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寻海上仙山并非日本 徐福或登陆美洲大陆

秦始皇寻海上仙山并非日本 徐福或登陆美洲大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05 更新时间:2024/1/20 20:32:24

长生不老药是神话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的药。相传秦始皇曾经为求取长生不老药,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女寻找海上仙山,求取仙药。但最终,秦始皇并没吃到长生药,就连秦朝也早早灭亡了。那么求取仙药的徐福到哪里去了?《史记.秦始皇本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仙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自古以来,便有人对徐福东渡所至之地提出质疑,最盛传的是东渡日本说。

网络配图

实际上,如果细细研习史传,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中华历史上,很早便有先人勇者探索过日本,并有详细的记载。早在西周初年,便有“越裳氏献雉,倭人贡畅草”。《山海经》中也明确指出渤海之外有岛国,名“倭国”,为燕的属国,燕人常去,并且也得到了考古大量实物的证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开通两条通往日本的航线,在其登陆地出土了众多中国青铜器。其中,一条自山东半岛起,经朝鲜南端沿海,顺日本海左旋环流海流到日本西海岸沿岸,至北海道北面宗谷海峡,这里出土了类似中国青铜编钟器350多件;另一航道自对马海峡到日本南部北九州的战国航线,这里有中华战国青铜剑和戈数十件。自南至北,中华先人足迹遍布了日本列岛,足见秦始皇完全可能而且应该了解这条航线。可见,自周至战国时代已为中国人熟知的日本岛,不应是徐福向秦始皇报道的东海三山,海外仙山决非倭国(即日本列岛)。

那么,徐福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史记.封禅书》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傅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为官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乃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如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赍(带)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上,皆以风为解(以风大为解释),日未能至,望见之矣。”

网络配图

这段宝贵的记载中,透露出许多信息。所谓的三神山,自齐威王以来便有人不断探索,并成功抵达,而太平洋对岸在古人概念中也是渤海外岸,因而“去人不远”。他们可以沿太平洋常年西风带及暖流顺风水而行,称为“船风引而去”。抵达彼岸之后,强大的海流受到北美西海岸大山阻挡而波浪涛天,浪高入云巅,船在浪尖,令人以为岸边的山在水下。这时登陆成为大问题,因为山岸陡峭,若不用缆绳固船,则会退回海中,这在日本是不可能见到的。如在北美北部登陆,气候寒冷,白雪覆盖,则“其物禽兽尽白”。至于“黄金为宫阙”,则是中美墨西哥玛雅人的城邦传统,此时日本尚在石器时代,居于洞穴之中,不可能有如此巍峨的宫阙。至于神药,则是取其神秘之意。博闻广记的秦始皇知道“扶桑东禺”曾有先人到达,殷人东渡及叛走的百越人,以及战国时代燕齐两国中自海外归来的方士,他们都广泛留传着“海外仙山”的传言。

历史和传说中大量关于海外仙山的传说深深吸引着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因此其才不遗余力,通过12年的海上活动,力求开辟通往另一大陆的海上航线,在另一大陆扩建帝国。况且徐福船人众多,3000余男女,数十艘大海船,“费用以巨万计”,若只寻求仙药,不必有此规模和行动,而实质是大规模地探索新大陆新航道的大编队航行。何况满载五谷种子及数千男女百匠诸工,如只是求仙问药不必如此,特别是没有必要带上不能干活的童男童女,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去开拓一个大地区,是一个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长远规划的行动。当然可能有部分人留在日本(若全在日本,一月间可往返数次,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更大部分是抵达美洲,其登陆点应在北太平洋暖流的最东点,即今墨西哥西海岸,时间上(前219年)大致与玛雅文明兴起相一致。

网络配图

60余年后的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的大谋士伍被,即谈及徐福东渡的下落,“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即得到了一块自然条件好的广袤平原土地,又有水利可用,这当然是美洲大陆而不是弹丸日本了,因此便当了酋长不再回国了。这极有可能是与徐福同渡美洲而回国的少部分人的确切消息。综上而言,春秋战国及秦汉时代的燕齐方士,因为熟知了解美洲情形,方敢向权威甚重的秦始皇提出寻访“三神山”的建言,即中国人早已发现且到达开发的地方,远至颛顼大禹,近到殷人东渡的太平洋彼岸———美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不为人知名将:他实力堪比颜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隐藏的十大高手,颜良文丑有多厉害,三国志颜良原文

    导读:三国武将很多,一本《三国演义》夸了不少人,也贬了不少人。甚至于还漏了不少人。那么翻开正史,我们还能找到那些如同演义中那般赫赫有名的武将吗?一起看看吧。在汉末三国,大小军阀相互混战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点,一股势力的壮大常常伴随另一股势力的覆灭。官渡之战前,袁绍就是通过兼并其他势力逐渐成为实力最为

  • 嘉庆曾遭遇搞笑刺杀:奴仆精神失常直入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段延庆被慕容复杀了,嘉庆皇帝遇刺案,女仆是啥意思

    这一天,正是嘉庆帝谒东陵还宫的日子。正当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护着嘉庆帝转过神武门将要进入贞顺门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突然从角落里一跃而出,径直扑向嘉庆帝,手里还握着一把锋利的刀子。这场面顿时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守卫在神武门两侧的侍卫、护军等,全忘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全都木呆呆地站在原地,没一个人敢冲上去拦阻

  • 借荆州:刘备成为赤壁之战的最终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赢了,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关羽兵败退守何处,赤壁之战前刘备地盘

    导读:赤壁之战之后,孙刘两家开始了暗中的较量,最终以刘备谋夺荆州而告终,在整个过程中,各方又进行了哪些博弈?孙权为何答应给刘备荆州呢?赤壁之战期间,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大败曹军水师于长江中游地区,迫使本已控制南郡的曹操势力不得不放弃南下及东进之战略意图,据守襄阳。当曹操北归之后,围绕着当时荆州南郡所

  • 宋真宗被群臣“忽悠”:蝗虫摄于皇威集体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徽宗被俘后,宋徽宗被金人封为什么侯,宋真宗简介

    1016年夏天,北宋皇帝宋真宗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接到许多关于蝗灾的奏折,称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蝗灾,来势凶猛,危害极大。当时,宋真宗正在迷信神仙之说,他相信神仙会来消灭蝗灾。许多官员看出了宋真宗的心思,就开始扮演“大忽悠”的角色,投其所好,纷纷对真宗说:国家不必忙着灭蝗,神仙会来帮忙的。网络配图这些

  • 皇陵居然葬太监!史上唯一葬入皇陵的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溥仪为什么能葬入皇陵,历史上哪个太监当皇帝,明朝被太监害死的皇帝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建于永乐年间。永乐皇帝朱棣派出大臣寻找最佳风水地建黄陵。然而,足足寻找了两年的风水宝地,居然葬了一位太监,这位太监是谁,为什么可以葬入黄帝陵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十三陵修建于永乐年间,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永乐皇帝朱棣派出大臣踏遍大江南北寻找最佳风水宝地建皇陵,足足两年找寻的地方

  • 民间俗语“天高皇帝远”究竟说的是哪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民间俗语顺口溜,民间顺口溜大实话,民间看人顺口溜

    “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皇帝”并非针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所有封建昏庸皇帝的泛称

  • 完颜阿骨打有多牛:百年后敌人在史书中夸赞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完颜阿骨打和努尔哈赤谁厉害,我攻击特牛,我功夫特牛不出兵

    核心提示:中国有句俗语叫“盖棺定论”,意思是说只有人死掉了,才能对其一生的是非功过作出一个比较中肯的结论。纵观历史,对于中国历代帝王,很少有史学家将“完美”一词用在他们身上。但著名金史专家关伯阳先生却意外地用了“完美”一词,来评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史·太祖本纪》中对阿骨打也这样评赞道:太祖英谟睿

  • 朱元璋为何忍住恶气:永远不攻打日本这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和朱棣打仗谁厉害,当时忍住的怒火之后越想越气,如果朱元璋灭了日本

    他以日本支持胡惟庸造反为由,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果断地断绝了跟日本的往来。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

  • 明朝士大夫流行风尚:张居正早晚美容装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代妆容,京剧俊扮化妆,中式眉毛

    古代士大夫仪表如何?大众一般从评书和通俗小说上获知相关信息,书上讲到男主人公时,颜值都比较高,出场便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一个个貌比潘安,才高八斗,是高颜值和高智商的结合。尤其是状元,没有一个不是美男子。但那都是戏曲小说,事实上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状元郎、士大夫也是美丑不一,各具情状,

  • 史上最惊悚痴情皇帝:爬进棺材和已死皇后同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皇上的棺材叫什么名字,孕鬼而嫁,皇帝的棺材用什么做的

    核心提示:苻皇后死了。慕容熙什么表现呢?“悲号躃踊,若丧考妣”,捶胸顿足如同死了爹妈一样(其实爹妈死了也没这样),“僵仆气绝,久而乃苏”,后来干脆哭死过去了。网络配图大殓已毕,准备盖棺移殿时,慕容熙又抚棺大哭起来,就是不忍从此分离。于是,又命左右打开棺盖,最后一睹芳颜。实在想不出一具发臭的尸体对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