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项羽失天下真的只是因为刘邦的存在吗

揭秘项羽失天下真的只是因为刘邦的存在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55 更新时间:2024/2/16 13:13:47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早年他跟随项梁起义反秦,英勇善战,项梁死后带兵击败章邯等大将,灭亡秦朝,称西楚霸王,意为最强的王。后与刘邦历经四年的楚汉战争,由于自身的自负和猜疑的性格缺陷,终究败给善于抚慰民心的刘邦,最终于乌江边自刎,一代霸王终成过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英雄气概始于年少之时在小时候,项羽不爱读书练剑,认为读书练剑作用有限,要学就应该学降服天下的万人敌的学问。于是,项羽开始学习兵法,并为以后的带兵领将奠定了基础。有一次,项羽看到秦始皇的大船在渡江,其气派让看到的百姓无不叹服或畏惧。唯独项羽,竟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被身旁的项梁一把捂住嘴巴,避免招来杀身之祸。由此可见,项羽的气概早已在年少国破家亡后形成,并立志为家国报仇且取代秦始皇。

成才之路充满英雄豪气在陈胜起兵反秦之后,项梁亦杀会稽太守举兵响应,项羽此时一直跟随叔父项梁。在陈胜死后,项梁项羽听从范增的计谋,寻来楚怀王的孙子作为领头旗号以号令诸侯之名,并一路杀敌,大破秦军。然而,项梁不久后被秦朝大将章邯斩杀,项羽失去了最亲的亲人。为报仇,项羽不惜破釜沉舟,号令将士以不胜则无退的决心迎战章邯,最终大获全胜,章邯投降。此时的项羽已经名满诸侯,当各路诸侯前来拜见时,无不跪下,且不敢抬头看项羽。英雄霸气就此傲立天下。

惜败楚汉之争项羽一路进军咸阳,得知刘邦已入咸阳并派兵把守函谷关后十分生气,准备领兵问罪刘邦。只可惜项羽在鸿门宴上未下决心杀死刘邦,终成大患。项羽灭掉秦朝后,在楚怀王同意之下,自立西楚霸王,并分封诸侯,让楚怀王迁去长沙,并认为楚怀王已失去利用价值并在途中杀了楚怀王。此举给后来的刘邦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借口出兵攻打项羽。项羽在后来彭城之战中虽击败刘邦,给了他一个巨大的下马威,可是笔者认为他败在过于相信鸿沟协定、猜疑范增。

图片来源于网络

鸿沟协定,来源于彭城之战之后。项羽在平定齐、赵等诸侯时,听闻刘邦率数十万大军攻打彭城,项羽立刻领兵回头,并在彭城大败刘邦,可以说,项羽的战斗力史无前例。然而,在经历彭城之战后,虽然一路追击刘邦,可是项羽自身的粮草供应不足,自身的力量一直在削弱。刘邦也知道自身的力量不足,于是提出鸿沟协议,二人中分天下。此时的刘邦项羽实力相比,由于刘邦得民心,反而更胜项羽一筹。

项羽在签订协议后,整理军队准备回城,缺乏防守,可是刘邦却不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刘邦很清楚项羽现在的实力有限,如果在项羽疏忽之时进攻他,必定将项羽一举歼灭。于是,刘邦听取张良等人的意见,撕毁协定,火速攻打项羽。开始时韩信没有出兵,刘邦败退,但后来韩信出兵后,项羽一直被包围败退,最后来到的垓下。最终,粮草不足,四面楚歌,一代霸王项羽虽然杀出重围,可是无颜面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放弃脱逃,自刎而死。只可惜项羽没有看清刘邦的狡诈的性格特点,自身又恋战自负,无奈败于刘邦。

猜疑范增,失去关键参谋。在项羽一开始起义不久,范增便来投靠项羽,并一直出谋划策帮助项羽夺得天下,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在鸿门宴之时,项羽没有听从范增的计谋杀死刘邦,范增便觉得“夺霸王天下者必刘邦也”。在荥阳时范增就打算与项羽分头包围刘邦,消灭刘邦。只可惜项羽中了刘邦的离间计,认为范增不忠于自己,撤销了范增了一切权力,范增一气之下离开项羽回到家乡,在途中病逝。从此,项羽失去了最重要的智囊,而刘邦有张良、萧何等人,项羽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首英雄的一生,霸气却又令人可惜项羽从出兵,只用三年便灭亡了秦朝,成为了西楚霸王。正所谓英雄出少年,从出兵开始项羽才二十四岁。项羽的气概威震诸侯,各路诸侯和交战时的敌人都畏惧项羽。然而,如此英勇的项羽,英勇可以盖世,可是智谋却欠缺。他为人残忍自负,所以杀敌时即使面对降卒也残忍杀害,因此失去了不少民心。相比,刘邦在招贤时不计小节,每到一处皆主动安抚民心,此乃成就天下者该有的气度。再者,项羽由于自身的自负,在一些重大关头如鸿门宴,不听范增的献计,也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了祸根。逃至乌江边时,面对有可能东山再起的机会,却毅然放弃,不愧为真英雄也,却也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赞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实乃千古唯一的超级神勇大英雄,虽败犹荣,后人每每想起不禁佩服,也不禁叹息。有人说,项羽是个人才,可是错了位置,他若为将材,无人能敌,只可惜坐了用人的位置却不懂用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吕后在世时为什么不铲除刘章这个潜在祸根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章在吕后在世时对吕后家族就已经表示出强烈的不满了,吕后为什么不趁早除掉刘章呢?象刘邦的儿子赵王只不过对吕后略微表示不满,吕后就把他置于死敌,刘章对她强烈不满,还当着吕后的面以行酒令杀死吕后族人,吕后为什么就能一直容忍她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高五王传》为我们讲述了高祖刘邦五个儿子及其子孙的情况,这是一帮

  • 解密名将司马错和名士张仪的关系:共助秦国富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错和张仪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人共同帮助秦惠王,虽然不时有意见不和,但二人合力为秦国在国力的富强,军事实力的增强,百姓民心的拉拢上都有建树。司马错论伐蜀但是两人的境遇却有所不同,张仪是纵横家,纵横之术讲究对战局上的全方面统领,张仪作为连横派的代表,受到统治者重视,导致张仪在游说诸侯国的时候,多

  • 魏延:诸葛亮设计杀死的蜀国顶梁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神话的太过于厉害,死了都能算计别人。魏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一生战功赫赫,诸葛亮却一再打压,甚至还死后设计加以暗害。殊不知,他杀死了魏延,断送的是整个蜀汉最后的北伐希望。甚至让蜀国走向灭亡的深渊。网络配图部曲投奔,屡立战功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败

  • 太史慈:三国中的真正侠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古人对侠客的定义是能锄强扶弱、有勇气、有智慧、单枪骑马敢动太岁恶豪。东吴太史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智送公文、义助孔融。可谓是智谋、义气皆有,十分符合侠客风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沧海横流,英雄辈出。千载之下的今天,这段历史成为影视文学创作的重镇,不少当年的英雄事迹又成为今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

  • 战国“杀神”白起:他只是一颗被利用的棋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喜欢历史的人,应该对白起之名如雷贯耳。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赫赫威名,而崇拜他的人,尊称他为“杀神”;而反对他的人,则指责他为“屠夫”。历史上的着名人物,往往就是像白起这样的人惹人争议。他不是杀神,更不是屠夫,他只是一颗棋子而已。梁启超考证说:整个战国时代战死两百万人,白起居半。空口无凭,我们还是先

  • 孝惠邵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为何能成为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孝惠邵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命数之说向来玄之又玄,但世上的确有一些事不能用概率、科学等来解释。明宪宗朱见深有一位宠妃,邵姓,杭州昌化人。她生得十分美丽,稍长一点儿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人。虽然家中贫寒,但是却不愁没人娶。所以最开始的时候,邵家是没想过将自己女儿送入

  • 才华横溢的关羽后人关播,晚年时候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播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关播是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人,唐德宗时期宰相,据说是汉寿亭侯关羽的后人。关播自幼聪敏好学,年轻时就考中进士,踏入官场,历任淮南节度从事、卫佐评事、右补阙、河南府兵曹、淮南节度判官、滁州刺史、都官员外郎、兵部员外郎、河中少尹、给事中、刑部

  • 用五个月的时间打造明朝最后一支精锐,孙传庭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传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孙传庭是在崇祯十六年八月出关,十月汝州决战兵溃的。这个时候,离明朝灭亡还剩大概五个月。孙传庭如果封死了潼关,一心经营陕西,是很有前景的。崇祯十五年开始,明朝的受旱范围开始大面积缩小,干旱程度开始减轻。北方地区的受旱区域收缩

  • 五阿哥永琪为什么能得到乾隆的青睐?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五阿哥永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众所周知,历代帝王,其子嗣的数量都可以用惊人来形容。例如乾隆,光皇子就有17个,在那么多的皇子里,你知晓他喜欢哪个儿子么?其实,这个皇子因为电视剧的播出为人们熟知,那就是《还珠格格》,这个皇子就是五阿哥永琪。在电视剧里,五阿哥骁勇善

  • 庄妃王佳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庄妃王佳氏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到清宫剧,我们肯定会想到最近非常火爆的电视连续剧《延禧攻略》,里面女主角魏璎珞的一句“我魏璎珞天生脾气爆,不好惹”,成了现代许多女性的座右铭,魏璎珞的人物形象也是很多女性最想成为的样子。她是魏璎珞的儿媳妇,本来只是个通房丫头,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