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临死前告诫过曹丕 曹氏江山为何还落到司马氏手里

曹操临死前告诫过曹丕 曹氏江山为何还落到司马氏手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04 更新时间:2024/1/10 5:59:4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司马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奸雄,曹操的聪明才智,那自然不必多说。然而,在已经觉察到司马懿“有雄豪志,有狼顾相”,甚至已经明确告知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的情况下,为何仍然没能防住司马懿这只老狐狸,结果导致曹魏江山最终落入司马氏之手?

原因之一:曹操虽对司马懿防范甚严,奈何却被曹丕所重用

早在建安六年(201年),曹操便与司马懿有了交集,当时正在担任司空的曹操,在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时,便派人将其征辟到自己府中任职,然而司马懿见东汉政权已经落入曹氏之手,竟然以患有风痹症为由予以了拒绝。

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担任丞相之后,才使用强制手段将司马懿征召到手下,担任文学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素有识人之明的曹操觉察到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因而对曹丕说道“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或许是出于对司马懿的防范,亦或许是曹操当时麾下人才济济,司马懿在曹操当政时期,从其历任的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来看,司马懿在此期间并未担任什么重要职位,只是隶属于丞相府的属官。

不过,司马懿职位虽然不高,但由于曹操让他与曹丕往来游处,却使其与曹丕联系极为紧密。在曹操对其极为忌讳的情况下,正是凭借曹丕的极力维护,以及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的积极表现,才打消了曹操的疑虑。

而在曹操晚年时,发生了立嗣之争,当时曹丕和曹植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圈子。在这场明争暗斗之中,司马懿和贾诩、崔琰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人拥护曹丕,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邯郸淳等人则拥护曹植。

我们知道,曹丕最终取得了立嗣之争的胜利,而其上位之后,所重用的自然是曾经拥护自己的朝臣。然而,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曹丕取得胜利之时,除了司马懿之外,曾经拥护曹丕的重臣要么已经去世,要么已然垂垂老矣,已经很难再辅佐曹丕。因此,司马懿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时,被曹操提拔为了太子中庶子,这显然是将其作为曹丕肱股之臣培养的。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正式篡汉称帝,而凭借着“从龙之功”和与曹丕的长期良好关系,司马懿的身份地位得以迅速提升,立即便被任命为了尚书,不久又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次年,又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甚至在曹丕南下讨伐东吴时,将司马懿留镇许昌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总认为司马懿与曹操是一辈人,实际上出生于光和二年(179年)的司马懿,只比出生于中平四年(187年)的曹丕大了八岁而已。凭借着年龄优势和曹丕的宠信,在曹操麾下文臣武将逐渐凋零的情况下,司马懿拥有着极大的成长空间。

原因之二:曹丕时期权力结构的变化,司马懿得以独树一帜

曹操执政时期,其麾下之所以人才济济,其实主要源于两点原因,其一是曹操用人唯才是举,不重出身、不重德行,其二则是重用宗室,从而形成了以荀彧、程昱、贾诩等为智囊,以曹氏、夏侯氏宗族和五子良将等为武将的辅政班底。

然而,到了曹丕执政时期,这个朝廷势力格局却开始被打破,这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

1、曹丕对于宗室的极力限制。或许是曾经和曹植等人的立嗣之争,亦或许是汲取了两汉时期外戚、宗室干政的教训,曹丕对于宗室的限制极为严厉,登基之后便明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严格限制外戚权力。

同时,大肆削夺藩王权力,命令他们无事不得进入京师洛阳,并下令对各地藩王的封地时常进行变更,收回治权和 兵权,在各封国设立防辅,监国谒者,负责监视藩王,这导致曹氏宗族不仅失去了权势,就连行动都受到限制。

曹丕的一系列政策,虽然使得皇权得到加强,使曹魏避免了外戚、诸侯作乱事件,但也使得宗亲势力日渐单薄,对于朝廷的影响力日渐降低,这不仅给了司马氏壮大权力的机会,且使得宗室失去了对抗权臣的能力。

2、九品中正制带来的影响。两汉以来,由于“察举制”的影响,民间已经形成了大量的豪门士族,这些豪门大族不仅在民间影响力极大,而且在朝中拥有极大的势力。而曹操与这些士族的关系,却并算不上好,虽然其麾下不乏荀彧、荀攸等士族人才,但同样提拔了大量寒门入仕,而士族对其的不支持,同样是曹操始终未能完成篡位称帝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当曹操去世,曹丕即位之后,为了顺利完成篡汉称帝,曹丕在陈群的建议下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士族对自己的支持,从而为称帝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开始逐渐被士族所垄断。

九品中正制下,不仅导致曹魏朝廷内部人才质量迅速下降,同时也为司马懿之后,司马昭、司马师等司马氏逐渐掌握朝中大权,提供了便利。

如上,由于曹丕对宗室外戚的严格限制,再加上大力推行“九品中正制”,导致曹丕以后曹魏朝廷势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司马氏的全面崛起提供了便利。

原因之三:司马懿实在太能熬了,成功熬死了曹魏三代帝王

前文说过,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总以为司马懿与曹操乃是一代人,实际上司马懿只比曹丕大八岁而已。曹丕篡汉称帝时,司马懿才刚刚41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作为曹操的儿子,曹丕的政治手腕其实也并不弱,还是能够驾驭司马懿的。然而命运却接连跟曹魏开了个玩笑,在篡汉称帝后仅仅六年,即黄初七年(226年),曹丕便英年早逝了,此时的他不过才39岁,而司马懿这时也仅仅47岁。

曹丕去世之后,太子曹叡继位,曹叡虽然年少,却也是位颇有能力的帝王,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如果曹叡在,再加上曹氏三代人的积累,以及曹真等人的支持,司马家族仍然只能安心做一个臣子。然而在景初三年(239年),在位仅仅13年的曹叡也故去了,年仅36岁,而此时的司马懿虽然已经是60岁高龄,但仍然极为活跃。

曹叡死后无子,其养子、年仅7岁的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然而,曹爽哪里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对手,他虽然一度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然而他显然小看了已是四朝元老的司马懿。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爽被夷灭三族,司马氏开始全面掌握朝中大权。

直到嘉平三年(251年)六月,司马懿才病逝,终年七十二岁,在成功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帝王之后,此时的司马氏已经是根深蒂固,曹魏军政大权全部落入司马家族手中,此后的曹髦、曹奂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帝王罢了。

综上所述,虽然曹操英明一世,也早早发现了司马懿“有雄豪志,有狼顾相”,但由于曹丕的维护使其逐渐消除了戒心,再加上司马懿是在曹丕即位后才开始受到重用,曹操根本无从防范。此后,由于曹丕对宗族的限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以及司马懿远超曹丕、曹叡等人的待机时间,最终导致曹魏江山落入了司马氏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和刘备都是从蜀地起家 刘备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都知道,汉高祖刘邦之斩蛇起义后,率领起义军顺利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而后,项羽分封诸侯,把刘邦分到了川蜀。刘邦到川蜀后,厉兵秣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击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成立了西汉王朝,开创了大汉400年的基业。可以说,刘邦这个

  • 被皇帝发配八千里,韩愈的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韩愈是以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面孔出现的。文学方面,他倡导古文运动,开启一代文风;教育方面,他注重为师之道,终生诲人不倦;政治方面,他高举儒家思想,拥护中央集权。这些成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万人颂扬。而他遭贬时能够坚持以国为任、以民为本,在逆境中能够立足实际、为民造福的爱国之心和奉献

  • 揭秘:刘邦宠爱的姬妾为何下场都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吕公只是平民,资料不多,连名字都说不准。吕氏家族又被灭了,很多相关事件史书上甚至都没记(比如芒砀山起兵以后吕氏独立攻取了很多地方,只能通过刘邦当时不在当地的记载来反推是吕氏打的)。只能间接推测。你想多了,吕后天性就是杀人狂魔吗?如果戚夫人不恃宠而骄,事事以吕后为先,低头做小,至少表面上跟吕后做个塑料

  • 吕蒙如果不趁机偷袭荆州的话 关羽北伐会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北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18年,太医吉平、韦晃等人造反,不久事情败露,被曹操斩杀。曹操十分恼怒,便想起了刘备之前参与了衣带诏的事情,于是就令大将军曹仁南下,准备起兵攻取荆州。曹仁屯兵樊城期间,大肆征调民役,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有很多地方趁此产生了叛乱。此时,

  • 三国名将陆逊的孙子:陆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吴郡陆氏是江南地区的世家大族,这个家族在三国时期尤为活跃,涌现出陆逊、陆绩、陆抗这样的名将,为维持三国时期的吴国政权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不过天下大势分分合合、经历了三国时期的动荡,最终还是由西晋一统天下。作为江南望族的陆家,

  • 狄青:一生战功赫赫,最后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想让人回忆的乱世,这个时期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并且在这个时期,只要手上的兵力足够强大就能做皇帝,所以五代时期政权更替也是短时间内就发生,一共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中原政权,以及十个割据小国,所以这个时代就被称为五代十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 三国降将为何只要于禁投降后身败名裂,结局惨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于禁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219年,关羽率领荆州大军围攻襄樊两城,当时关羽主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的兵锋,他只能一边想尽办法据守城池,一边赶忙派人向曹操求援。曹操得知消息后,当即派出于禁率领七路大军增援曹仁。然而于禁错误地将大军驻扎在低洼处,关羽得知此事

  • 盘点古代三大常胜将军,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社会的更替是任何朝代都逃脱不了的一个怪圈,无论哪个封建王朝,都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还有曹操说的一句话也很好,那就是乱世造英雄,今天我们来看三个不世出的名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辉煌的一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们先来说一个小将,这个

  • 朱高炽真的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吗 真相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子朱高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太子朱高炽似乎是个扶不起来的人,历史真相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历史上他算是一位有能力的君主,所以被称为明仁宗。历史上的朱高炽出身不俗,但从成为太子到登上皇位却颇为曲折。他不仅经历了亲兄弟的算计,父亲朱棣也对他的太

  • 李渊玄武门之变前,将调兵权交给李元吉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渊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武德九年(626年),东突厥大将郁射越过长城侵扰唐朝边境。这种侵扰在唐朝初年是家常便饭,很多唐朝历史爱好者都不知道这次侵扰的结局如何,当时的朝廷也没当回事。然而这次类似打酱油的侵扰却改变中国历史,因为这次侵扰直接引发了“玄武门之变”。当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