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做人做事都恰当 身后谁人可比蜀汉丞相诸葛亮?

做人做事都恰当 身后谁人可比蜀汉丞相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26 更新时间:2024/2/6 14:25:36

温伐蜀之时,曾遇见一个历经诸葛亮时期年过百岁的小吏。不可一世的他厉声问小吏:“今天谁可与诸葛丞相相比?”小吏答曰:“诸葛在时,不觉得有异。自他死后,无人可以与他相比。”桓温感慨:“夷少城,犹存孔明庙。”

网络配图

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人,东晋宣城太守桓彝之子。桓彝为北方世族,西晋永嘉之乱后随晋元帝南渡,很得元帝的信任,先后任中书郎、尚书吏部郎等职,名显朝廷。明帝时,桓彝拜散骑常侍,曾与明帝密谋平定王敦之乱,以功封万宁县男,后为宣城太守。《晋书·桓温传》记载,桓温出生未满周岁时,桓彝的好友温峤(后为中书令)见到他说:“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又称赞说:“真英物也。”因为得到温峤的赏识,桓彝便给他取名为桓温。温峤笑道:“果尔,后将易吾姓也。”

桓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脸上长有七颗黑痣。年轻时与沛国刘惔为友,刘惔常说:“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东晋永和元年(345年),征西将军庾翼病死,八月,桓温被任命为安西将军,领荆州刺史。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其地民风劲悍,兵强、财富居天下之半,素为东晋重镇。东晋在江南立国,以建康为京都,以荆、扬为根本,而荆州地处扬州上流,常能对京师建康形成威胁,桓温居形胜之地,立志要在此建立功勋。

虽然“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但桓温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其战绩是负多胜少,而且多数是先胜后败。他一生主要有四次征战,即一次西征和三次北伐:西征之役胜之侥幸;第二次北伐虽胜,但规模不大;第一、三次北伐则都是惨败而归。

桓温长期掌握大权,素有不臣之志,颇羡王敦之举。有一次,他抚枕而叹:“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网络配图

桓温有代晋之谋,北伐的动机大概跟刘裕差不多,企图借此立威,掌握朝权。在北伐之前,桓温已经迫使晋廷给他加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很明显,桓温是想趁着北伐胜利的余威,回来后篡夺皇位,或者说至少是为篡位作准备。但他的运气实在不好,当时的前燕慕容垂还在,加上桓温本是赌徒心性,想以冒险取胜,偏偏此次北伐过于迟重,又不听郗超之谋,结果在连战胜利的情况下粮尽退兵,被慕容垂所败。

枋头败归后,桓温威望大减,方寸大乱,但其野心未已,想用废立的办法重新树立威权。于是于咸安元年(371年)废了司马奕,另立简文帝,这样他就拿到了类似霍光那样的辅政大权,下一步就要篡夺,可惜一病不起,七月己亥(公元373年8月18日),桓温病重身死,终年62岁,没能实现他先加九锡,再渐移晋室的野心。

桓温走了,他的野心以及他身后背负的恶名至今还未翻案,蜀地小吏的话也还在:“自诸葛孔明之后没有人像诸葛亮一样做人恰当、做事恰当……”

可以想见,对《易经》八卦很有造诣的桓温一听这话肯定满脸羞愧:在这人心多变、人事复杂的世间,最难做到的就是“恰当”二字;反过来,在人心人事都复杂的世间,“恰当”就等于做人成功引导了做事成功。

顺着“恰当”二字引申开来,我们就会发现“恰当”二字像质检员,能将为人处事是否成功检测出来。而在人心复杂、人事复杂的社会中,能做到“恰当”也是很难的。

网络配图

如果你是位促销员,你做服务时要能“说对话”,而不是“会说话”,如果你是位培训师,做培训时要能说出“听众能复制的东西”,培训的目的是增加团队的战斗力而不是增加培训师自己的明星光彩,如果你是位决策人,做项目立项时要先有“充分的需求评估”,而不是“应该可以”,做销售时先要考虑的是回头客怎么产生,而不是销量怎么上去,_个合格的饭店最重要的不是饭菜是否合口,特色怎么样,而在于吃完最后一口时的感觉是不是下次还想吃;做计划最重要的是你的计划要有周密的可操作细节,而不是抽象的框框;一个预定目标要具体合理,而不是喊大口号、说动人的话;做大事者用智慧挣发展,不只会用钱去赚钱;成功者不是越成功心越忙碌,而是越成功心越踏实;建设最适合居住和创业的城市并不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建设“最让居民舒心”的城市,如此这般,才称得上“恰当”!

而上述这些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先有做人的恰当,后有做事的妥当,之后你的整个人生才能闪现长久明。亮的光芒,心态浮躁的人经常会沉不下心来,于是遇事也就“恰当”不起来。

明末的冯梦龙在《智囊》中引用了桓温和诸葛亮小吏的故事,故事后面写道:为人处事最难做到的就是处处恰当,事事妥当。看来,那个在历史上未留下姓名的小吏真不愧是诸葛亮的知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是被戏说频率最高的皇帝只因为他很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我们都习惯叫他雍正。他是中国历史上,被戏说最多,传说也是最多的皇帝。实际上,他在位只有十三年,前面有康熙,后面有乾隆,但为什么在“夹缝”中上位的他,会如此受到后世的重视呢?因为,他的一生有传奇色彩: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一:雍正篡位。雍正当皇帝,野史质

  • 能力最强的五大皇帝排名 李世民竟排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过大大小小太多的帝王,有的名垂青史,有的遗臭万年,有的让国家繁荣昌盛,有的则国破家亡,但真实有才能的帝王却寥寥无几。下面这几位即是小编心目中才能最强的四大帝王。网络配图NO.4李世民李世民,李渊的次子,是其时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李世民年少就参军了,成年后征南伐北为唐朝的一致立

  • 已成瓮中之鳖崇祯为什么还不把儿子们送到南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南明之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都非崇祯皇帝之血脉。立福王要争,立鲁王要争,立唐王要争,立桂王要争。崇祯本有三个儿子,如果能有一个出现在南方,这些争论就会自然消失。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把儿子遣送一个到南方,以免一筐鸡蛋一下子全被打碎?明朝也有南、北两京之制,留太子在南监国或

  • 揭秘中国历史上与幼女睡觉时间最长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汉昭帝睡幼女,不但合理合法,而且必须睡,非睡不可。如果不睡,有人不答应,谁呢?皇后的外祖父霍光。霍光一心想让外孙女专宠生子,将来好继续接皇帝的班,但他忘了一个最起码的常识,外孙女未成年呢,如何怀孕生育?图片来源于网络有野史说,隋炀帝如何如何荒淫,用一无聊大臣发明的“合欢车”奸淫幼女。此类的文章,你看

  • 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并非落弱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唐高宗李治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普通人对他的评价认为他就是一种软弱的人,太宗传位给他真是瞎了眼了,最后大唐天下都差点给丢了,那么事实真相是这样吗?一起看看吧。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

  • 庞统阵亡落凤坡后对蜀汉对刘备都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是谁落凤坡埋伏射杀了庞统,谁在落凤坡射杀了庞统,吴蜀合并能灭魏吗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庞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有人说刘备集团走下坡路,是从庞统阵亡开始的,因为庞统阵亡至少给刘备集团带来了六个负面影响。细看之下,笔者认同其中的三个,至于剩下的三个,真的难以评说,就有请读者诸君见仁见智了。至于庞统阵亡刘备痛哭,诸葛亮是伤心还是窃喜,咱们不能看演

  • 李斯可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为何会被赵高胁迫改写遗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赵高篡改诏书是真的吗,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措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的原因

    在秦始皇灭六国之后,秦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和李斯设计出了完整的一套行政机构,或许,那一刻,秦始皇做梦都笑醒,我家的天下肯定是万无一失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随后,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打算,多次派人求仙,他本人也多次东巡,封禅泰山,以此希望能

  •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李元霸第二"的武将李存孝真实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什么堪称中国奠基人之一,谁堪称中国奠基人之一

    古代武将在战场上发挥出的个人能力,自古以来便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这一点从民间猛将事迹广泛流传而经久不衰便可以看出了。不管是单骑闯关还是连战数将,都在在世人的口口相传、文人的演义小说中成为了经典故事。在古典小说《说唐》中,就有着一个名叫李元霸的英雄人物,他力大无穷、战无不胜,堪称神勇。下面我爱

  • 为何会李渊会被李世民赶下皇位是必然的?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渊是让位给李世民的吗,李渊为什么不传位李世民,历史上李渊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为何会李渊会被李世民赶下皇位是必然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爆发,唐高祖李渊因此获得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历史记录——第一位被儿子推翻的大一统开国皇帝。不过“可怜必有可恨之处”,从洛阳之战后的一项封赏可以看出,李渊被唐太宗推翻纯属活

  • 为了防止司马懿造反曹丕做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甄宓,司马懿称帝了吗,司马懿究竟有没有谋反之心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了防止司马懿造反曹丕做了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佐理州郡上计事务的官吏)。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虽然司马懿一度拒绝,不过还是被曹操强行征召到手下了。见到司马懿之后,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