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为什么要给八叔胤禩翻案呢?

乾隆为什么要给八叔胤禩翻案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4 更新时间:2024/1/15 13:24:56

康熙14年,1岁半的胤礽被册立为太子,胤礽的母亲是仁孝皇后,但母亲死的早,让胤礽变得十分冷漠,两次被废原因也很搞笑,第一次康熙生病了,胤礽见到康熙没有表现的很难过,康熙认为胤礽没有忠君爱父的思想,为人不孝、不堪重用,废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可胤礽废了之后出现了九子夺嫡,康熙一看这帮儿子太过生猛,怕出祸端,于是又把胤礽立为太子,以达到平息储位之争的目的。可后来胤礽受到刺激,康熙竟然听说胤礽策划政变逼康熙退位,这让康熙十分恼怒,再次废掉!不过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发现完全是谣言,所以也没责怪胤礽。而胤禩一切的祸端就在于站队错误,没有夺下皇位!

胤禩生母身份卑贱,胤禩九子夺嫡是权力中和的结果

胤禩母亲卫氏出身很微贱,是包衣领属,也就是地位很低的奴婢,当时卫氏也是在宫中服侍,被康熙临时看中,发生了关系,康熙当时也没多想,卫氏却赶巧生下了胤禩,胤禩出生后没有任何册封,直到胤禩17岁被册封为多罗贝勒,卫氏才被册封为良嫔,这是典型的“母凭子贵”的代表。

胤禩从小被胤祉母亲抚养长大,又和大皇子胤禔关系很好,通过相面人张明德意图谋害太子,胤禔母亲惠妃那拉氏身份显赫,因此康熙多有忌惮,说

“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其实就是找个借口把胤禔孤立起来,断绝他当太子的想法,此时胤禔一看权力没戏了,转头支持胤禩,各位大臣也认为胤禩很合适,因为胤禩母亲家没有权势,以后胤禩执政比较容易控制,于是将胤禩推到了前台。

康熙发现胤禩形成了政治集团,也乐见其成,让胤礽和胤禩相互对抗,以达到牵制的目的。后来胤礽被废,四皇子胤禛得到十三皇子胤祥的支持,胤禩与胤禛再次对垒,没有想到的是胤禛最终胜出,成为了雍正帝,胤禩的苦日子来临了。

康熙不喜欢胤禩,雍正更恨胤禩

有一种说法康熙讨厌胤禩是因为有一次胤禩给康熙送了一只鹰,结果发现老鹰奄奄一息,康熙由此觉得胤禩记恨自己,开始逐渐讨厌他。胤禩作为皇权争夺者,智商情商都不低,赠送礼物怎么会选有瑕疵的礼品,更可能的解释是胤禩做法始终不得康熙的心。

比如胤礽第一次被废,康熙后来后悔了,想让大臣们继续推荐他上位,可大臣们权衡利弊后决定扶持没有人脉势力的胤禩,而胤禩也曾产生过谋害太子的说法,所以康熙从内心中认为胤禩的德行有问题,这也是他为何无法胜出的原因。

雍正继位后,将胤禩加封为和硕廉亲王兼理藩院尚书,甚至还称赞他

“胤禩若肯实心办事,部务皆所优为。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胤禩较朕诸弟,颇有办事之才。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从前众皆保廉亲王为皇太子,视为奇人。”

这番评价颇有笼络人心之嫌,对于胤禩这样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放在身边总是很不安心,所以当雍正独掌大权后,开始对胤禩定罪。雍正先是找各种借口责骂胤禩,然后处罚,随后处罚逐步升级。

雍正四年,雍正将胤禩名字改为“阿其那”(猪狗之意),其子弘旺被改名为“菩萨宝”(虽无贬义,却被贬为平民),九皇子胤禟被改名为“塞思黑”,(野猪之意),为胤禩定下40条罪名,比如想要谋杀废太子胤礽,觊觎皇位,暗中潜藏刺客,图谋不轨,收买人心,擅自销毁康熙已经批过的折子,实为大不敬,结党营私,暗中积攒实力,对自己亲王的地位不满意,私下出声抱怨等等。

很多罪状明显有凑字数之嫌,定罪十分模糊,罪名也可大可小,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胤禩就这样被打入幽所,直到1726年死在其中,1735年,被幽禁26年的胤禔也死于家中,八爷党彻底覆灭。

乾隆为八叔翻案,实则是为自己考虑

乾隆25岁登基时,雍正给他打下了一个极好的局面,国库充盈,军心稳定,乾隆也执行着康熙留下来的“仁政策略”,不断为自己宣传口碑。

乾隆四十三年,当时国史馆编修史书到了一个阶段,需要对宗室进行定位,正好乾隆阅读《清实录》祖训时萌生出了为他的祖上多尔衮等人平反的想法,于是他接连为多尔衮、多铎豪格、八叔九叔平反。为他们恢复名誉、恢复身份、恢复封号,安排其后人继承爵位,同时将爵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制度正式明确颁行。

乾隆这么做并不是因为自己想要打脸雍正,而是为了自己执政考虑,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维系自己和父亲名声

乾隆为胤禩翻案时说“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皇考晚年意颇悔之”,也就是说雍正晚年经常对迫害兄弟感到后悔,这是为了皇位不得已作出的行为,其实胤禩并没有谋害的想法。实际上乾隆让雍正自己承认了错误,自己这样做也是秉承父亲悔改的想法,乾隆落了个孝子的好名声,而父亲也是迫不得已,至于真假大家心知肚明。

2、维护宗族稳定,稳定民心

当时皇权需要进一步巩固,可是宗室之间因为历史矛盾很难得到统一,为这些宗室平反,可以笼络这些后人的心,维护宗室稳定,同时加强皇权统一,促进统治的长治久安,也为乾隆盛世打下基础。

3、执行康熙仁政思想,表现乾隆宽和仁厚的一面

乾隆好名,一直自封“十全老人”,始终追随圣祖仁皇帝的宽松治理,想博得历史名声,因此让老百姓感受到自己的宽和仁厚,进一步改善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让百姓、大臣更加拥护他的统治,这也是康熙仁政的一种体现。

结语:

弘历在乾隆四十三年替八叔胤禩翻案不光只为了这个案子,更多地为了整个国家的政局稳定和宗族关系,从根本上说,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巩固统治,而不得不说乾隆的这个做法真的是百利而无一害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南宋名将孟珙能力如何?名气远不如岳飞和文天祥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什么的抗金名将岳飞,孟珙后人,什么什么的名将岳飞

    南宋名将孟珙能力如何?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孟珙这人挺有意思的,南宋俩名气最大的英雄岳飞和文天祥一个抗金,一个抗元,而孟珙揍过金也揍过蒙古,而且文武双全,但名气远不如岳飞和文天祥。孟珙(1195—1246年),字璞玉,原籍山西,后定居湖北,出身将星家族,可谓满门

  • 李自成进攻北京时想过想过关外的满人会大兵压境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围城战,李自成攻打北京时为何不抵抗,李自成投降了几次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自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也是真的没有想到过,那个时代,既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话电报,人们对千里之外的事情一无所知,是非常自然的事。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于情报工作的细致。但是,正如刚才所说,没有网络,没有电话,也不能道听途说,情报工作只能靠化妆侦察。中

  • 作为多尔衮唯一的血脉,东莪格格的生活到底怎么样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多尔衮最爱的人,多尔衮有没有谋逆,历史上多尔衮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东莪格格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提到清朝初年的历史,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皇太极、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三角恋情。在《孝庄秘史》的杜撰中,孝庄在皇太极死后,一直与多尔衮保持着暧昧的关系。正是因为他们二人之间不清不楚的关系,这才让顺治对多尔衮恨之入骨。无论是谁,听说自己的母

  • 抛开情感因素而言,李隆基究竟是不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于李隆基的事件,李隆基晚年后悔,李隆基晚年凄凉

    自古以来,人们看待一个人,往往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对唐玄宗李隆基。或许是因为民间传说中,他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太过耀眼,以至于很多人都忽视了,他身为一个皇帝,爱情乃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莫过于对当时的国家做过什么。那么,抛开情感历史的李隆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司马孚的身份究竟有何特殊?为何敢说自己是前朝的纯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孚是谁,身份证带x是特殊公民吗,司马孚和郭照什么关系

    265年11月12日,洛阳城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受禅仪式,魏主曹奂被迫禅位,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继承皇位,建立西晋政权。两天后,曹奂迁居到金墉城,昔日的满朝文武都成新朝臣子,自然不敢相送。然而有一个人却不怕,他拉着曹奂的手,痛哭流涕的说道:“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如今天下已经易主,晋朝取代曹魏,他还

  •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名气为何却没李世民的大?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渊真的无能吗,李世民知名度,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吗

    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几十个朝代,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人们所钦佩的对象。像秦始皇嬴政、汉太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在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地位,但在这些开国皇帝中,有一个人最没有存在感,这个人就是李渊——我国唐朝的开国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项羽为什么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 项羽没有坐拥天下是因为这个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分析,项羽邀请刘邦赴鸿门宴,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

    对项羽鸿门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风云变幻,成败往往就在一夕之间。一个选择能够成就一个人的辉煌一生,而一个决定也能够葬送掉辛苦开创的大好前程。西楚霸王项羽是历史上的悲情人物,本来是在战场之上叱咤风云的一代雄主,然而最终只能兵败自刎。后世多将项羽失败的原因归

  • 曹休南伐为何会轻信周鲂,导致自己名声尽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从汉中北伐,许褚为什么敢杀许攸,刘协真正死因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休曾识破刘备的计谋,还逼退张飞,但却为何会上孙权的当?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18年,刘备率领大军出兵攻打汉中,还另派将军吴兰进攻下辩。当时曹休被任命为骑都尉,与议郎辛毗一起担任主帅曹洪的参军,且和偏将军曹真、雍州刺史张既等随曹洪征讨。在出征前,曹操对曹休寄

  • 冯弘有多残忍?为了称帝竟然杀了哥哥100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成帝杀死儿子,杀猪有个忌讳杀七不杀八,汉成帝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儿子

    你知道冯弘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人人都羡慕帝王可以一呼百应,其实帝王也有自己的无奈,普通百姓家的亲情他们感受不到。在帝王家,为了权力,亲兄弟亲父子都能骨肉相残。我想帝王们一定很羡慕民间百姓家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情景。为了权力,兄弟相残的事情史不绝书,可哪一个都比不上北燕皇帝

  • 顺治帝最喜欢的儿子,康熙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对自己儿子的评价,历史上康熙最爱的女人,顺治皇帝为什么选择康熙

    春去秋来,岁月如歌,时间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新生与灭亡。生老病死,轮回更替,清朝太祖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建立了清朝。皇太极死后,他的儿子福临继位,这使得顺治皇帝实现了他父亲的夙愿入关。自己没能实现的夙愿,到最后,帮忙实现的却是自己的后辈,想想就觉得讽刺。头戴紫金冠,身穿二龙戏珠,恰逢当时因福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