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满清第一位继承人是如何丢掉命的?

揭秘满清第一位继承人是如何丢掉命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81 更新时间:2024/2/20 8:55:11

褚英,努尔哈赤的长子,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他从小在血雨腥风中长大,在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中,成长成一位勇猛无敌的战将。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八岁的褚英第一次率领一千人出征其他部落就获得大胜,凯旋而归。努尔哈赤对他的首战出色表现很是满意,赐予他“洪巴图鲁”(满语,旺盛的勇士)称号,并晋封他为贝勒爵位。在与乌拉部落战役中,褚英奋勇当先建立功勋,努尔哈赤授予他“阿尔哈图土们”(满语,广略之意)称号。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褚英又一次单独领五千人马出征,杀敌三千,缴获大量盔甲等战利品。在以骑射为第一生存手段的部落里,在以弓马夺天下的年代,褚英的骁勇善战令努尔哈赤十分欣喜,他为自己长子优异的表现而兴奋,他认为褚英可堪大任。

网络配图

万历四十年(1612年),五十三岁的努尔哈赤决定选立一位继承人,这个人选自然落在褚英身上。褚英成了建州女真部落的二号人物,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褚英成为继承人之后,就立即想建立与自己新身份相匹配的个人权威。他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贝勒”宣誓效忠于他。但“四贝勒”不能接受在父亲之外再有人对他们发号施令,更不能接受褚英向他们索要马匹以及财物的行为,他们纷纷进行了抵制。早年跟随努尔哈赤打江山的费英东额亦都、扈而汉、何和里、安费扬古“五大臣”,都建立了各自的功勋,他们也都看不惯褚英指手画脚狂妄自大的做法,因而“五大臣”对褚英的号令也是不冷不热。

褚英在有了继承人的身份后,他就被彻底的孤立了。原本勾心斗角互相拆台的“四贝勒”为了一个共同目的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他们将要面对的新君褚英。“五大臣”为了保全眼前的既得利益和将来不被褚英诛杀,也都纷纷表示了各自对褚英的不满,他们也都想扳倒褚英。褚英是在刀尖上成长起来的,从小接受的都是用武力说话,他的政治谋略和玩弄权术几近白痴。他认为要让“四贝勒”和“五大臣”俯首称臣,最好的办法就是武力解决。为此,他毫不掩饰地公然叫嚣:“我继位后,会将与我作对的的弟弟和大臣通通杀掉。”

网络配图

褚英这样不知韬光养晦,锋芒毕露,杀机四射的心态;紧逼不舍,杀气腾腾的言语,让“四贝勒”“五大臣”都感到自危。共同的安危、利益使他们结合在一起,经过暗中一番策划,他们决定联手向努尔哈赤告发褚英。他们告褚英三大罪状:一是致使“四贝勒”“五大臣”彼此不团结;二是索要各位弟弟的马匹和财物;三是声称他继位后,“将诛杀与我为恶的诸弟、诸大臣”。

当努尔哈赤把控告褚英的文书拿给褚英看时,褚英毫不隐晦地承认自己是曾说过这样的话。立褚英当继承人引起这样大的矛盾,这是努尔哈赤没有料到的。是维护褚英的继承人地位,还是站在众人的一面,予以撤销?这让努尔哈赤很棘手,也感到十分痛苦。褚英勇猛有余,智谋不足,自己打下的江山交在他的手上,真是无法放心。另一方面,“四贝勒”各自都是旗主贝勒,都拥有很大势力,都是努尔哈赤不可或缺的基石。“五大臣”曾与他一起出生入死几十年,为他赴汤蹈火开辟疆土,是他的股肱心腹,没有他们就没有建州部落的生存和发展。还有一点,那就是褚英对权力表现的虎视眈眈,急不可耐,很可能会做出出格的事情来夺取他的地位。

网络配图

“两害相权取其轻。”权衡利弊之后,为了女真的基业,努尔哈赤决定站在人心所向的一边。他毅然收回了给褚英多于其他人的财物,给众人进行了平分,严重削弱了褚英的势力。努尔哈赤对褚英开始有意疏远,几次征战都没有让褚英随行,并且连守卫建州之责也没有交给他。这等于向世人宣布,褚英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继位人的地位。对父亲这样的抉择,褚英恼羞成怒,一次在努尔哈赤率兵出征时,他对自己的亲信说:“父王把原属于我的部众与诸弟均分,我再也活不下去了,我宁愿死掉。这次建州兵出征失败才好呢。如果他们败退回来,我不让他们进城。”此时的褚英已是众叛亲离,他的这番话被一名亲信向努尔哈赤进行了告发。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将褚英囚入高墙幽禁起来。

据《旧满洲档案》记载:此时的努尔哈赤正在筹划建立政权,他考虑到若是保全褚英,让他继续存在,则会导致大局不稳甚至众叛亲离。于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痛苦地做出了除掉褚英的决定。这位三十六岁的继承人就这样做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后金政权或者可以说清王朝历史上,第一位公开的指定继承人以失败终结。第一位继承人不仅从最高位置上栽了下来,而且还丢了身家性命。

网络配图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改元天命元年,国号大金。这时据褚英被处死仅仅不到半年时间。褚英的悲剧告诉人们,在政治权力的逐利场上,政治成熟很重要。什么坑蒙欺骗,撒谎抵赖,死不认账,无中生有,栽赃陷害,颠倒黑白,这些都是政客经常用来保护自己、中伤他人的必备手段。政治上天真坦率岂不是在出卖自己?这样的“智慧”如何能趟得了政治权力的浑水?

明崇祯皇帝在刺杀自己女儿长平公主时,道出亡国之君最大的人伦之痛:“汝何故生我家!”不管努尔哈赤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后世看历史,历史总有着惊人的相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厌学被父皇踢死的皇子 爱新觉罗·奕纬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皇子是天潢贵胄,除了皇帝没有人敢动他们一根汗毛。皇子夭亡大部分是因染病而终,少部分死于政治斗争或是战死沙场。有这样一位皇子,他生在和平年代,却英年早逝,他并不是因病而终,也不是死于政治角逐,而是因为厌学被父皇活活踢死。这就是清道光皇帝旻宁的长子——爱新觉罗·奕纬。网络配图爱新觉罗·奕纬,1808年—

  • 从“老伯”到把妹高手:他是如何让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追了38集《芈月传》之后,现在静静的坐下来思考前面的剧情。二十多集时,“高富帅”的秦王欧巴终于俘获了芈月的心,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芈月主动献身秦王(虽然并没有令人期待的动作戏),然后被册封为“芈八子”(这个伴随她一生的名字)。图片来源于网络这下可热闹了,后宫团的娘娘们可是羡慕嫉妒恨啊,尤其是芈月的

  • 芈月助力赢稷打“怪兽”!赢稷的一生也是逆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芈月传》热播,关于剧中立太子之事已经逐渐被提上日程,很多人都开始关注,芈月的儿子赢稷最后是否能够登上王位,而赢稷最后是否能够成为一位明君。图片来源于网络赢稷是历史上的秦昭襄王,他是秦惠文王的儿子,也是秦武王的同父异母弟弟。本来秦惠文王驾崩以后,秦武王名正言顺登上王位,但是正如剧中剧情展示的那样,秦

  • 历史的误读:拿破仑从未说过中国是沉睡的雄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拿破仑“睡狮论”可谓妇孺皆知。可是,许多西方学者曾经彻底翻检过与拿破仑相关的原始资料,发现“无论法文或其他语言的任何一手资料,都没有记载拿破仑曾经说过这句话”。图片来源于网络“睡狮论”源起于西方基督教话语中常见的“唤醒东方论”,先是被清末外交家借用来阐释中国的外交姿态,继而被梁启超化用,并创

  • 揭秘汉桓帝“大赦天下”酿成的严重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赦”虽然是帝王们为收买民心、缓解社会矛盾惯用的一种手段,甚至可以说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一种常态,但历史上也有不少反对“大赦”的声音。网络配图《资治通鉴》记载,公元246年,蜀汉实行大赦。大司农孟光为此当众责备宰相费祎:“夫救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意思是说,实行大赦,就像树木一半茂盛另一半

  • 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为什么不是五虎上将 ?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诸郡后,方升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而关羽已是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张飞也是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后刘备入蜀,留赵云于荆州,领留营司马(相当于警备队长),专司内务,截江救阿斗就是在此时发生的。随后由诸葛亮带赵云

  • 一个好汉三个帮 揭秘陈平如何获刘邦赏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同韩信、萧何、张良等人不同,那些人要不真刀真枪,要不运筹帷幄,反正是特有风度特让人羡慕的那一种功成名就,而陈平则十分“另类”,没有战功,手也不能缚鸡,专门靠“玩阴的”博得刘邦的赏识……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免不了有一大帮文臣武将来辅佐,很多辅佐功臣也都会同那些个“X太祖”一样彪炳史册

  • 丘处机常以身边小事来劝诫成吉思汗停止杀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丘处机是道士,更像个侠客,在国家危亡之际,他挺身而出,去捍卫那些芸芸众生,这个人物在《神雕侠侣》里是杨康的师傅(杨过之父),但不再是灵魂人物,同时也守旧了。图片来源于网络集大成者丘处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之一,有人甚至说他的思想与对人性的领悟程度超过了道教“鼻祖”老子,并在推进道教文化的传播与在对

  •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三国故事,恐怕最让人振奋与热血的就是那些沙场厮杀、尔虞我诈,武将英雄与谋臣智士,从来都是人们敬佩的对象。而说到三国里著名的谋士,大家第一时间又会想到诸葛亮,但其实三国第一谋士另有其人,就连诸葛亮也要自叹弗如,那么三国第一谋士是谁?网络配图诸葛亮雄才大略,能被他看在眼里的人委实不多,不过有一个人却

  • 蜀国的灭亡与诸葛亮有巨大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蜀国最牛逼的人,却一手将蜀国给毁了。在诸葛亮执政时期,一直主张与吴国修好,然后以战养国,死磕曹魏,作为一度挽蜀国于既倒的狂战士,诸葛亮死之后,是谁左右了蜀国政局,又是谁亲手点燃了蜀国覆灭的导火索?为什么说诸葛亮一手将蜀国给毁了?网络配图在谈及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先横向比较一下三国之中各家各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