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莽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莽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472 更新时间:2023/12/20 3:23:03

还不知道王莽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33年7月, 汉武帝的玄孙、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刘奭驾崩,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与此同时,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把持朝政。因为王家是太后的娘家,新帝登基,理应荫封外戚。

在王太后的安排下,同一天之内,王太后的五位弟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同时被封侯。一天之内,兄弟五人被封侯,这对河北魏郡王氏家族来说,可谓荣宠备至,在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王太后(王政君)的父亲名叫王禁,共生了8子4女。在此之前,长子王凤(阳平侯)和四子王崇(安成侯)已经被封侯,加上这次被封侯的5个儿子,王禁的8个儿子中,有7个儿子都被封侯。

在两汉时期,外戚被封爵不是什么新鲜事,王禁8个儿子,被封7个爵位,为何单独落下一个儿子没被封侯呢?因为这个儿子名叫王曼,已经去世了,没赶上王家最鼎盛的时候,无缘封侯。王曼虽然是兄弟八人中最不幸的,但他却留下了一位著名的遗孤、他的儿子——王莽。

从王莽的出身可以看出,王莽出身外戚世家,7个叔伯都位列公侯,因为父亲死的早,王莽在家族中就比较尴尬。他的叔伯和堂兄弟们整日锦衣玉食,而王莽则要认真读书,修身养性,只有这样,他才能被家族所尊重。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王莽逐渐成长为一个“另类”的王家人,与众不同。

王家子弟大多不重视学业,只有王莽认真读书。王家子弟大多骄奢淫逸,只有王莽穿着朴素、平易近人。因此,在外人看来,王莽虽然出身外戚家族,但却值得尊重。

西汉末年,有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就是奴婢问题。权贵和士大夫家族圈养了大量的奴婢,和旧时代的奴隶社会较为相似,奴婢地位低下,不享有法律保护,因此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王莽坚持不买奴婢,因此在底层人民心中,王莽是高尚的。

有一天,在长安城内,突然有人传言,王莽买了一个奴婢。顿时炸开了锅,有人就嘲讽:“王莽不过如此,他不也买奴婢吗?”可仅仅过了半天,人们才知道,王莽买奴婢并非自己用,而是送给了一个叫朱博的将军,朱博没有儿子,年老无人照顾,王莽买奴婢是在赡养老人。一时间,人们又开始赞扬王莽高义。

还有一件事,让王莽更加声名鹊起,他次子王获失手杀死了一位奴婢,王莽一怒之下,竟然逼儿子自杀。那个奴婢如草芥的年代,王莽竟然愿意让儿子为奴婢偿命,世人得知后,都觉得王莽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士大夫和官吏心中,王莽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红星。

公元前22年,王莽的大伯父王凤去世,临死前对王莽委以重任,王莽被封为新都侯,继而成为大司马。王莽礼贤下士,哪怕是身份低微的人来求见,王莽也总要抽出时间来见一面。王莽清廉朴素,他常常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资助他人,甚至将自己的马车卖掉救济饥民。有一次 ,朝廷中的官员到王莽家中拜访,见到一位衣着朴素的妇人,官员以为这是王莽的家仆,到最后才知道,这位妇人竟然是王莽的夫人。官员大吃一惊,对王莽佩服得五体投地,王莽的美名就这样一点点传开。

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因无子嗣,他的侄子汉哀帝继位,新的外戚傅家(太后家族)和丁家(皇后家族)夺得大权,王莽无奈辞去大司马之职,退隐在家。

王莽退隐了,大家开始想念王莽,不管是朝中的官吏,还是长安的百姓,大家都念着王莽的好。6年后,汉哀帝驾崩,前太后王政君再次驾临未央宫,王氏家族重新掌权,众人纷纷推举王莽为大司马。后来,年仅9岁的汉平帝登基,一切政务由王莽代理。在这期间,王莽的地位和声望日益隆崇,再加上皇帝年幼,王莽成了当时政坛的一号人物。

接下来,王莽被封为“汉安公”,其功绩和霍光相比。公元2年,天下大旱,蝗灾并行,百姓纷纷涌入长安。王莽带头,将自己的大部分家产和田宅捐了出去救济灾民,在王莽的倡议下,长安公卿们陆续捐献大量的金钱和粮食救济灾民。王莽破天荒地把属于皇家的呼池苑拿来安定灾民,以免灾民被极寒致死。王莽的一系列行为,深得人心,被人称为“圣人”,百姓纷纷赞颂王莽的功德。

如果王莽的事迹到此结束,王莽就是汉朝历史的政治完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完美人物。可是,接下来王莽“篡位”了。

有人说,王莽在篡位之前的一系列行为,都是在伪装。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一个人如果以高尚的品格来伪装30年之久,丝毫没有露馅,那他早已习惯自己是真正高尚的人。

从公元3年开始,各地持续出现“祥瑞”,有人说他看到了犀牛,也有人说他看到了黄龙,更有人说他看到了凤凰。很多人认为,这是王莽的“圣德”感动了天地。从公元6年开始,士大夫阶层开始在各个场合谈论“禅让”,王莽各地的亲信也都纷纷献来“符命”,所谓“符命”,是指某些象征天意的东西,间接地表达王莽应该取代天子。例如,长安城西有人挖井,竟然挖出了一块白色的石头,上面写道“告安汉公莽为皇帝”。有一个叫哀章的人私自造了一个铜镜,上面写着“刘邦会把天下传给王莽”。

不排除,这些献符命的人,大多是诓骗王莽的赏赐。但一方面因为王莽深得人心,另一方面符命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大汉气数已尽,应该让王莽做天下之主。甚至连刘氏皇族的一些人员也认为若王莽取代刘氏,乃是天下人之福。公元9年1月5日,汉朝皇帝禅让,王莽众望所归地登上了宝座,改国号为“新”,当年,王莽54岁。

王莽称帝后,踌躇满志,在教育、祭祀、法律、历法、土地、货币等各方面进行改革。王莽一味提倡复古,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很多改革有些想当然。王莽的改革最终造成以下4种反面影响:

第一,因为改革太过理想化,大多不切实际,执行起来很难。

第二,诸多改革都触动了门阀、士大夫的利益,逐渐失去了他们的支持。

第三,因为大多数士大夫不支持改革,王莽只能任用新人,很多投机分子加入到改革的队伍中,他们借改革之际摄取利益,让王莽逐渐失去人心。

第四,王莽运气不好,先后遇到了旱灾、蝗灾、瘟疫和黄河决堤,百姓们把这一切的灾难都归咎于王莽的改革,认为王莽冒犯了天意。

就这样,王莽从云间,跌落到了泥土里。

关于王莽,班固在《汉书》中评论他:

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惹,以成篡盗之祸。

王莽的“新朝”,夹在西汉和东汉之间,东汉和西汉又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所以,在东汉史学家眼中,王莽的后半生绝不是好人,他被贴上“谋朝篡位”“奸佞不仁”“虚伪”“狡猾”的标签。后世封建社会,也大多沿用这个观点。

笔者却不这么认为,笔者认为,王莽在改制方面是个失败者,但他在人品方面绝不是“虚伪”之人。因为王莽太过理想,他用了一种超前的思维、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打算实现自己的理想。只可惜,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助他,他失败了。

若王莽真是虚伪、狡猾之人,为何包括《汉书》在内的史书,都承认王莽的前半生是个“圣人”?从王莽入仕到王莽称帝,近30年的时间内,王莽不可能一直在“伪装”而不露馅。再结合王莽的出身经历、他的事迹可知,王莽的品格的确值得称赞。若王莽真的是奸猾之人,那在王莽称帝“篡位”时,为何大家都愿意相信他?

只能说,王莽虽然是一位失败的政治家,至少在人格方面,他不失为一位君子。

胡适认为,王莽和他的本家王安石一样,是一个勇敢的改革者,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您是怎么看待王莽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独孤信的眼光到底有多毒辣 嫁的几个女儿都成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独孤信有几个女儿和儿子,女人毒起来有多毒,独孤信三个女儿的结局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独孤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独孤信堪称史上最牛老丈人,大女儿嫁给北周明帝宇文毓被追封为明敬皇后;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成为隋朝的文献皇后;四女儿嫁给了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儿子李柄,生下儿子李渊,后来被追封为元贞皇后;五女儿嫁给了宇文述,生了儿子宇文化及,后来宇文化

  • 诸葛亮和汉献帝是什么关系 诸葛亮就是汉献帝本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与汉献帝是同一个人吗,孔明和汉献帝,汉献帝的伏皇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汉献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网络上之所以会流传诸葛亮是汉献帝本人的传言,其实主要是因为诸葛亮和汉献帝的出生年份(两人都出生于181年)、死亡年份(两人都死于234年)相同,所以一系列的脑洞开起来,便认为诸葛亮是汉献帝本人了,你认为呢?答案很明显,这种传言乃是无

  • 刘备一定要发动夷陵之战的真相是什么?为关羽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夷陵之战为什么诸葛亮没参加,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夷陵之战为何不带诸葛亮

    刘备一定要发动夷陵之战的真相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之中有三场决定了三国时期时代走向的战争,分别是官渡,赤壁,以及夷陵。前面两场战斗一直以来广为流传,但是一直以来,夷陵之战爆发的真正原因都不为人所知。其实,广为流传的为关羽报仇的说法只不

  • 同样都是被拥立才当上皇帝 汉文帝为何没有成为汉献帝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我绝不当皇帝,汉文帝简介,如何评价汉献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文帝和汉献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古代新皇上位,都是被有权利的大臣们所拥护着,后来再展现出自己治理国家的种种才能,才能坐稳皇位。如果手中没有实权,资质又平平无奇,那就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控制,成为一个“傀儡皇帝”。而托孤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权臣们的

  • 曹操迎接汉献帝之后 曹操为什么要迁都许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魏为何要迁都洛阳,曹丕为什么不定都许昌,三国迁都许昌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迁都许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洛阳残破”为由,强迫献帝及文武百官迁都于许昌,即许都。迁都许昌,原因真在于“洛阳破败”吗?非也。洛阳,虽因董卓的一把大火,昔日繁华付诸一炬,但是它毕竟是东汉帝国百年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其政

  • 大唐最后的中兴之光唐宪宗李纯,上位之后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唐荣耀是真实历史吗,李嗣源是好皇帝吗,唐宪宗李纯的太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宪宗李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唐朝,我们对这个朝代的第一印象会是什么?我想很多读者朋友的第一反应都会大同小异,“强盛”、“开放”、“万国来朝”、“中华文明的高光时刻”。这个朝代的强盛,一直到14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让人无比神往,激励这当代的我们朝着

  • 曹操的权力那么大 曹操为什么不废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魏为何被蜀汉一直压着打,废汉献帝的是谁,曹丕为什么没有杀刘协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和汉献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曹操权力这么大,为什么不废了汉献帝?即便是前期群雄割据的时候他要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他一统北方之后,魏国压着吴蜀两国打,还不敢废了汉献帝吗?其实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他们都恨不得宰了对方,但又要依靠对方。于是双

  • 在清朝的史料记载中,顺治皇帝的死因有着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关于秦始皇的史料记载,清朝失败的根本原因,在清朝的生活

    清世宗顺治,名爱新觉罗.福临,满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个皇帝,也是清代历史之中唯一公开皈依佛门的传奇皇帝。为何一个帝王天子甘愿抛弃江山不要,而披上袈裟为僧呢?世间流传的说法无一例外是因为他的挚爱董鄂妃病逝之后,他万念俱灰,彻底了却红尘,出家做了和尚。但在清史料中却说他在董鄂妃死后不到百日之中,染上天花,

  • 项羽的第一大将龙且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和龙且谁厉害,龙且为什么背叛项羽,龙且投降了吗

    公元前203年,韩信进攻齐国,齐王田广向楚国求教,项羽派大将龙且带领20万军队进入高密,将军队驻守在潍(wei)水以东,与韩信进行对峙。韩信连夜让人做一万条口袋,装满沙土,而后用这些土口袋将潍(wei)河上游堵住。等下游的水干涸后,韩信亲自带领一部分军队,渡过潍(wei)水,与龙且决战。很快被打的落

  • 曹操的七个女儿各个年轻貌美 曹操为什么把她们都嫁给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一生最爱的女人,张飞女儿,刘备女儿

    对曹操嫁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过汉献帝只是汉灵帝的次子,如果按照历史上的继承制,其实是轮不到他当皇帝的,只是汉献帝的母亲被何皇后害死,为了避免马皇后的残害,他从小就跟随董皇后,以求能够安稳长大。可是在汉灵帝死后,何皇后贪图权利就想立自己的儿子刘辩当皇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