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元帝萧绎残杀兄弟,逼死儿子,间接害死父亲。真的是这样吗?

梁元帝萧绎残杀兄弟,逼死儿子,间接害死父亲。真的是这样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13 更新时间:2024/2/12 17:56:3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梁元帝萧绎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贴切地形容皇家内部关系,那句话便是“最是无情帝王家”。上至春秋时期一方霸主齐桓公与其兄弟公子纠之间的王位争夺,下至清朝的九子夺嫡,纵观中国古代这几千年,皇室内父子算计、兄弟相残不在少数。每一个坐在最高位置的人,他手里一定沾着许多人的鲜血。

所谓“无毒不丈夫”,中国的皇帝几乎在皇位争夺上都是冷酷的,但要说最冷酷的,还是那位杀害兄弟、逼死儿子、害死父亲的梁元帝萧绎。

一、萧绎其人

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字世诚,小名七符,号金楼子。史书记载“世祖(即萧绎)聪明特达,才艺兼美,诗笔之丽,罕与为匹,伎能之事,无所不该。”

萧绎的一生不算坎坷,前四十年在高墙大院里养尊处优,却十分勤奋辛苦地读书,即便因一只眼瞎不能亲自捧书观阅,也要令书童读给他听。

萧绎又是“四萧”(萧衍、萧统萧纲、萧绎)之中的佼佼者。是中国历史上留下的著作最丰富的皇帝,还是唯一进入诸子百家的皇帝,在中华文化历史上“镌刻下自己的名字”。

其绘画水平,在中国所有帝王之中,几乎无人可出其右。他所画的《职贡图》,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各国使节长相,这不但是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件珍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朝贡史极为珍贵的一份资料。

除了绘画,他对其他方面也是十分精通,从《隋书·经籍传》留下的资料来看,他研究的花样可谓包容万象。除去作为文学家、诗人、学者、皇帝、画家、书法家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名音乐家;他对中医的研究放到现代也可拿博士头衔;围棋水平至少是九段高手;他是姓氏学家;也是玄学研究高手,在众多研究周易专家之中占据显赫的地位。生在重文轻武的南朝的他还写了一本兵书叫《玉韬》。更令人吃惊的是,南朝士大夫们对骑马十分反感,认为那是野蛮人才做的事情,萧绎却不辞辛苦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养马,甚至写了部专著——《相马经》,里面的研究成果据说超出了相马专家伯乐的水准。他的才华以及学问简直无人能及无所不包。

但萧绎此人只能说是才子却绝对算不上君子。他的艺术水准以及文学成就又与他的人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才子非君子

这么有才的皇帝,为什么没有留名青史呢?

其实纵使萧绎才高八斗,他内心是非常扭曲甚至变态的,他似乎没有一丝丝感情,无论对父亲、对儿子、对兄弟、对侄子,他都将“最是无情帝王家”做到了极致。

司马光评价他“元帝(萧绎)于兄弟之中,残忍尤甚,是以虽翦凶渠而克复故业,旋踵之间,身为伏馘;岂特人心之不与哉?亦天地之所诛也”。

侯景之乱时,梁武帝被困,于是遣人至荆州对还是湘东王的萧绎宣读密诏,授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其余职务如故。梁武帝给萧绎如此大的权力是想让他勤王拯救父兄。然而萧绎却装作不知按兵不动,放任侯景围困自己父亲。

后来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之后,他才开始动用兵权,可此举却不是为父报仇消灭侯景,而是诛杀自己的侄儿萧誉和哥哥邵陵王萧纶的势力。如此将军国大事当作儿戏,真是自私至极。可笑的是,他还曾著书阐明自己的孝道观念,以此钓名沽誉。

萧绎派出的讨伐侄子萧誉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长子萧方等,《梁书》记载此子“少聪敏,有俊才,善骑射,尤长巧思。”可惜最后却溺水而亡,连尸体都找不到。萧方等的死讯传回后,作为父亲的萧绎不仅不悲伤,反而很高兴。且不说萧方等是他儿子,萧绎自己也说过要是再有萧方等这样一个孩子他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既是长子又是国家栋梁之材,而且也没有篡位的想法,萧绎竟在这样一个儿子死后能够很开心,其心当真薄凉。

侯景之乱平定之后萧绎登基为帝,当皇帝前后却不超过三年。其实在平定侯景之乱时确实展现了他有一定的政治手段,但登基之后居然做出一系列愚蠢的事情。

比如萧绎因为猜忌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萧詧,经常在朝堂上处处针对他,甚至想要杀了他。萧詧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便暗自联络了西魏,让梁国失掉了襄阳。之后,萧绎的弟弟萧纪为了保命跑到了成都并且自立为王,萧绎竟然请求西魏的帮助攻打萧纪,在成都被攻打成功之后,成为了西魏的领土。将自己国家的重要领土拱手让给他人,萧绎真的在乎国家危亡吗?

失去成都的梁国变得岌岌可危,承圣三年(555),西魏宇文泰派大将军宇文护等人攻打江陵,临危之际,萧绎居然带着文武百官读《老子》。十一月江陵被攻破,萧绎被围困之时竟说自己是读书太多,下令焚烧了接近14万册书籍。

好读书却焚书,写出阐明自己对孝道的认识却有对父亲见死不救。“才子皇帝,表里不一”,或许这是对他复杂的性格比较准确一点的描述。萧绎的一些作为确实让人膛目结舌,他虽然不是亡国之君,却行亡国之事。最终命丧江陵,这位冷酷的帝王被活活闷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董卓被杀之后,西凉军就没人统率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世人最为熟知的一个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个性鲜明的英雄角色,曹操、刘备、孙权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断打拼,为我们抒写了那一个动乱的年代。而打开三国乱世的正是那个大军阀董卓,就是因为他离世过早,而被人忽视了他的存在。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大汉帝国的权臣董卓乘车前往皇宫计划参

  • 对于曹丕而言 曹操不知道曹丕的手段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植和曹丕,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丕有什么阴谋?实际上对于曹操来讲,曹丕和其他儿子一样,他们都要遵守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这个继承人的位置与其说是曹操选的还不如说是他们自己争取来的,曹丕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这件事本身无可厚非,至于他采取了什么手段,倒是显得不在重要了。什么是

  • 简雍:刘备的兄弟,他的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从刘备起兵之时就一直追随在刘备身边的好兄弟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相信大家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两个万人敌——关羽跟张飞。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为这三人杜撰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但是在刘备起兵之时就追随刘备的,除了关羽张飞,还有一个谋士,他就

  •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怎么不攻打蜀汉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跟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比较出名的两个谋士,他们二人交手数次,且实力相当,又惺惺相惜,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到了公元234年,诸葛亮不幸在五丈原病逝,按理说司马懿再无敌手,可以纵横天下。但是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却再也没有发动过对蜀汉的战争,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

  • 唐敬宗李湛:历史上最爱打马球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是一份让人瞩目的职业,在这个位置上的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比如秦始皇、唐太宗等等,也喜欢诗词歌赋的君主,比如李后主、宋徽宗等等,当然也有贪玩的皇帝,比如唐玄宗喜欢斗鸡,明宣宗喜欢玩蛐蛐儿。在唐朝有一个皇帝,虽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处理政事并不是他的爱好,他最大的爱好还是吃喝玩乐

  • 战国七雄中魏齐楚赵让国家由盛转衰的君主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战国最败家的四位君主,让四大强国走向衰落,最终让秦国受益,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到了春秋末期,魏

  • 曹操为什么一生都不愿意称帝 曹丕继位为何着急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曹操和曹丕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延康元年正月,曹操带着没有统一全国的遗恨病死许昌,他的长子曹丕袭爵魏王。冬十月,魏王曹丕胁迫献帝禅位,终于灭汉自立,做了魏国皇帝。曹操生前就曾有人劝他废掉汉皇称帝。他的部下陈群、桓阶以及同族堂弟夏侯惇都曾数次规劝。曹操对臣下的劝进不为所

  • 杨玄感:他是杨广的亲戚,却起兵反抗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复杂的一个皇帝,他在位期间开凿运河、开疆拓土,经营西域,再一次打通了丝绸之路,为唐王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当然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些举措,消耗了国力,使得隋朝的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最为后人所诟病的就是杨广三征高句丽,更是损失了大量民力,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天下也因此乱成一锅

  • 曹植和曹丕相比 曹植为什么做不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植和曹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三国历史就不得不说魏国。说到魏国就得说曹操和曹操的儿子!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什么做不了皇帝?很多人说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是曹冲,根本没有曹植什么事。对的曹操开始确实喜欢曹冲。但是曹冲十三岁就病逝了!留下来的历史文字不多!曹植和曹丕!曹操一生

  • 曹丕40岁就英年早逝了 曹丕为什么还被说成高寿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丕早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三国那个十分混乱的时期,所发生的事情自是与后面所不同的。而今天所讲的这号人物便是三国中的一个名声很不好的人,他便是曹操的次子曹丕。曹丕此人虽然自小十分聪慧,但是他的聪明却并没有用在正确的方面,而是用在不好的方面,以至于他后来得的骂名也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