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是如何建立起强大的大汉帝国的?

汉武帝是如何建立起强大的大汉帝国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46 更新时间:2024/1/17 14:55:16

汉武帝是十六岁登基的,上天也给了他足够长的寿命和时间:享年七十,在位五十四年。这两项纪录不但超过了他的所有前辈,而且很久以后才被打破。

这可真是天之骄子。

武帝也不负天恩。在他治下,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达到鼎盛。疆域和势力范围,东临韩国,西有新疆,南至越南,北接蒙古,堪称超级大帝国(见下页图)。

文化方面同样灿烂辉煌。哲学家董仲舒,文学家司马相如,音乐家李延年,探险家张骞,农学家赵过,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便都出在这个时代。

网络配图

当然还有司马迁。尽管汉武帝非常对不起这位伟大的史学家,也并不喜欢他的《史记》。

然而司马迁却如实地记录了元封元年(前110年)的封禅大典。那是十八万骑兵,上千里旗帜,一万八千里行程的大制作,也是汉武帝功成名就的象征。[i]

这一年,刘彻四十七岁。

实际上汉武的帝业基础,十年前就已奠定。元狩四年(前119年),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卫青和霍去病兵至漠北,并以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身份出任大司马。

从此,漠南无匈奴,帝国有内朝。

这时,汉武帝登基才二十一年,实际执政十六年(前六年有太皇太后听政),年龄三十七岁。开创并成就自己的帝国大业,他其实只用了半辈子。

此后的故事并无悬念:四十六岁灭南越和西南夷,四十七岁实行平准法和均输法,四十八岁降滇王,四十九岁降朝鲜,五十一岁分天下为十三州部。

汉武的步伐,何其坚定!

步伐坚定,是因为目标明确,那就是天下一统,中央集权,皇权至上。这是秦始皇未竟之事业。

因此,汉武帝登基之后就频频出手:二十一岁置五经博士,二十三岁推行察举,二十四岁始征匈奴,三十岁用推恩法削弱王国势力,三十三岁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卫青为大将军,并为博士设弟子。

网络配图

这一系列动作都在他三十五岁以前完成,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尊儒,则秦政变为汉政;推恩,则分权变为集权;举贤,则贵族变为官僚;讨伐匈奴,则夷狄变为华夏。夷夏之分,王霸之术,古今之变,尽在其中。

中华大帝国巍然屹立,汉武的事业风生水起。

不能说武帝在二十多岁时,就已经有了理论和制度的自觉。但他有政治天赋和帝王直觉,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巩固政权,尤其是巩固皇权。只要能实现这一目的,他是不在意使用各种手段的。

所以,他建太学,兴儒术,开言路,荐人才,却又留心俗务,重用酷吏,奖励军功。他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是不拘一格的,因为他并不独尊儒术,只独尊自己。

那么,汉武帝的手段又是什么?

对外开边,对内收权,一手抓官,一手抓钱。

代表着这一整套治术的,是卫青、公孙弘、张汤桑弘羊。卫青是军人也是外戚,公孙弘是文吏也是儒生,张汤懂法,桑弘羊会理财,汉武帝得心应手。

是啊,有钱就能做事,有兵就能护家,懂法就能治国,通儒就能安定人心,粉饰太平。结果,汉的版图比秦多了一倍,统治反倒更加牢固。

秦亡而汉兴,原因就在这里。

汉武的帝国,也就是这样炼成的。

网络配图

支撑帝国大厦的则是三根支柱:中央集权、官员代理和伦理治国。前两根支柱是秦也有的,后一根却是汉武帝所立。但,正是由于这一改革,秦政和秦制才变成了汉政和汉制,帝国制度也才立于不败之地。[ii]

那么,什么叫“伦理治国”?

其实就是周人主张的德治和礼治,因此也可以说是周政和周制。周政和秦政,周制和秦制,是对立的。周是邦国制(封建制),秦是帝国制(郡县制);周政讲王道,秦政讲霸道。所以,秦也不要德治和礼治。

秦政是刑治和律治,号称法治。

汉武帝却在延续秦制的同时,也继承了周政,即制由秦帝,政借两周。因为德治和礼治的统治成本更低,效果也更好。军国主义和严刑峻法只能维持表面的太平,统一的思想和价值体系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要实行德治和礼治,就只能靠儒家。因此,尽管武帝本人并不尊儒,宣帝更明确主张王霸杂用,但独尊儒术却仍是汉武以后的基本国策。

这个国策也为后世王朝所采纳。即便不尊儒,儒家主张的宗法制和礼乐制也照样实行。这样看,所谓“百代皆行秦政治”,其实是该叫“百代皆行汉政治”的。

那么,汉政治的核心又是什么?

网络配图

皇权政治加官僚政治。表面上看,这与秦政无异。然而秦是吏治天下,汉则是官治与吏治并存,而且逐渐由吏治走向官治。这当然要拜独尊儒术所赐。事实上,当官员们越来越儒化时,官僚政治就牢不可破了。

与此同时,儒学也在官化。官方思想其实是不要思想的,官化的儒学也只要教化和灌输,顶多再加对先王圣教的心得和注解。没有思考,没有质疑,没有批判,没有争鸣,那才真是毁人不倦。

永为神州种祸胎,当作如是解。

把儒学变成官学,也该由汉武帝来负责。尽管在当时,儒学并没有那么重的官气,反倒是一股清新气息。

靠着汉政治,周文明的血脉延续了下来。在楚文明的基础上将周、秦文明融为一体,就是汉文明。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世界性文明,其深远影响难以估量,而能够与之媲美的则只有罗马。

罗马,与大汉会有关系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司马迁受腐刑背后的原因:他触动了汉武帝逆鳞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迁受腐刑,皆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诉了下冤。李陵为何投降?武帝要他给自己宠妃李夫人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做后勤运送粮草。他觉得自己的手下都是很厉害的人,不应躲在后面做这些事,跟武帝说愿意以五千士兵出击匈奴。接着便是各种战斗,最终前有追兵后无援兵,兵败,投降。图片来源于网络武帝初以为李陵战死,后得知他投了

  • 上下五千年:司马迁是如何用笔记录古代历史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武帝时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图片来源于网络司马迁是西汉夏阳龙门人。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

  • 曹操的近身保镖典韦为曹操而死究竟值得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典韦是三国中的一员猛将,初时他任职于张邈,后来又侍奉曹操。典韦以其勇猛著称,他的臂力相当大,一人可同时使用十余支铁枪。典韦是曹操的贴身侍卫,归顺曹操后对曹操忠心不二,当时对于曹操的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典韦的重要地位。曹操对典韦非常的看重,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当侍卫,这不但是对典韦

  • 曾国藩读史记:质疑韩信的历次战功均有水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是中国军事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声东击西,背水一战,十里埋伏都是他留给中国军事理论和实践的一笔笔丰厚财富,后来能与他媲美的军事家并不是很多。图片来源于网络然而,清朝的曾国藩对他的军事奇迹表示过怀疑。曾国藩在军事上的建树当然远不如韩信,然而,他毕竟也是带兵之人,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他不由得怀疑史

  • 明嘉靖皇帝暴虐:选数百幼女炼丹药 险被宫女勒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史热成为眼下一景。在清代的皇帝被写滥之后,明代帝王又被集体抬了出来,而其中明世宗朱厚,即嘉靖皇帝更成小说家笔下的热门人物。明世宗朱厚熜其实明代以后的文人,对嘉靖就很感兴趣,这方面的书很多。嘉靖在位时间长达45年,虽然政治上没有作为,治国无方,但他是一位风流帝王、道士皇帝,故事多,有趣,好玩,可读性

  •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妻柳倩娘:才貌双全遁空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据民间传说和有关资料,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是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县北),而且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外孙女,父亲柳振庭是一位诗书画都极好的读书人。网络配图柳倩娘貌若天仙颇有才学据民间传说,柳倩娘在父亲的影响下,五岁时随父亲学画,爱在墙上画小动物,十岁时就画山水人物、花卉鸟木,在乡里被夸为小画家。十五岁通读《六经

  • 揭秘朱祁镇是如何平静而老辣的清理朝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朱祁镇又重新回到了这里,他改元天顺,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天,但这一天真的来了,他很感激那些扭转他命运的人,对这些扭转他命运的人都达到了他们的理想。政变的首席策划者徐有贞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封为武功伯;石亨晋升为忠国公;曹吉祥为宦官首脑;杨善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他们的追随者也各有赏赐。网络配图我们的天子似乎

  • 康熙皇帝的苦难童年:因其母被顺治皇帝忽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玄烨四五岁时出天花,没有特效药,发烧,疼痛,烦躁,恐惧,全靠他自身的抵抗能力,和保姆、太监的精心照料,才九死一生,躲过一劫。康熙帝曾说:“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又说:“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这样看来,他不但出身

  • 石敬瑭另一面:为当皇帝甘戴绿帽 给妻寻相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从此,与石敬瑭同床异梦的魏国公主放松了对夫君的监控,天天与林浩清谈诗论文,饮酒赏景。而石敬瑭不但对发生在眼前的“红杏出墙”视而不见,还积极巧妙地为这对相见恨晚的“姐弟恋人”提供方便。魏国公主和林浩清见石敬瑭对其所作所为不闻不问,更加放心大胆。网络配图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

  • 他成了落难皇子 最后却能靠三个女人复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夷族首领放逐姒相自己做了夏朝皇帝。话说这后羿也不是什么好鸟,自从做了夏王,便将朝政弃之一旁,整日沉迷游玩狩猎。这也是我不能理解的,堂堂一国之君,整一个后宫三千佳丽多好,他是不知道现如今娶个媳妇儿有多难。后来,后羿也被人给造了反,他手下一个权臣,名叫寒浞的人趁他不备就把他收拾了。网络配图可这寒浞没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