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江陵才子张居正因被落榜而感恩终生

江陵才子张居正因被落榜而感恩终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731 更新时间:2024/1/22 9:54:20

嘉庆十六年,一场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乡试在湖北武昌举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璘。顾璘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

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与同里的陈沂、韦并称“金陵三俊”,历史上说他“有知人鉴”,就是善于识人。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人就特别受他的关照,不过这次,他关照的方法不是提拔奖掖,而是让他“落榜”。

网络配图

这个人叫张居正,参加“高考”时年仅13岁,人称“江陵才子”。顾璘在此之前就认识了张居正,第一次见面时就对他不凡的谈吐感到惊讶,以致“许以国士,呼为小友”,也放下了巡抚和长辈的双重架子,与张居正结为“忘年交”。

后来他又专门请张居正到家里作客,而且拿成人的礼节来对待。他还把自己的儿子叫出来,指着张居正说:“这位就是荆州张秀才,以后他当了中枢大要,你可以去见他,他一定会顾念到你是老朋友的儿子的。”

果然,张居正虽然是考生中年龄最小的,但考卷却答得相当漂亮。然而正当考官准备将他录取时,却被顾璘阻止了。原来张居正在考试之前曾写了一首《题竹》,其中写道:“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

丛劲节,直上尽头竿。”他把自己比为凤毛麟角,要就此直上青云。这一方面展现了一种自信与抱负,另一方面也透露着那么一点自负和高傲。

这应该是才子们的通病,因为沾染了才气,难免眼光就高了,气也浮了,古代许多神童的折戟沉沙,莫不过于此。

顾璘把朝廷派来监督招生工作的赵御史请来,对他说:“张居正不是一般的人才,将来一定会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网络配图

但是13岁就让他中举,这么早入了官场,将来不过是多一个官场上风花雪月、舞文弄墨的文人,对国家其实是一种损失。不如趁他现在年龄小,给他一个挫折,让他多经历一些。”

这事遭到了副主考官、湖广按察俭事陈束的坚决反对,因为他实在太爱惜张居正的才华了,他反对的理由是:“以后的事谁能说得准呢?但是从现在的卷面成绩看,你不录取他,那不是埋没人才吗?”

赵御史很是犹豫了一番,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按照顾璘的意见,给张居正亮起了红灯。

乡试结果公布,呼声最高的“江陵才子”落榜,一时成为轰动的新闻。这对于此前早就习惯了顺风顺水、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的张居正来说,由此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他为此愤愤不平,很是不服气。

顾璘也没瞒着这件事,他找到张居正说:“是我坚持不录取你。”虽然没有更多的解释,但从这一句话和那期待的眼神里,年少的张居正读懂了一切。顾璘没有看走眼,从此张居正没有了抱怨,转身投向了更扎实的学习与历练。

网络配图

三年后,16岁的张居正再次参加了乡试,并考中了举人。恰巧这年顾璘在安陆督工,张居正前来拜见,顾璘很高兴,对他说:“古人都说大器晚成,这是作为中材的说法罢了,当然你不是一个中材。

上次耽误了你三年时间,这是我的错误。但是,我希望你有大的抱负,要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做少年成名的秀才。”说完,解下了自己犀牛皮的腰带送给他,说:“你将来是要系玉带的,我的这一条配不上你,只能暂时委屈你了。”

在明代,衣服是不能随便穿的,什么品级的官员穿什么样的衣服,甚至系什么样的腰带都是有规定的,像顾璘这样级别的官员,系一条犀带已经算很牛了。

但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个少年将来是可以系玉带的,话语中的那种鼓励与期盼不言而喻。

事实上,张居正的确没有辜负顾璘的一片苦心,日后正是他主持了明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成为国家的脊梁。清代的蔡岷瞻评价说:“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作为一代伟大的政治家,张居正一生最感激的人,就是曾经让他落榜的顾璘,他后来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道:“仆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

网络配图

意思说:我那时候年龄还小,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但是我内心知道顾大人是真正懂得我的人,即使以死相报也在所不惜,这种想法,我到现在还不敢忘记。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自己比别人高多少,而在于肯于把别人举上自己的肩膀。顾璘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至今仍给我们留下如此温暖的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刘备一生中最经典的几件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在这里不多说,小编选取刘备的几件轶事。让大家自己去看看他是否就是你心目中的那个刘备吧。曹操问裴潜《世说新语·识鉴》曰: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裴潜评价刘备居国不

  • 哪个皇帝弄丢了中国19个附属国? 晚清“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朝代到了末年,无论皇帝如何用尽解数,也只好无计可施,只有看着这个朝代在风雨飘摇里落花流水一样远去。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但是一个朝代的暮年,国未破,山河在,只是让自己的国土残缺不全了。清朝就是如此,开国之初到鼎盛时期,国土辽远,到了末年,一个一个条约的签订,丧失了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土

  • 明仁宗朱高炽因肥胖竟差点丢掉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爸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终明一代

  • 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叛将 吕布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说到叛将,大家应该都会想到三国时期的吕布吧,吕布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和王允诛董后,被李郭击败,依附袁绍效力,后又被曹操击败并处死。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像吕布这样的叛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叛将。网络配图一、英布先来说说英布,英布是秦末汉出的名将,因受秦法被黥(刺面

  • 最毒妇人心:古代十大著名“毒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句古话“天下莫毒妇人心”,似乎女人之毒辣远远超出男性,此话不知从何而起,从何而出,被古往今来的男子经常挂在口上,令笔者大觉冤枉,身为女性深感不平。要想反驳?当然,笔者的看法就是古往今来百分之九十九的战争都是男人做主角,百分之九十九的屠杀也都是男人一手执导。网络配图我相信倘若那些曾经手挥屠刀的男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军事家:白起居第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中国古代历史上不缺乏谋略的军事家,他们个个有勇有谋,不仅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卓著战功,而且还影响了中国军事领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军事家。网络配图NO.1 孙武孙武,字长卿,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惠民县)人,祖父田书为齐大夫,攻伐莒国有功,齐景公赐姓孙,封采地于乐安

  • 解密元朝连娶三个皇帝女儿的猛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高丽与蒙古贵族联姻可以说是一桩一本万利的交易,蒙古的“公主”们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所以,在高丽国,一些元朝公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如嫁给忠烈王的齐国长公主,她对忠烈王就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一不高兴还会打上几鞭子。不过,并不是每个嫁去高丽的公主都有这么好的运气,其中有三位公主,我们甚至

  • 唐代治水良吏姜师度:功在百姓 史书却没名气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在我国古代的杰出治水者当中,有一位治水成就突出,却并不为人们熟知,他就是姜师度。姜师度,唐魏州魏县(今河北大名县附近)人。以明经步入仕途,先后担任过县令、刺史、监察兼支度营田使、大理卿、司农卿、河中尹、将作大匠等职。无论是为政一方,还是供职中央,他都十分重视水利问题,并组织兴修了多项水利工

  • 在康熙管理清朝的六十一年时间内,胤袐为何最受他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太子胤礽被废原因,康熙和胤礽,爱新觉罗胤祚

    在我国那一个封建的社会中,皇帝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人物。为了能够坐上皇帝这一个位置,后宫当中的众多皇子自相残杀、争执的场面随处可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是在清朝当中,皇子之间的自相残杀最为激烈的时间是在康熙作为皇帝的时期。在当时九位自己的皇子争夺这一位置,并且集结了

  • 除了强抢民女外,陈叔陵还有什么特殊嗜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还有什么特殊电话,以下女性不悍妒的是哪位?(),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问题及答案

    陈叔陵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这人叫陈叔陵,南北朝时期陈朝末皇帝陈叔宝的弟弟,陈叔宝被后世视为末代昏君,但事实上他除了好色,喜欢搞搞文艺活动之外,对人民并不算太坏。当初,如果是他弟弟陈书陵继位,陈朝的命运恐怕会更不堪设想,人民和鬼魂都会受许多年的苦,原因是-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