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索揭秘:历史上的秦始皇是怎么死的?

探索揭秘:历史上的秦始皇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87 更新时间:2023/12/17 12:48:30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体质较弱。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至于他死于何病,有人认为他死于癫痫。癫痫发作一般分四个时期:起初头晕、胃部不适,继尔突然意识丧失,隔肌痉挛,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暂停,然后全身肌肉抽动、口吐白沫,最后数十分钟才能清醒。

网络配图

当一个人的权利达到可以为所欲为时,最害怕的事便是死亡。死亡便意味着这一切权势的结束。于是秦始皇耗尽人力财力想要长生不老,还亲自出巡寻找不老药。就在出巡时,秦始皇遇上刺客。嬴政的惊恐症自此而起,以后便经常梦见与海中怪兽怪鱼作战,无以宁日。

公元前211年,东郡(今河南濮阳)发现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字样的陨石,秋天又发生使者被“仙人”截留,告之“今年祖龙死”的事件,就更加重了他的恐惧心理。在相卜者的指点下,他于公元前210年去作第五次巡游,一是为消灾避难,二是求不老之药。

此次长途跋涉终使他累倒,在返回咸阳途中癫病发作,头部撞在座位侧边用来消暑的青铜冰鉴上,以致将冰鉴打翻,冰块四溅。于是,早年集聚于脑部的结核菌开始加剧活动,使之头痛、眩晕、发烧,而且消瘦得厉害和时常便秘、呕吐。由于当时治疗条件有限,秦始皇的病情渐渐加重。病死沙丘。千古一帝秦始皇死于“惊恐劳累”和“外伤诱发结核性脑膜炎”。

网络配图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年逾半百的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当时秦始皇虽然发烧,但意识还比较清楚。他回想起当初疏远公子扶苏和功臣蒙恬,心中很过意不去。为了稳定秦王朝,他便避开与之同游的李斯和狂妄自大的胡亥,亲笔写下了木简遗诏与苏扶:“朕巡天下,祷词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不幸归途疾发。今命在旦夕,其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此诏却让赵高派人专送上郡。赵高便与李斯串通,主张立胡亥,暗中把诏书改为“赐死扶苏,蒙恬”和“以兵属稗将王离”。因为扶苏、蒙恬当权后,他们不会有好下场。

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怕秦始皇再次清醒过来而未敢将诏书送出时,秦始皇在沙丘过了一夜便死去了。他们第二天早上打开温凉车,“看见始皇的右耳流着黑血,不知什么时候早已经硬得和石头一样了”。郭沫若认为,“这除了胡亥一人而外,连李斯、赵高都不知道”,“假如到了现代,解剖的小刀是可以发现出秦始皇的右耳里边有一条三寸长的铁钉的”,故胡亥为争夺皇位暗害了秦始皇。

赵高为什么要害秦始皇?因为他知道秦始皇命不久矣,如果公子扶苏继位,以小皇子胡亥为首的他肯定没有好下场,而赵高本身就对皇位窥视已久,胡亥年幼,性格又好控制,所以他便说法李斯与他串通篡改遗诏。李斯本是秦朝开国元老,对嬴政忠心耿耿,不愿违背嬴政的遗愿。

网络配图

赵高问道:“丞相,依你之见,在才能、功绩、谋略、取信天下以及扶苏的信任程度这几方面,你与蒙恬将军谁强呢? ”李斯沉默半晌,黯然地说:“不及也。”赵高进一步试探道:“丞相是个聪明人,其中的利害关系恐怕比高看得更清楚。大公子一旦即位,丞相之职必定落入蒙恬之手,到时候,你还能得善终吗?胡亥公子慈仁敦厚,实乃立嗣的最佳人选,希望丞相仔细度量度量。”李斯分析利弊,经过良久的思想挣扎最终妥协。秦始皇死后,公子扶苏,大臣蒙恬被赐死,胡亥继位称秦二世。秦始皇一世英名,最终却死于最信任的人手中。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而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不管他究竟是怎么死的,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巍峨雄壮的长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左慈是谁?为何敢多次戏弄曹操保住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左慈是谁?他为何敢多次戏弄曹操却能保住性命安然而返呢? 左慈是安徽合肥人士,与周瑜是同乡,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方士。究竟何为方士呢?左慈的早年事迹网络配图那么左慈是如何多次戏弄曹操,却能安然无恙躲过多次追杀的呢?这就要从左慈早年入世的经历说起了!相传左慈曾经被邀请参加曹操的宴会,曹操早有耳闻左慈的神通

  • 揭秘康熙帝为何两度废掉太子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子如果没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隐私,确实是件很危险的事!虽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权、削弱宗室、稳定人心的各种好处,却也让这个本来就娇生惯养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娇纵。而且康熙帝是有名的长寿皇帝,这也让胤礽这个皇太子一当就是四十几年。他还曾对人发牢骚时说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大有

  • 朱元璋杀功臣:第一屠夫明太祖朱元璋残暴杀戮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无论是春秋争霸、战国称雄,还是秦扫六合、楚汉大战、三国风云等等,凡有征战自然难免杀戮,秦始皇杀人不眨眼,曹操杀人如麻;那创立新朝的功臣末路又可能是染血的断头台,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文种、韩信等。若论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屠夫”,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说朱元璋是古代“第一屠夫”,主要指他在和

  • 生活中的和珅:用情专一对妻忠诚的好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本文摘自《历史上的和珅》作者:纪连海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正史上没有关于和珅妻子的记载过去结了婚的女人没有名字,和珅的妻子的娘家姓冯,所以我们就只能称和珅的妻子为冯氏。冯氏是发现和珅是“人才”的“伯乐”刑部尚书英廉的孙女,她是和珅的情感世界中最为重要的女人。网络配图有的读者一看到这里,就会产生

  • 揭秘唐代第四代皇帝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第四代皇帝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吗唐中宗李显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太平公主,可惜他的四个儿子不是懦弱无能、平庸无奇就是好色享乐,没有一个是争气的,都与他们的父亲李治一样无能,大权旁落到武则天和他们的女儿太平公主手中。唐皇室的男人们大多很平庸,反而是

  • 朱元璋白话圣旨内容超搞笑 中国古代皇帝的圣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圣旨,是指中国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今常用于比喻,假传圣旨。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

  • 揭秘三国魏延究竟是不是诸葛亮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大浪淘沙,淘尽无数英雄,然最终尘埃落定时,英雄苦泪,唏嘘之间,令人无法自已。诸葛亮,三国时期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之一,机关算尽,足智多谋,然而,他到死依然有忌惮之人。网络配图从影视剧中我们知道,就在诸葛亮知道自己将死之时,他向天祈祷延长寿命,点长明灯七七四十九天,然而魏延不慎碰到主灯,导致延命失败。

  • 揭秘:三国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救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的故事在三国中被奉为神话,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赵云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们一起看看吧。建安十三年(西元二零八年),曹操挥师南下,刘备让关羽由水路赶往江陵,自己带着十万百姓南逃,百姓脚程缓慢,一天只能走十余里路程。曹操大军开到襄阳时发现刘备已经远离,于是曹操点了乐进、曹纯等将

  • 揭秘历史上的齐桓公之死到底是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之死到底是何原因齐桓公一生霸气冲霄,威震一世,谁能想到晚年的时候齐桓公竟会如此凄凉,甚至沦落到被人囚禁活活饿死的地步,那么齐桓公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又是为什么会落到这么一个悲惨的下场呢?齐桓公前半生可以说是英明神武,但是就像绝大部分前半生丰功伟绩,到了晚年却晚节不保的人一样,齐桓公到了晚年也要干

  • 陈宫:宁死不吃“回头草”的三国悲情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色彩缤纷的人物谱中,陈宫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角色。作为一位著名的谋士,陈宫的经历着实令人感叹。网络配图张冠李戴捉放曹一般而言,我们所了解的陈宫是《三国演义》“捉放曹”的情节勾勒出的形象。经过京剧和各种地方戏的传唱,可谓家喻户晓。戏剧中写的是曹操谋刺董卓不成,匆匆逃出洛阳,在中牟(今河南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