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龙且对项羽重要吗?为何龙且战死后,项羽会心生恐惧?

龙且对项羽重要吗?为何龙且战死后,项羽会心生恐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55 更新时间:2023/12/9 16:15:59

龙且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前203年十一月,西楚霸王项羽麾下的大将龙且战死,《资治通鉴》有这样一句话:“项王闻龙且死,大惧。”而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楚已亡龙且,项王恐。”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龙且战死,项羽会心生恐惧?难道龙且真的对项羽那么重要吗?我们先来看看龙且是怎么战死的。

韩信领兵攻进攻打齐国,在得知郦食其已经说服齐国归顺刘邦的情况下,还是采纳了蒯通的建议,继续东进,大了齐王田广一个措手不及,韩信很快攻占临淄,而田广求助于项羽。于是项羽命龙且领二十万大军救齐,在高密和田广汇合,准备与韩信大干一场。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对龙且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认为韩信远距离作战,势不可挡,而齐楚联军则在自己的地盘上,将士们很容易松懈加松散下来,这个时候如果能联合那些亡城的将士,他们一旦听说齐王还在,而楚军来救,必然站起来反对汉军,到时候斩断汉军的粮草供应,这很可能会让韩信不战而降。

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即便韩信不会投降,但确实能让汉军将士的战斗力减弱,也能让汉军疲于应付,但龙且并没有采纳。他压根就看不起韩信,他是这样说的:

“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寄食于漂母,无资身之策;受辱于袴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也。”

战场上轻敌是大忌,英雄不问出处,他却看不起韩信的出身,仅仅依靠对韩信的浅薄认识就断定韩信不足信,除此之外,他还要考虑立战功,这其实也不能理解,很多人上战场都是想要立下战功的,即便不能立下战功,也要胜了赢点战利品,如果不战而降自然不可能有战功和战利品。

正是出于这些考虑,龙且放弃了一个本该被采纳的建议,而选择和韩信硬碰硬,但韩信是什么人,他战无不胜,是个军事天才,因此在接下来的潍水之战中,龙且遭遇了此生最大的对手,并且是要他命的那种对手。

韩信在水陆做了全方位的安排,并且利用龙且轻视他的心理特意诱敌追赶,让龙且进了韩信的包围圈和埋伏。最终的结果就是,龙且在潍水之战中惨败,且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田广也被俘虏。龙且被杀的消息传给项羽的时候,项羽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等他终于确定的时候,随即产生的就是恐惧心理,他害怕了。

那么,项羽为什么会有恐惧呢,难道龙且对项羽真的重要如斯?龙且对于项羽来说却是很重要,是项羽为数不多的很信任的将领。公元前204年的时候,陈平给刘邦献上一计来改变局势,即利用反间计让项羽变为孤家寡人,陈平是这样说的:

“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昩、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也就是说项羽身边称得上是能臣猛将的也就是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等人,在陈平的反间计下,项羽和范增之间有了不信任,而最终范增在离开的路上去世,而项羽和钟离昧等武将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但当时项羽也仅仅不信任这些武将,用还是要用的,只不过不太敢让他们多带兵,而龙且后来在潍水之战中所领的兵,号称二十万,足见项羽对龙且还是极为信任的,龙且算是为数不多的值得项羽信任的武将,并委以重任,他的被杀自然对项羽打击很大。

而且有龙且在,项羽四面出击的策略就没有什么问题,我们看之前的楚汉对决中,无论刘邦集结多少兵力进攻项羽,其结果大部分都以刘邦失败而告终,要么不得不撤军,要么不得不狼狈逃跑。刘邦几乎没有占到过什么便宜,这固然与项羽的分不开关系,同时也是因为他底下的各个将领能够分兵从各个方位出击。

这样省去了项羽的很多麻烦,也给项羽带来了很大的胜算,而随着龙且的被杀,项羽手底下已经没有可用之才被提拔起来重新补上缺,自然无法做到让项羽没有后顾之忧,因此龙且对于项羽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但即便如此,项羽也不太可能产生恐惧心理,让他产生恐惧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这边龙且死了,无将可用,而刘邦那边的武将却不少,比如战无不胜的韩信。

韩信对于项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数,可以说,就当时的局势来说,楚汉之争中,韩信偏向哪一方,哪一方就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占得先机,进而改变固有的局势,如果韩信中立,同样会影响局势。

而韩信一直忠心于刘邦,自己这边无将可用才是项羽因龙且战死而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因此他赶紧让武涉去游说韩信,希望韩信能够和项羽联合共同对付刘邦,然后参分天下王之。武涉的一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即:

“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

只不过武涉的游说没有成功,因为彼时的韩信还无法预料自己的未来,而是感激刘邦当初能够授他将军印,让他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因此不肯背叛刘邦。后来蒯通也给韩信分析这个局势,可以弄成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只不过韩信同样拒绝了。

韩信不愿意背离刘邦,成为楚汉之争中刘邦最大的一张牌。因此公元前203年这一年对项羽是极为重要的,自己这边损兵折将,诸侯不服,而刘邦那边猛将众多,又得诸侯们的相助,真的就让项羽变成了孤家寡人,楚汉之争形势开始对项羽极为不利。

龙且被杀不久之后,项羽不得不放下心中的骄傲,和刘邦订立盟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试图以此换取短暂的和平来补充有生力量和足够的粮草。但盟约刚刚签订,项羽领兵东归,刘邦转身就撕毁了协议,然后再度进攻项羽。

虽然刘邦最开始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但韩信和彭越答应出兵之后,刘邦如虎添翼,而项羽则腹背受敌,只能一撤再撤,最终被围困在垓下,四面楚歌,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江 项羽真的蠢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自刎,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江东父老翘首盼,霸王一震四海威,乌江边上一声叹,血洒剑落魂何归。”有人说项羽缺的不是机会,他缺的是重新开始的勇气。面对茫茫乌江,面对密麻的汉兵,面对催促他赶紧上船的救命人,项羽做出了人生最蠢的一个决定。有人为他惋惜,有人骂他没出息,受点挫折

  • 慈禧年轻时期就开始守寡 慈禧时如何消遣寂寞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慈禧怎么能掌控清朝几十年,慈禧怎样怀上同治,慈禧念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守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慈禧太后绝对是人们最熟悉的中国古代几位太后里的其中一位,慈禧太后本身的传奇性一直吸引着人们孜孜不倦地去了解,慈禧太后的故事也经常出现在影视剧和故事书中。而对于慈禧太后的功过评断,向来是说法不一的。有人认为在清朝后期,正是因为慈禧太后把控政

  • 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去了哪里?有哪些传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允炆去了哪里,朱允炆最后去哪里了,建文帝到底去哪了

    朱允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到古代历史上不正的皇帝,有两位是相当有名且常拿来作比较的,他们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李世民是在父亲李渊活着的时候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后逼迫李渊让位于他;而朱棣则是在父亲朱元璋去世之后发动靖难之变攻进南京城

  • 河阴之变后,尔朱荣为什么放弃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河阴之变的受害者,八王之乱后谁当了皇帝,隋灭陈之战华夏灭亡

    你知道尔朱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自古以来,权臣如果在是否篡位称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基本上是死路一条。可是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好多权臣左右摇摆,无法下定决心,结果是纵然材华出众,贡献良多,还会落得个惨死,身败名裂的下场。尔朱荣就是这样的权臣,他本是契胡族尔朱部落的领民酋长,虽

  • 曹操为何杀掉了高顺这位先锋大将?只是因为他一言不发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辽与高顺,赵云长坂坡杀了10万曹军吗,陈宫与高顺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须臾,众拥高顺至。操问曰:“汝有何言?”顺不答。操怒,命斩之。以上是吕布手下大将高顺被杀前的情况,曹操依照惯例,审问俘虏,你服不服?还有什么说的?而高顺却一句话也没说。曹操看到一个小小的高顺竟然敢如此蔑视自己,大怒,将其斩首示众。高顺何许人也?他是吕布手下的中郎将,还是其最精锐

  • 北燕开国皇帝高云,他的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后燕皇帝列表,后燕有几个皇帝,皇帝惨死

    你知道高云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世界上最难测的是人心,有时候对别人好也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十六国时期北燕的开国君主高云就用生命证明了这一点。北燕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汉人政权,它的建立者高云是高句丽人,按今天的地理图看,高句丽在朝鲜半岛,辽东半岛一带。他论着也算是朝鲜人。因此

  • 晋哀帝司马丕在位期间有什么政绩吗?他对东晋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晋悼公有什么特点,司马丕做了几年皇帝,东晋是西晋的延续吗

    你知道晋哀帝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361年(东晋升平五年)五月,东晋穆帝司马聃病死,时年十九。成帝的长子司马丕(341-365)继位,年号隆和,他就是晋哀帝。过了一年,朝廷给桓温加官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以后又命他领扬州牧。365年,桓温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

  • 汉献帝退位后被封为山阳公 汉献帝有没有后代继承爵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献帝退位在哪一集,汉献帝庙,汉献帝退位后去哪儿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献帝后人,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汉献帝,很多人觉得他很不幸,从董卓时期就是傀儡,到之后的郭汜、李確、曹操、曹丕,一直没有办法真正的“当家作主”,这种状态持续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但作为末代皇帝来讲,汉献帝还算是幸运的,他得到了善终,并且还是十分体面的善终。公元220年,魏

  • 从出生贫寒到位极人臣,苏秦经过了怎样的努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本少爷打小出生贫寒,苏秦的家人对他前后的态度,有的人出生贫寒却出人头地

    你知道苏秦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战国的大争之世,为平民其施展才华,充分实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苏秦。他是真正的贫寒子弟,他住在走不通的巷子里,连门都是挖出来的,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门,锁门的门栅都是用绳子绑成的。从这就可以看出他有多么地贫寒,为了改变

  • 英布与项羽之间有什么矛盾?英布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项羽和英布谁厉害,英布为何背叛项羽,项羽厉害还是英布

    你知道英布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当年楚汉相争的时候,其实出现了非常多的有名气的人物。他们各为其主但是这却也能够尽心尽力,但也有总是存在那么一些人最后背弃了自己的主公,转而投向了敌军的旗下,而这些人中,我想要提到的一个人就是原本项王旗下的英布。或许是命运使然,英布最终还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