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卓死后王允为何逼反李傕和郭汜等人 直接招降主力不行吗

董卓死后王允为何逼反李傕和郭汜等人 直接招降主力不行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95 更新时间:2024/1/26 5:53:4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董卓王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若以成败论英雄,英雄王允,则变成了历史的罪人。

董卓死后,汉朝政治局势为之一变,此时关东尚未大乱,是重整朝纲最好的时机,实际上也是大汉王朝的最后一个机会。

彼时,以董卓为首的关中集团和以袁绍为首的关东集团对峙,董氏被诛以后,关中地区被王允和吕布所控制,董卓留在长安的部队也都尽归此二人,关中集团自此一分为二。

董卓的十万主力部队,在女婿牛辅的带领下驻扎在洛阳与长安交界处的陕县,本来是为了防备关东诸军,此时也因董卓之死而变成了一支孤军。这支孤军占据着长安的东大门,随时可能向西威胁长安,所以成了东汉朝廷的一只不定时炸弹。

好在牛辅、李傕郭汜这些人本没有什么政治野心,所以在董卓死后一直按兵不动。而对于王允和吕布来说,此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对于牛辅这支西凉铁骑的安置问题,在这件事情上两个人起了争执。

吕布因为背叛董卓,成为了西凉集团的死敌,所以他建议把这支部队彻底消灭。这个建议显然是偏激的,而且实现起来也非常的有难度,王允没有采纳。

从初平三年四月诛董卓,到五月份下旬李、郭西向,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王允都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结果迟疑不决、反反复复,最终酿成了巨变。

如果此时王允能够笼络西凉旧部,渐渐掌握这支主力大军的控制权,然后稳定关中,此时关东诸侯曹操、袁绍等人尚未成大器,他奉天子以稳定四方,汉朝的朝政是可以稳定下来的,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分天下。

但王允这个人行事不懂得变通,史书称其为“刚棱疾恶”,所以他陷入了两难之地。一来他对西凉势力十分仇视,希望能够消除这股势力;二来他又非常忌惮这支劲旅,需要笼络住他们,免得他们狗急跳墙。

所以他的策略也就反复未决,开始,王允倾向于赦免他们的罪责,但这样一来这支西凉大军就会对长安造成威胁,而且明明有罪却既往不咎,他担心会引起西凉军队的怀疑。李傕专门派使者到长安请求赦免,王允以“一岁不再赦”为理由回绝了他,这就让西凉军队心怀忧惧。

王允和吕布都是并州人,此时的长安由并州集团掌权,牛辅的十万大军在关东军和关中并州集团的夹缝中朝夕不保。本来,在董卓死后,两个集团之间的矛盾就非常深,西凉将士仇恨并州人,曾经把军队中所有的并州籍军民家属共数百口全部杀害,借以报复并州集团,这是董卓死后他们实实在在的罪过。

正在王允迟疑不决的时候,吕布又派并州人李肃去攻打牛辅,结果被牛辅打败,牛辅大军却自己陷入动乱之中,主将牛辅也被部下所杀。这样一来,西凉集团就更加害怕, 双方的矛盾加深,而西凉军中将士逃亡的事件开始大量发生。

王允此时也改变策略,试图解散西凉大军,有人便对这个策略提出了反对,认为这样只会加剧西凉集团的恐惧,使他们人人自危,最后可能会孤注一掷。并且建议,让车骑将军皇甫嵩接管这支部队,继续驻扎在陕县安抚他们,然后慢慢地招抚关东诸军。

事已至此,这也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可是王允瞻前顾后,担心以朝廷的名义驻扎陕县,会引起关东诸侯的怀疑和不安,因此迟迟地没有作出决断。

而此时,王允又做了一件糊涂事,那就是杀了名士蔡邕,结果让西凉将士越发的恐惧。这个时候,因为王允对待西凉集团安置问题的犹豫不决,老百姓之间盛传着王允要杀尽西凉人的传言。

李傕等人就议论,蔡邕仅仅是和董卓走的较近就被杀,对我们这些董卓的部将肯定不会留情,于是就想逃回西凉。后来接受了贾诩的意见,举兵向长安进发。

火药桶终于爆炸了,可是王允越发的糊涂,对西凉人的仇恨冲昏了他的头脑。他让董卓旧部,在西凉集团中威望很高的胡轸、杨定前往招抚,结果却不给这两个人好脸色看,说什么:“關東鼠子,欲何為邪?卿往呼之!”。

结果两个人一到李傕军中就反水,成为了西凉大军进攻长安的领路人。王允又慌忙让董卓旧部徐荣前往镇压,结果徐荣战败也投降了,就这样,李傕、郭汜收拢了十几万大军来到长安城下。

十几万大军在城下围了八天,因为长安城城墙坚固始终没有办法入城,而城中的守城将士大都是董卓旧部,王允既要用他们,却又看不起他们,结果就有人阵前反水,偷偷地打开城门放李、郭大军进城,王允兵败被杀,关中又回到了西凉集团的手中,东汉的最后一次翻身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影视文学中,程咬金为何被塑造成了“天下第一福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程咬金,在人们印象中最出名的有三件事。第一件是他的武功,虽就会三招半却又很唬人,不熟悉的人,三招下来后,基本上都会被唬住。第二件是,好运惊人的当了皇上,号: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第三件便是,以皇上的身份,施展蒙人的武功,娶了裴元庆的姐姐裴翠云当皇后。须知,裴元庆虽是虚构出来的人物,但在演义中却是河东裴氏

  • 刘贺在位的27天里做了什么?他被废除前,是否试图挣扎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贺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史书上的政治事件,大多数以“结果”的形式呈现:谁推翻了昏庸的统治、谁继承天子之位、谁入主东宫、又是谁成皇后和宠妃。诚然,也有的以“过程”形态告诉我们当时状况多么险象环生,酣畅淋漓,但这仍不是历史的全貌。后人总想知道更多权谋与算计。

  • 吕不韦的势力很大吗 秦始皇为什么叫吕不韦为仲父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不韦仲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仲父在古代是父亲的大弟弟,“仲”字代表兄弟排行的次序,故有“伯仲叔季”之说,仲就是中间的意思。有人说吕不韦和秦始皇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当初异人被派到赵国做人质,本来和秦王的位置没有任何的联系,境遇相当堪忧,也没有人在乎他,能够保

  • 嬴政的父亲是吕不韦吗 两人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不韦和嬴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目前,始皇帝嬴政的父亲是谁?这个问题一直是世人讨论的焦点,能够确定的是嬴政的生母是赵姬。事实上,秦始皇的亲生父亲并不是吕不韦。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起来分析。一:根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吕不韦传》中有记录,“政的母亲赵姬 是吕不韦的人,

  • 童贯只是一个太监 童贯为什么能掌权二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童贯掌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太监一向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是善于揣摩主子心思的人。但是他们一旦在朝中独揽大权后,就开始变得专横跋扈。比如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直接把唐朝玩死了,而今天的主角就是宋徽宗时期的大太监童贯。他曾经残酷镇压过方腊起义,也指挥过对西北少数民族的

  • 宁王为何选择与朱棣共同造反,他真的相信朱棣给的承诺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了,是为建文帝。不过建文帝屁股还没有坐热,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在朱棣阵中,还有一位藩王,也是朱棣的弟弟,宁王朱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宁王是朱权,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这个宁王的封地在大宁,为一大镇。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还有一支骁勇

  • 汉景帝为何能与汉武帝并列?他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景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景帝刘启在位十六载,上乘文帝休养生息,下启武帝拓宽疆土,但是总体而言,他的位置却有些尴尬: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单独将文帝的贡献放在一边,把景帝与武帝归到了一个时间段。而班固写《汉书》时,又将文景并列,认为武帝可能成为特殊的时

  • 当初抢到项羽尸体的五个人是谁 他们后来混的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尸体,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末暴政导致百姓揭竿而起,秦朝灭亡后历史格局演变成了楚汉相争,我们都知道,在垓下之战后,项羽率领手下突围至乌江自刎身亡。在此之前,刘邦曾喊出“杀项羽者封万户侯”的口号,追击项羽的是王翳、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五人

  • 吕后除了狠辣,其实还有柔软人性的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后宫的世界,从来都是与朝堂之上完全不同,这里相比较于朝廷,更像是你死我活的丛林,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彰显着人性的贪婪和自私。电视剧《大风歌》 ( 又名《 大汉盛世》)剧照,吕良伟(中)饰刘邦,王姬(右)饰吕后,刘雨鑫(左)饰戚夫人后宫佳丽三千,像吕雉、武则天那般以临朝太后身份坐拥天下者少之又少,她们身

  • 秦始皇直接打下匈奴不好吗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始皇修长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一个流传得非常广的传说,说的是秦始皇派方士到海外去找仙丹,方士没有找到仙丹,却找到了一本书,这本书上写着“亡秦者胡也”这几个字。秦始皇看到这本书以后,认定北方的匈奴是会给他带来巨大威胁的,所以派蒙恬率军到北方去攻打匈奴。而蒙恬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