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王恕

王恕——明代中期名臣

王恕

王恕的介绍

王恕(1416年1508年),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明代中期名臣。

正统十三年(1448年),王恕登进士第,选庶吉士。后为大理寺左评事,迁左寺副,又历任扬州知府、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南京刑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等,历官十九任。也是首任河道总督。正德三年(1508年)去世,年九十三。追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号“端毅”。

王恕历仕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扬历中外四十余年,刚正清严,始终一致。与马文升、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辅佐孝宗朱祐樘实现“弘治中兴”,史称“始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与其子王承裕并为“三原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王端毅公奏议》等作品传世。

有关“王恕”的历史故事

  • 明朝王恕简介-明朝王恕

    王恕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明朝历史人物:明朝王恕,历史上评为王恕,明朝历史王恕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王恕,别名: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国籍:(明代)王恕(1416年一1508年),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明代中期贤臣,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选庶吉士。后为大理

  • 韩非子很清楚王恕皇帝为什么会被李斯陷害杀害。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不可多得的人才,连秦始皇嬴政都很欣赏他的才华。韩非子被誉为最懂老子思想精髓的人。虽然他不是皇帝,但他知道皇帝的技巧。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韩非子把辩证法和朴素唯物主义运用到了极致。但由于韩非子明白皇帝的心思,晚年被同学李斯陷害死在狱中。可惜的是,即使是韩非子这样的智者,也没能逃脱

  • 王恕

    王恕(1416年-1508年),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明朝中期名臣。正统十三年(1448年),王恕登进士第,选庶吉士。后为大理寺左评事,迁左寺副,又历任扬州知府、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南京刑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

  • 王恕明代中期名臣,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

    王恕,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明代中期名臣。王恕历仕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扬历中外四十余年,刚直清严,始终一致。与马文升,刘大夏并称“弘治三君子”,辅佐孝宗朱祐樘完成“弘治中兴”,世称“始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与他的儿子王承裕并为“

  • 马文升历仕五朝,与王恕,刘大夏并称“弘治三君子”

    马文升,字负图,汉人,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人。明代中期重臣,诗人。景泰二年(1451年),马文升登进士第,授为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弘治初任刑部尚书,随后吏部尚书。明武宗时上疏乞去。正德四年(1

  • 朱祐樘对内阁和六部展开改革,为什么任用王恕,他当时已经73岁了!

    弘治元年,朱祐樘对内阁和六部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六部之中,最重要的当属吏部,负责为朝廷选拔官员,在成化年间,因为朱见深的怠政,吏部早已是乌烟瘴气,整顿吏部至关重要,而朱祐樘却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一位七十三岁的老人王恕,他能整顿好腐败不堪的吏部吗? 提起王恕,官场上无人不知,无人不识,他是陕

  • “理学名臣”丘濬是怎么得罪刘吉的?丘濬与王恕又有什么恩怨?

    丘濬丘濬被誉为明朝中期一个全才式的人物,史称他“三教百家之言,无所不涉猎”,有着“理学名臣”、“有明一代文臣之宗”、布衣卿相等赞誉。丘濬作为明朝中期大臣,除了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外,在文学、经济方面也不逊色,他是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

  • 王恕是个怎样的人 对王恕的历史评价

    王恕王恕一生历经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除了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他在理学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成为“三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公元1508年,王恕逝世,时年93岁,超廷追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号为端毅。那么,他的一生都有着什么样的评价呢?王恕是个怎样的人王恕弹劾权贵

  • 王恕的思想主张 王恕的代表作

    王恕王恕出生于三原(今属陕西),进士出身,曾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是“弘治三君子”之一。王恕著有《王端毅公奏议》等作品,他与儿子王承裕都是“三原学派”的代表人物。那么,王恕的思想主张都有哪些方面呢?王恕的思想主张王恕认为古之学者皆以言行为学,故无求饱

  • 王恕生平简介 王恕的子女后人

    王恕王恕是明朝中期官员,历任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河道总督等职,一生历经明英宗到明武宗五朝,为官刚正清廉,很有作为,与当时的马文升、刘大夏并称“弘治三君子”。王恕生平简介王恕(1416年-1508年),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明代中期

  • 他是明朝第一忠义之臣,被誉为“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

    王恕,字宗贯,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授官大理寺左评事。(王恕)升任扬州知府,不等报批便发放粮食救济饥民,兴建了资政书院来督促读书人。天顺四年,因为他治理地方成绩最好,破格晋升为江西布政使。成化元年,南阳、荆、襄流民结伙作乱,朝廷晋升王恕为右副都御史去安抚治理。王恕与尚书白圭共同平定了大盗刘通,又征讨攻

  • 明朝顶级文臣王恕:历经5朝,最后善终

    明朝顶级文臣王恕:历经5朝,最后善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恕,字宗贯,号介庵,陕西三原人,明朝著名大臣、学者。生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历任庶吉士、大理寺左评事、扬州知府、河南巡抚、南京兵部尚书、太子太傅等官职。王恕经历了明英宗至明武宗五朝,

  • 王恕:明朝中兴第一功臣,刚正清严活了90多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相信如魏征、房玄龄、包拯等人都能够位列其中,但此外,还有很多好官默默无闻。举例来说,在明朝中期,就有着这样一位大臣,他历事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在任期间,他多次弹劾权贵宠臣,从来不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