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阴丽华作为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她为何是最称职的皇后?

阴丽华作为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她为何是最称职的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09 更新时间:2024/1/5 4:38:30

皇后在古代作为一种职业,是女人这一生事业的最高峰。当上皇后不仅德才兼备,还有相貌也必须不输于其他人。而皇后这种职业的多重身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消,这毕竟是超级考验人的情商智商。

首先,作为人妻,她要相夫教子,恪尽内人之责;其次,她要以身作则,统率后宫,为皇帝处理好后院;最后,作为第一夫人,母仪天下者,还要辅佐皇帝,把握好国事与家事之间的微妙平衡。所以古往今来,能做好皇后者,寥寥无几,能做到称职者,更是寥若晨星。

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最称职的皇后是谁呢?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阴丽华,他们二人的婚姻也可称得上是美满之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光武帝刘秀,汉高祖九世孙,长沙定王的后裔,九岁而孤,寄养在叔父刘良家里。他有两个哥哥,长兄刘缤,次兄刘仲,都气度恢宏,轻财仗义。刘秀更是生得一表人才,待人接物,慷慨磊落,行事更是睿智勇毅。

刘秀自幼钟情于阴丽华,少年时期就立下一个心愿——娶妻当娶阴丽华,这一志愿在当时看来只是不着边际的空想,因为当时汉代已历十二帝,总计二百一十三年,帝裔子孙众多,不可能一一照顾周全,更何况当时王莽已经篡位称尊,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摧残,刘秀一家早失去贵族的身份,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刘家似乎还比不上阴家,刘秀虽然熟知阴丽华貌美,但真正能把她娶过来作为自己的妻子,还是一件十分渺茫的事,当时只是心里想想而已。

刘秀当时还有一个志愿。一天,他在长安市上,看到执金吾出巡,前呼后拥,车骑很盛,于是发出”仕宦当作执金吾”的感慨。”执金吾”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卫戍司令,刘秀当时在政治上最大的追求也就如此而已。

倘若美慧秀丽的阴丽华七早八早地就嫁给了刘秀,而且刘秀又能在王莽政权中谋得一官半职,在如花美眷的拖累下,或踌躇满志的状况下,刘秀也许就此安于现实,不再有拼命谋求发展的斗志与浩气了。无奈多少土族少年向阴家求亲,都尝到婉转拒绝的滋味,刘秀更是不敢贸然有所行动;再说想要在王莽新朝获得立足之地,更是谈何容易,为了完成他的两个心愿,时势迫使他不借工本地另谋发展。

在消灭王莽的过程中,刘秀的功劳最大,公元二十三年,”绿林军”几千人被王莽主力四十二万人包围在昆阳城中,是刘秀带十八人突围,带回三万多援军,以少胜多,把王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从此,”绿林军”乘胜前进,推翻王莽的统治,进占长安。就在此时,随刘秀作战的阴氏兄弟,说服家人,把阴丽华嫁给了刘秀,也正因为两人的结合,刘秀才逃过了更始皇帝诛杀功臣的一劫。

更始皇帝先是杀了刘秀的哥哥刘縯,刘秀表面还只能强颜欢笑,要哭也是晚上偷偷地哭。阴丽华劝慰丈夫:”更始皇帝气局狭小,小具规模便沉迷酒色,为求自保,不如向河北发展,也好相机独树一帜。”阴丽华的话给刘秀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一切计划妥当,十九岁的新娘回到母家暂住,刘秀以有名无实的特使虚衔,带领数百人马渡过黄河,一路抚辑流亡,废除苛政,排除万难,争取民心,赢得了河北诸郡的爱戴和拥护,刘秀就是以此作基础,建立东汉,他的“云台二十八将”也多出在这一带地区,可说阴丽华不仅使刘秀避祸,而且还使他建立了一个政权。

当时,邯郸地方有一个以卜卦为生的术士王郎,乘群雄并起之际,许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自立为王,声势浩大,是刘秀在河北扩展势力的主要障碍,刘秀为了彻底击灭他,必须借重刘扬的势力,作为权宜之计,不惜答应娶刘扬的甥女郭氏为妻,终于借得精兵十万,击败王郎,廓清河北,于是他拒绝了更始皇帝的封号,另树一帜,不久即帝位于部南的千秋亭,以建武为年号,定都洛阳。

于是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立郭氏为后呢,还是以阴丽华为后,尽管郭氏是刘秀患难相随的红粉知己,虽然在戎马倥偬中,郭氏一直追随左右,并已身怀六甲,但依然只得了一个贵人的称号,阴丽华是刘秀的结发妻子,刘秀一心一意要把皇后的位置留给她,星夜派侍中傅俊将她迎来洛阳。不料阴丽华却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坚持不肯接受皇后的册封,光武帝迫不得已,只好立郭氏为后,封阴丽华为贵人。

阴丽华的谦德与她的家风是密不可分的。天下初定,阴丽华的哥哥阴识因随军征战有功,刘秀本拟破格封赏,以示对阴丽华的补偿,然而却受到阴识的谢绝,他说;”天下初定,将帅有功的多,臣托属外戚的关系,不能示天下以不公。”这是建武二年的事。

又过了两年,阴丽华随侍光武帝征讨彭宠,在河北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汉明帝。阴丽华的另一个兄弟阴兴当时为黄门侍郎,指挥武骑,随军征伐,算是刘秀的贴身侍卫长,每次出入,都拿一个小盖伞为刘秀遮风蔽雨。建武九年,刘秀升迁他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印绶已经准备妥当,阴兴却坚决辞让:“臣未有先登临陷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赏,转令天下失望,诚所不愿。”事后,阴丽华私下问兄弟为什么要那样说,遭到阴兴的反唇相讥:“贵人不读书吗!亢龙有悔,盛极则衰,外戚家苦不知谦退耳!”

在称帝后的十年之中,刘秀恩威并济,终于使天下归心,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转而偃武修文。休养吏民,保全勋臣,崇尚义节,阴丽华也陆续生养了五名子女,终于在建武十七年,刘秀废掉郭皇后,册立阴丽华为皇后。

刘秀亲自草拟诏书,说明废郭皇后,立阴丽华的道理,“皇后郭氏,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宫帏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睢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持节,缴上皇后印缓。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先是固辞后位,长久恭谨廉让,宜奉宗庙,为天下母。异常之事,非国之弱,不得上寿称庆。”刘秀对阴丽华长久的歉疚,终于得到补偿的机会。

阴丽华虽然真的没有当皇后的念头,但由此也明白了刘秀对她的真情厚意,心中自然是十分满足。但她仍一本初衷,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事上谨慎柔顺,处下矜惜慈爱,天下都称她为贤后。

刘秀在位三十二年,每日凌晨起临朝处理朝政,直至日已西移方休,午后常召集公卿郎将,讲论经书的道理,入夜还秉烛诵读,直到更阑夜深。皇太子一次利用刘秀休息的时间加以劝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刘秀微笑说道;”我自乐此不疲!”

阴丽华一生谦德可风,相夫教子,主理后宫,不曾干预朝政,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

刘秀死后,阴丽华的儿子即位,就是汉明帝,尊阴丽华为皇太后,又过了七年,阴丽华死,享年六十岁,合葬在刘秀的原陵。

皇帝的婚姻,鲜有幸福圆满的结果,而刘秀、阴丽华却和谐得令人羡慕,这固然是由于刘秀的宽仁厚德,惜念旧情,而阴丽华的貌美德高,更是最重要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玄宗宠妃遭"性变态"凌辱:尸体被剁手割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漆黑的地下,面对绝代美人,盗墓贼进行了最疯狂的掠夺和凌辱:其中一个镜头是,为了取华妃腕上的金钏,盗墓贼干脆拿砍刀将华妃的双手剁去。金钏是唐朝女性贵族下葬时必须戴的装饰品,呈圆环状,多用黄金制成,一圈一圈地缠于腕上。盗墓贼以此手段取之,可谓残忍。梦中见到亲人之墓被盗的故事,最著名的则是这一例,而且其

  • 李白很爱喝酒 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通常的印象,仿佛古代的诗人都挺能喝酒,特别是李白,他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可

  • 同治帝后的惠陵被盗掘 皇后惨遭剖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清穆宗同治帝是清朝12位皇帝中最短命的一位,“驾崩”时年仅19岁。对于同治帝之死,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梅毒致死,即所谓的“杨梅上天”,一说是夭于天花,但前一种说法流传更广。咸丰帝热河驾崩后,由他当时唯一的一个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继承大位,年号同治,第二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同治即位后,尊封咸

  • 揭秘神经质的乾隆让多少文人死在其刀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死了,但中国的文字冤案并未随他而消亡。回首中国文人的生存环境,一言以蔽之:艰难与险恶。乾隆作为承业皇帝,算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他手下的盛世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其父雍正。可父子二人相比,儿子的威名远在老子之上。同样的酷治江山,父子二人“酷”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儿子酷政“酷”得刁,玩得妙,帝王这套游戏规

  • 乾隆为何把资质平庸的嘉庆定为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初期能出现四海臣服、国威振奋的强盛局面,能够出现长达130多年之久的“康乾盛世”,除了执政者们个个都具备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杰出才干外,还在于他们都选择了优秀的继任者。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励精图治的雍正、锐意进取的乾隆,无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细选的最佳接班人。网络配图嘉庆是乾隆皇帝的继任者,也

  • 中国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刑讯逼供”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战争,为什么反对帝制,历史上第一个向全世界宣战的人

    古代办案重“口供”,于是“刑讯逼供”成为办案特别是打击政敌时的不二法宝。一些朝代规定了法定刑讯工具,唐朝使用的是“囚杖”,宋朝使用的是“荆子”,清朝使用的是“竹板”或“夹棍”,也就是说,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使用这些刑具是合法的。汉朝重用张汤、王吉、周纺之流的“活阎王”,武则天重用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

  • 李斯真的妒杀了韩非吗 韩非是哪个国家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斯为什么杀吕不韦,韩非为什么被杀,为什么杀李斯

    李斯师承儒家荀子,而荀子已经不能算作是正统的儒家学派了,因为战国时期,各国烽烟四起,急需的是治国的经世之才。荀子的儒家思想非常接近法家学派,他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改造了孔子的儒学,很适合那些新兴的地主阶级。他所研究的就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帝王之术”。网络配图荀子有两个学生,一个是韩非一个就是李斯,两

  • 高演是如何继位的?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至凡猝死原因,刘子业死后谁继位,高以翔死因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高演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众所周知,北齐是著名的禽兽王朝。皇帝和皇族们一个比一个血腥,一个赛一个疯狂,狗血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但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就是北齐孝昭帝高演。高演是北齐唯一一个有作为有比较仁慈的君主。这样一个皇帝却因为受伤加上惊吓而英年早逝。

  • 历史上三位董贵妃,她们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淑妃和韦贵妃,三国董贵妃谁演的,董妃是谁

    古代皇帝的女人往往数量众多,这些后宫中的女人可能一生都在争取皇帝的宠爱,对于她们来说,有了皇帝的宠爱似乎就拥有了一切。但历史上有三位姓董的贵妃,虽然都深受皇帝宠爱,却个个命运多舛,英年早逝,受宠的尚且如此,可以想见,那些被冷落的妃嫔又有怎样的悲惨命运。第一个是汉献帝刘协的妃子,董贵妃(181-200

  • 元代皇帝铁穆耳保持守成的局面,为何还能造成经济崩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铁穆耳,中国元代皇帝,忽必烈次子真金第三子,名铁穆耳。至元三十年(1293),统军镇守漠北,受皇太子宝。次年,忽必烈去世,由于其母阔阔真可敦与权臣伯颜、玉昔帖木儿等的支持,铁穆耳继帝位,建元元贞,后改大德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位前期基本上保持了守成的局面。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