中也是激起了一股怒火,难道对于朝廷如此重要的科举会试也会出现纰漏?

对于此事,朱元璋自然是很重视,要亲自查清楚。

很快,朱元璋就找到了此次科举会试的主考官刘三吾,这刘三吾虽然已到耄耋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目光如炬。刘三吾也早已听闻辕门之外考生的骚乱,但是他却依旧不慌不忙。

刘三吾当初被朱元璋用,年龄已高达73岁,此前曾在翰林教书育人,才高八斗,誉满江南,朱元璋当初也是深深的被他的才学所折服。在被选为科举制度的主考官后,刘三吾也是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开科取士的改革。

在见到朱元璋之后,刘三吾主动地汇报了自己是如何审阅考生的试卷,如何在深思熟虑后确定贡士的人选,但朱元璋很快问到,“为何在这黄榜当中竟全是南方人?”

刘三吾躬身回答:“北方尚处于元虏统治之下,文学根基饱受摧残,相比之下,南方的举子自然是捷足先登。”

朱元璋听了这番话,却觉得对方是个“老顽固”,不懂得政治,就让对方选几个北方人加进去。

可刘三吾却说:“臣为国选才,只判断文学优劣,不考量南北依据。”

气不打一处来的朱元璋,大喊道:“朕让你改黄榜,你改还是不改?”

结果刘三吾以“恕难从命”被停职,直接将他轰回了家。

后来,朱元璋又找到文采并未那么优秀,性格并未那么正直的张信,让他带着十多人一起复审。

本以为将自己的旨意已经说明白,张信就能给个好“结果”。

于是,朱元璋还特意让张信当着满朝的文武百官面前宣布重审结果。

谁知道,原榜确实是被推翻了,还真选出来一位,但那位的文采却不及历届被选上的最后一名,所以,还是不能被入选。

张信的这个结论,好像一颗重磅炸弹,他有节气,当着众人维护了会试的信誉,可他也重重打了朱元璋的脸。

于是,一气之下的朱元璋,将刘三吾、张信等二十余人都关进了监狱。

苦于没有罪名落案,朱元璋就从他们的家属,与他们有过来往的一切人员开始找“线索”。就这样,在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之下,这些人都被安上了不同的“罪名”。

结果,涉案诸官员皆受到严惩,刘芳的流放,死的死。只有两位曾在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士子的戴彝和尹昌隆二人,得以免罪。

后来,朱元璋亲自策问,钦点韩克忠为状元﹑王恕为榜眼,焦胜为探花,是为夏榜。这次所录用的61人,皆为北方人。

就此,这场科举重选案件,终告段落。由于是以南北区域划分,所以,它在历史上也被称作“南北榜”事件。

或许朱元璋选择篡改黄榜是出于国家形势考虑,为了平衡明初的政治关系,为了笼络人士,为了进一步维护北方政局稳定。但这个事件也带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从这之后,明朝便时常发生科场冤案。

这绝对称得上是明朝建朝以来最大的一起科举冤案,朱元璋在处理完这起案子之后,第2年便驾崩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丕为什么只活了39岁就去世了?曹丕为什么会那么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丕为什么死的那么早,曹丕当了几年的皇帝就死了,曹丕为什么这么快就死了

    对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只活了39岁就染病去世了,为什么曹丕会如此短命呢?如果要是拿曹丕和当时三国时期人们的平均年龄相比,可能曹丕还不算短命,但是曹丕毕竟是贵族出身,打仗也不需要他冲到第一个,如果根据曹魏中的百官年龄来看曹丕的确是活的不长。那为什么曹丕会

  • 明初第一奇人,张定边晚年时为何要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定边与徐达谁厉害,元末张定边,民初奇人传百度百科

    明初第一奇人,张定边晚年时为何要出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一提大明朝,就没法绕过朱元璋。开局一个乞讨碗,却“乞”来了如画的锦绣江山。那么朱元璋算奇人吗?还真不能算!严格意义上来谈,朱元璋更应是一位成功者。而奇人跟英雄一样,都多少带有一些悲情色彩。只不过“奇人多洒脱,

  •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都无功而返,韩信暗渡陈仓为何一次就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走陈仓,六出祁山的结果,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失败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要说当时富具盛名的人有很多,谁让我们最耳熟能详呢?当然是自比管仲和乐毅的卧龙诸葛亮了!收二川,排八卦,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

  • 太平天国决战时,在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的李秀成为何会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陈玉成李秀成谁厉害,太平天国不能实现的原因

    大家好,说起太平天国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1862年9、10月,李秀成率20余万大军(号称60万)猛攻驻于雨花台的曾国荃3万湘军。李秀成部刚从苏浙前线回来,通过各种方式装备了大量的新式装备。其装备水平并不弱于湘军。可是,在兵力、火力均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李秀成仍然败了。这样的“富裕仗”,李秀

  • 秦献公,被人遗忘的秦国国君,是如何开启秦国变法新潮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变法富国之策,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谁,秦孝公为什么要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秦献公是如何开启秦国变法新潮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关于秦国一统天下,我们常常会说是“奋六世之余烈”,从秦孝公时代算起,依次是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最后才落到了秦始皇嬴政的头上。然而事实上这份名单其实还是有点小瑕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其中

  • 东吴四大都督之一的鲁肃,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鲁肃之后的大都督是谁,鲁肃当过大都督吗,吕蒙之后大都督是谁

    对鲁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三国时期的四大都督其实都是来之于东吴的,这其中就有什么周瑜,吕蒙,陆逊,其实都挺厉害的,但是还有一位大家也不要忘记了,那就是鲁肃这个人,这个人也挺厉害的,但是其实大家纵观全局的话,你会发现前三位都战绩满满,但是为什么到了鲁肃这里就

  • 以孝闻名的孔融,为何会被曹操以不孝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融长大了以后怎么样了,孔融是不孝子吗,为什么说孔融不孝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以孝闻名的孔融,为何会被曹操以不孝满门抄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汉朝时期,“举孝廉”曾非常有名。这是一种由下向上推举挑选人才做官的制度,更是为官的重要步骤。汉朝和帝时,举孝廉更加严苛,当时宣布,人口每满20万,每年才能有一人通过孝廉。也正因此,举孝廉的竞争十分

  • 在政治方面,崇祯为什么还斗不过皇太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崇祯,明朝太监为什么斗不过皇上,魏忠贤败给崇祯皇帝

    你们知道崇祯为什么在政治上还不如没接受帝王教育的皇太极?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崇祯从小接受最优秀的教育,但是在政治方面被皇太极完爆。皇太极从小学习骑马射箭,但建立起了强大的后金。崇祯却把完整的明朝整垮了。崇祯为什么在政治上还不如没接受帝王教育的皇太极?首先是年龄和阅历问题,其次是接受的历史经验

  • 探索正史中隋唐十大名将,排名第一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正史隋唐第一猛将,正史三国真正的名将,正史隋唐武力真实排行

    对隋唐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隋唐名将,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隋唐的一些小说当中的隋末一十八条好汉: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尚师徒、新文礼、定彦平、左天成、来护儿、梁师泰、秦琼、尉迟恭等人。尤其是其中的前三名更

  • 唐末时期的农民革命战争,是如何推动宋代经济发展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唐末形势图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代的经济发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两宋政权共延续了三百一十多年。经过唐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主要是黄巢起义,把旧的世家豪族势力从根本上打垮了。黄巢打到长安后,杀了不少的封建官僚与世家豪族。唐末诗人韦庄的《秦妇吟》中有两句诗:“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