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为何礼遇萧太后和杨政道?目的是什么

李世民为何礼遇萧太后和杨政道?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75 更新时间:2024/1/22 1:21:37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为何礼遇萧太后和杨政道?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有两个短暂的大一统王朝,分别是秦朝和隋朝。秦朝和隋朝虽然时间不长,但对后世都有较为深远的影响。秦朝结束了东周以来的混乱时代,隋朝结束了自东晋以来的乱世,让天下重归大一统。

很多人认为,隋朝和秦朝一样是二世而亡,实际上,隋朝并非只有杨坚(隋文帝)和杨广(隋炀帝)两个皇帝,算起来,隋朝一共有6位皇帝。如下图:

公元617年,李渊攻入长安,因杨广的长子杨昭去世,李渊立即拥立杨昭的长子,也就是杨广的长孙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这样,杨侑就成了隋朝的第三位皇帝。

第二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杨广被弑,宇文化及拥立秦王杨俊之子,也就是杨广的侄子杨浩为帝。此时,隋朝有杨侑和杨浩两位皇帝并存。

随后,李渊接受杨侑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宇文化及称帝,杀掉了杨浩,王世充在洛阳尊杨广的孙子杨侗为帝,改元皇泰。之后隋朝灭亡,但是在杨侗之后,出现了一个“后隋”,同时还有一位皇帝。

隋朝灭亡后,杨氏子孙几乎消亡殆尽,窦建德找到了杨坚的孙子、齐王杨的儿子杨政道,并且将他们保护起来。武德三年,杨政道和萧太后(杨广之妻)被接到突厥。在突厥的保护下,杨政道建立独立的政权,史称“后隋”,杨政道被称为隋朝最后的皇帝。突厥为何愿意保护杨政道,还同意杨政道建立独立的政权呢?

因为突厥的处罗可汗是位知恩图报之人,处罗可汗的父亲名叫民可汗,启民可汗当年受隋朝的恩惠才得以重夺汗位,因此,对处罗可汗来说,隋朝是他父亲的恩人,杨政道又是隋朝宗室的遗孤,处罗可汗因此对杨政道照顾有加,还专门在突厥境内划出一片区域,全权交给杨政道按照隋朝的制度来治理。因此,杨政道躲过了隋朝乱世的讨伐,在突厥的势力下得到了很好的庇护。

李渊在起兵反隋之前,和突厥缔结盟约,因此李渊在位期间,虽然多次派人到突厥交涉,希望突厥能够将杨政道和萧太后送回中原,但突厥并不答应。一方面,隋朝对突厥有恩,突厥担心杨政道回到唐朝后会遭遇不幸;另一方面,杨政道是隋朝宗室遗孤,有他在突厥,也可以掣肘唐朝。

李世民登基之后,突厥趁乱入侵唐朝,李世民被迫和突厥达成“渭水之盟”,从此之后,李世民暗下决心,打算灭掉突厥这个强敌。贞观三年,启民可汗的孙子突利可汗投降唐朝,突厥内部动荡不安,之后陆续有突厥将领带兵投降唐朝。杨政道也时刻关心唐朝和突厥的局势。

贞观四年正月,李世民派名将李靖率领三千骑兵,突袭定襄,突厥内部大惊失色,颉利可汗的亲信康苏派人暗暗和李世民通信,希望能够投奔唐朝。李世民大喜,没多久,苏康果然前来投奔,还带来了两位重量级的人物——杨政道和萧太后。

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杨政道和萧太后前来投奔,亲自出城迎接,以皇家礼仪迎接萧太后(毕竟是李世民的长辈),给予荣养。而后,封杨政道为员外散骑侍郎。

李世民此举,深得民心,特别隋朝遗留下来的门阀士族,对李世民礼遇萧太后和杨政道,纷纷表示赞扬。

很快,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很多隋朝旧臣人心惶惶。陪同杨政道投降突厥胡人爆料:杨政道和萧太后在突厥期间,有不少唐朝大臣偷偷和其有书信往来。

要知道,唐朝是反隋而立,很多隋朝大臣虽然投降了唐朝,但大多是权宜之计。若是有人还和隋朝皇帝有书信往来,往轻了说,是“不忘旧主”;往重了说,是“通敌”。

这件事被爆料出来后,很多隋朝旧臣内心不安,有人甚至想法设法求见萧太后和杨政道,请求他们为旧臣保守秘密。有一位叫杨文的中书舍人上奏要求严查此事,把那些不忠之臣全部重重处罚。不曾想,李世民听闻后,却当众表示:不必调查此事,就当不知道吧!

李世民为何不下旨彻查呢?

春秋时期,楚庄王夜宴群臣,让王妃陪同,大家都喝醉了,突然一阵风将蜡烛吹灭,有人趁着醉意拉了一下王妃的手。王妃大惊失色,趁乱将此人帽缨拽掉了。为了查明此时,大家建议把蜡烛点起来,看谁没有帽缨,谁就是非礼王妃之人。没想到楚庄王却让大家都把帽缨取下,然后才点起蜡烛,重新饮宴。历史上称之为“绝缨之宴”。

李世民不追究大臣和隋朝皇帝暗中通款,和“绝缨之宴”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李世民的话说:

天下未定,突厥方强,愚民无知,或有斯事。今天下已安,既往之罪,何须问也!——《资治通鉴》

李世民认为,自己刚刚登基的时候,突厥还比较强盛,当时天下未定,很多人脚踏两只船,也情有可原。如果现在彻查,毕竟满朝震荡,既然萧太后和杨政道已经回到长安,再查这些人,没什么意义了。

做大事,就要有王者的胸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朝凌烟阁功臣,尉迟恭的排名为何那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二十四功臣图第一位是谁,唐朝24位凌烟阁排名,清朝24功臣排名

    好不容易重建大一统盛世的大隋王朝崩溃之后,华夏世界乱作一团,仿佛又要回到魏晋南北朝时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不过李渊父子乘势而起:先以河东为起点,再顺利收取关中,坐观群雄逐鹿、默默积蓄实力,最后在一帮杰出文臣武将的辅佐下、削平群雄、恢复了汉地秩序,缔造了一个更加辉煌的强盛王朝。能够创建这样的伟业,除了李

  • 历史上最强势的八位皇后,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拥有最多的妃子的皇帝是谁,明朝宣德皇后是谁,乾隆多少个皇后妃子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老婆被称为皇后,皇帝可以拥有的女人虽多,但也只有皇后可以算是妻,其余的统统都只能算是妾。在历史上,皇后的数量远远多于皇帝的数量,原因也很简单,皇帝有权力废后,然后给自己换个老婆,但皇后却无法废除皇帝。所以,导致了皇后数量多于皇帝的这种现象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说,皇后虽然是一国之母,

  • 李重茂既非嫡子又排名最末,但为何还能如愿以偿登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唯一的嫡长子继位,朱厚熜后下一个皇帝,李隆基与李重茂的关系

    唐朝立国289年,共历22位皇帝,除了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之外,还有这么一位少年皇帝在位时间只有短短17天,他就是唐殇帝李重茂,又称唐少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重茂既非嫡子又排名最末,但为何还能如愿以偿登上皇位?李重茂作为唐中宗李显的儿子,但并非是皇后韦氏所生,因为根据历史记载,在唐中宗的四子九女

  • 扶苏自杀时,蒙恬只阻拦一次就放弃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蒙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史记李斯列传》里面明确记载,扶苏准备自杀,被蒙恬劝止了,告诉他有可能是伪诏。然而扶苏在明知道有可能是伪诏的情况下,还是选择自杀了。并且蒙恬没有再次阻止哦,如果蒙恬真的执意阻止,扶苏未必能自杀的了。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为什么明知有诈还要

  • 春申君黄歇一生有何贡献?楚国最后的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申君黄歇文章,春申君黄歇和屈原的关系,春申君黄歇评价

    春申君黄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春申君黄歇(?一前238年),在楚国末年时历经两君,使得当时的楚国一度出现了回光返照的现象。本文就简单论述下。(一)入质于秦公元前272年黄歇被作为楚国的使臣,“与公子完入质于秦”。公元前263年,秦昭王欲“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

  • 历史上杨广与宣华夫人发生过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宣华夫人被杨广,隋唐演义宣华从了杨广,宣华

    杨广非礼宣华夫人,是一件在正史上记录在案的事情,这个事情也非常符合长久以来对杨广的人设:超级大混蛋。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还在于隋文帝和他的独孤皇后,独孤皇后14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隋文帝杨坚,之后长期以来,杨坚也只有独孤这一个妻子。杨坚年轻的时候还能守着独孤,可到了年老的时候,尤其是当了皇帝以后,长期

  • 揭秘:雍正皇帝为什么从来没有出巡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为啥能当皇帝,康乾盛世没有雍正,雍正为什么出家

    喜欢清朝的历史的应该都知道,康熙和乾隆在南巡这一方面花费了很多的心思,最近经常热播的几部影视剧当中,都对他们的南巡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还原,只不过因为影视剧当中角色的设定不一样,所以对于当时南巡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最为具有说服力的应该就是根据历史书上所记载的了吧。影视当中所拍摄的场景一般都是皇帝和后宫的

  • 唐朝的股肱之臣:揭秘张士贵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时期名臣三位,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上下一体,唐朝著名大臣

    关于历史人物的很多信息,我们很多都是从以前的小说和戏曲里面得来的,毕竟史书过于无聊,但是小说却非常生动。在以前,戏曲就是启蒙百姓最好的工具。戏曲小说并不是史书,对于人物刻画上都进行过艺术化的处理。今天小说的主人公就是被小说抹黑了千年,他是张士贵。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个名字

  • 对隋朝贡献很大的裴矩,最终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的贡献与成就,隋朝对历史最重大的贡献是,隋朝贡献主要有

    在一群言事的人物中,有一个人很是奇怪。他在杨广手下是一名佞臣,在李世民手下却成了忠臣,时常在朝堂之上为了一个问题和李世民你争我夺,这个人让很多人,包括历史学家疑惑。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他叫裴矩,裴矩出生于梁太清元年(547),贞观元年的时候,正好80岁。裴矩是个孤儿,文采极

  • 曹操和刘备相比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不选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比诸葛亮强在哪里,刘备为什么那么信任诸葛亮,刘备后期为什么不用诸葛亮

    对诸葛亮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话说在公元207年冬天,汉室左将军刘备当时居住在荆州,带着关羽和张飞两个人前去隆中四处寻找诸葛亮的下落。当时刘备曾经在朝廷中做官,也就是名副其实的一名官员,对于这个阶段的诸葛亮来说,只不过是一介书生,并没有很高的威望,也没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