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帝对法国大革命是什么看法?他的反应如何?

乾隆帝对法国大革命是什么看法?他的反应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49 更新时间:2024/1/2 13:36:0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章,希望你们喜欢。

法国大革命,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波澜壮阔的事件爆发于1789年7月14日,这一天是中国的乾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法国大革命直接改变了法国历史的走,甚至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而此时与法国相隔近半个地球之远的东方大陆,中华帝国正处于落日的余晖中。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华帝国奉行中国中心主义,自诩“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实行后,中国与世界的交集逐渐减少,对世界的印象仍旧停留在几个世纪以前。然而,当法国大革命的风潮席卷整个西方大陆,这一改变历史的事件也在遥远的东方大陆掀起了微澜。

那么当时中国的帝乾隆皇帝知晓法国大革命这件事吗?他又对其有何反应呢?

(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波旁王朝统治时期,法国居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在18世纪前的法国,社会被分为三个阶层,分别是第一层天主教高级教士、第二层贵族,第三层也就是最底层的被压迫阶级,这一阶层包括资产者、农民等下层群众,他们干着最累的活,却饱受贵族和教会的压迫。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资产阶级和贵族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甚至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同时,十七到十八世纪,蒙运动的发展,人们的理性精神被解放,渴望建立一个更加自由和民主的社会。另一方面,1788年,法国再次出现了旱灾,农田颗粒无收,面包价格剧增,人民面临着饥荒和死亡的威胁,饿殍遍地。这一次,人民没有再选择沉默和忍受,而是选择了爆发。

于是,在178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一夕之间土崩瓦解,自由主义思想的春风几乎吹遍了巴黎的每家每户。而同一时间的大洋彼岸,中华帝国的人民仍处在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对地球另一段的风云变幻毫不知情。

(二)乾隆帝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

事实上,中国闭关锁国之后,对别国也并非是毫不了解。当时清政府虽然关闭了绝大多数通商口岸,但仍然保留了广州,并设立了广州十三行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同时,当时仍有不少西方国家的传教士为清朝宫廷工作,乾隆帝也可以通过他们来了解欧洲社会的大变革,也就是说,乾隆帝是听说了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法国大革命的。

也许是因为路易十四和康熙王朝互通有无的关系,当时的乾隆皇帝对法国情有独钟。那时清朝宫廷的一位法国传教士曾经提到:“乾隆皇帝十分重视法国、并将法国的地位置于其他欧洲国家之上”,可以看出,乾隆帝对法国格外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大革命发生之前,前一任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曾经派遣了两位使者高勒斯和杨德旺来到中国觐见乾隆皇帝。礼尚往来,乾隆帝也预备派遣当时在清宫廷的法国传教士钱德明前往法国与国王会面,然而这趟行程却再也没有启程的机会,因为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已经身首异处。

法国大革命爆发了,法国人民在腥风血雨下高举自由的大旗,随后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那么乾隆帝听闻这场惊天巨变的反应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一个使团的记录中得到答案。当时的英国访华使团马戛尔尼使团其中一个成员记录了清政府知晓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的反应:“最近法国的种种理论,没有比中国政府对此更深恶痛绝的。使节团来自西方,中国不愿同地球的这一部分接近。英国与法国为邻,这一事实损害了它和远方中国的关系。”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仍旧以一种“造反”的态度看待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因而对它避之不及,深恶痛绝。

当时,中国虽然缺乏法国大革命的社会基础,但乾隆仍然将其视作洪水猛兽。他几乎是夜不能寐,思考如何防止大清王朝重蹈法国的覆辙。于是,他对内对外做出了两个决策。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国内群众的控制,主要指思想控制,强化百姓的君臣等级意识;第二,进一步强化闭关锁国政策和排外思想,加紧提防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传入中国,一旦产生一点苗头,就立马扼杀,以此来对中国群众进行精神控制。

综上可知,即便和法国隔了如此之远的距离,乾隆帝也是对法国大革命有所耳闻的。可以说,乾隆帝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堪称是深恶痛绝,因此他加强了对国内群众的思想控制,而这,更是造成清朝腐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清朝灭亡的众多因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晚年为何不传位给太平公主 无论是感情还是现实都不可能传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而从通俗认知上来看,太平公主是很得武则天宠爱的。但是在武则天的武周王朝继承时,为什么武则天从来没有考虑传位给太平公主呢?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困境,武则天身处的是男权社会,武则天自己成为皇帝也是面临了巨大的风险和危机

  • 吕布关羽赵云相比谁的武力最强?张飞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个排名是否准确,一直以来都很有争议,其中争议较大的,就是赵云和典韦的排名,他们排在关羽张飞前面,关羽不会认可,张飞也不会同意。关羽心高气傲或许不屑置评,但是很能打也很敢说的张飞,一定会暴跳如雷表示这排

  • 历史上真实的秦国名将王翦是什么形象?并非憨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真实的秦国名将王翦是什么形象,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战国末期,秦国发动大规模战争,扫灭六国,荡平天下,一举创建了统一华夏的秦帝国。这场统一战争,荡气回肠,源远流长。其中秦国名将王翦,为秦国一统天下,立下不世之功。王翦将军,跟白起,廉颇,李牧,并成为战国“四大

  • 周世宗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为何却被历史给忽视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皇帝,其中有一些皇帝他们的作为因为历史的演变都被埋没了,下面这位皇帝,就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却被历史给忽视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灭亡后,在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他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时间不长,且一个接着

  • 珍妃相貌平平为什么能得光绪恩宠 看看后宫这两位佳人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珍妃和光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绪十四年十月,17岁的光绪皇帝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选后”大典。此次“选秀”共有秀女五位,分别为:慈禧太后的侄女——叶赫那拉·静芬;江西巡抚德馨的两女;礼部侍郎长叙的两女。慈禧太后虽然给出了“谁堪中选,汝自裁之”的态度,但“选后”

  • 珍妃的死因是什么 珍妃当初是怎么被推下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珍妃之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故宫当中,有这样的一个景点名叫珍妃井。这个是珍妃的葬身之地,珍妃是满洲镶红旗人,也是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之一,她的性格是很讨喜的,活泼开朗,好奇心强,不喜欢当时皇宫中繁文辱节的生活,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枯燥乏味,更讨厌后宫中的勾心斗角,他喜欢

  • 上朝理政是分内之事,万历皇帝为什么敢二十年不理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万历皇帝亲政之初,还是很勤勉的,他按部就班做了不少事情。即便是后来,他也不能说就是平庸之辈。毕竟他执政期间,亲自布置完成了万历三大征(指在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几乎同时开展的三次军事行动:平定哱拜叛乱;援朝战争;平定杨应龙叛变)。万历皇帝是何时起不上朝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光绪和溥仪之间还有一位皇帝 仅在位三天就被废掉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清朝皇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如果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算起,清朝一共延续了296年的时间,共传了十二位皇帝。我们知道,其中有两位皇帝便是慈禧一手推上台的,这两位皇帝就是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但很多人或许不知

  • 光绪皇帝如果对慈禧下手的话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光绪和慈禧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但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大清的灭亡其实不完全是慈禧一个人的罪责。新事物的产生必将会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大清帝国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即使没有慈禧,也难逃覆灭的命运。慈禧在这当中,只是充当了一个导火索的作用罢了。光绪帝为何不杀掉慈禧独掌大权?溥

  • 揭秘:居功自傲的尉迟恭为何会主动退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都知道,尉迟恭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得力干将,也是后世人敬仰的“门神”。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自从尉迟恭在玄武门事变中替李世民射死李元吉后,李世民对他更是信赖有加,不仅封他为吴国公,还将他名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显庆三年(658年),七十四岁的尉迟恭在家中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