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蜀汉中高级文臣武将都有哪些人?他们对刘备是何态度

在蜀汉中高级文臣武将都有哪些人?他们对刘备是何态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6 更新时间:2024/1/26 16:03:22

在蜀汉中高级文臣武将都有哪些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三巨头,曹操孙权刘备都有过人之处,在董卓袁绍袁术孙坚孙策公孙瓒那样的猛人死掉之后,这三个人说话都比大汉天子刘协好使。但是这三个人在下属面前,也不能说一不二,因为魏蜀吴三国之中,总有一些敢于唱反调的下属。

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曹操孙权刘备这三国三巨头,谁在下属面前最有威信呢?我们细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最有威信的是曹操,但却是最没威信的刘备第一个称帝——曹操没有过把皇帝瘾,孙权熬死了曹操刘备,才敢自称吴大帝。

曹操这个人比较随和,他比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和动辄杀人的孙权都随和:他喜欢开玩笑讲段子,酒桌上被下属逗得前仰后合,“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汙巾帻”。

虽然“平易近人”,但曹操杀起人来也是毫不手软,所以我们可以说他是三国时期最有威信的主公——只有一个荀彧荀令君对他进魏公加九锡持保留态度。

大家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荀彧反对曹操再进一步,并不是公开反对的,而是怼了马屁精董昭:“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彧的这番反对意见是跟董昭说的,曹操听了很不高兴(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最后送了一个空食盒,荀彧郁郁而终。

纵观三国正史,我们发现在曹魏阵营,只有荀彧私下里对曹操有过不同意见而没有被显戮,其他如崔琰边让等人,都死于非命。

曹操有绝对忠诚的诸曹夏侯五子良将,这些人以做曹魏官为荣,以做大汉官为耻,可见曹操威信,已经登峰造极。这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夏侯惇:“时诸将皆受魏官号,惇独汉官,乃上疏自陈不当不臣之礼。”

不管曹操如何劝说,夏侯惇都坚决要求当“魏官”,于是曹操满足了他的要求。

曹操阵营有一个老资格荀彧,东吴也有一个老资格张昭,此公经常跟孙权唱反调,有一天把孙权惹毛了,拔出刀来要玩命。

孙权刚接班的时候,内有张昭,外有周瑜。周瑜不知道为什么,很离奇地在准备西征的时候病故了,而张昭老先生很能活,一直活到了嘉禾五年(236年)。

张昭在东吴的威望,曾一度超过孙权,直到有一天孙权忍无可忍拔出了佩刀:“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

孙权这番话,即表示了对张昭威望过高的不满,也进行了死亡威胁:如果你再絮絮叨叨,可别怪我失手杀了你!

通过这次拔刀相向,孙权确立了自己在东吴的绝对权威,为了打压张昭,他把丞相之位先后授予了孙邵和顾雍,张昭的地位比他们都低一等:“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

曹操憋死了荀彧,孙权压服了张昭,掌握了绝对权力,而刘备终其一生,都没有在部下面前说一不二,他的几个嫡系,经常很不给面子,刘备也从来没有勃然大怒,有时候还要耐心地做说服解释工作。

读者诸君都知道,刘备这辈子很不容易,老婆孩子丢了不止一次(数失妻子),地盘也是随得随丢,徐州荆州先后被吕布孙权抢走,刘备大半辈子都是在逃亡中度过。

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地盘,手下又都很不听话,经常公开站出来唱反调。除了法正比较会来事儿、黄忠病故较早(没有参加伐吴之战)之外,蜀汉核心高层几乎都跟刘备正面冲突,连一向沉稳的赵云赵子龙,也两次当众发表不同意见:第一次是反对刘备把蜀中良田美宅分给荆州来的心腹嫡系,刘备听了;第二次是反对伐吴,刘备没听。

咱们看《三国志》,刘备属下排名靠前的八个人,分别是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庞统、法正,这八个人里有六个对刘备都不是事事顺从。

排在赵云之后的庞统,曾经在入川庆功宴上当面揭短,而且事后也没有道歉。

当年刘备入川之后跟刘璋翻脸,攻克了涪陵占了杨怀高沛,大摆酒宴庆功,庞统多喝了几杯,就当面揭短:“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其实这时候刘备完全可以反问一句:“你说咱们不仁义,我入川是谁鼓动的?取川上中下三策是谁出的?要在酒宴上干掉刘璋,又是谁出的主意?”

最后刘备自己找台阶下:“今天吵架,咱俩谁错了?”庞统满不在乎:“咱俩都错了!”

庞统这话要是跟曹操孙权说,结果可能就大不相同了。但是刘备并没有因此记仇,庞统牺牲后,“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马超走投无路归降(并没有与张飞大战,是主动写信请求刘备收留的),居然也不大把刘备放在眼里,还有点要平起平坐的意思:“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

不叫主公而叫玄德,读者诸君请看荀彧张昭会不会管曹操孙权叫孟德、仲谋?

除了赵云庞统马超,关羽张飞诸葛亮也不太让人省心,这其中最过分的就是关羽关云长了,他不但曾经跟刘备发怒,还曾经一度拒绝接受刘备的任命——是嫌官小还是不屑与黄忠并列,这个还真不好猜测。

关羽跟刘备发火,记载于《华阳国志》和《蜀记》:曹操进荆州,赶跑了刘备并抢了他两个女儿,在败军之际,关羽急眼了:“要是早听我的,在许田围猎的时候宰了曹操,哪有今天的被动局面?”

关羽拒绝接受刘备给他的“前将军”头衔(不受拜)记载于《三国志·卷四十一》,是费诗做了说服工作,关羽才勉强接受了前将军封号和五百斤黄金一千斤白银和五千万铜钱。

关羽拒绝接受刘备任命,其实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总管荆州事务的关羽,应该谨慎从事才对,他拒绝汉中王刘备的委任,就不怕引起刘备的猜忌?

跟费诗在一传的,还有一个杨洪,在介绍杨洪的时候,还有一段令人细思极恐的文字: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诸葛亮的问话是啥意思,笔者这里不做揣测,如果没有杨洪的劝谏,诸葛亮能不能发兵支援刘备,谁也不知道。

张飞对刘备的忠诚,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同样是《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还有这么一句:“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至于张飞有没有跟刘备急过眼,《三国志》中没写,《三国演义》里的描述,读者诸君可信可不信:“陛下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报?他人岂知昔日之盟?若陛下不去,臣舍此躯与二兄报仇!若不能报时,臣宁死不见陛下也!”

如果张飞真说了这样的话,就有点以割袍断义相威胁的意思了。

写到这里,这篇文章该打住了,因为再写下去,就有人要质疑笔者在抹黑什么人了。事实上笔者之所以罗列这些史料,是为了比较曹操孙权刘备三巨头不同的管理模式,并请读者诸君进行研判:刘备之所以能够完成草根逆袭称王称帝,可不仅仅是会跑会哭,他还有包容四海的胸襟——给予下属发作的机会,同时也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刘备既不像曹操那样有一个位居十常侍的祖父(曹腾)、位居三公的父亲(太尉曹嵩),也不像孙权有父兄江东猛虎孙坚小霸王孙策打下的现成基业。刘备的地盘,都是他跟下属拿命换来的——关羽张飞赵云肯跟着刘备拼命搏杀,诸葛亮法正庞统肯为刘备出谋划策,必然是刘备有超过曹操孙权的地方。

张飞最早的官职,是曹操给的(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关羽的“汉寿亭侯”叫了一辈子,这称号也是曹操给的;诸葛亮不投靠妻子的姨夫刘表而出山辅佐刘备;庞统给周瑜当过功曹,法正是刘璋的议军校尉,张松是益州别驾,他们都对刘备一见钟情。

刘备虽然看似在蜀汉集团威望不高,但是他的做法让我们想起了《三国名臣序赞》中的一句话:“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作为当世枭雄,刘备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他的下属可以提不同意见,场合不对态度不好都没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庞统这样的蜀汉高层,对刘备是心服口不服——所谓口不服,是他们跟刘备不隔心,有啥就说啥,想说啥就说啥,这也正是刘备驭下之道的高明之处。

最后照例请问读者诸君:曹操刘备孙权驭下之道各有不同,如果您穿越到三国,更愿意跟着谁打江山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操喜欢结发妻子丁夫人吗?为何二人会离异?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丕为什么娶二婚甄宓,三国曹洪催眠术丁夫人,曹丕娶了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吗

    丁夫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武宣卞皇后(常称卞夫人)是曹操之妻,魏文帝曹丕之母。除此之外,她还是大才子曹植和大将军曹彰的母亲。长久以来,她是曹操的贤内助,是曹家三兄弟的好母亲。曹操也曾多次称赞她,按理说,她应该是曹操最爱最在意的女人了。然而有另一个女人,显然曹

  • 历史上真实的建宁公主是怎样的?她与康熙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建宁公主原型,历史上真实的建宁公主,历史上的建宁公主

    建宁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看过鹿鼎记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建宁公主这号人物。她是康熙的御妹,刁蛮泼辣,任性顽皮。在机缘巧合下与韦小宝相识,是一对欢喜冤家,后来康熙又把他许配给吴应熊,后历经周折,最终还是嫁给了韦小宝。然而我们知道韦小宝是金庸先生虚构出来的人物,

  • 在三国后期,孙皓这位帝王如何将东吴折腾得乌烟瘴气?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东吴末,东吴第四任皇帝

    孙皓之所以一步步毁掉孙吴是因为用力打压士族过猛。最后养成了滥杀无辜,刚愎自用的性格。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代,曹魏崛起北伐;孙吴立足江左;蜀汉霸占西蜀。形成了各自互不统属的割据局面。他们立国时候都要面对一个共同的威胁:士族。这个脱胎于汉朝察举制度的集团在三国时

  • 杨秀清出身很是卑微,他的军事才干为何却是卓越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秀清的军事才能,历史上出身卑微的名人,石达开和杨秀清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起义的首领是洪秀全,正是因为他一手创建了“拜上帝教”从未上过学,识字也不多。但杨秀清的军事才干无疑是卓越的,他也最终成为太平天国前期实际的军事统帅。、烧炭工和底层农民领导的起义,最后会影响到清王朝的17个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杨秀清在太平天国

  • 关于乾隆继后的姓氏,《清史稿》中有着怎样的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皇帝史书,满清后裔现在姓什么,大清皇族后裔的姓氏

    古代社会,对于一些大人物,死后会被赠予谥号,用来概括一生的功绩德行,皇帝有谥号,皇后也有,比如说顺治生母的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然而,清朝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后没有谥号,她就是乾隆第二任皇后那拉氏,我们一般称之为乾隆继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李敢的父亲可是名将李广,但他为何却被霍去病射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于汉朝名将李广的古诗,谁杀了李广的儿子,李广李敢李陵

    公元前119年,李广跟随卫青最后一次出征匈奴,再次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愤懑的李广无法原谅自己,在卫青的大帐中自刎身亡。李敢认定父亲的死跟卫青有关,为了报复,将卫青打伤。当时李敢是霍去病的部下,霍去病为了给舅舅卫青报仇,在一次狩猎中射杀了李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

  • 在三国众多的谋士中,鲁肃为何才是最被忽视的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第一谋士,孙权手下谋士排名,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

    要论起三国时期的谋士,有人第一反应就是卧龙凤雏,冢虎幼麟,当然,最初的时候水镜先生司马徽只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司马懿和姜维都是后世人强加上去的,并且司马懿和姜维可不仅仅是谋士那么简单,切确的说他们二人应该是统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谋士是一个很重要的

  • 成吉思汗一生有四个嫡子,他为何却将汗位传给了窝阔台?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的妃子有谁被窝阔台宠幸,也速该与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女人

    成吉思汗一生有四个嫡子,这四个嫡子中,算起来最没有资格也最没本事继承汗位的,就是窝阔台了。可是成吉思汗最终却传位给了窝阔台,他为什么做出这样奇怪的选择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先来看看成吉思汗其他儿子的情况。术赤是嫡长子,按照汉人“嫡长子继承制”的规矩,他就应该

  • 三国时代的阴谋家不少,董昭如何帮助曹操建立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全战三国细作将要叛变怎么处理,董卓陷阵营,励战张角怎么用董卓过

    三国时代的阴谋家不少,著名的比如贾诩、司马懿等人,但是,这些人的阴谋毕竟被世人识破,这种阴谋恐怕并非最高明的阴谋。真正牛叉的阴谋,是既做成了事情,却又不被人抓住真凭实据。三国时代有这样的人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人阴谋不但帮助曹操建立霸业,而且就是他在悄无声息中

  • 陈平这位汉朝大臣,他如何成为刘邦手下的间谍首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背后最大的功臣,汉武帝四个顾命大臣,刘邦刚起义时的部下都有谁

    刘邦手下有一位娴于运筹帷幄的间谍首脑——这就是“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的汉朝大臣陈平。据说他曾经“六出奇计”,为汉政权扩疆增土立下殊勋,常常能化险为夷、转劣为优。其实在今天看来,这些都算不得什么神奇诡秘之策,只是一次次大胆的间谍行动而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