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包青天额头上的月牙有怎么来的具体有什么用

包青天额头上的月牙有怎么来的具体有什么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58 更新时间:2024/1/22 10:26:42

关于包拯,包大人,我们一定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在现在的影视剧当中,对于包拯的诠释都是铁面无私、断案如神,再加上一些夸的描绘,包拯却增添了许多传奇的色彩。

当然历史上的包青天也是,刚正不阿,时刻为百姓着想,但是他可不是黑脸,额头上也没有月牙。据历史学家描述,历史上的包拯就是一个白面小生,而之所以包拯变成了今天的黑脸,完全是因为戏曲的夸张,由此定了型。

而关于包青天额头上的月牙,就有多达十七种说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种说法传说包大人小时候面黑人丑,家境又贫困。他在为人放牧时,被当地恶霸的坐骑踢伤面部,伤口痊愈后,就留下了这道浅色的月牙形疤痕。说明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第二种说法包大人小时候出门玩,额头被村里的一条恶狗咬伤,痊愈后就有这个月牙形的疤痕了。

第三种说法包大人小时候与邻居家的孩子玩,对方用镰刀把他的额头勾了一下,就落下了伤疤。所以,他的额头上也才有了这个月牙形的疤痕。

第四、第五种说法包大人小时候因为长得很丑,父母都不喜欢他,让他去放马,一不小心被马蹄踩成了这个样子,或者是放驴,被驴蹄踢成了这个样子,因为这个月牙很有点像蹄子的形状。

第六种说法包大人小时侯不小心掉到自家附近的一口井里,额头磕到井壁上,伤得很严重,出血了。

第七种说法包大人摔到地上,但也摔得很严重,额头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伤口,他就抓一把泥土箍在上面。由于没有及时治疗,伤口发炎化了脓包,等他好了以后,就成为月牙状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八种说法包大人早在少年时代,他二嫂子为了不让他争夺财产,想害死他,让年纪很小的他去井里帮她捞首饰,包大人捞得很吃力,正好撞在石头上,就弄出来一个弯月形状。

第九种说法这个说法综合了多种说法。传说包大人小时候,他二嫂怕他长大分家产,便哄他到井边玩耍,不防把他推近了井里。幸好这是一口枯井,包大人落到井底并未摔伤。忽然眼前一团光亮,他拾起来仔细观看,原来是面月牙形古镜。这时,光滑明亮的镜面上正映现出二哥二嫂屡次密谋害他的情景,现在两人正得意忘形地在房中饮酒庆贺呢!。包大人知道这是面奇异的宝镜,就将其珍贵地贴在额头上。说来奇怪,宝镜再也取不下来,竟长在他脑门上了。以后包大人当了开封知府,就凭这块宝境,夜断阴,日断阳,明察秋毫,查清了无数疑案,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包大人在临死时,怕后任贪赃卖法、残害良民,就从脑门上摘下宝镜,命人悄悄悬挂在开封府的正堂之上,这才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第十种说法这个月牙形的小肉块,应该是包大人患上的肿瘤或生下来就带的胎记。

第十一种说法这是包大人自己小时候画出来的。他先是在额头上画了一个太阳,在太阳当中又画了一个月亮,后来就成了这个样子,洗也洗不掉了。

第十二种说法包大人脸很黑,所以额头上得有个月牙,供夜晚照明,这样他才看得见。

第十三种说法包大人是天上的星宿(曲星)下凡,可以“日断阳、夜断阴”,所以额头上有月牙。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十四种说法在安徽合肥包公祠中一幅包大人老年时的写真像里,其额头上并无月牙。“龙图学士”像证实了种种传说的虚构。之所以后来在人们的传诵中有了月牙,寓意包大人明察秋毫、清正廉洁、公直不阿。当然,从审美的角度看,这样也显得威严、神奇,符合包大人的身份。

第十五种说法据宋史记载,包大人做开封府尹时,名震朝野。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把包大人的清正与阎罗相提并论。经过民间步步渲染,包大人后来更得到了断“阴间案”的能力,月牙形图案便是这种能力的标志。

第十六种说法据说包大人额前原本是个龙爪,后来为什么变成月牙了呢?因为包大人是文曲星托世,能审理阴阳两界的冤案。后来有一个唱戏的演包大人时扮相太像真包大人了,竟惹出好多冤鬼来告状,把这个唱戏的吓得要死,下次再演包大人时就不敢扮得那么像了,还把额前的龙爪改画成月牙,以示与真包大人的区别。此后,果然再也没有冤鬼来告状了。

第十七种说法该月牙是左弯曲还是向右弯曲,那还大有讲究。向左弯曲诠释包大人是人,而向右弯曲则诠释包大人是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元太宗窝阔台骁勇善战征战沙场却过度饮酒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元太宗窝阔台窝阔台是蒙古帝国的可汗,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了他扩张领土的遗志,他在位期间,版图曾经扩张到了中亚、东欧一代,窝阔台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为元太宗窝阔台。古代蒙古就有“马背上的国家之城”,他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长大后,随着他的父亲成吉思汗南征北战

  • 明仁宗朱高炽:老实人因肥胖症差点丢失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第二则是因为身体不好,患了严重的肥胖症,走路很不方便,必须要两个人搀扶。他的爷爷和爸爸,江山都是马上得来的,朱棣自己上马能开弓,下马能治国,没办法喜欢这样的接班人。网络配图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

  • 二度被废又二度复位的北宋传奇皇后:元祐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元祐皇后(1073年-1131年),宋朝人,孟姓,故又常被称为元祐孟皇后,洺州(约在今中国河北省永年县)人,是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后。其二度被废又二度复位,并二次于国势危急之下被迫垂帘听政,经历之离奇,实为罕见。封后与第一次被废孟氏出身世家,是曾任宋朝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防御使、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

  • 揭秘三国刘备手下五虎上将谁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都进位汉中王,加封百官,其中以关、张、赵、马、黄为五虎上将。一直奇怪,这五员上将一直没有真正的分过输赢,那么这排行的依据是什么呢?不过以在下之见,这种排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侠义将军关羽关云长,山西临猗人。网络配图五虎上将头一位,官拜汉寿亭侯。论亲近程度,他是刘备的结义二弟,一开始就追随刘备。论

  • 最会玩的皇帝:明武宗曾封自己为总兵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不能开玩笑,只是普遍而言,但凡事都有个例外。明武宗就是例外中的例外,他的一生时间都在和大臣“开玩笑”,戏耍着那些道貌岸然的文人先生们。好动的武宗有一个梦想,他想去边塞走一趟,到战场上感受一下刀光剑影。大臣们知道后就傻眼了,想起当年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大明朝险些亡国的历史。大臣们一个个上

  • 宋哲宗赵煦:少有大志却是北宋最短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坐在朝廷上却是神情庄重,言谈举止不失帝王风度。史书上说他“天表粹温,进止中度”。网络配图一次在大殿上,有个太监拿奏折时,不小心把宋哲宗的头巾碰掉了。当时,宋哲宗才剃过头,头巾突然掉下来,头皮显得明光发亮,看起来滑稽可笑。殿上的大臣都忍俊不禁,只好低着头装作

  • 揭秘司马睿如何凭一根白头发当了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

  • 隋炀帝杨广为何背千古骂名沦为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就历史发展角度论,由杨广的所作所为看,他不应是个该挨骂的人物。为什么这个皇帝会背上千古骂名?完全没有想法...他和唐太宗的政绩也差不了多少吧...那些亦与史实相舛。此人起码在三个领域里都有不寻常的建树。头一件事,是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那些双手沾满黎民特别是文人鲜血的,却有人为之大唱赞歌。骂杨广,委

  • 揭秘一代枭雄曹操如何因好色而失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总说十个男人九个好色,可是好色并不可耻,也不是什么大错,毕竟就连孔老夫子都说:食色性也。但是因好色而失了天下那就有点因小而失大了,说来也不会有人信,毕竟没有人没拒绝的了问鼎天下的机会,可是越是不可能之事往往就越会发生,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据悉,曹操就是因为太过好色而失去了问鼎天下的忌讳。以下文章小

  •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铁画银钩历来久负盛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要数宋朝人最爱读书,整个大宋王朝读书成为时尚,连皇帝也不例外,完全是读书人的天堂。其实,风流儒雅的宋朝人,不只爱读书,而且很幽默。图片来源于网络宋太宗时,胡旦被称为科举史上最自信的状元。胡旦晚年,因患眼疾,在家闲居,闭门不出。史官为某贵侯作传,因为出身贫贱,曾以杀猪为业,史官很是为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