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白马驿之祸有多惨?9位皇子被勒死

历史上的白马驿之祸有多惨?9位皇子被勒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69 更新时间:2024/1/16 8:29:09

虽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上一个朝代的阵容,很多皇帝即使不会接着重用,通常情况下也不会赶尽杀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但说到凶狠残暴之徒,在人类的战争历史上不在少数,“指鹿为马”“杯酒释兵权”这些看似蛮横的手段,和他们的残暴比起来简直是柔和多了。

有些人打仗可能是为了自己的立场,也有可能是为了自己的野心。与这些人不同的是,另一些人在战场上激发了他们凶残的本性,他们不善于采取政治手段中的沟通和调和,而是采取一刀切那种简单粗暴的手段来了去后患。

在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长达7年的动乱中,有一位投机主义者脱颖而出,他就是后梁太祖朱温

荒淫无度

而朱温这个人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好名声,虽然他结束了大唐300年的统治,拉开了5代时期的序幕,可作为5代的第一位皇帝“后梁太祖”,他的为人却不怎么样。

第一就是荒淫无道,朱温的原配妻子叫做张慧,是一个贤明有礼的人,但是自从妻子病死之后,朱温就如同冲破牢笼的野兽开始胡作非为,他恨不得将天下所有的女子都占为己有。

一次,朱温来到大臣张全义家中做客,在席上,朱温突然觉得光喝酒吃饭没意思,就让府中的漂亮女子出来为自己跳舞助兴。

这场宴会结束之后,朱温没有离开,而是直接住在了府中,并让张全义家中的所有女子全都来侍奉自己,张全义的妻妾女儿和儿媳妇没有一人能幸免,朱温在张全义府中待了十几天后才离开。

朱温好起色来连儿媳都不放过,更令人震惊的是,朱温那几个儿子不仅不以为耻,反而争相将自己的妻子献上,想以此来博得朱温的欢心,让父皇传位给自己。

第二就是杀戮,在《旧五代史》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一次打仗,朱温杀了敌军1万多人俘虏了3000人,当天晚上狂风骤起,沙尘满天,走出营帐外根本就睁不开眼睛。

朱温看见这一现象,认为这是上天在责怪自己杀人太少,于是赶紧命人将那3000俘虏全都杀了,而且,朱温还规定:战场上将相战死,他的所有部下全都要处斩。

最终朱温死在了自己亲儿子手中,结束了他残暴且荒诞的一生。而就是这样一个和董卓一样荒淫无道的人,是怎么发迹的?

恶人得志

在唐朝动乱的年代,他先后转变阵营,最后成为了唐朝权力最大的人物,铲除了李克用之后,在朝中便更是很难有人与他争锋,甚至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架势。

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的摧残后,一直陷入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最后彻底的灭亡,而“藩镇割据”更是唐王朝永远的梦魇。

虽然在这段期间唐王朝有过两次短暂的中兴,但对于这个大势已去的百年帝国来说,都像回光返照一样转瞬即逝。

在朱温把洛阳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之后,李克用等一干人等组成了反对朱温的联盟,他们将唐昭宗遣送回长安,希望能让朱温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

但回到长安的唐昭宗日子却并不好过,那些宦官让他吃尽了苦头,甚至想让唐昭宗下台,立他人为君,并把他囚禁在邵阳院中,给他套上了枷锁,只通过墙上的一个小洞每天给他送些食物。

后来朱温将唐昭宗身边的宦官逐一铲除,让唐昭宗在长安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唐昭宗对于朱温的救驾也是深表感激,对他也是大加封赏,可他哪里会想到朱温是个狼子野心之徒,早就惦记上了他手中的江山。

白马郡之祸

朱温害怕有一天会失去对唐昭宗的控制,最终将38岁的唐昭宗杀死于宫内。为了斩草除根,朱温又命蒋玄晖在九曲池设宴,目的是铲除唐昭宗的9子,而且,如果朝中有9个皇子的存在,那必然成为朱温达成称帝野心的绊脚石。

迫于对朱温的忌惮,九个王爷不敢不去,他们全部被蒋玄晖缢死,尸体被扔入池中,更为丧心病狂的是,4个月后,朱温又假借天子的名义于滑州白马郡召集了三十多位重臣,并将他们全部杀害,尸体全部丢进黄河,史称“白马郡之祸”。

而蒋玄晖也没落得个好下场,被朱温赐死,至此朱温牢牢掌控了朝中大权,“白马郡之祸”彻底清除了唐朝最后的残余势力,唐哀帝被完全架空,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

这个时候,已经谁也不能阻止朱温篡夺唐朝的江山了,朱温以这种大屠杀的形式结束了数百年的大唐帝国,也是当时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一次灭顶之灾。

虽然对历史的进程起到了一些推动作用,让贵族走向没落,读书人开始崛起,但也让中国走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动乱。

小结:

身为一个统治者,绝对不能采取那种“有奶便是娘”的用人方针,唐昭宗虽然面对水深火热的局面,但对于本性“荒淫无度、毫无底线”的朱温万万不应该重用,更不能让这种人手握大权。

每个人的处事方式不一样,道德原则和底线也不一样。种种迹象表明,朱温这个人层次并不高,做人更是没有什么底线。如此看来,把希望寄托于这种人,后果非常恶劣和难以把控。

而最趋向于安全的处理思路,就是让事情的走向,朝自己相对能够控制得了的方向发展,即使局面上处于被动,但如果暂时保存了自身,还是有一定翻盘的可能性的。

但有些人注定自己永远也不可能驾驭得了,那就绝对不要让他有把握局势机会,不然就不是让局面失去稳定那么简单了,注定是一场败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安禄山认杨玉环为干娘,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安禄山之所以要认比他小16岁的杨贵妃做干妈,最重要的原因,其实不过是为了攀附权势,借杨贵妃这条线得到唐玄宗的欢心,然后可以拥有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力。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认一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女子做干妈,这种事情,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看起来都有些离谱。

  • 武则天为什么没有单独给自己建一座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身上总是有着说不完的秘密。载初元年,六十多岁的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改洛阳作为首都。想想普通人六十多已经是准备颐养天年的年岁了,武则天依旧野心勃勃,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武则天为何不单独给自己创建一座陵墓,而要合葬乾陵?暗藏心机!武则天在位时也是励精图治,

  • 安禄山为何能平步青云?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有一次,唐玄宗走到杨玉环的寝宫门口,发现里面居然有男人的嬉笑声,再凑近一看,原来是安禄山和妃嫔们正在打闹玩耍。唐玄宗怒火中烧,杀了安禄山的心都有:“你进宫为何不先来拜见我,而是先来贵妃的寝宫,你想干什么?”要说安禄山也是个聪明人,听到这话反应非常快,立马往地上一跪:”陛下恕罪,臣是胡人,在我们那里都

  • 孟尝君最后为什么会落得被灭族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记载:“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绝嗣无后也。”孟尝君田文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了争继承人位置打得头破血流,齐国和魏国乘机发兵讨伐灭了其封邑薛邑,昔日风光无限的战国四公子之一被灭族绝嗣了!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这很奇怪,孟尝君是齐国人,

  • 猥琐宋真宗却是个治国极有手腕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小名香孩儿、赵九重。祖籍涿郡,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宦途,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大宋都城开封的贵族圈里,流传着一条不大不小的新闻:皇上家里又添侄子了。这个侄子,就是宋太祖赵匡

  • 真的假的?康熙竟然一夜九妃连珠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子嗣众多,后宫妃嫔也非常多,有记载的皇后就有四位、皇贵妃三位、贵妃一人、妃子十一人......所以就有九妃连珠的说法,大意是说康熙一晚上可以连续临幸九个妃子。九妃连珠是哪九妃因为康熙共九位妃子,且都颇具盛名,所以称为九妃连珠:慧妃、平妃、良妃、荣妃、宣妃、顺懿密妃、成妃、纯裕勤妃、惠

  • 乾隆皇帝提拔侍卫出身的和珅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对于中国历史上这个最大的贪污者,人们的研究实在已经够多够细了。不过,人们往往过多渲染了和珅火箭般蹿升中体现出的钻营功夫,而忽略了乾隆晚年的独特心态。事实上,和珅现象不过是乾隆晚年特殊心理需要的产物。如果在乾隆中青年时期,和珅绝无机会爬得这么高,当然,后来也不可能跌得这样重。网络配图晚年的乾隆被

  • 康熙德妃教你如何从生活秘书升级到主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第四位皇后孝恭仁皇后,不是康熙生前册封的,而是后来被儿子雍正帝追封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这个女人除了生了一个有能力的儿子之外,还深受丈夫康熙帝的宠爱,曾经以29岁的高龄生育打破了康熙后妃中生育年龄最大的记录。她曾为康熙生下三子三女,可见其深受宠爱的程度。她就是康熙的德妃,雍正帝的生母乌雅氏。德妃的介

  • 纪晓岚其实是超级能吃的吃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通过近年影视剧的戏说和各种媒体的传播,已经成为今天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他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谥号文达。有清一代,象他这样,历事三朝,盛名一时的文人,并不多见。网络配图一般

  • 抗清义士夏完淳巧骂叛徒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历史文献上,记载有抗清义士夏完淳的简介。据夏完淳简介描述,夏完淳原名“夏复”,字存古,为明代松江府华亭县人,父亲夏允彝才学过人,是万历四十六年的举人,因而夏完淳自幼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文武双全,和父亲一样怀有满腔爱国热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图片来源于网络明朝末年,政局动荡,天下烽烟四起,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