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忽必烈并不是第一代大汗,为何评价却要远高于其他大汗?

忽必烈并不是第一代大汗,为何评价却要远高于其他大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47 更新时间:2024/1/19 4:29:55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浩瀚星海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帝王将相,可这无数的帝王将相之中,并不是每个都能够做到彪炳史册,能够称得上杰出的,却是门罗可雀。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朝代能够做到出一位杰出君主,便实属很不容易。因为,后世的学者与史书,对于君主的评定标准是极其严格的,哪怕君主有一些小细节上的失误,往往也会被史官记录在案。由此可见,要想在历史上获得好的赞誉,对于一位君主来说实属不易。

当我们提到历史上这些君王的时候,总会想到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一代雄主,可实际上,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君主却常常因为王朝国祚较短的原因,而被人忽略,这个人便是元世祖忽必烈。根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当然,这样的记载只是关于忽必烈在史书上记载的冰山一角。在历史上,关于忽必烈的赞誉还有很多,并且忽必烈还不是蒙古第一代大汗,可对他的评价却要远高于他之前的窝阔台蒙哥两代主政时间较长的大汗。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后世对忽必烈的评价,要高于此前的两位大汗,很大程度上在于,忽必烈的才干上。我们知道的是,在十三世纪的一百年时间里,蒙古大军近乎战无不胜,征服了大半个欧亚大陆。当然,在这中间漠南广袤的中原地区,也在蒙古人的治理下,而当蒙哥汗继位的时候,忽必烈则被赋予了总领漠南中原地区的重任。

不同于,其他蒙古君主的做法,在做元朝皇帝之前的忽必烈,可以说是深谙政务,在忽必烈主政期间,整个漠南地区长期经过破坏的农业、商业,在短时间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并且,不同于其他蒙古贵族,只知纸醉金迷,忽必烈在统领中原地区的时候,总是能做到不沉迷于纸醉金迷,而荒废漠南政务。

当然,忽必烈所以能够受到后世如此高的评价,不只是因为自身的才干,实际上忽必烈所以能够超越此前的两代大汗,还有这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不同于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并不是一个蒙古传统的捍卫者,而是一个敢于突破固有蒙古传统限制的存在。这是因为,在忽必烈登上皇位之前,便提倡将儒家思想,运用到治国上面。并且,在忽必烈总领漠南中原之初,便招揽儒学大家。

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打破了以往的蒙古传统,并为其日后与阿里不哥之间的汗位之争,埋下了一个伏笔。根据史料记载,忽必烈“信用儒术”“立经陈纪”,这样的举措,从一定角度上来看,为元朝能够维持百年的时间,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虽然,一直有说法称忽必烈的治理元朝的方法,存在着“内蒙外汉”的弊端,但是,从历史的大角度上来看的话,忽必烈的做法,对于元朝的短期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其次,忽必烈在重视儒学治国的同时,也大量重用有才能的人士。尤其是在其执政的三十年间,更是用了大量有才干的南宋旧臣,这对于元朝的稳定,以及治理上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观,窝阔台、蒙哥在位时期,虽然也启用过一定的降臣,但大多都是武将,而治理朝政方面,两代大汗则极力避免降臣的加入。并且,忽必烈在位三十年时间里,始终都同儒家学派,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关系,这也是至元年间,社会发展较为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上的忽必烈,虽然有过征日、征安南这样的穷兵黩武,但是客观的来评价忽必烈这个历史人物的话,便能发现,忽必烈还是一个十分有作为的存在。并且忽必烈可以称得上是元朝建立后,最有作为的一位君主。而且忽必烈虽然不是蒙古第一位君主,但史书对其的评价却要远高于此前的窝阔台、蒙哥两大大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信当初只是项羽身边的保安吗 韩信当初的官职有多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和项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个还真没有确切答案。这个说法来源于韩信面对项羽派来的说客时说的一句话。“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这里面道出了韩信曾经在项羽账下的苦楚,官职不大,建议又不能被项羽采纳。而其中所说的官职刚好和《史

  • 齐桓公不听劝言遭宠臣软禁 停尸67天无人收葬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不听管仲劝言遭宠臣软禁 停尸67天无人收葬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誉。管仲不仅有经天纬地、治国安民之才,而且非常善于识人,从他临终前与齐桓公的一段对话就可以看出他识人的非凡智慧。网络配图史 料记载,管仲病重期间,齐桓公去探望他

  • 大汉贤后: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卫子夫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前2世纪-前91年),名字已失考,字子夫,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第一任就是传说中“金屋藏娇”的女主角——阿娇),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霍去病的姨母,汉宣帝的曾祖母。卫子夫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府中婢女,而她则是平阳侯曹时和平阳公主府中的歌伎。网络配图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春

  • 探索揭秘:历史上的秦始皇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体质较弱。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至于他死于何病,有人认为他死于癫痫。癫痫发作一般分四个时期:起初头晕、胃部不适,继尔突然意识丧失,隔肌痉挛,面色青紫、瞳孔

  • 左慈是谁?为何敢多次戏弄曹操保住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左慈是谁?他为何敢多次戏弄曹操却能保住性命安然而返呢? 左慈是安徽合肥人士,与周瑜是同乡,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方士。究竟何为方士呢?左慈的早年事迹网络配图那么左慈是如何多次戏弄曹操,却能安然无恙躲过多次追杀的呢?这就要从左慈早年入世的经历说起了!相传左慈曾经被邀请参加曹操的宴会,曹操早有耳闻左慈的神通

  • 揭秘康熙帝为何两度废掉太子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子如果没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隐私,确实是件很危险的事!虽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权、削弱宗室、稳定人心的各种好处,却也让这个本来就娇生惯养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娇纵。而且康熙帝是有名的长寿皇帝,这也让胤礽这个皇太子一当就是四十几年。他还曾对人发牢骚时说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大有

  • 朱元璋杀功臣:第一屠夫明太祖朱元璋残暴杀戮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无论是春秋争霸、战国称雄,还是秦扫六合、楚汉大战、三国风云等等,凡有征战自然难免杀戮,秦始皇杀人不眨眼,曹操杀人如麻;那创立新朝的功臣末路又可能是染血的断头台,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文种、韩信等。若论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屠夫”,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说朱元璋是古代“第一屠夫”,主要指他在和

  • 生活中的和珅:用情专一对妻忠诚的好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本文摘自《历史上的和珅》作者:纪连海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正史上没有关于和珅妻子的记载过去结了婚的女人没有名字,和珅的妻子的娘家姓冯,所以我们就只能称和珅的妻子为冯氏。冯氏是发现和珅是“人才”的“伯乐”刑部尚书英廉的孙女,她是和珅的情感世界中最为重要的女人。网络配图有的读者一看到这里,就会产生

  • 揭秘唐代第四代皇帝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第四代皇帝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吗唐中宗李显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太平公主,可惜他的四个儿子不是懦弱无能、平庸无奇就是好色享乐,没有一个是争气的,都与他们的父亲李治一样无能,大权旁落到武则天和他们的女儿太平公主手中。唐皇室的男人们大多很平庸,反而是

  • 朱元璋白话圣旨内容超搞笑 中国古代皇帝的圣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圣旨,是指中国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今常用于比喻,假传圣旨。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