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那些不愿意招安的人,为何没有选择离开梁山?

那些不愿意招安的人,为何没有选择离开梁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17 更新时间:2024/1/19 6:22:27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梁山招安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梁山泊只是弹丸之地,除了水路连环、地势险要外,资源匮乏、发展后劲不足、扩军壮大无门,只能维持现状而已。对于梁山泊好汉来讲,招安是最好的出路。

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好汉不愿意招安。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不愿意招安,他们为什么不离开梁山或者赶走宋江呢?

反对招安的人,除了梁山无处可去

在梁山好汉中,反对招安最强烈的是武松鲁智深、阮氏三雄等,他们都看透了朝廷的黑暗和腐败,对大宋早就失望透顶。

这些人都是响当当的好汉,性格高傲强横,哪会回到体制内受高太尉等人的管辖?就算他们回到体制内,尽早会因为性格、脾气的原因,再次“犯罪”,流落江湖。

而宋江提出招安时,梁山的实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数次大败官军,愈战愈强,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而武松、鲁智深等人,更是被天下通缉,他们离开梁山,天下虽大却远处存身,只能留在梁山走一步看一步。

不管怎么说,只要呆在梁山,个人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义气是一道看不见的绳索

这些反对招安的人,特别重感情、特别重义气,他们把兄弟之情看得比天还重。

鲁智深能够为了林冲,不辞辛苦,千里护送;武松能够为了施恩的礼遇,大打出手,赶走蒋门神,哪怕将来为此身陷牢狱。

这方面宋江更是值得称道,他时时把义气、兄弟二字挂在嘴边,更是对武松等异常器重,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就算武松等觉得招安不妥,也不会离开梁山泊。因为大家曾经在一起斩过鸡头、喝过血酒,一起打家劫舍,一起大战官军,一起勇斗强敌,一起流血牺牲,一起大碗喝酒。

没错,除了义气,他们还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这种友谊是最牢不可破的。他们哪里张得开口提出要走?

宋江的手腕高明

宋江打东平府和东昌府之后,正好聚齐了一百零八名兄弟,于是大摆筵席、兄弟聚义,并祭拜晁盖。夜半时候天降神火,宋江等人挖了一个石碑,上面居然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天命所定”的梁山英雄排行榜。

在古代人看来,这就代表着天命、是不可违背的。这个石碑出现得也太巧合了吧?宋江利用这种手段,成功地给每个人的心头种下了“心魔”。这就像另外一道看不见的绳索,把好汉们“拴”在了梁山。

相信这种东西的,在梁山好汉中占了大多数,即使是武松、鲁智深等,也认为这是上天注定,自己是天上的魔君下凡,是注定要在梁山泊干一番事业的。

如果想要离开,会不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他们心存顾虑。几番原因综合之下,他们还是选择留在了梁山。

既然不想招安,又不想离开梁山,为什么不把宋江赶走呢?

要赶走宋江,根本是不可能的。首先,宋江在梁山是最大的一股势力,占有着绝对的优势。反对招安的,也就是武松、鲁智深、阮氏三雄、李俊等人,他们才几个人?能有多少话语权。

再者,卢俊义、呼延灼、春明、董平以及关胜等人,上梁山前都是朝廷官员,他们当然知道体制内的好处与稳定,日思夜想的就是回到体制内。

宋江谋求招安,正中他们的下怀,他们怎么可能反对呢?反而会紧密团结在宋江周围,结成了一个牢固的利益团体。

至此,招安派占了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大多数!

最后,武松、鲁智深等人极重义气,宋江待他们不薄,他们怎么可能跟宋大哥翻脸呢?就算跟宋江翻脸,还有那么多兄弟拥护宋江,到时候大家刀兵相见,又何苦来哉?

当然,想走的,终究要走,想留的,自然会留。

最终,武松、鲁智深留在了杭州六合寺,林冲因风瘫亦留在了这里。

阮小七回到了故乡,侍奉老母亲,以打渔为生,平静地度过了一生。

李俊与童氏兄弟,远走海外,成为暹罗之主,在海外开创了一番基业!

李逵,被宋大哥亲手毒死,卢俊义亦中毒而亡,花荣、吴用双双吊死宋江墓前,算是全了兄弟之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晁盖让刘唐送的金子是要给谁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晁盖让刘唐送的金子,真是给宋江朱仝雷横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晁盖劫取生辰纲之后,为了报答宋江通风报信的恩情,才让刘唐去给宋江送信!但我们仔细读了相关章节之后,你就会发现,晁盖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报恩,而是个一石三鸟的好计策!

  • 康熙为什么要打魏东亭 两人之后的误会解除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和魏东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整个大清历史上,我想最喜欢微服私访的非康熙莫属了,康熙认为亲耳听到的和在皇宫里看到的奏章是截然不同的。为了去更深刻了解民间的疾苦,康熙经常打扮成普通人,只带一两名随从到民间走一走。有一天,康熙带着一个叫魏东亭的随从下民间巡视,突然看

  • 乾隆刚死,嘉庆为何就迫不及待要除掉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即使没读过清史,通过关于清朝的影视作品,我们也可以知道和珅的贪婪程度,新皇上任后抄他的家时,看到从他家里面抄出来的巨额金银珠宝,直接气得发抖。正因为乾隆对他的无限信任,才让他做出了买官卖官等中饱私囊之事。碍于乾隆的存在,嘉庆帝就算对和珅的行为愤怒不已,也只能暗自忍下了。嘉庆帝越是隐忍,和珅就越是作福

  • 武松宋江关系发生变化,真的是因为招安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松宋江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武松和宋江两人之间的关系,有时确实是挺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毕竟二人初次见面时,可是大有相见恨晚的架势,尤其是武松更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为什么后来两人之间却发生了变化,武松对宋江产生了反感呢?难道真的是因为招安的事情吗?

  • 历史上的周培公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电视剧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周培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今天跟大家讲一讲清朝的一位官员,他的一生没什么大作为,却在一部电视剧中火了。这个人就是周培公,在不看《康熙王朝》之前,我也不知道周培公是何人?电视剧中出了这么一号人物,一心效忠皇上,最后还火了。我们就先从电视剧《康熙王朝》说起,周培

  • 张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在这个人才武将如云的时期,想寻得一个真正的英雄却是一件难事。刘备、曹操都是极为爱惜人才的统领,两人的成功不仅仅源于他们的军事能力,还有手下许多谋士的帮助。刘备手下的五虎将,个个骁勇善战、武力超群;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与八虎骑更是英勇神武,这些将士都是三国时期一等一的英雄。

  • 北宋名臣寇准,落得一个客死蛮荒之地下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力挽狂澜、避免北宋提前变成南宋的寇准,为什么会客死蛮荒之地?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国封建历史上有个奇特的规律:那些在政权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的能臣,大多没什么好下场,比如北宋的寇准、明朝的于谦。以寇准为例,当辽国挟连胜之威大举压上、宋朝主降派鼓动南

  • 他是朱元璋最讨厌的孙子:朱高煦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朱允炆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孙儿,因为太过宠爱这个孙儿,甚至越过自己诸多年富力强的儿子,把皇位传给了他。既然有最宠爱,自然也就有最厌恶。朱元璋最讨厌的孙子,就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朱棣能征善战,儿子朱高煦这一点跟他一模一样。但是他为人骄纵跋扈,说话油腔滑调,在朱元璋面前也不甚恭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文章。从唐朝崩溃到宋朝建立,中原经历了五个朝代,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后自然不希望宋朝成为这第六个朝代,如何让宋朝成为一个稳定的王朝,成为了困扰赵匡胤许久的问题。而这五个朝代的灭亡,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统兵大将夺权,赵匡胤本人就是前朝后周的大将,在手下将

  • 朱元璋最早是白手起家 朱元璋为何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能成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自古皇帝不是皇亲就是贵胄,但总有那么一些时势造就的英雄成为王者,而朱元璋就是史上最后一位白手起家的皇帝。白手起的家守住要很费心,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堪比雍正,在政治上建树了很多丰功伟绩,巩固了三百年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