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献刀之谜:真的因为贪生怕死?

曹操献刀之谜:真的因为贪生怕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6 更新时间:2023/12/23 1:59:45

导读:在三国中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曹操刺杀不成献刀的故事,在这里边,我们看到了一个机智的曹操,当然,也有人说他贪生怕死。那么在这个故事中,曹操所起的作用有什么呢?

一、曹操刺董献刀是挑拨董王相争的大连环计

但凡喜欢《三国演义》的人,大都对曹操刺董未遂报以遗憾或揶揄,对王允所献的连环计则赞不绝口。实际上,王允哪堪与曹操相比。

先来作两个假设:一是假如曹操不去刺董卓会怎样?毫无疑问,继续默默无闻做他的“骁骑校尉”;二是假如曹操行刺成功会怎样?也只会是舍身为王允、李傕郭汜袁绍等人清了王侧、做了嫁衣。显然,这两种结果都不会是“有权谋、多机变”以及“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想要的。而他行刺献刀后的实际收益如何呢?赚得盆满钵满。向下,讨好了民众,得以迅速拢络一帮人马;向上,挑起了朝廷忠逆两派狗咬狗。在曹操刺董之前,董卓尚且抓不到保皇派领袖王允的辫子;王允则惧于董卓的淫威,只敢躲在家里低声抽泣。

网络配图

所以二人暂时相安无事。然而,当董卓调查到曹操行刺的宝刀借自王允时,二人就该反目了。七宝刀之于曹操的用途就如同貂婵之于王允。不禁要问,王允何以囤宝居奇、金屋藏娇?因为他是汉家的既得利益者、国家的超肥蛀虫!还有后文出现的大肆包养侍妾的董承,也是拼命维护自身利益的假忠臣。之所以说东汉当灭,除了帝王昏庸之外,还在于朝廷命官也没有一人是干净的了,乃一丘之“狗”。曹操看透了这一点。

其实,离间计的甜头曹操早就尝过,幼时曾故作中风状,诈倒于地,挑拨叔父与父亲的关系,“因此,操得恣意放荡。”此为人物个性铺垫。

二、曹操为什么要借刀,王允又为什么会借给他?

尽管此前“越骑校尉”伍孚行刺失败,尸骨未寒,但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对付权勇俱备、形影不离的董吕父子还是只有行刺一条路。下一步在于总结经验、改良武器。曹操猜度到这种公众心理,便在王允的寿宴上自告奋勇提出愿借七宝刀,再干一场。王允顿时被曹操的慷慨陈词折服,以为天降神侠,就毫不犹豫取刀相助了。――他设寿宴的意图也是为了招新刺客。

网络配图

但接下来曹操却全然没有了刺客最起码的果敢和献身精神,动作变得怯懦而又暧昧。白白错过了董卓“倒身而卧,转面向内”的动态时机,直待他卧定,能从“衣镜”中反观到到外人时,才掣出宝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堂堂刺客做不到比肥猪董卓倒身、转面的动作更快?难道经常出入相府的校尉不知道董卓床上装有“观后镜”?(他是连王允的藏宝都打探清楚了的。)而且即便抽刀时被发现,也还是有时间大臂带动小臂,手起刀落呀。何必迫不及待下跪献刀呢?

对此,曹操向陈宫的解释是:“今事不成,乃天意也!”哈哈,除了彼时彼刻的陈宫,谁会相信制天命而为之的曹操的辞典里有“天意”呢?只会是“我故意”!从这个视角看,曹操的演技堪称精湛。第一步,让董卓稍起疑心。

由于董卓从镜中看到了他拔刀的全部过程,所以即便生疑也不至于太起急。第二步,让董卓暂时打消疑虑。曹操知道董卓生性贪婪,所以借来了一口著名的七宝刀,虔诚相献,令其无法拒绝;第三步,让董卓认定他就是行刺。曹操离开相府后,故作心虚,仓皇逃跑,董卓这才决定全国通缉。操虽败犹荣,一夜成名。

网络配图

与此同时,王允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几乎没被曹操气死。他心想,求人不如求己,便放弃暗杀的单边思维,背水一战策划起美人计、连环计来。曹操后来对陈宫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明骂董卓,暗中一定也包括王允。只是曹操没有过多地自我陶醉,旋即趁热打铁,高扬“忠义”、“讨董”的大旗招兵买马。曹操是野心家,更是实干家,他够资格“通吃”。

所以说,这次献刀不过就是王允和曹操之间的一次隐形较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清帝雍正曾痴迷炼丹术终究命丧丹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吃丹药吗,炼丹种类,雍正服食丹药

    雍正在与道士们打得火热的同时,皇家园林圆明园开始升火炼丹了!皇帝炼丹,这当然是绝密事件,在官书正史上不可能有记载。可是,在清宫秘档中仍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活计档》,就披露了雍正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出现的有关记载,是在雍正八年(1730)冬天的《活计档》,其中十一月有一条

  • 揭秘:慈禧亲妹妹的一生有多悲惨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太后一生做过的坏事,慈禧太后的一生记录历史介绍,慈禧怎么才活到73岁

    对于慈禧这个人,大家想必都有一些了解。慈禧是一个对权力具有很大追求的人,垂帘听政四十多年,在朝政大事上说一不二。对于慈禧来说,只有权力才能够给她最大的安全感,她非常享受那种万人之上的感觉。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慈禧无惧任何的言论,至于那些三纲五常,慈禧更是无所谓。据说,当年同治皇帝的去世就是和慈禧有关

  • 揭秘:赫舍里氏是怎样当上康熙的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爱赫舍里吗,赫舍里比康熙大几岁,康熙娶赫舍里

    虽然许多人印象中康熙是极具能力的一位皇帝,但对他一生有所了解就会知道,在他初继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朝廷的主权是掌握在四位辅政大臣的手中。准确来讲是掌握在鳌拜一人手中,所以才会有后续对抗鳌拜的事件出现,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给康熙起到辅助作用的就是另一位辅政大臣索尼一家。为什么不是嫡出的赫舍里氏能做康熙的

  • 揭秘:曹操一生最恨的三个人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丕为何只活了39岁,为什么人人都想当曹贼,曹丕有多可怕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是对他的评价。曹操本人还有一句世人熟知的语录: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也确实有本事,从一个纨绔子弟到大汉朝廷的掌控者,站到权力的巅峰。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曹操一生也是得罪无数人,曹操也有恨之入骨之人,下面我们细数曹操一生中最恨的三个人。首先不是刘备

  • 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后,曹操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水淹七军后多久败走麦城,于禁七军,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什么失败

    为何曹操会对于禁的投降很失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19年,关羽围攻襄樊两城,于禁督七路大军共计三万人到樊城协助曹仁,当时正值秋季,关羽利用秋雨过多,汉水暴涨之际,将于禁连同庞德击溃,当时庞德宁死不屈,而于禁则举兵投降,并就此被关押在荆州的江陵。曹操在得知于禁兵败投降后

  • 什么是廷杖?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会下令不允许打犯人的后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昭宗如果重用李克用,唐武宗怎么没有解除宦官兵权,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天子杀殉,多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寡者数人。”这句话是关于古代人的礼仪,说天子若去世,需要多达数百人来殉葬,将军、大夫去世,则需要数十人来殉葬。实际上,自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便下旨废除了人殉制度,但朱元璋一味恢复

  • 王穆之:出身于太原王氏,晋哀帝司马丕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原王氏始祖一览表,三槐王氏家谱字辈大全,琅琊王氏字辈

    秦朝时期的琅琊郡,王氏一族世代居住于此,他们是琅琊王氏,也被称为簪缨世家。琅琊王氏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名门望族,在魏晋时期的发展势头无人能敌,特别是在东晋时期,更是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可谓是显贵之极。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在书法史上也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王羲之、王献之等文人名仕都来自琅琊王氏。

  • 揭秘:唐朝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和代表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代表人物,历史上第一个写七言诗的诗人,唐代白话诗派代表人物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众多杰出的诗人把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在诗的体式上,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律诗属于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体的定型,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主要聊聊五言律诗形成和发展中的一些逸闻趣事。(一)唐代

  • 在董卓与曹操的掌控下,汉献帝这个傀儡皇帝有翻盘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汉献帝是傀儡吗,汉献帝有逆袭的可能吗,汉献帝如何才能翻盘

    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刘宏的嫡次子,而他的大哥就是那个被汉末权臣董卓给废掉的少帝刘辩,他先是被董卓胁迫,后又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汉献帝这个傀儡皇帝有翻盘的机会吗?对于汉献帝刘协而言,他这位大汉王朝的皇帝可谓是名不副实啊。从他登基成为皇帝到被曹丕篡位自立,他自始自终都没有真正接触

  • 面对起义军,隋朝大臣们是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炀帝时期的大臣,隋朝末期的农民起义,隋朝虞世基

    朝廷本来不想管这事儿,可刘元进悍然称帝,公然挑衅皇帝的权威,这事儿谁能忍?隋炀帝身为天下共主,关键时刻还是要振一振君臣纲常的。既然你们要自找死路,那我也不介意送你们登上天堂列车。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隋大业九年(613)十月,隋炀帝传下旨意,命左屯卫大将军吐万绪、光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