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清朝的史料记载中,顺治皇帝的死因有着哪些争议?

在清朝的史料记载中,顺治皇帝的死因有着哪些争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707 更新时间:2024/1/21 8:44:08

清世宗顺治,名爱新觉罗.福临,满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个皇帝,也是清代历史之中唯一公开皈依佛门的传奇皇帝。

一个帝天子甘愿抛弃江山不要,而披上袈裟为僧呢?世间流传的说法无一例外是因为他的挚爱董鄂妃病逝之后,他万念俱灰,彻底了却红尘,出家做了和尚。但在清史料中却说他在董鄂妃死后不到百日之中,染上天花,撒手人寰,一命呜呼。

这两种说孰是孰非、谁对谁错,目前仍有两派历史学者各持己见,不过近年关于顺治皇帝的下落,又有了新的说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患天花而死,或许是个假象?

据清代史书记载,顺治十八年(1662年)正月初二,清世宗(顺治)患病,正月初七驾崩于养心殿。《清世宗实录》之中也曾对顺治患病的经过、去世前的表现以及死亡时的情况做过简短描述。说法也是初二患病、初六“大渐”、初七殡天。内大臣苏克萨哈在自己日记档记载“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

翻遍清代所有史料,针对顺治的死亡原因也不过寥寥数句而已,连患的是什么疾病,什么死因都只字未提?大抵就是患病-驾崩,中间的过程一概而过。顺治皇帝正值人生盛年,并未听说患有什么病,怎么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说死就死了呢?在他死后,宫中传言是患“痘症”也就是天花而死。

另外,关于顺治皇帝的遗诏,也不得不令人怀疑。在这份遗诏之中,顺治皇帝列举出自己平生的14条“大罪”。比如对自己渐行汉俗、无法尽孝、与亲友隔阂等等,充满自责之语气。为什么顺治帝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如此大的内疚感和自责感?这种内疚和自责好像不符合一个少年天子离开人世前的最后心情。再者皇帝说这些话之前,并没有任何内侍和大臣在场,他这些自责是对谁说的呢?因此人们怀疑这份遗诏并不是出自顺治皇帝本人之手,而是出自孝庄太后之手。因为遗诏中自责的内容,多是孝庄皇太后对顺治帝的不满之处。这自然让人们对顺治帝之死加深了一层疑惑。

另外有懂医理的人做过研究,所谓的“天花”如果感染后,受感染者会出现精神萎靡、神志不清、严重者不省人事、自言自语、如邪孽状。一个患有天花的人在死之前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神志清醒,而且还能将自己的遗诏亲口说出的。皇帝也是人,因此也不能例外,所有“口授遗诏”之说断然不可信。

在顺治帝死后,清廷对他的死因遮遮掩掩,如果是正常死亡,为何清宫档案对死因只字未提,实在让人讳莫如深!

2、出家做和尚,可能性有多大?

另一则说法,也是最广泛的民间说法,是说顺治帝出家为僧,金庸作品《鹿鼎记》和二月河作品《康熙大帝》都有过讲述。

事实上,顺治皇帝在生前确确实实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而且痴迷佛法。据说顺治信奉佛教是受了母亲孝庄皇太后的影响。孝庄是蒙古人,自幼受佛教熏陶,又年轻守寡,就以虔诚信佛来纾解心中郁结。顺治自小陪伴母亲身边,言传身教,从小就对佛法感兴趣。

14岁之时,顺治皇帝便亲自汇集大德高僧憨璞聪,并且与高僧促膝长谈。到了成年之后,又深受著名高僧玉林琇、茆溪森、木陈忞三人的影响,越发的信奉佛教,并且常常在宫中身穿法衣,念诵经

后来顺治皈依佛门,玉林琇赐他法名“行痴”,法号“痴道人”,又唤作“佛心天子”。顺治在这些僧人面前,一点皇帝架子都没有,自称自己为三宝弟子。

董鄂妃死后,顺治万念俱灰,心无旁骛,丢却皇位,遁入五台山,出家为僧,并亲手写下“出家偈”,其中那句“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至今仍在传颂。

或许是顺治皇帝对董鄂妃和佛法的痴迷程度超出了寻常,因此民间纷纷流传顺治帝并未死去,而是五台山出家的观点。

但顺治真的出家做了和尚吗?现在仍存在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其中支持顺治出家说的学者以《康熙皇帝起居录》为模本,将其中记载的康熙皇帝继位后多次随孝庄太后前往五台山礼佛为由头,坚持认为顺治就在五台山。因为礼佛这种事情,在皇宫就可以办,为什么非要舍近求远。另外在此之前,孝庄从未带着顺治去过五台山,而偏偏是“顺治驾崩后”才频频前往。民间更有传说,说康熙曾五次前往五台山,名义上是礼佛,实质是寻找父亲。但尘缘以了的顺治“行痴”,却从来不与他相见。无奈,康熙只能在寺庙墙壁上留下御笔“文殊色相在,唯愿神鬼知”的诗词,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父子不能相认的苦闷之情。

在后来的《清代野史达官》、《顺治演义》、《顺治与康熙》等野史和文学作品中,对此事大书特书,天桥底下的说书人更是说的唾液四溅,让人们对此事更加信服。不过虽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似乎顺治真的有在五台山出家的可能。因为在不少顺治朝退休大臣的笔记中,都多少隐晦的说过顺治出家五台山之事,而且有人还专门去拜会过他。

当然反对的一派,坚持认为这些都是无稽之谈,顺治就是死于天花。至于孝庄和康熙频频前往五台山之事,纯粹是二人笃信佛教,五台山又是佛教名山,因此前往礼佛也是正常。

两者观念不同,各有各的理,孰是孰非,恐怕也不好说清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项羽的第一大将龙且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和龙且谁厉害,龙且为什么背叛项羽,龙且投降了吗

    公元前203年,韩信进攻齐国,齐王田广向楚国求教,项羽派大将龙且带领20万军队进入高密,将军队驻守在潍(wei)水以东,与韩信进行对峙。韩信连夜让人做一万条口袋,装满沙土,而后用这些土口袋将潍(wei)河上游堵住。等下游的水干涸后,韩信亲自带领一部分军队,渡过潍(wei)水,与龙且决战。很快被打的落

  • 曹操的七个女儿各个年轻貌美 曹操为什么把她们都嫁给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一生最爱的女人,张飞女儿,刘备女儿

    对曹操嫁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过汉献帝只是汉灵帝的次子,如果按照历史上的继承制,其实是轮不到他当皇帝的,只是汉献帝的母亲被何皇后害死,为了避免马皇后的残害,他从小就跟随董皇后,以求能够安稳长大。可是在汉灵帝死后,何皇后贪图权利就想立自己的儿子刘辩当皇帝,也

  • 刘邦驾崩后,吕雉为什么秘不发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雉为什么看上刘邦,吕雉为什么会嫁给当时的刘邦,发丧的时候哭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摆宴,酒过三巡后说:“我之所以取得天下,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是什么原因呢?你们都说说真心话。“王陵说:”虽然陛下傲慢又好侮辱人,项羽仁厚又爱护人,但是陛下打下的土地,都封给了人们,与天下人利益共享,而项羽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

  • 在面对董卓这个乱臣贼子时 大臣们为什么敢怒不敢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是谁让董卓进京的,董卓不进京汉朝不会灭,董卓之后掌握大权的是谁

    很多人都不了解董卓实力,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三国鼎立。在汉朝末年初期,有一个大家都痛恨的篡权的乱臣贼子,那就是董卓。当时的董卓,在朝廷中权倾朝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当朝的群臣,对于这个乱臣董卓,也是敢怒而不敢言。稍有不慎现,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大臣们对董卓的恐惧

  • 吕蒙杀了关羽之后,为何自己也突然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蒙为什么执意杀关羽,关羽为什么杀庞德,吕蒙为什么要杀掉关羽

    公元219年,一个历史之中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年之中,中国人心目之中的武圣就此陨落。来自于东吴地区的吕蒙白衣渡江轻易的就取得了孙权梦寐以求的荆州,关羽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最后被数十个小兵团团围住,不得已而自杀保全最后的名声。这个时候是关羽的人生低谷,但一个人的低谷往往会造成另外一个人的巅峰,这个

  • 李广家族受汉武帝喜爱,最后结局为何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大帝李广结局,李广难封的主客观原因,李广的结局

    李陵因为李广的名气,年纪轻轻就被皇上封赏了。可见皇帝对李广家族是非常重视的。至于为什么他们的下场都那么惨,是因为他们的运气都不怎么好,而且脑袋也不太明白。每次皇上和权臣重用谁的时候,他们就和那个人有过节,而且还不会隐忍,所以下场就都很惨。李广杀了许多匈奴,但是几次与匈奴厮杀都没有获得封赏。其一,有次

  • 马皇后的真名是什么?她有哪些经历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马皇后简介,朱元璋爱马皇后吗,阿木和马三娘的关系

    朱元璋的原配妻子马皇后是个苦命的女人,她早年间跟随朱元璋颠沛流离,在朱元璋当皇帝后没过上几年好日子就去世了,史书中甚至都没有留下名字,只知道她姓马。她的死对大明朝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因为她死后,朱元璋的行为便越来越偏激,手段也越来越狠毒,她的死让朱元璋身边少了一个劝谏小能手。这个人就是马皇后。孤女

  • 诸葛瑾几乎没打过胜仗,为何还能官至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诸葛瑾为什么不跟诸葛亮一起,诸葛亮不会打仗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领荆州牧,这毫无疑问是吴国第一重臣。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这实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纵观诸葛瑾领兵作战的经历,几乎没打过一场胜仗,却成为仅次于陆逊的武将。诸葛瑾的战绩有多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

  • 李治死前颁布的诏书是如何内容?为何说限制了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治死前对武则天的安排,李世民给李治什么遗旨,武则天鼓励告密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治死前颁布的诏书是如何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治死前一道诏书,就定了基本的政治格局。李显继位,裴炎辅政,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这一道诏书既给了武则天参政的法理资本,又限制了她的权力(必须是军国大事,必须是“有不决”的情况下,且只是

  • 孝端文皇后始终稳居后宫之主,为何没有她受恩宠的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宗爱端敬王后吗,孝庄为什么给容妃留下遗嘱,孝庄和孝端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第三任大妃。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元称帝、创设五宫”,将大福晋哲哲册封为“国君福晋”,也就是“中宫皇后”。也就是说,孝端文皇后乃系清朝生前被皇帝亲自册封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清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