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治死前颁布的诏书是如何内容?为何说限制了武则天

李治死前颁布的诏书是如何内容?为何说限制了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69 更新时间:2023/12/8 9:46:51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治死前颁布的诏书是如何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治死前一道诏书,就定了基本的政治格局。

李显继位,裴炎辅政,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这一道诏书既给了武则天参政的法理资本,又限制了她的权力(必须是军国大事,必须是“有不决”的情况下,且只是“兼取”)。如果裴炎和李显合作超级愉快,那么就根本没有武则天插针的缝隙。只可惜裴炎与李显之间首先发生了崩裂,才给了武则天机会。武则天对这份高宗遗照所塑造的格局即利用,又费尽心机突破。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李治死前依然保持着对皇权的绝对控制,并且没有怀疑过武则天会夺了他李家朝堂。毕竟女人做皇帝这种事情在那个年代太出位了,很难想象。他遗照中的一字一句都对他死后的朝政格局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为在李治久病不死的那么多年里,李治面临的最大政治困境就是,既要有人处理朝政,自己又处理不了,又不想放权给枢臣或者太子(皇权最大的政治威胁就是这两种人)。于是皇后,能力非凡又出身不高又是个女人的皇后,就成了自己最好的政治帮手,或者叫权力存储器。

所以真实的历史并不是很多电视剧里那样,李治病在床上,非常想传位太子,非常想群臣辅政,但是受武则天淫威胁迫不敢。真实的历史,武则天的不断上位恰恰是李治一手扶持的。

武则天在李治心目中人设是贤内助+好帮手,而不是什么“霸道老婆”或者政敌。自从武则天从尼姑庵返回皇宫一直到李治死,武则天在李治心中都是这个人设。两人不是没有过分歧,但是利益联合绝对大于他们之间的分歧。

废王立武事件中,武则天协助李治诛杀元老集团和士族集团,重新回到皇权独揽的政治格局中。李治久病不死的那么多年,又成为李治最安全的权力储存器。

武则天是李治亲自提拔的皇后(王皇后是唐太宗选的),为李治生育了五个孩子(算上早夭的公主是六个),和李治并肩作战几十年,协助李治解决了大量的政治困境,头脑精明能力超群,但又是出身低微(虽出身官宦但不是士族而是木材商人的孩子,在那个年代被说成地实寒微并不过分)又是女人对李治的权力实际构成的威胁不大。

一直觉得李治是一个很精明、很有权术又很拎得清的人,在大哥和二哥鹬蚌相争玉石俱焚的斗争中偶然上位,上位后面临各种困境(士族集团和元老集团的联合钳制),以锐利的眼光从尼姑庵挖出武媚娘这个聪慧能干的奇葩做自己的政治帮手,以高超的手段和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破了上述困境,力排众议,手段狠辣。在目不能视、久病不死的那么多年,依然用自己的方法牢牢的把控着皇权。

所以历史上对高宗的各种黑,各种懦弱描述,或许是被武则天这个空前绝后的女皇映衬的结果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孝端文皇后始终稳居后宫之主,为何没有她受恩宠的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宗爱端敬王后吗,孝庄为什么给容妃留下遗嘱,孝庄和孝端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第三任大妃。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元称帝、创设五宫”,将大福晋哲哲册封为“国君福晋”,也就是“中宫皇后”。也就是说,孝端文皇后乃系清朝生前被皇帝亲自册封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清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刘备投奔袁绍时实力大不如前 袁绍为什么还要接纳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为什么投靠袁绍,刘备投奔袁绍是哪一集,刘备投奔袁绍是哪一年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袁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袁绍、刘备二人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前后。彼时的刘备作为公孙瓒麾下的一员将领,在河北战场打出了不错的战绩,想必也给袁绍集团带去了一些困扰。《三国志·先主传》:(刘备)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

  • 抗金英雄马扩一生有何作为?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许三多和成才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为什么说杨志是悲剧英雄,张献忠四个义子结局

    大家好,说起抗金英雄马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大太监童贯出使辽国,由于其太监的身份,遭到嘲笑与冷落,童贯当时在北宋可以说是风云人物,自己堂堂大宋使臣,没能得到礼遇,自然内心愤愤不平,回程之时在卢沟河畔(辽国境内)遇到一个人,谁?辽国的臣民马植,这人对于童贯而言

  • 揭秘秦始皇长子扶苏和项羽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为什么疼爱胡亥,秦始皇对扶苏怎么样,扶苏和项羽的关系

    秦始皇长子扶苏和项羽的关系怎么样秦朝末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许多耳熟能详的的英雄都在这个时代出现过,扶苏、项羽、刘邦都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许多人都很想知道扶苏和项羽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一段故事呢。扶苏,嬴姓,赵氏,所以应该叫做赵扶苏,世人都称公子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大儿子。扶苏在秦朝统治时期具有儒

  • 揭秘秦穆公的故事 他的地位是如何奠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穆公与重耳的故事,秦穆公和百里奚的故事,秦穆公的功绩

    春秋时期秦穆公的故事秦穆公的一生过得很波折,但是却很精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做人办事的道理,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谈资,他的生平有很多个小故事,都彰显了他的为人豪情仗义,能急人之所急,心胸开阔,不为小利而丧失大义。这里我们只从中截取一段故事来阐明他的性格,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穆公刚刚继位,晋国觉得

  • 中唐第一名将王忠嗣的死差点毁掉了整个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十大名将,唐高宗时期四大名将

    为战争而生的,以敢战、善战成名,古今中外的名将概莫例外;但是,伟大的军人与一般意义上的名将不同。伟大的军人不是为战争而生,而是为消灭战争而生的,是为和平而生的,这样的军人古今罕见。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人们立即就会想到一大串的名字:战国时代的乐毅、孙膑、吴起、廉颇,汉代的卫青、霍去病、李广,唐代的李

  • 揭秘汉高祖刘邦是同性恋吗 他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高祖刘邦的一生,汉高祖刘邦几个儿子,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汉高祖刘邦是同性恋吗刘邦是很多人眼中荒淫好色的人,然而就是有被冠以这样一个评价的人,也有着大众比较避讳的同性恋癖。刘邦是同性恋,准确地说是双性恋,而这一特殊癖好竟在他的后代中得以相传。汉朝的二十几位刘姓皇帝中,竟然有十位都是有男宠的,有些皇帝还不止一个男宠。那时候的宫廷似乎并不避讳同性恋,也许还是“

  • 皇帝不问出身!史上那些贫贱出身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帝震怒给我查这个败家子,人的出身太重要了,出身穷

    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尊贵无比,掌握着人世间的一切生杀大权,相对着,能够成为皇帝的人大都有着极深的家族背景,在出身决定高度的封建社会中,一个贫寒者能够成为一代帝王,可谓天方夜谭。然而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起,历史一次次用事实告诉人们,在波澜诡谲的历史中,时势创造了“皇帝不问出身”的传奇故

  • 刘备借荆州历史真相: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背后的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刘备借荆州还了没有,刘备为何不归还荆州

    荆州一直是蜀汉与东吴的矛盾焦点,这种矛盾在关羽被杀、荆州失去以后得到进一步激化,从而加速了三国时代的结束,那么孙权为什么看中荆州并志在必得,荆州的归属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隐情呢?一,荆州到底归谁董卓乱政时,各地纷纷起兵讨伐,此时的荆州刺史为王叡。据《三国志·孙坚传》 及注引,孙坚当时拜长沙太守与刺史王叡

  • 揭秘朱元璋时代的文字狱有多可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为什么那么残暴,明朝朱元璋时代人物,朱元璋文字狱的例子

    文字狱历代都有,可是到了明代,就不一样了。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忌讳就格外多了起来。除皇帝的名讳外,许多词也是犯大忌的,那些舞文弄墨的人搞不好就会掉脑袋。中 国人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不知从何时起。不过直到今天,对长者、尊者直呼其名都是不礼貌的。农村小孩之间骂架,互相指着鼻子叫对方父母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