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努尔哈赤临死前为什么要阿巴亥殉葬 努尔哈赤到底有什么目的

努尔哈赤临死前为什么要阿巴亥殉葬 努尔哈赤到底有什么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01 更新时间:2024/1/19 2:43:0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阿巴亥努尔哈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因为阿巴亥的能量太大了,努尔哈赤的晚年里,阿巴亥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参政”,如果皇太极再不及时遏制阿巴亥,那么一切都将被颠覆,因此便有了“努尔哈赤遗命”,要求阿巴亥殉葬。

说起阿巴亥,世人关于她的标签便是她有着一个最出色的儿子:顺治初期的“摄政王”,不是皇帝却被追封为“清成宗”的男人,爱新觉罗·多尔衮。

可实际上,在多尔衮崛起之前,阿巴亥就已经拥有了不弱的政治地位。

阿巴亥可以说是在努尔哈赤时期,距离“后宫摄政”最为接近的一个女人,即便努尔哈赤有过祖训,后宫不允许干政,可晚年的努尔哈赤力不从心,很多事情只能通过他的“第四任”大妃来帮忙完成,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巴亥获得了一定政治话语权,但也埋下了“殉葬”祸根。

在努尔哈赤四十二岁的时候,女真乌拉部的著名“美女子”阿巴亥年仅十一岁,但就是这么悬殊的差距下,因为政治联姻,阿巴亥嫁给了努尔哈赤,成为了努尔哈赤的“侧福晋”。

虽说是政治联姻,但是当时草原上有着“夺美人”的风俗,得到了美丽的阿巴亥后,努尔哈赤也非常钟爱阿巴亥,几年后,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孟古哲哲去世后,十四岁的阿巴亥成为了努尔哈赤的最后一任大妃。

而她也很争气,为努尔哈赤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

努尔哈赤也属于是中年得子,对儿子们非常喜欢,因此也加重了自己对阿巴亥的喜欢。

实际上,阿巴亥比努尔哈赤的前几个儿子年龄都要小几岁,在经历了长子褚英的关系失败后,努尔哈赤对新的妙龄妻子,年幼的新儿子们无比疼爱。

在这一个阶段里,阿巴亥与努尔哈赤一家人相处得还是非常和谐的。

可是努尔哈赤终究是走向了老年,因为和阿巴亥的年龄差距过大,努尔哈赤垂垂老矣,阿巴亥却是“年轻貌美”,按照草原上的风俗,下一任部落首领继承上一任部落首领的“后宫”,努尔哈赤想着将阿巴亥“继承”给他心里的储君,二子代善

代善是努尔哈赤极其重视的次子,在褚英被废后,代善一直被当作太子看待。

虽然后来代善因为“虐待”儿子的事情被努尔哈赤削去太子之位,可在努尔哈赤临终前,他仍旧想着推代善上位。

既然努尔哈赤处处想着为儿子好,给代善铺好路,那么“留下”阿巴亥给代善,也是计划之一。

照这个逻辑,阿巴亥未来会成为代善的“后宫”,这是必然的。

可问题来了,本来这样的关系说的也是以后才会出现,最起码努尔哈赤还在世的时候,这样的话题是禁忌和不存在的,但是阿巴亥却提早和代善有了“不正常”的关系,关于阿巴亥和代善“有染”此事,正史没有给出确切记载,但是被人举报后,努尔哈赤震怒。

努尔哈赤责罚了阿巴亥,阿巴亥因此丢掉了“大妃”之位。

实际上,阿巴亥和代善有着“不正常”关系,这很有可能是努尔哈赤身边的人“胡编乱造”出来的。

阿巴亥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懂得提前打好关系的道理,她因此经常和代善、皇太极等人来往,也经常送食物给这些人,可却因为只有代善敢吃,才引发了“不轨”事件。

其实不管怎么说,阿巴亥这样做,政治“天赋”已经展现出来了。

阿巴亥有着资本,也有着必须“联合”他人的理由,而之所以被别人举报“有染”,很有可能是因为阿巴亥的政治才能威胁了一些人的地位所致。

在阿巴亥被废掉的一年后,努尔哈赤原谅了阿巴亥,重新立阿巴亥为大妃。

也是这一次重回大妃之位后,阿巴亥在后金中的地位有了一次更高的攀升。

因此努尔哈赤此时已经接近七十岁了,而和大明的战争又日益紧迫,阿巴亥得以成为了努尔哈赤的“使者”,进行了各种政事上的行动,这个过程中,阿巴亥既能到战争前线慰问军士,又能和后金官员打好交道,能力突出。

其实这已经触犯了努尔哈赤当初立下的“底线”了:后宫不允许参政摄政。

但努尔哈赤没有阻止阿巴亥,而阿巴亥也在极力地为自己的儿子们争取政治资本。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因为在宁远城一战中被打成重伤,于是在不久后因病去世,在努尔哈赤临终前,他还召来了阿巴亥,但可惜夫妻二人没有见上最后一面。

努尔哈赤去世这件事,对于阿巴亥来说,其实并不算坏事,起码对于她来讲,并不算坏事。

当努尔哈赤还在世时,他没有透露过要阿巴亥“殉葬”的意愿,对于阿巴亥,努尔哈赤心里还是想着让下一任君主继承。

而努尔哈赤驾崩后,因为没有明确立下储君,大妃阿巴亥的儿子其实是有着“胜算”的。

不得不说,此前阿巴亥积累的政治资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说阿巴亥是作为努尔哈赤时期,最接近“摄政”后宫的人的原因。但阿巴亥没想到的是,这看似对她有利的环境,竟然被皇太极活生生“扭转”了过来。

因为看出了阿巴亥的“潜能”,皇太极必然是忌惮阿巴亥的,一旦阿巴亥摄政,努尔哈赤这些大儿子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于是皇太极迅速“预定”了皇位。

其实皇太极后来得以顺利登基,最大的根源在于代善。

代善本来就是努尔哈赤名义上的储君,即便是努尔哈赤本人,可能都是这样想的,但在努尔哈赤死后,代善以及代善的智囊团百般思索,放弃了和皇太极“夺位”的想法,转为拥立皇太极。

理论上的储君代善能做这件事,其实是出乎众人意料的。

如此一来,皇太极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

因为皇太极就只比阿巴亥小两岁,二人之间不存在长辈和晚辈的那种关系差距悬殊的问题,于是皇太极对阿巴亥宣布,先帝努尔哈赤留下了遗命,需要阿巴亥进行殉葬。

皇太极所说出来的这个“遗命”,在历史上一直是存疑的,因为皇太极在这个时刻说出来努尔哈赤的遗命,针对阿巴亥的政治目的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出于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态度,殉葬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阿巴亥还有着努尔哈赤的三个儿子。

但存疑归存疑,即便是阿巴亥本人,她都是不服的态度,可问题来了,努尔哈赤遗命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有多少人站在皇太极这一边来支持遗命的“存在”。

很遗憾,大多数人都站在了皇太极这一边,这也意味着,阿巴亥必须要殉葬,不然的话,她不仅仅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还要牵连三个儿子。

这本来就是一场阳谋,而这个极具智慧的女人,最后不是败在了政治斗争下,而是必须屈服于传统之下。

当然啦,基于后来多尔衮在拥有了极高权力之后对于母亲阿巴亥殉葬的态度并不明确,也有一定程度的可能真的是努尔哈赤留下遗命让阿巴亥殉葬,或许努尔哈赤在临终前也害怕阿巴亥的权力过大而做大,最终导致江山有变故。

可不管原因是什么,阿巴亥之死,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她太年轻了,其次就是她有着过人的智慧,让多方忌惮。

而那个在最后关头对她有着决定性帮助的代善却站在了皇太极这一边,纵使阿巴亥再多办法,她也无法力挽狂澜,她也只能忍受着这一切自尽,最起码还真的为儿子博出了一个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皇后曾在李隆基背后默默付出,为何后来会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隆基晚年后悔,武则天王皇后萧淑妃,李隆基王皇后杨玉环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王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起唐玄宗,想必杨玉环杨贵妃第一时间就跳入你的脑海里,再稍微有点了解的,还能知道在杨玉环之前,唐玄宗有另一位宠妃武惠妃。可却比较少人关注到,其实早年间,唐玄宗是有一位与他同甘共苦的原配妻子王氏王皇后(下称王皇后),只不过,

  • 努尔哈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努尔哈赤真的是一个残暴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努尔哈赤,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努尔哈赤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呢?“努尔哈赤”是野猪皮的意思,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有着坚韧、耐磨的性格,也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他统一女真、创立后金、成为了清太祖。悲惨童年 英雄的一生,必定有苦难相伴。他受尽冷遇和白眼,每天都要去挖人参、捡榛子、采松籽、采

  • 唐肃宗张皇后做了什么?她是如何葬送自己安乐的一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肃宗张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中宗韦皇后,与唐中宗共患难后,却难以共富贵。今天咱们聊到的这位呢,比中宗的韦后运气好了不少,只不过因为一步之差,把好好一条富贵路给整没了。她就是唐肃宗的皇后张氏。祖母庇荫 获封良娣严格说起来,张皇后的父辈并没有特别突出的

  • 各诸侯国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人称战国四公子的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下

  • 芈月以怎样强有力的政治手腕,维护了秦国统治的稳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芈月越来越家喻户晓。这个战国时的武则天到底有什么出奇的本领,此人就是秦始皇的高曾祖母,大名鼎鼎的秦惠文王之妻。当时人称秦八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原来秦国后宫分为8级: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可见芈月和王后没有半

  • 皇太极即位后积极从事扩张政策,其中有哪六位明朝降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极即位后积极从事扩张政策。为了扩大武装力量,他除了把八旗变为24旗外,还采取种种措施招降纳叛,从明朝网罗将领。从天聪七年(1633)到崇德七年(1642)这10年间,明朝有五位重要将领投降了皇太极,加上后期投降的吴三桂,使清朝的力量大大增强。这六将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畴、祖大寿和吴三桂

  • 孝淑睿皇后的出身是怎样的?她真的是最有福的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孝淑睿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清朝12位皇帝中,除去清太祖努尔哈赤外,其他11位之中,仅有道光帝旻宁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也因此,曾有人说道,道光帝之母孝淑睿皇后是清朝最有福气的皇后。这位被称为包衣出身、福气最大的皇后,真的如此风光吗?包衣出身的皇后

  • 李世民问“大唐何时亡”,李淳风听后是如何回答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问“大唐何时亡”,李淳风听后是如何回答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杨维桢《说郛序》:古今知天文历数者,应首推李淳风和僧一行。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变成大唐皇上,袁天罡

  • 孝明皇后生下皇子前为何一直没有被册封?她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孝明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中期,自唐宪宗就开启了不册立皇后之风。但我们会发现,史料上记载,唐宪宗的后妃中,还是有两位有皇后的封号,一位是咱们之前聊到过的懿安皇后郭氏,另一位就是今天要跟大家聊到的孝明皇后郑氏。因罪入宫 一朝获宠关于郑氏的家世并没有过

  •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 朱元璋为什么给元朝皇帝磕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元朝皇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建立明朝初,就命人在北京给元世祖忽必烈建庙祭祀,洪武六年,又在南京建了历代帝王庙,把历代开国君王都供奉在一起,同样也包括元世祖忽必烈,后来干脆连元朝开国功臣的牌位也摆在边上陪祀。他自己恭恭敬敬的前去行跪拜大礼,标志着朱元璋承认元