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布关羽赵云相比谁的武力最强?张飞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吕布关羽赵云相比谁的武力最强?张飞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60 更新时间:2024/2/8 3:28:42

吕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个排名是否准确,一直以来都很有争议,其中争议较大的,就是赵云和典韦的排名,他们排在关羽张飞前面,关羽不会认可,张飞也不会同意。关羽心高气傲或许不屑置评,但是很能打也很敢说的张飞,一定会暴跳如雷表示这排名太过扯淡。

如果让三国猛将张飞来给吕布关羽赵云三人的武功排一个高低名次,看看他说过的三句话就行了——张飞这三句话,已经暗示了在他心目中,吕布关羽赵云三个人,谁的武功更高强了。

在三国名将中,张飞张翼德是性格特点最为鲜明的一个。张三爷敢爱敢恨无所畏惧,既敢跟当时的第一勇将吕布单挑,也敢娶年方十三的夏侯姑娘,而且连生了两位蜀汉皇后,可见胆大心细这四字评语,用在张飞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如果心不细,人家姑娘早就跑了,夏侯惇夏侯渊也就不能当张飞叔丈人了。

如果曹操真的出自夏侯家族,那么张飞见了曹操,可能也得叫一声大爷。长坂坡前张飞据水断桥,大喝一声而曹营无人迎战,其中原因应该也是很复杂的:夏侯惇夏侯渊臊眉耷眼地不好意思出头,高一辈的曹洪曹仁看了一眼夏侯兄弟,意味深长地笑着退后,与张飞平辈的曹休曹真也未必不认识夏侯姑娘,所以当时的长坂坡的气氛应该比较尴尬。

曹操侄子的夏侯杰大叫一声,口吐绿水倒撞于马下,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吓的——读者诸君都知道,张飞娶夏侯姑娘的时候,是在芒砀山打游击、占据古城之前,时间应该是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张飞在长坂坡据水断桥,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按照时间推算,张苞张绍和大小两位张皇后应该已经出生了。

如果诸曹夏侯中有一人出马,无需张飞出手,四个小家伙出来一个,就足以把他们吓退:你们敢迎战,我就在正月里去剃头!

前面是一些让大家放松的笑话,看了开头的张飞张翼德五个字,读者诸君就应该知道:咱们今天的依据是《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如果以《三国志》为依据,就是张飞张益德了。

正因为是以《三国演义》为依据,我们才能探讨三国名将的武功高低,如果以《三国志》为依据,就不能聊武功话题了。

言归正传,咱们还是来聊张飞说过的三句话。

关羽虽然对自己的武功比较自信,但是却从来不找吕布单挑,甚至遇到吕布的部将张辽,关羽也是能不打就不打,只有张飞毫不畏惧,总是找茬跟吕布打架,而且一打就是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吕布一见张飞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而来,也是十分头疼。

张飞跟吕布叫阵,首先怒骂“三姓家奴”,这是斥责吕布人品低劣,而他另一句话才是对吕布武功的真心评价:“你来!我和你斗三百回合!”

张飞一见吕布就技痒难耐,琢磨着跟他大战三百回合。对一向尊敬的二哥关羽关云长,张飞也曾翻过脸:“我今与你拼个死活!”

张飞跟吕布关羽有过交手记录,但是并没有真正分出胜负,张飞没有跟赵云真正打过,但是张飞也曾对刘备撂过狠话:“待我亲自寻他(赵云)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

“我和你斗三百回合”,“我与你拼个死活”,“一枪刺死”。张飞这三句话,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读者诸君看完之后,可能对吕布关羽赵云在张飞心目中的地位,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笔者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进一步解释这三句话的含义,请读者诸君品评。

张飞虽然豪情万丈跟吕布单挑,但是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大战三百回合”这种话,他只对吕布一个人说过,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张飞只求酣战不求必胜,能跟吕布这样的高手过招,对张飞来说,是一种快乐,所以他才不断去找吕布的茬儿,气得吕布也不顾形象地爆粗口。

跟绝世高手过招,越过越高,跟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张飞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他在战斗中成长,后来别说大战三百回合,就是能跟他打三十回合的大将也没有了,张飞后来与人交战,经常是“手起一矛”,对方就已翻身落马。

张飞对决吕布,没有必胜的信念,这就叫“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张飞最大的愿望是跟吕布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大战三百回合,三百回合后能不能把吕布一矛挑落马下,张飞可能还真没想过。

张飞是一个有勇有谋的猛将,从来不肯吹大气,所以他对吕布的评价,应该是比较客观公正的。同样道理,张飞要跟关羽“拼个死活”,意思也是很明显的:咱俩武功不相上下,打到最后胜负殊难预料,就看谁更敢玩儿命了。

武功不相上下才有“狭路相逢勇者胜”,如果武功强弱悬殊,弱者即使有百倍的勇气,最后也只能是送人头,比如三国最著名的吹牛大将潘凤、刑道荣、韩德,威风凛凛地拿着开山大斧出场,转瞬之间就丢了斧子和人头。

在张飞心目中,只要自己拼了老命,是可以打败关羽的,所以他才信心满满地对糜夫人甘夫人说:“且看我杀了负义的人,然后请嫂嫂入城。”

其实张飞这么想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按照关羽此前此后的战斗经历来看,只要扛过前面三十回合,这场仗基本就至少可以打平了,如果超过五十回合,就有取胜的希望了,长时间鏖战,关羽一般都会输——青龙刀太重了,是人就会累,关羽身强力壮并不等于力大无穷。

张飞与吕布酣战而不求必胜,与关羽性命相博有望取胜,对赵云赵子龙,所谓的“一枪刺死”,就有点藐视的意思了。

其实也怨不得张飞不太看好赵云的武功,因为比较之下,张飞在当时是有底气在三个回合之内拿下赵云的。

张飞是知道赵云此前的武功和战绩的,赵云的人生首秀,就是在“袁绍战公孙”的磐河之战中,与河北四庭柱中的文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败。

文丑与赵云交手之前,已经用十个回合杀败了刘备的同门公孙瓒,又力敌四将并刺死一个打跑三个,生力军赵云与恶战半晌的文丑打平,这场首秀肯定不能得高分——虽然十分惊艳,但是跟关羽一合斩颜良、三合斩文丑相比,无疑要逊色许多。

正因为知道赵云过去的战绩远不如自己,所以张飞在很骄横地表示可以将赵云“一枪刺死”。

这样看来,在张飞眼里,吕布最强,关羽次之,赵云最弱。只是不知道张飞得知赵云在长坂坡“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之后,还有没有底气把赵云一枪刺死。

当然。张飞这三句话,只是一家之言,他的评价也未必准确,这时候就要请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如果这四个人武功排名次,吕布可能会排第一,那么谁能排第二呢?笔者个人愚见,这排名第二的可能是张飞张翼德,但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秦国名将王翦是什么形象?并非憨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真实的秦国名将王翦是什么形象,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战国末期,秦国发动大规模战争,扫灭六国,荡平天下,一举创建了统一华夏的秦帝国。这场统一战争,荡气回肠,源远流长。其中秦国名将王翦,为秦国一统天下,立下不世之功。王翦将军,跟白起,廉颇,李牧,并成为战国“四大

  • 周世宗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为何却被历史给忽视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皇帝,其中有一些皇帝他们的作为因为历史的演变都被埋没了,下面这位皇帝,就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却被历史给忽视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灭亡后,在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他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时间不长,且一个接着

  • 珍妃相貌平平为什么能得光绪恩宠 看看后宫这两位佳人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珍妃和光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绪十四年十月,17岁的光绪皇帝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选后”大典。此次“选秀”共有秀女五位,分别为:慈禧太后的侄女——叶赫那拉·静芬;江西巡抚德馨的两女;礼部侍郎长叙的两女。慈禧太后虽然给出了“谁堪中选,汝自裁之”的态度,但“选后”

  • 珍妃的死因是什么 珍妃当初是怎么被推下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珍妃之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故宫当中,有这样的一个景点名叫珍妃井。这个是珍妃的葬身之地,珍妃是满洲镶红旗人,也是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之一,她的性格是很讨喜的,活泼开朗,好奇心强,不喜欢当时皇宫中繁文辱节的生活,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枯燥乏味,更讨厌后宫中的勾心斗角,他喜欢

  • 上朝理政是分内之事,万历皇帝为什么敢二十年不理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万历皇帝亲政之初,还是很勤勉的,他按部就班做了不少事情。即便是后来,他也不能说就是平庸之辈。毕竟他执政期间,亲自布置完成了万历三大征(指在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几乎同时开展的三次军事行动:平定哱拜叛乱;援朝战争;平定杨应龙叛变)。万历皇帝是何时起不上朝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光绪和溥仪之间还有一位皇帝 仅在位三天就被废掉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清朝皇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如果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算起,清朝一共延续了296年的时间,共传了十二位皇帝。我们知道,其中有两位皇帝便是慈禧一手推上台的,这两位皇帝就是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但很多人或许不知

  • 光绪皇帝如果对慈禧下手的话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光绪和慈禧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但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大清的灭亡其实不完全是慈禧一个人的罪责。新事物的产生必将会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大清帝国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即使没有慈禧,也难逃覆灭的命运。慈禧在这当中,只是充当了一个导火索的作用罢了。光绪帝为何不杀掉慈禧独掌大权?溥

  • 揭秘:居功自傲的尉迟恭为何会主动退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都知道,尉迟恭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得力干将,也是后世人敬仰的“门神”。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自从尉迟恭在玄武门事变中替李世民射死李元吉后,李世民对他更是信赖有加,不仅封他为吴国公,还将他名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显庆三年(658年),七十四岁的尉迟恭在家中溘然

  • 历史上权势滔天的太后那么多 慈禧为什么是当中的大姐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慈禧掌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帝王很多并非寿终正寝,有的在青壮年时候就早早驾崩,所以当皇后自动“升级”成太后时,面对着幼年的皇帝,把控朝纲,掌权整个国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大秦宣太后、西汉吕太后、西汉窦太后等太后们虽然一样权势滔天,但在国内也不是一言九鼎。真

  • 继位后的秦惠文王要杀害功臣商鞅?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秦惠文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秦惠文王是自秦孝公以来,又一位对秦国霸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对外的最大功绩是兼并巴蜀、破坏合纵、削弱楚国;对内,其一是迅速稳定了“后秦孝公时代”的秦国政局,其二则是继续保持了商鞅变法,避免步入楚国吴起变法那种“人亡而政熄”的局面。而除掉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