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努尔哈赤反明最牵强理由:被戴了一顶绿帽子

努尔哈赤反明最牵强理由:被戴了一顶绿帽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30 更新时间:2023/12/13 15:34:23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这注定是一个不是很平凡的日子,对于大明来说,这一天以后面对的将不再是一个只是为了抢点什么而奋斗的小部落,而是一个野蛮而强大的国家,金。努尔哈赤在经过了几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实现了女真各部的再一次统一。那一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即位,自称金国汗,定国号为金,年号为天命。

金,最早挂这个名号出来混事业的,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努尔哈赤不是完颜阿骨打的亲戚,甚至可以说一点点血缘关系都没有。他喜欢完颜阿骨打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完颜阿骨打是个名人,虽说是个死去的名人。但名人就是名人,是名人就有他的利用价值。利用他的价值,从而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这就是名人效应,所以努尔哈赤不过是借用了前辈的名号罢了,仅此而已。

努尔哈赤作为一个女真人,自然有自己的道德追求,那就是恢复金朝对北方的统治。只是后来自己的道德追求更高了些而已,他不在是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汗国总经理,而是整个中华的董事长。

网络配图

努尔哈赤他本人汉化颇深,除了钻研自己本国的言语外,还通过不懈的自学,学会了一门很实用的外语,汉语。要不说这知识学多了,不但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主宰更多人的命运。努尔哈赤还很喜欢听书,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听拥有国际视野的书,《三国演义》。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做起了买卖,经常在抚顺、沈阳、辽阳等地做生意(所谓跑单帮是也),要不说这人见的多了,总有那么一两个不错的关系。因此结识了不少汉族的知识分子,也认识了不少很大的地方势力,流氓。包括那其后被他骂为“无赖”的萧子玉,也是在这时候认识的;至于住过李成梁家,给李成梁当过干儿子,还和李成梁学过课外读物《孙子兵法》,那也是极可能的事。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背景,努尔哈赤索性不称皇帝而只称汗。称汗不是代表他不想当皇帝,恰恰相反,这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诡计。进一步,称汗确定自己,巩固自己的势力。退一步,在我看来,在当时他还没有和明朝一较长短的实力。毕竟当时明朝名义上是某跨国企业的董事长,而自己只不过是个弹丸之地的小企业家而已。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没有想过要打过长城去,他要做的,只是不断的稳固自己,雄踞东北而已。可事实是不容假设的,因为有一件事发生彻底让努尔哈赤气愤了,贫穷。在那个科技决定一切的年代,光靠放马牧羊是填不饱肚子的。

你说造不出瓷器铁锅,就连做饭都是个问题,当然解决的办法也是有的,那就是和明朝做生意,用自己的马匹和大明朝去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可是令努尔哈赤恼火的是,大明是个很没有诚意的生意伙伴,所以努尔哈赤不得不动手了。因为在努尔哈赤看来,大明很小气,小气到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承认自己的汗王的地位,小气到让自己的族人没有足够的铁锅用。他真的恼了,多年的隐忍终于在那一刻释放了,既然这样,那就宣战吧。

努尔哈赤终于决定动手了,向那个看似强大的敌人发起战争。但自古至今侵略总是要找个合理的借口的,努尔哈赤在这一点上做的很用力,因为他不但找到了,还找到了七个,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七大恨。

网络配图

恨,不仅仅是因为有多大的仇,有的时候一个人要恨另一个人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很合理的理由。而大明和努尔哈赤之间确实是有矛盾的,而种下这个仇恨的正是当时的辽东猛人,李成梁先生。李成梁是个很会打仗的人,会打到几乎一辈子都在打仗,可是实话实说,他还是个不大懂得政治的人。

所谓政治,就是有固定爱好的一群人,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然后呢整天想出各种办法,以此来达到对付别人,弄垮别人,并在打击别人的同时壮大自己的一种复杂的斗争形式。而李成梁不懂得政治,因为他只会打仗,而且很会打仗。他不但自己会打仗,还教会了敌人如何去打仗,当然这个敌人暂时还是他的朋友。

有那么一天,这个朋友翻脸了,这让李成梁深深的感到了恐惧,他这才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但却有翻脸的朋友。七大恨,努尔哈赤,你真够狠的。

这第一件大恨,还要回溯到三十五年前,从这件事上,我意识到,种下仇恨也许仅仅需要几天的光景,而忘记仇恨可能就要花掉一辈子的时间,也许还要更长一点,所以我们的字典里有了这样的形容词,父债子偿。很不幸的是,努尔哈赤在这漫长的三十五间并没有忘掉对大明朝的仇恨,而且还很用心的他记下了。

万历多少年多少月,对努尔哈赤来说,是耻辱的一天,因为他一天内失去了三个亲人,他爸爸,他爷爷,还要阿太,一个关系很乱的亲戚。其实死并不值得畏惧,但窝囊的死去是件很没有面子的事。觉昌安他爷爷,塔克世他爸爸是怎么死的,不是叛逆,也没有异动,仅仅是因为在不适当的时间到过一个不适合的地点,古勒城。清史里面如下的记载着——“我祖宗与南朝看边进贡,忠顺已久,忽将我二祖无罪加诛,恨一。”

所谓的第二件大恨,在我看来,就是家大人对自己的亲戚家子侄的态度而已,有的好些,要什么给什么,就像是明朝对待叶赫一样。对有些相对不那么好些,要什么总要拖欠一下再给,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你说都是亲戚家的孩子,有道理对他好,对我不好么。于是清史上记下了这第二件恨事----“我与北关,同是外藩,事一处异。恨二。”

这第三件大恨,在当时却是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明朝的汉人偷摸的到努尔哈赤的地方去挖人参,结果被杀掉了。大明要讨个说法,于是努尔哈赤就给了大明朝一个说法,在边境处决了几个被羁押的哈达俘虏。要说这实在算不上什么事情,可你要知道,这几个俘虏还有个共同的名字,女真人。清史里面也写下了这第三件恨事——“汉人私出挖参,遵约伤毁,勒要十夷偿命,恨三。”

第四件大恨,起因于明朝曾经帮助过叶赫,并且欺负过自己。努尔哈赤可能忘记了,大明朝曾经也很无私的帮助过他,无数次的欺负过叶赫部。但这显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叶赫部欺负我时,你还参加了。叶赫曾经是海西女真的四部之一,明朝在开原叶赫的附近,筑了一个“镇北关”,因此叶赫也常被混称“北关”。四恨就是——“北关与我,同是属夷,卫彼拒我,畸轻畸重,恨四。”

第五件大恨,是女人的问题,你要知道女人一旦写进了历史,尤其是漂亮的女人,那总是要出问题的。努尔哈赤看上的女人,我相信那绝对不是一般的美女。这个美女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东哥,这个女人是叶赫部一个贝勒布扬古的女儿。在万历二十一年的时候,布扬古出于某种阴暗的目的,就答应把一个十四岁的妹妹送给努尔哈赤,去给努尔哈赤做小老婆。

要不说答应了的事情就要老老实实的做到,不然有的时候后果是很严重的。努尔哈赤很有理由气愤,因为他等这个许诺等了太久太久,足足有二十二个年头之多。晚一点也就罢了,可偏偏这布扬古他忽然改变了计划,还把他这个妹妹(三十六岁的老姑娘了)嫁给别人了,喀尔喀的一个王子,努尔哈赤活活的被戴了一顶绿帽子。于是,愤愤难平的努尔啥赤一口咬定,是明朝有意要自己难堪,这才教唆布扬古这么干,布扬古才会变卦。历史上记载着如下几句话——“北关老女,改嫁西虏,恨五。”

网络配图

第六件大恨,其实是土地的问题,女真人很不讲道理,为了发展自己的畜牧业,居然强占了柴河、三岔、抚安等多处大明朝所属的土地。大明朝也很宽大,只是告诉女真人,这我说了算,你们赶紧给我滚蛋。这在努尔哈赤看来,也是一恨。——“逼令退地,田禾丢弃,恨六。”

第七件大恨,是朋友的事情,昔年的“辽阳无赖”萧伯芝(子玉)作了明朝的特使,到了他的地盘上很有派头,还对努尔哈赤颇不客气。清史里面记载——“萧伯芝大作威福,百般凌辱,恨七。”

有了这七大理由,努尔哈赤算是放心了,理由是有了,那就进攻吧。他第一站选择了抚顺,因为抚顺有个李永芳,对大明来说,李永芳不过是个小小的总兵,还不是正的。但对努尔哈赤来说,李永芳却很重要,因为他是一个可以出卖一切的人,他不但出卖了他自己,也出卖了他的国家;收服了抚顺后,他又来到清河,里应外合,很容易的就拿下了清河,顺便杀死了那的守将邹储贤。如此大的动作,身为远东总兵的张承胤自然不敢怠慢,亲自带了一万多人试图到清河讨个说法,结果也被努尔哈赤给杀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创下三项世界记录 无人能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什么是无人能及,乾隆怎么活了这么久,乾隆退位后活了几年

    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最有玩味价值的就是清高宗乾隆了。康熙和雍正爷俩辛辛苦苦治理天下,所以等到乾隆继位的时候,正赶上了大清帝国最繁荣昌盛的时候。乾隆帝手上,开疆扩土,壮大版图,修《四库全书》,建三山五园,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网络配图所以他曾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十全老人”。这当然是大话,自古及今,哪有

  • 明朝历史上宰相胡惟庸勾结日本造反那事靠谱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的宰相有哪些,明朝胡惟庸是忠臣吗,明朝历代宰相

    被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打入《奸臣录》的胡惟庸,是朱元璋干掉的中国最后一个丞相。胡惟庸为朱元璋屠杀战友立下“汗马功劳”,但最终同样没有摆脱“兔死狗烹”的命运。权力野兽朱元璋是个罗织罪名的高手,他给自己的帮凶胡惟庸罗织了很多罪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一项罪名是“通倭罪”

  • 嘉庆皇帝只是个“平庸的好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庆帝后面还有什么帝,嘉庆帝之后是谁当上皇帝,乾隆皇帝简介

    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就在这一日日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过去了。二十多年间,虽然经常心灰意懒,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权柄,一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不倦地处理政务。其实,这种勤奋已经成了一种惯性,成了一种“懒惰”着的勤奋。他弄不明白为什么他越努力,形势就越糟。他不明白他已经在中国历史上找遍了所有药方,

  • 西汉大将军卫青之墓 远征匈奴气势长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卫青与匈奴大决战,卫青杀了多少匈奴兵,卫青杀敌数量

    西汉时期,汉武帝手下两大能人之一,卫青,一生大战匈奴,立下战功无数,葬于兴平县,虽然遭到一定破坏,但至今依然能感觉到当年的英雄气概!网络配图卫青(?—前106年),字仲卿,西汉名将。汉时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母亲是平阳侯府里平阳公主家女仆,人称卫媪。卫青在其母亲膝下度过童年生活。后来年龄渐长

  • 古代“吃喝风”:盛唐是李隆基一家吃垮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著名古代历史故事,中国历史大全,古代历史的朝代顺序

    中国的“吃喝风”古已有之,穷奢极欲的吃喝能让一个国家灭亡,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网络配图夏代最后一个国君桀,《烈女传》上说,他“为酒池可以运舟”,令三千人作牛饮,“醉而溺死者,妹喜笑之以为乐”。 可是好景不长,商汤兴师问罪,夏亡商兴。商代末年,商纣步夏桀的后尘,在沙丘大筑苑台,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 揭秘明朝皇帝朱棣大阅兵吓跪驻华外国使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将于今年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阅兵是扩大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历史上,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曾经有过一次震惊世界的“大阅兵”。图片来源于网络明朝是推翻元朝而起,大量曾在元朝任职的蒙古族、回族官员,流亡到中亚、西亚各国,他们鼓动所在国君主对明朝采取敌视态度。帖木儿帝国打出“反明复元”的旗号

  • 唐敬宗痴迷足球 常不顾公务组织深夜球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敬宗下一个皇帝,终身禁赛的足球运动员,白岩松醉酒谈足球

    其实,足球与中国历史渊源颇深,这项运动最早起源于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当我们历史上那些国产球星在球场上闹得欢、踢出花的时候,梅西、C罗们的祖先还不知道足球是圆的还是方的。汉武帝看球踢球还评球秦统一六国后,足球(蹴鞠)运动一度失去市场。西汉建立后,又重新走向兴盛,这主要得益于皇家贵族的推波助澜。而推动

  • 盘点三国历史上的十大忠臣:张飞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十大忠臣,中国古代十大忠臣有哪些,历史十大忠臣

    导读:每个朝代都有那么几个忠心耿耿的忠臣,他们不畏权贵,不为财产地位,一心跟随自己的领导打天下,三国时期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来盘点一下三国历史上的十大忠臣,一起来看看吧。一、董承董承受血衣带诏,在曹操剿灭吕布,权势正大的时候临危受命,组织“七义灭曹组”,最终事情败露,慷慨就义。但他时任车骑大

  • 曹操身边五大才华横溢的谋士大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丕身边的谋士有哪些,曹丕身边四个能人,曹丕的谋士是谁

    导读:曹操身边谋士很多,本期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其中的五大着名谋士,他们本领各异,都是一个个才华横溢之人。具体有什么特点。大家一起看看吧。荀彧——体大思精,总统后盾荀彧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被曹操称赞为“吾之子房”。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因其任尚

  • 唐朝公主与其他朝代的公主有何不同?为什么唐朝公主能过得如此潇洒?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公主有哪些,唐朝的公主为何都那么厉害,唐朝最好命的公主和一生幸福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绝对的男权主义,对女子要求温良贤淑,最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且这种对女子的要求并不是仅限于民间,就是那些金枝玉叶的公主也不例外。就像前段时间热播的《清平乐》,徽柔公主作为皇帝的独女,千娇万贵的长大,但是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