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秦始皇要对秦朝的灭亡负责任?真相是什么

为什么说秦始皇要对秦朝的灭亡负责任?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48 更新时间:2024/1/19 0:07:30

明明是秦二世导致秦朝的灭亡,为什么秦始皇要对秦朝灭亡负责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公元前230年,秦国从攻打韩国开始,进行了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争,到公元前221年齐国投降,十年时间,秦始皇便一统天下,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然而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的时候突然驾崩于邢台沙丘,少子胡亥篡位,成为秦二世。

秦二世继位后,在赵高的怂恿下,对宗室公子和公主以及朝中大臣展开了血腥的屠杀。最终,在秦二世继位的当年七月份,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3年后,大秦帝国就亡国了。速度之快令人咂舌。首先秦朝的灭亡,秦二世和赵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也有人觉得秦始皇也要对秦朝的灭亡负责任。坦白地说,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秦始皇真的也有责任,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秦始皇要对秦帝国的灭亡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一:不立太子和皇后

秦始皇的第一个责任就是不立太子和皇后。李斯、赵高和胡亥之所以能够篡权成功,就是因为秦始皇死后,国家没有储君可以接位,也没有皇后可以主持朝政。因此在新老皇帝交接的过程中,出现了权利的真空,这才使得胡亥三人有了可乘之机。因此才能够篡改秦始皇的遗诏,赐死公子扶苏,诈立胡亥为秦二世。

假如秦始皇早立了太子和皇后,那么在秦始皇死后,自然是太子接位,即使没有太子,也有皇后主政。国家的大权至少不会落在李斯这个权臣手中。但是可惜的是秦始皇就是没有立太子和皇后,这才给了李斯三人可乘之机。这是秦始皇的第一个责任。

二:发配扶苏

秦始皇的第二个责任就是发配扶苏。

虽然秦始皇没有立太子,但是秦始皇一直是把扶苏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即使在临终前,遗诏也是让扶苏回京主持他的丧事,换言之就是让扶苏继位的。

但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扶苏挺身而出劝阻秦始皇,结果惹怒了秦始皇,把扶苏贬到了北方蒙恬的长城军团中,使得扶苏离开了政治的权力中心。假如秦始皇没有发配扶苏,那么扶苏必定是跟在秦始皇身边的,那么在秦始皇驾崩的时候,扶苏也必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而秦始皇在临终前也可以直接当着扶苏的面宣布遗诏。这样的话,李斯三人也不敢发动政变。因此发配扶苏是秦始皇的第二个责任。

三:秦始皇识人不准

秦始皇是一个很喜欢人才的皇帝,同时他也很赏识人才。但是他在对臣子的才能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却没有看透臣子的人品。在秦始皇临终的时候,他自认为留在他身边的三个人:李斯、胡亥、赵高,是他所信任的人,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些人都是伪忠。秦始皇前脚刚死,后脚他们三人就开始发动政变。而真正的忠臣,扶苏被发配到了长城军团,蒙毅被派去祈祷山川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啊。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死后,秘不发丧的其实有很多,这时候,就要看皇帝周围的那些臣子是真忠还是伪忠了。真忠的臣子自然会按照皇帝生前的遗诏行事。伪忠的臣子会如何盘算自己的谋划,这时候已经驾崩的皇帝就管不了了。因此,识人不准是秦始皇的第三个责任。

四:滥用民力

秦始皇是一个工程皇帝,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保持天下的稳定和满足个人的享受,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工程,比如修驰道、修直道、修阿房宫、修皇陵等,而且为了保证秦帝国的安全稳定,秦始皇还派了蒙恬率领三十万军队北击匈奴,并且还修建了万里长城。派了五十万军队,南击南越。而这些工程和军事行动是离不开民力的支持的,并且这一系列的工程都是在秦始皇当了皇帝之后的十二年内完成的,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滥用民力。最终使得天下“苦秦久矣”。而“苦秦久矣”也成了秦帝国灭亡的一根导火索,最终,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水浒传武松在二龙山,为什么只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水浒传武松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以武松的实力跟名气,不管是到大山头,还是小山头,怎么都得坐最前面的交椅,可武松在二龙山却坐了最末位,二龙山三当家。这似乎让喜欢他的读者朋友们很失望。杨志(杨令公杨业孙子)除了祖先比武松祖

  • 朱棣一生心狠手辣,对谋反的儿子却束手无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朱棣是个狠角色。他本来是皇四子,根本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但就是凭借骁勇善战和桀骜不驯,硬生生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了天下,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在正统王朝中,这种情况只出现了唯一一次。因为得之不易,他对政敌打击毫不留情,方孝孺仅仅是个儒生,不愿意为他起草诏书,就将其灭十族。但是,朱棣到了晚年,

  • 孙权如果活着把关羽送给曹操的话 曹操又会怎么处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关羽送曹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实际上,只要了解了孙权为何杀掉关羽,为何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了解这里面孙权真正的目的,也就能很好的回答题目中的那个问题了。孙权的动机实际上事情最开始的发展是很和谐的,关羽和孙权也算是名义上的盟友,当时关羽在围襄阳、打樊城,而孙权在东边

  • 孙权偷袭荆州杀关羽是错误的吗 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权杀关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孙权偷袭荆州是错的,但是他的这个错误既然已经犯下了,那就没有退路了。拿下荆州、抓到关羽之后,孙权只能杀掉关羽,除此之外,他毫无办法。所以说,孙权杀关羽,并非是错误的决定,而是当时的形势所迫!孙权偷袭荆州在偷袭荆州之前,孙

  • 深受秦惠文王器重的公孙衍,为什么会反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深受秦惠文王器重的秦国大良造公孙衍,为何最后却走上了抗秦之路?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前338年,那位锐意改革的秦孝公去世,年仅十九岁的太子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即位之初,因力主改革的秦孝公去世,被压制了十余载的守旧贵族如释重负,卷土重来。与此前攻击新法

  • 如果蜀汉伐吴的人互换的话 诸葛亮能代替刘备打赢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蜀汉伐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刘备留守后方,蜀汉能打赢吗?陆逊还有机会吗?实际上夷陵之战的最终胜负主要在这一人!如果诸葛亮用好此人,将有更大的机会击败陆逊!讨伐东吴讨伐东吴的起因,其实就是因为东吴偷袭了荆州,击杀了关羽,使得蜀汉损兵折将,颜面尽失

  • 魏延之死真的跟诸葛亮有关系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魏延和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能拿下长沙的主要功臣,当魏延被带到刘备面前的时候,一旁的诸葛亮都还等众人反应过来,就下令刀斧手推下去斩之,刘备都吓一跳,问道:“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诸葛亮回答道:“吾观魏延脑后

  • 刘备死后诸葛亮打仗为什么总是失败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打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对于诸葛亮就一定非常的了解。蜀国之所以能够与其他两国抗争,诸葛亮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刘备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方法一步步进行,最终是成就了帝位。可是关羽的大意,让蜀国大好优势丧失。而为兄弟报仇的

  • 卫青和霍去病之后,汉武帝讨伐匈奴为何回屡战屡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武帝时期可谓是大汉王朝的翘楚,他文治武功,开疆拓土,使得大汉国富民强,政通人和,让大汉立于不败之地,让大汉成为一方主宰。说到汉武帝讨伐匈奴,功劳当属卫青霍去病。那么为什么在卫青和霍去病过世之后,汉武帝讨伐匈奴就没有成功过

  •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如何 正史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和诸葛亮关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前段时间在问答区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历史上刘备和诸葛亮真实的关系是怎样的?真像小说中那样如鱼得水,不分彼此吗?”针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看法。首先给这位提问者点个赞,能对这个问题提出质疑,说明提问者对三国历史的确是有些深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