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隋炀帝弑父篡位竟然因为一个女人?

揭秘隋炀帝弑父篡位竟然因为一个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22 更新时间:2024/1/20 3:28:54

隋文帝之死一直扑朔迷离,加上野史中一直有传闻说隋文帝是被他儿子害死的,后世也就先入为主的认为隋文帝真的死于非命。按理说,当时杨广已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早晚会继承大统,况且当时隋文帝已经病入膏肓,离大限之日不远了,杨广为何要急于弑父,给自己留下千古骂名呢?这一切都似乎不太合情理,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杨广的太子之位受到威胁,而造成宫廷政变的导火索难道真是因为一个女人吗?

网络配图

这个女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美女之一,宣华夫人陈氏。《隋书·后妃传》记载,陈氏是皇家血统,出身高贵,为南朝陈宣帝陈顼的女儿,即后主陈叔宝的妹妹。陈氏长得如何之美?史书是这样说的,“性聪慧,姿貌无双”,时称“江南第一美女”。陈灭亡后,陈氏被杨坚选配到后宫,成为宠妃之一。因为长得太美了,杨坚经常去她那里过夜,连独孤皇后都嫉妒了起来。因为这层关系,一心想篡位的杨广处处讨好陈氏,献金蛇、金骆驼这些贵重礼物给她,“以取媚于陈氏”。在太子的废立上,虽然最后是皇后独孤的力谏,但陈氏也帮时为晋王的杨广吹了不少枕边风,说了不少好话。但杨广刻意讨好陈氏,心里也有另外的企图:对陈氏的美貌早就垂涎三尺。

野史中传说,当文帝重病于仁寿宫时,太子与宣华夫人皆随侍在侧。有一次宣华夫人要出去更衣时,太子欲恣意妄为上前非礼,但被夫人抗拒。夫人回到仁寿宫后,神色有异,文帝便问她原因,她哭着说:“太子无礼。”文帝得知实情后大怒说:“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

《隋书》对这段历史也有记载:“初,上(指杨坚)寑疾于仁寿宫也,夫人(陈氏)与皇太子(指杨广)同侍疾。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杨坚听陈氏这么一说,怒从胸中起,连父亲的女人也想勾引,“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后来便发生了前文所讲的隋文帝杨坚不明之死。

网络配图

杨广即位后,他对陈氏还是念念不忘。他派心腹侍卫捧着一个宝盒到陈氏居住的宫殿,说是大隋皇帝有好物要赐给宣华夫人。当陈氏迎接使者的时候,她想到曾得罪过杨广,杨广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想着宝盒里面肯定是毒药。陈氏吓得花容变色,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使者有些不耐烦,催促她快点打开盒子。当陈氏哆哆嗦嗦地打开盒子后,才发现里面是几枚做工精美的同心结。宫人们于是都安下心来,欢呼道:“娘娘千喜万喜!”宣华夫人手抖个不住,想不到盒中不是鸩毒,却是一个红色的同心结。当杨广得知陈氏收下同心结后,便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她的宫中,从此,杨广强占父妃成为隋王朝遗笑后人的丑闻。这一年杨广三十七岁,陈氏二十八岁。

后来,杨广迫于压力将陈氏送到仙都宫居住。后又将陈氏接回宫中。陈氏虽然回宫,但她和杨广的事已公众于世,回宫后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所以,回宫后的她整日郁郁寡欢,一年后离开人世。享年二十九岁。她死后,杨广悲恸万分,并为她写了一首《神伤赋》来寄托对她的哀思,并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关于宣华夫人与文帝、炀帝父子间的三角关系,有些人认为其中有不合理之处。如史载炀帝贿赂宣华夫人,让夫人在文帝跟前说他好话,但其实废杨勇事实是因为独孤皇后对杨勇奢侈纳妾不能忍受而主张废太子,宣华夫人恐怕于皇后在世时没有影响力;其次自仁寿四年春,文帝已退出政治舞台,这时隋炀帝虽位居太子,但已有皇帝之实。朝廷之事,“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隋炀帝用不着再冒杀父罪名;七月,文帝已病入膏肓,不久即将离开人世,杨广继位已是时间问题,没有必要再弑其父。况且根据文献的记载,自杨广继太子之位起,与其父的关系一直很融洽。他的才干和魄力受到文帝的赏识,两人之间没有利害冲突;再就仁寿宫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言,杨广与杨素的卫兵一旦控制宫禁与交通,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杨广应该不会愚蠢到谋杀垂死的父亲,授人以致命的把柄。也有人认为隋唐时代皇室有胡人血统,或许有娶庶母寡嫂的风俗,而唐代人编前代史书时也可能因此就把隋炀帝写得恶劣些,来丑化他。

网络配图

还有一条证据是隋末大起义时,在全国上下一派声讨声中,没有一人指责隋炀帝弑父这一颇具鼓动性的罪状。而与杨广合谋杀害文帝的凶手张衡,史书上称他“幼怀志尚,有骨鲠之风”。后因他反对隋炀帝建造汾阳宫和谤讪朝政而被赐死于家中。唐朝建立后,李渊认为他“死非其罪”,替他平反,并赐给他“忠”的字号。如果张衡果真是弑君凶手,因为这关系到国家赖以维持秩序的伦理道德问题,唐高祖决不会替他平反。

那么,杨坚死于何因呢?学者们有的认为文帝确如史书所说是因病而死,死前作好了后事的安排。也有人认为是因晚年纵欲过度而亡。据史籍记载,杨坚在病重期间,文帝才意识到:“如果皇后在,我不会变成这种地步的。”但这一切太晚了,贪恋女色,导致了他的驾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三兄弟不同的选择最后成就不同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称为“龙虎狗”。《太平御览·人事部·品藻中》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这三兄弟分别是弟弟诸葛亮、哥哥诸葛瑾以及从弟诸葛诞。三人虽同出一氏,却分投三国:其中诸葛亮被

  • 清太祖努尔哈赤被大炮弹炸死真相:是死于毒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25岁时,为报父、祖之仇,以十三副先人遗甲起兵,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58岁时建立了女真少数民族政权——后金。60岁时正式开始向明朝宣战。短短八九年间,明朝在辽东辽

  • 他是太史慈手下败将却被吹成百步穿杨可虐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众看《三国演义》,必然热其武评、好其打斗。说到小说中的猛将,首推吕布、张飞、赵云、关羽;要说神箭手,必然少不了太史慈、黄忠、吕布等人;要说老当益壮,亦是黄忠、严颜、黄盖等人。也正因此很多写手朋友们认为老年黄忠能与巅峰关羽打个平手,又有一手百步穿杨的功夫。图片来源于网络完全靠放风筝打败吕布、关羽等人

  • 江陵才子张居正因被落榜而感恩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嘉庆十六年,一场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乡试在湖北武昌举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璘。顾璘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与同里的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历史上说他“有知人鉴”,就是善于识人。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人就特别受他的关照,不过这次,他关照的方法不是提拔奖掖,而是让他“落榜”。

  • 揭秘:刘备一生中最经典的几件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在这里不多说,小编选取刘备的几件轶事。让大家自己去看看他是否就是你心目中的那个刘备吧。曹操问裴潜《世说新语·识鉴》曰: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裴潜评价刘备居国不

  • 哪个皇帝弄丢了中国19个附属国? 晚清“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朝代到了末年,无论皇帝如何用尽解数,也只好无计可施,只有看着这个朝代在风雨飘摇里落花流水一样远去。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但是一个朝代的暮年,国未破,山河在,只是让自己的国土残缺不全了。清朝就是如此,开国之初到鼎盛时期,国土辽远,到了末年,一个一个条约的签订,丧失了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土

  • 明仁宗朱高炽因肥胖竟差点丢掉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爸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终明一代

  • 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叛将 吕布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说到叛将,大家应该都会想到三国时期的吕布吧,吕布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和王允诛董后,被李郭击败,依附袁绍效力,后又被曹操击败并处死。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像吕布这样的叛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叛将。网络配图一、英布先来说说英布,英布是秦末汉出的名将,因受秦法被黥(刺面

  • 最毒妇人心:古代十大著名“毒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句古话“天下莫毒妇人心”,似乎女人之毒辣远远超出男性,此话不知从何而起,从何而出,被古往今来的男子经常挂在口上,令笔者大觉冤枉,身为女性深感不平。要想反驳?当然,笔者的看法就是古往今来百分之九十九的战争都是男人做主角,百分之九十九的屠杀也都是男人一手执导。网络配图我相信倘若那些曾经手挥屠刀的男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军事家:白起居第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中国古代历史上不缺乏谋略的军事家,他们个个有勇有谋,不仅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卓著战功,而且还影响了中国军事领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军事家。网络配图NO.1 孙武孙武,字长卿,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惠民县)人,祖父田书为齐大夫,攻伐莒国有功,齐景公赐姓孙,封采地于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