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为什么对曹叡那么好 其实道理很简单

司马懿为什么对曹叡那么好 其实道理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05 更新时间:2024/1/21 2:12:3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和曹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上都说司马懿是鹰视狼顾,一心想篡夺曹氏江山,这么说可是对司马懿有点不公平了。司马懿在历史上确实是名声不怎么好,但是经历了曹氏三代的司马懿,对曹操惧怕,对曹丕敬畏,对曹叡则是贴心以侍。

司马懿这个人很会观人的,曹叡这个人能不能成为一代英主,司马懿从曹叡继位之后就看出来了,尽管司马懿此时有篡位夺权的心,这个时候也只能忍着。司马懿是中国历史上活得时间相对较久的谋略家,也是一个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的一个人。司马懿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在曹操的手下做事,时时刻刻都要提防着不要做错,更不能显示自己的野心,显摆自己的才能,因为杨修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司马懿能忍,忍住自己内心对权力的渴望,忍住自己建功立业的心。过了曹操那一关,曹丕这一关也不好过,依然要小心翼翼的伺候。可是司马懿依然靠着自己克制欲望的能力过了这一关,直到曹叡的出现,司马懿已经对权力的欲望出现了绝望的想法,熬死了曹家两代人的司马懿已经不确定自己还能熬过年轻有为的曹叡了,这是在年龄方面,司马懿第一次服软,也是司马懿决心好好辅佐曹叡的开始。

一、曹叡的才思与执政能力,让司马懿不敢有造反的心。

曹叡继位之时二十三岁,这个年龄的人并不是一个小孩子,不是随便一个问题就能难住的人,在曹叡处理棘手的事情的时候,表现得很是沉着冷静,而且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很是精准。开始执政之后没多久,曹丕为他设立的那些辅政大臣,就形同虚设了。你说面对这样一个心思缜密,做事冷静果断的皇帝,哪一个臣子敢造反呢?更何况司马懿是一个善于识人的人,他知道这个时候一心的跟着曹叡就会有不断的荣华富贵,如果想造反,等待着他的不知道会是什么厄运。

二、曹叡这个皇帝算是魏国的很有作为的皇帝,深得百姓爱戴,如果有人造反,估计百姓都不愿意。

曹叡当上皇帝以后,变得更加勤勉,对百姓的生活和刑事案件及审理刑事案件是对百姓不利的地方做了很不错的更改。

他是第一个设置律博士的皇帝,就是为了普及律令知识,对汉朝的律法做了一些更改,使律法能更好地为管理百姓而服务,减少了律法对犯错的百姓过重的处罚。最重要的是他还删除了一些死刑的条款,还减少了鞭杖之刑,防止有人乱用私权屈打成招。这一系列的执政方针,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就是明君的典范,百姓怎么会不爱戴呢?

三、曹叡和他的父亲曹丕、爷爷曹操相比性格与做事方式都不相同,曹叡的能力不在他们之下,因此司马懿要更加的小心,甚至要讨好才可以保全性命。

曹叡当政时期,诸葛亮带兵六出祁山,对曹魏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但是曹叡能够任用司马懿为统军元帅,抵御诸葛亮的进攻,确实是很聪明的。因为司马懿那个时候不管在军队还是在朝中的威望都很高,是曹叡力排众议让司马懿带兵的,难道说曹叡不知道这个事情吗?

曹叡肯定知道,因此在让司马懿带兵的同时,也想好了办法让他听话,司马懿也知道自己的这位主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因此司马懿只有老老实实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才是保命的根本,同时想要做好一个"忠臣",司马懿就得对曹叡好,让曹叡感觉到,也让满朝的大臣感觉到,只有这样才能安安稳稳地待在这个位置上,而不至于身死。

综上几点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曹叡的聪敏才智并不逊色于司马懿,这是两个人都很清楚的,因此他们心里都有一杆秤,只是谁都没有说出来而已。司马懿作为一个臣子,在面对这样的君王的时候,不仅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幸运的是,无论别人怎么诋毁他,只要皇帝相信他,任何人都无能为力;不幸的是,如果曹叡活着,那么司马懿就永远不敢有造反的野心。但是历史却是不尽如人意吧,司马懿最终熬死了曹家三代雄主,才有了篡权谋位的野心。

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对曹叡好是为了曹魏的大业,也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别人比你的能力大时,就要学会隐忍,不断地去学习、巩固自己的实力,当有一天你的实力超过了对方的时候,那么就是你一展身手的时候,也是你成名的时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在面对曹氏三父子的时候 司马懿最怕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岳氏三父子有哪些,司马懿父子在那次战役中几乎丧命,曹氏父子诗歌的特点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国司马懿,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其一活得长,所谓人老成精,晚年之时的司马懿,还真跟个妖精差不多了。其二背景硬,出于门阀士族之家,这就决定了他起点很高。对比草根出身的张郃就清楚了。征战一生,立功无数的张郃,却成了一直担任文官的司马懿的副手,最终还被司马懿逼着追击诸葛亮时被射

  • 司马曜贵为天子,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妃子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杀死司马曜妃子结局,司马懿知道司马昭杀了夏侯徽,嬴稷为什么杀白起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曜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有这样一个皇帝,贵为天子却有三次失败的婚姻,最后一次婚姻竟然断送了他的性命,这个人就是晋孝武帝司马曜。司马曜的第一任皇后叫王法慧。王法慧出身于东晋最大的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她是晋陵太守王蕴的女儿。司马曜要选皇后,当然要从朝廷大

  • 刘昱做过哪些荒唐事?萧道成是如何掌握朝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萧道成灭了刘宋,南朝宋后废帝刘昱,萧道成南齐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昱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倒数第二任皇帝叫刘昱。刘昱虽然年龄小,但他从小就不服管教,不爱读书,只知道玩儿。长大了更是游戏无度,上朝理政根本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国家大事他也毫不关心。成天不爱在宫里待着,在民间到处乱跑。刘昱这个人天资聪慧,

  • 陈友谅作为朱元璋强劲对手 陈友谅是怎么输给朱元璋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怎么打败陈友谅的,朱元璋为什么能打败陈友谅,陈友谅后人

    对陈友谅战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劲敌,不是元朝,也不是张士诚,而是陈友谅。因为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写过陈友谅这个角色,所以令陈友谅有了极高的知名度。但是小说中的陈友谅那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真实历史中的陈友谅可以说是朱元

  • 赵构如果继续让岳飞北伐的话 南宋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如果赵构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如果赵构同意北伐岳飞能成功吗,如果南宋北伐成功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构和岳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岳飞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立志恢复中原迎回“二圣”,奋勇北伐捷报连连,但还是被秦桧等人构陷,被赵构召回,并受到小人陷害死于风波亭。假如赵构当初选择的是信任岳飞继续北伐,南宋的结局会如何?有机会收复中原并且恢复北宋时期的疆土吗?岳飞

  • 李穆只是个将领为什么敢打骂宇文泰?他为何还能得到奖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单雄信为什么不投降,李慕凡,李穆清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穆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一个人是不是聪明智慧,平常是看不出来的。非得到危急关头才能表现出来。那些在生死存亡之际还能保持冷静,临危不乱的人,才真正拥有大智慧。西魏有这样一位大将,他对自己的主帅又是鞭打,又是痛骂,可主帅不但丝毫没有怪罪,反而对他感恩戴德。这

  • 燕王哙为什么将皇位禅让给臣子?他有多看重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樊哙善终了吗,燕国公子哙,樊哙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燕王哙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历代统治者都把权力看得高于一切,为了保住最高权力,他们什么都可以不顾。可有一位国君与众不同,他竟然把名声看得比王位还重要,为了当尧舜就把王位让给大臣。不料引发政变,落得个惨死的下场。燕王哙是燕国第三十八代君主,此人没有任何治国安

  • 当初和赵匡胤结义的几个人是谁 他们是怎么把赵匡胤推上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为何没斗过赵光义,赵匡胤的后人夺回了皇位吗,与赵匡胤打天下的有哪些功臣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和兄弟,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953年,七月二十日。时年27岁的赵匡胤,这时还是后周的一个中层军官。这一天,赵匡胤和其他九个意气相投的后周军官,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这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义社十兄弟’了。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几人义结金兰的这一天,不管是赵

  • 在东吴的对外扩张中,除了东吴四英杰之外还有哪些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吴四英杰翻译,东吴后期将领,美国对外扩张

    在三国时期,东吴的军队数量不少,但对外战事却少有获胜,除了吕蒙等人对荆州的谋划外,东吴似乎在对外战事上没有什么建树,最让人无奈的就是孙权曾数次亲率大军攻打曹魏的合肥,却被张辽以数千兵力硬生生的挡下了下来,可见东吴在对外扩张战事上的武力。当然,即便东吴在对外战事上败多胜少,他们还是有不少治军大家,比如

  • 赵匡胤当初连功臣都没有下手 赵匡胤为什么要赐死自己的救命恩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匡胤忘恩负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历朝的开国皇帝中,宋太祖赵匡胤的名声不错,他虽然通过陈桥兵变夺取皇位,但却能够善待开国功臣,并且通过“杯酒释兵权”,以和平的手段化解统治危机,实现了共享富贵的誓言。宋太祖赵匡胤没有以血腥的手段来对待功臣,但他却忘恩负义,将自己的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